索引号 | 53040020241562120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24-10-18 |
对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 第【T2024】0022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玉溪市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的建议》(第【T2024】002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不断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转型升级,实现玉溪经济高质量发展。面对全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转型升级面临的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创新平台支撑存在短板、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足、创新人才有效供给不足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市科技局通过强化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平台、推进成果转化、聚集创新人才和优化创新生态等措施,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转型升级。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创新主体方面。一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小微―科小―高新”的企业培育成长体系,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源头,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精准施策。落实《玉溪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开展玉溪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的动员、申报工作,构建省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培育体系,推进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调研,梳理出2024年拟申报企业91户,召开4次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家咨询会,省、市专家联合为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提供208户次“一对一”辅导,高质量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申报工作。2023年玉溪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0户,截至目前,全市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16户,其中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企业有39户。2024年市科技局共推荐59户企业参加第一批次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其中46户通过省级专家评审,推荐41户企业参加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二是全方位指导研发投入工作。据《2022年云南省科技统计公报》,玉溪市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31.77亿元,增速达49.22%,位居全省第3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1.26%,高于全省1.08%的平均水平,位居全省第3位。2022年,玉溪市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为96.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达32.13%,位居全省第1位。针对企业研发投入较少、整体创新能力弱的问题,市科技局对研发投入重点企业集中专题培训、重点指导督促;举办各县(市、区)2024年研发投入专场培训,帮助企业全面了解科技创新政策,熟练掌握研发投入归集要点,提升企业研发活动全过程管理水平。同时,积极到县(市、区)和企业进行“一对一”指导,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做好项目管理、研发经费归集、统计等工作。
(二)创新平台方面。一是加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目前,玉溪沃森参与共建云南疫苗实验室建设获批筹建,玉溪市共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入选云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对象3个。2024年推动云南烨阳新能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牵头,联合中南大学等高校,搭建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研发服务平台,成立云南烨阳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推动玉昆钢铁集团牵头组建云南玉昆钢铁研究院。二是加强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根据《玉溪市“兴玉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建成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5个,认定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认定“玉溪市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6个。平台建设领域涉及烟草配套、矿冶及装备制造、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基本形成了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依托的重点实验室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成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三是加强双创平台建设。加大双创平台政策宣传力度,动员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2023年玉溪市认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2024年推荐上报省级众创空间3个,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3个,省级众创空间8个。四是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2023年玉溪市获批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创建站数量新高,2024年组织申报院士专家工作站18个,领域覆盖涉及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矿冶以及健康服务等重点产业体系,主导产业链和重点领域工作站全覆盖目标基本实现,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引进培养、产业发展创新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促进玉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三)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一是玉溪市技术市场平台有效运行。争取省科技厅项目经费建设玉溪市技术市场,围绕我市重点产业,汇聚政策、人才、项目、成果、科技需求等信息,推动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靶向对接。网站自2023年建成以来累计发布技术成果1100余件,入驻专家300余人,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1200余户,拥有注册会员1600余人。二是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亮点突出。2023年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由2020年的2.86亿元增加到30.98亿元,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由0.14%提高到1.21%;技术输入合同成交额由2020年的2.92亿元增加到28.54亿元,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由0.14%提高到1.11%。全市输出、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大幅增长,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获省科技厅技术合同登记奖补资金435万元,玉溪技术合同登记站受到原科技部火炬中心表彰。三是申报科技成果转化奖补积极主动。组织企业申报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做好项目申报指导和审核工作,2024年12户企业获得奖补资金191万元,较上年增长127万元。玉溪沃森、澄江华业、蓝晶公司和昆钢耐磨等4家公司共获省科技成果转移后补助资金1830万元,占全省10%。
(四)创新人才方面。一是优化人才创新生态。实施“兴玉英才支持计划”,制定《玉溪市创新创业团队引育专项实施细则(试行)》等3个专项配套实施细则,加快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育。对标中央和省、市人才工作要求,出台实施《玉溪市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实施方案》《玉溪市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实施方案》《玉溪高新区科技创新联合专项项目管理办法》《玉溪高新区科技创新联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玉溪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行动方案》《玉溪集聚创新资源加快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着力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引和关键技术攻关,强化科技伦理治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二是建强人才队伍梯队。聚焦培引高层次人才团队,全市累计认定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4人,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25,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及培养对象24人,云南省科技副总14人,云南省创新团队4个,云南省科技特派团8个;聚焦培养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人才,在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端和成果端做好需求对接、沟通协调,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目前全市已累计培养初级技术经纪人81人、中级技术经纪人4人。三是提高人才需求适配度。深入“实施兴玉英才支持计划”,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引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2022年以来,全市新认定市级创新创业团队A类2个、B类8个、预备项目类8个,涵盖生物医药、贵金属二次回收利用、高原特色农业、卷烟及配套等重点领域。四是强化人才自主培育。抢抓国家、省科技创新平台申报建设机遇,认真落实“兴玉英才支持计划”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项,扎实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企业孵化器、人才飞地等申报认定,着力将科技创新平台打造为集聚科技创新人才的“强磁场”。
