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803270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8-03-22 |
玉溪市农业局关于做好农区鼠害防控工作的通知
玉溪市农业局关于做好农区鼠害防控
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农业局,市植保站:
据我市农区鼠情监测分析,预计2018年我市农区鼠害总体呈中等发生、局部地区点状偏重发生趋势,全市预计发生面积150万亩次,比去年略有增长。鼠害种群密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种植区,部分贫困山区、山区、半山区,以及农林、农牧交错地带,农田优势鼠种发生变化、发生范围逐步扩大、高密度鼠害点片发生、局部地区危害损失加重的态势。为实现“防灾、防病、保粮、保安全、保生态”的鼠害防控目标,加强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控工作。按照省里的要求和安排,我局研究制定了玉溪市农区鼠害防控技术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健全组织领导,及时开展农区鼠害防控工作
鼠害是农业领域重要的生物灾害之一,不仅危害各种农作物,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同时鼠类传播多种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鼠害防控是农业领域重要的防灾减灾工作,是“公共植保”职能的具体体现,也是一项特殊的公益性事业。各县区要加强对农区灭鼠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实行灭鼠工作政府负责制;要依据当地主要优势鼠种发生危害情况,科学制定农区鼠害防控技术方案;根据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分担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及时组织发动农民群众参与灭鼠活动,确保农区鼠害防控顺利进行。
二、做好鼠情监测,充分掌握农区鼠害发生动态
各县区要严格按照农业行业标准《农区鼠害监测技术规范》开展鼠情监测,固定专职鼠情监测人员认真做好系统监测,准确掌握本地鼠害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鼠情趋势预报,并定期向主管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报送监测信息,为大面积统一灭鼠提供决策依据。2个部级鼠情监测点(通海县、华宁县),每月26日前上报监测结果。同时,在部级鼠情监测县(通海县)建立一个TBS(围栏+捕鼠器)监测技术试验点,开展鼠害监测新技术试验。各县区植保部门要加强管理,对群众反映鼠密度较高的地区,临时增加流动监测点,及时组织开展普查;固定监测与临时监测相结合,加大鼠情监测力度,避免因漏查出现鼠害暴发成灾的情况。在开展鼠情监测时,要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鼠类进行测量和解剖,防止感染鼠传疾病。
三、加大示范力度,力推绿色防控灭鼠技术措施
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安全的灭鼠技术方案,建立1-2个鼠害防控技术示范样板,采用绿色防控措施,带动本地区科学灭鼠工作的全面开展。要重点推广“毒饵站”灭鼠技术和TBS(围栏+捕鼠器)等鼠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使用不育剂、生物杀鼠剂等新型灭鼠药剂,以减少化学杀鼠剂的使用量,减轻对非靶标动物的杀伤和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对贮粮较多的地区,要加大对农户贮粮期害鼠防控的指导力度,减少害鼠对贮粮造成损失。
四、关注重点地区,认真开展科学灭鼠宣传培训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不断发展,节水灌溉、免耕种植、温室大棚、农林果蔬复合种植等耕作栽培技术广泛推广应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鼠类栖息地的有效破坏,有利于害鼠生存和发展,加重了害鼠的发生与危害的可能性。特别是一些种子繁殖基地、规模化养殖基地、集约化特种种植区等,非常有利于鼠类生存和繁殖。因此,各地在组织灭鼠时,要重点关注上述区域的鼠害发生危害情况,加强科学安全灭鼠技术指导,全面宣传农区灭鼠公益属性,及时提供鼠情信息和防控指导服务。通过举办培训班、农民田间学校等多种形式,加强鼠害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科学灭鼠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
五、加强市场引导,确保农区灭鼠药剂销售畅通
