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31499875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23-12-12 |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头盔选购消费提示
为规范和提升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性能,保障骑车人员交通安全,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组织制定了强制性国家标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GB 811-2022,以下简称新标准)。新标准是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领域的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22年12月1日发布,2023年7月1日实施,对固定装置稳定性、佩戴装置强度、吸收碰撞能量、耐穿透、护目镜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根据新标准,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玉溪市消费者协会提醒:
一、在购买头盔时注意:
(一)看标签。在选择头盔的时候,首先应当查验头盔的标识信息,有无产品名称、厂名、厂址、合格证、规格型号、材质、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内容,没有标签的千万不要购买。注意产品是否有CCC认证标志。
(二)看材质。合格的头盔由壳体、缓冲层、佩戴装置等组成,尽量选择外壳采用抗压耐摔的ABS材料,缓冲层采用EPS泡沫填充的头盔,检查缓冲层是否与头盔壳体贴合紧密,轻轻按压缓冲层,选择缓冲层手感密实或有轻微反弹感,不凹陷、不掉渣的产品。能覆盖整个头部保护区的缓冲层的头盔,才能吸收碰撞能量起到保护作用,不要购买只有腾空塑料件结构的劣质塑料头盔。如头盔配有护目镜(全盔必须配)则应查看其质量,首先不应有裂纹、划伤等外观缺陷,其次镜片本身应为无色透明的聚碳酸脂(PC)镜片,不选用有机玻璃镜片。可以用鼻子闻一闻头盔是否有刺激性气味,选择无气味或气味较小的产品。
(三)按需选择。新国标将头盔按照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两种不同的适用对象,分为 A 类和 B 类。A 类为摩托车乘员头盔, B 类为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符合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国家标准的头盔外观上必须有明显的天蓝色底纹和黑色字母B的标识以及反光的标识。按照形状,头盔又分为全盔、 3/4 半盔和 1/2 半盔。全盔能够包裹住整个下巴部分,如果骑乘速度较快,应佩戴完整防护的全盔;3/4半盔缺少下巴部位,但对耳朵部位仍有一定防护;1/2半盔主要是针对头部和后脑勺部位的防护。新国标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成人和儿童头型尺寸,在原有的大、中、小三个规格基础上,增加了特小和特大两种头盔规格,调整了相关的尺寸比例,其中特小规格适合于 4 到 10 岁的儿童佩戴,建议购买时量好头围或试戴头盔后确定头盔尺码。头盔外表面相对光滑的、没有硬质突出物的,安全性相对更高一些。
二、在使用头盔时注意:
(一)正确佩戴。佩戴时需将后部调节器开至最大,水平佩戴头盔,不可前仰或后翘。头盔前仰会导致头盔无法保护前额位置的安全性,头盔后翘会遮挡视线,无法保护头的后部位置的安全性。使用时应将调节器旋紧,直到头盔不晃动并感觉舒适。使用时必须系紧系带,在发生碰撞的瞬间,头盔不至于飞出去。不要贪图便宜,或者以工地安全帽替代。
(二)及时更换。无论何种材料的头盔都有使用期限,普通消费者一般的使用频率、时间长度下,塑料壳体的头盔建议两三年更换,碳纤维等材质的头盔保养得当可以使用五年以上;外卖骑手等每天长时间在户外使用的,在每次使用前注意检查头盔的壳体、缓冲层、佩戴装置,发现有异常情况做好评估,更换时间建议不要超过两年,最好能每年更换。千万不能把头盔当做凳子坐、避免把头盔扔来扔去,发现壳体、缓冲层出现裂缝后及时更换。头盔不用的时候尽量放在阴凉、通风、避光的地方保存,避免接触汽油、酒精及其他各种有机溶剂,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应妥善保存发票、购物记录等相关消费凭证。如发生消费纠纷,可先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拨打12345、12315热线,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关阅读:
- 行动方案陆续出台 银行多举措助燃消费 2025-03-14
- 从“一季红”到“四季火” 场景创新激活消费动能 2025-03-14
- 行动方案陆续出台 银行多举措助燃消费 2025-03-14
- “两新”“国补”下乡进村 创新服务激活农村市场消费活力 2025-03-14
- “两新”“国补”下乡进村 创新服务激活农村市场消费活力 2025-03-14
- “两新”“国补”下乡进村 创新服务激活农村市场消费活力 2025-03-14
- 2025年省考笔试温馨提示 2025-03-11
- 市商务局开展彩云市集暨以旧换新促消费宣传活动 2025-03-05
- 市商务局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市场检查 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