(五)科技创新服务方面。一是以科研项目为抓手,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2023年争取上级财政科技资金8027万元,其中,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1500万元;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6527万元。截至2024年9月,共落实上级财政资金4962万元。二是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保障奖补政策落实。针对科技奖励补助资金存在县区财政滞拨的情况,印发《玉溪市科技局2020-2022年度省对下财政转移支付科技计划项目未拨付资金整改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责任清单,明确各县(市、区)整改责任领导、责任科室以及每笔资金整改时限,做到责任压实到人、压力传导到位、任务细化到点。
二、下一步打算
(一)提升创新主体地位
一是梯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激发创新活力。围绕“小微―科小―高新”的企业培育成长体系,挖掘优质中小企业资源,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拓展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源头。对企业常态化开展“一对一”咨询,多措并举,提高相关政策宣传力度,组织项目管理、费用归集、知识产权、认定申报等系列培训活动,助力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二是精准服务,提升统计业务能力。把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抓手,常态化调研走访,动态指导企业做好研发投入工作。组织全市重点研发企业统计人员参加培训,切实提高研发投入培训实效,对新纳统企业在数据申报中存在的堵点难点开展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精准辅导,对研发投入重点企业开展入户指导,提高源头数据质量,确保研发投入应统尽统。三是加强沟通,协同推进研发投入工作。加强与统计、税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推进市直部门工作联动,联合指导企业准确理解统计、税务研发投入填报方法,做到应统尽统,形成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研发投入工作模式。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落实研发投入奖补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企业的引导作用,激发企业创新动力,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推动创新平台建设
一是推动参与云南实验室建设。围绕我省云南实验室的建设布局,支持玉溪沃森积极参与共建云南疫苗实验室,设立云南疫苗实验室玉溪分中心;推进云南贵金属实验室在贵研资源(易门)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云南贵金属实验室易门分中心”。二是推动组建新型研发机构。紧紧抓住省级财政大力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机遇,加快推动以新型研发机构模式构建创新研究院,指导云南烨阳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云南玉昆钢铁研究院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市场运营能力。三是推动双创平台建设。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提升创新平台建设水平,抓好《加强双创孵化载体建设8条措施(试行)》宣传解读,动员申报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积极帮助双创平台与相关高校、研究院开展产学研对接,积极征集入驻企业技术需求,联系相关高校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为入驻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产学研保障。四是加大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力度。围绕玉溪市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着力破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集聚整合各类创新要素和互补性资源,促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落地落实。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深度挖掘、实地调研、现场辅导,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申报指导工作,推动玉溪市企事业单位与省外院士专家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
(三)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用好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断完善玉溪市技术市场平台内容,持续更新科技政策、通知公告、科技新闻等信息;引导科技服务业企业用活、用好玉溪市技术市场平台,积极发布技术服务和技术需求,多维度拓展技术对接渠道,加快促进技术交易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二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保障。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玉溪市“兴玉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等科技创新政策,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奖补、税收优惠等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工作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四)聚焦创新人才培引
一是聚焦重点产业需求,强化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育。重点引育一批推动玉溪重点产业技术突破、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层次急需紧缺创新人才和团队。二是拓宽人才培引渠道,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引育人才。引导龙头企业牵头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通过“人才+项目+平台”或“带土移植”的形式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将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成为全市引才聚才的重要载体。三是创新人才引育思路,探索第三方合作引才。支持市内企事业单位依托科技发达地区人才、创新资源优势,围绕产学研合作柔性引进高端专家,打通引智引才“最后一公里”。
(五)不断优化创新生态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科技资金。围绕中央、省级重点支持领域积极谋划科技计划项目,做好科技项目申报全过程指导、督促,全力争取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和省对下转移支付财政科技资金,推动全年向上争取资金指标任务落实到位。二是强化科技项目预算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资金政策编制预算项目,科学、规范完成2025年度项目预算绩效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编制工作,合理规划市级财政科技资金。三是构建良好营商环境。强化政策引导支持力度,贯彻落实好《玉溪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行动方案》及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政策,全面压实各县(市、区)、高新区、各部门主体责任,加强对企业发展跟踪引导,激励企业持续创新。
感谢各位委员一直以来对玉溪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4年10月18日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李楠 0877—2027012)
相关阅读:
-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发布2023年玉溪市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公告 2023-11-23
- 关于印发玉溪高新区促进内贸市场主体培育和科技创新工作11条措施的通知 2025-05-20
-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免收小微企业不动产登记费工作的通知 2025-05-20
-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 不动产登记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2025-05-20
- 财政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不动产登记收费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 2025-05-20
-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商务部 卫生健康委公告2019年第76号 2025-05-20
-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免征易地扶贫搬迁有关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的通知 2025-05-20
-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 2025-05-20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注销云南俞元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公告 2025-05-19
-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5年5月14日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