按照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2017年8月31日农业部发布第2567号公告公布“限制使用农药名录2017版”,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醚、溴敌隆、溴鼠灵、氟鼠灵、C型和D型肉毒素等目前市场常用的8种杀鼠剂全部被列入限制名录,需要定点经营。各县区植保部门要高度重视,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引导和指导农药经销商办理鼠药定点经营许可,合理布局,理顺经营渠道,确保杀鼠剂市场流通和市场供应有序规范,方便群众及时购买到安全高效杀鼠剂。同时对走街串巷,兜售鼠药的无业商贩开展严厉打击。植保植检站要积极组织好不育剂、生物杀鼠剂等的试验、示范,筛选与推荐工作,做好化学杀鼠剂的科学轮换使用,有效降低化学杀鼠剂的使用量。
附件:2018年玉溪市农区鼠害防控技术方案
玉溪市农业局
2018年3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2018年玉溪市农区鼠害防控技术方案
根据《云南省农区鼠害防控技术方案》要求, 为做好2018年农区鼠害防控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方案。请结合本地鼠害发生实际,因地制宜落实各项防控技术措施,确保实现“防灾、防病、保粮、保安全、保生态”的农区鼠害防控目标,为农业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技术支撑。
一、防控目标
农区鼠害防控率达60%以上,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鼠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农田鼠密度控制在3%以下,农户鼠密度控制在1%以下;实现“防灾、防病、保粮、保安全、保生态”的农区鼠害防控总体目标。
二、防控重点及策略
重点抓好粮食作物种植区,部分贫困地区、山区,半山区,以及农林、农牧交错地带等害鼠栖息地治理,确保春季灭鼠保播种、秋季灭鼠保归仓,实现全年防控目标。针对农田重点发生区域,抓住关键时期、关键技术,推行统一灭鼠模式,加强“五统一”灭鼠技术、“毒饵站”灭鼠技术和TBS灭鼠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三、防控技术措施
(一)主要技术措施
1.鼠情监测技术
一是鼠夹法监测。鼠夹法也叫夹日(夜)法,采取直线形布夹,按5×50米(或10×20米)布放,每次布100-150夹;农舍每户布夹2个,每次调查50户,每次布100夹次;以生花生米或向日葵种子为诱饵,晚放晨收,根据捕获的鼠种数量和有效夹数计算捕获率。对捕获鼠的鼠种进行分类,测试体重、体长、雌性胚胎数及雄性睾丸下降状况等指标。
二是TBS监测。选择区域面积300-500亩的田块,沿田边单侧(或两侧)分别间隔600米设置4个直线形TBS围栏。每个围栏采用长60米、孔径≤1cm的金属网围栏,依选择地块特点,于田块边缘(田埂)按直线方式固定。围栏地上部分高45厘米,埋入地下的深度为15厘米,沿围栏边缘每间隔5米平齐地面剪一长宽约5厘米的洞口,每个洞口设置捕鼠桶(或连续捕鼠笼)1个(共12个)。捕鼠桶或(连续捕鼠笼)开口设置为2种,一种为全部朝向田块外部;另一种为间隔反向放置。将设置好捕鼠桶(或连续捕鼠笼)进行编号。每天早晨巡视检查围栏和捕鼠桶 (或连续捕鼠笼),及时取出桶内捕获鼠。每天记录捕获鼠所在的笼/桶编号,及鼠种、雌雄、体重、体长、雌性胚胎数及雄性睾丸下降状况等指标,条件允许情况下冻存于-20℃冰柜,留待制作标本。TBS监测设备放置时间为作物播种前10天至收获后1个月,每月统计捕鼠总量。
三是物联网监测技术。将鼠害智能信息采集系统硬件端放置在监测区域,农田每个监测点布设物联网设备(智能信息采集系统硬件端VIMS4.0)5套,连续20天,相当于100夹夜。每个农户放置物联网设备1套。设备开机自动接入数据中心,数据自动同步后即进入监测状态,害鼠从设备中通过即记录害鼠影像、体重及环境参数等数据指标,并自动将数据上传至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平台接收到数据传入后,启动智能识别系统自动对害鼠鼠种进行分类,并输出体重、体长、尾长等系列数据指标,通过可视化系统分析监测区域鼠种分布、群落结构、数量动态、密度变化趋势、年龄结构、身体指标等数据。监测人员可通过电脑端登录数据管理系统或手机APP端直接查看。每月定时为物联网硬件设备充电,避免智能信息采集系统硬件端长时间水中浸泡。
2.统一灭鼠技术
对于农田捕获率达3%、农户捕获率达1%的田块或农舍,实行“统一组织领导、统一筹集资金、统一宣传培训、统一鼠药供应、统一配投毒饵”,投放毒饵时要按照“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田”的原则全面开展统一灭鼠。地上鼠可采用杀鼠剂配制毒饵灭杀,可选用第一代(杀鼠醚、杀鼠灵)或第二代(溴敌隆、溴鼠灵)抗凝血杀鼠剂,选择新鲜的小麦、大米(稻谷)、玉米为基饵配成毒饵,根据鼠密度范围采用一次性饱和投饵,每亩投放100-200克(在采用化学杀鼠剂灭鼠时应配备专用解毒剂维生素K1),也可采用生物灭鼠剂雷公藤甲素毒饵每亩投放100-200克;对于鼠密度持续较高的地区,可采用不育剂莪术醇与化学杀鼠剂配合使用,采用一次性饱和投饵,每亩同时投放化学杀鼠剂毒饵100克与不育剂毒饵100克,以化学杀鼠剂杀灭降低播种前鼠密度、减少对作物播种与出苗的影响,通过不育剂控制鼠害繁殖,降低出生率,实现可持续控制。
3.毒饵站灭鼠技术
