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592334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25-03-21 |
关于食用野花野菜的风险提示 (2025年1号)
随着春季来临,各种时令野花野菜陆续上市,但如果选购、加工、食用不当极易引起中毒,重者或将危及生命安全。为有效防范食用野花野菜中毒事件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玉溪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玉溪市消费者协会特发布如下风险提示:
一、不随意采食、出售、购买难以识别的野花野菜。
野菜是指可以作为蔬菜或用来充饥的野生植物的统称,广泛生长于自然环境中。很多野菜具有毒性,并且容易与可食用的野菜混淆,一旦采摘、加工食用不当,极易发生中毒,重者或将危及生命安全。自行采摘野花野菜时,应选择远离公路、工厂、垃圾场污水沟的清洁环境采摘,避开喷洒农药的农田、重金属污染区、宠物活动频繁区域。切勿随意采食、出售、购买不熟悉或难以识别、来源不明、异味很重、已霉烂、生长在喷洒农药的庄稼地里的野花野菜。
二、不盲目迷信某些野花野菜的“养生”“药用”“治疗”功效。
大部分野花野菜虽是自然生长的,但并不算绿色食品。长在公路、工厂附近的野花野菜,受到污染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空气中的污染物也会在野菜叶片表面或花瓣沉积,长在公园、绿化带等地的野花野菜也可能喷洒过农药等,食用并不安全。营养方面,虽然很多野菜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含量比栽培的蔬菜高,但因为野菜比较苦,且存在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大家在食用前会先浸泡、焯水,而经过处理后,野菜本身的营养物质也会流失,营养价值并不见得就比普通蔬菜高。加上野菜内草酸、生物碱的含量比较高,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因此野菜并不存在营养上的优势。
有些野花野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或本身就是中药材,食用时也应注重食物多样性和膳食平衡,不宜多吃或单一类型大量食用。比如:老白花在外观上容易与有毒的白杜鹃相混淆,难以辨别,误食白杜鹃会对中毒者身体和精神造成伤害,甚至致死;车前草食用过量可能引起抽搐;蒲公英、鱼腥草食用过量可能引起胃寒者胃痛;马齿菜食用过量可能引起低血糖症状,一些易过敏体质的人食用马齿苋后,如果皮肤在太阳下暴露,极易诱发日光性皮炎。要适量食用,避免寒凉野菜(如蒲公英)引发肠胃不适。孕妇、幼儿、过敏体质及消化功能弱者建议少食或不食。
三、学校食堂、单位食堂、农村客堂及婚丧宴请、大型会议等群体聚餐严格禁止加工食用野花野菜。
广大消费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环境整洁、证照齐全的餐饮单位用餐,并在服务员的指导下食用野花野菜。餐饮经营单位要严格采购、严格加工,做好留样备查。各类学校食堂、单位食堂、工地食堂、敬老院、农村客堂及婚丧宴请及大型会议等群体聚餐禁止加工烹饪食用野花野菜,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四、掌握正确贮藏烹饪方式。
我市农贸市场售卖较多的野花野菜品种主要有香椿、棠梨花、金雀花、臭菜、水蕨菜、刺包菜等。食用野花野菜之前要科学处理,摘净去腐,充分清洗,去除虫卵及污染物。部分野花野菜有微毒,不可直接生食,需经过浸泡、水焯等去毒处理,再炒熟煮(蒸)透后才可食用。比如:草酸含量高的野菜(如香椿、蕨菜)沸水焯烫1~2分钟(减少苦涩,降低风险)。
五、发生中毒时及时就诊。
食用野花野菜后如果出现皮肤瘙痒、过敏、胸闷、呕吐、腹胀腹泻,或是口吐白沫、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用手指或其他工具及时进行催吐,并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
玉溪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3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相关阅读:
-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发布2023年玉溪市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公告 2023-11-23
- 关于玉溪市科教创新服务中心运行使用“玉溪评议”二维码公告 202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