毒饵站是指鼠类能够自由进入取食而其他动物(如鸡、鸭、猫、狗、猪等)不能进入或取食且能盛放毒饵的一种装置。农区灭鼠中推广应用的毒饵站种类较多,主要类型有竹筒毒饵站、PVC管毒饵站、矿泉水瓶(或可乐等饮料瓶)毒饵站、花钵毒饵站、简瓦毒饵站、瓦筒毒饵站等。选择当地取材方便的材料制作毒饵站,鼠密度在10%以下的农田,每亩放置毒饵站1个;鼠密度在10%以上的农田,每亩放置毒饵站2个,用铁丝将毒饵站固定于田埂或沟渠边,离地面2-3厘米。农舍每户投放毒饵站2个,重点放置在房前屋后、厨房、粮仓、畜禽圈等鼠类经常活动的地方,用砖块等固定。每个毒饵站放置毒饵20-30克,放置3天后根据害鼠取食情况补充毒饵,可使用杀鼠迷、溴敌隆或溴鼠灵等抗凝血杀鼠剂配成的毒饵。毒饵站一般可摆入2-3个月,并可重复使用。
4.TBS灭鼠技术
TBS也称围栏+捕鼠器灭鼠技术,选择鼠密度较高的农田,在春播或插秧前沿田边(或田埂)设置一个长60米的线形TBS(L-TBS)、孔径≤1厘米的金属网围栏,按直线方式固定,围栏地上部分高45厘米,埋入地下的深度为15厘米,每5米设置一个捕鼠器(连续捕鼠笼或捕鼠桶),共12个。每个捕鼠桶上部直径25-30 厘米,下部直径30-35 厘米,筒高50-55厘米,底部留4个直径小于0.5 厘米的圆孔,使筒内雨水能够渗出。紧贴围栏与捕鼠器平齐地面剪一长宽约5厘米的洞口,连续捕鼠笼或捕鼠桶开口朝向相反的方向。也可在田间围成矩形TBS(R-TBS)20×10米的围栏,并在周边设置12个筒状捕鼠器,利用鼠类行为习性捕杀害鼠。区域面积300亩左右田块,可设置4个,围栏设置的时间为整个作物的生长期。
(二)防控重点对象及防治时期
我市主要以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卡氏小鼠等为主要优势鼠种,春季防治时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秋季防治时期为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机构。鼠害是农业领域重要的生物灾害,害鼠不仅为害各种农作物,破坏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同时鼠类还传播多种鼠传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鼠害防控是农业领域重要的防灾减灾工作,是“公共植保”职能的具体体现,也是一项特殊的公益性事业。各地要高度重视,建立相关组织机构,加强鼠情监测,掌握害鼠发生动态,制定防控方案,及时动员和发动群众开展灭鼠。
(二)落实属地责任。农区鼠害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群众身体健康,而且也是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灾害之一,根据上级要求,鼠害防控实行属地化管理,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政府组织、农民广泛参与”的原则,及时组织开展农区鼠害防控工作
(三)加强技术指导。有效防控鼠害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做好鼠情监测和预报发布,制定科学防控方案,建立统一灭鼠示范区,展示科学灭鼠技术,开展宣传培训,加强安全灭鼠技术指导。严禁在灭鼠中使用毒鼠强等剧毒急性杀鼠剂,防止灭鼠过程中发生人畜中毒或死亡等安全事故。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废止《玉溪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玉溪市农业局 玉溪市林业局关于实施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的决定 2023-11-03
- 玉溪市农业局关于废止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2023-11-03
-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废止《玉溪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玉溪市农业局 玉溪市林业局关于实施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的决定 2023-04-07
- 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发布! 2022-06-29
- 玉溪市民政局传达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全市和省民政厅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 2022-03-14
- 玉溪市农业局(本级)2018年度部门决算 2019-09-25
- 玉溪市农业局2019年度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公开 2019-02-14
- 市民政局开展清明祭扫场所疫情防控和安全保障检查工作 2020-04-03
- 曾敏副市长视察我市拟生产医用防控医疗器械应急生产企业筹建情况 2020-04-01
- 通海县防震减灾局积极参加2020年春季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工作大检查 20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