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5232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24-09-02 |
螺类产品食用安全消费警示提示
近期,福寿螺作为食材的争议性和潜在风险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防范消费者错误选购、食用福寿螺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玉溪市消费者协会向广大消费者发布关于谨慎食用螺类产品的消费提示。
一、什么是福寿螺
福寿螺别名大瓶螺、苹果螺,属于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2022年12月20日,农业农村部会同多部门组织制定的《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发布,福寿螺被列入其中。福寿螺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食用螺引入我国,但因口感不佳、携带寄生虫、市场接受度低等原因,被养殖户弃养,大量遗弃于野外,凭借繁殖速度快、食性杂、可适应温度范围广、具有较强的水污染耐受性等特点,福寿螺迅速扩散到江河、湖泊、稻田等水域环境,泛滥成灾,成为我国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
二、如何区分福寿螺和田螺
即便是个头相当的福寿螺和田螺,构造上也有较大区别,福寿螺尾部很短,外壳薄且脆,盖头偏扁,整体呈圆盘型,而田螺的尾部呈椎体形,较长较尖,外壳坚硬,盖头是片圆形。
即使加工成螺肉,也是可以从触须的数量区分的,福寿螺有2个触须加2个唇须;田螺只有2个触须。
三、福寿螺的危害
因福寿螺生存环境的复杂性,加之又是杂食性螺类,容易感染寄生虫,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有实验表明,一个福寿螺的体内寄生虫可达6000条,其中最为人知的莫过于广州管圆线虫。当人食用未经煮熟的或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福寿螺时——其幼虫会钻入肠壁,进入血管,经血循环至身体各个器官,其中多数是沿颈总动脉到达脑部,寄生在人类脑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一般会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发热、颈僵硬、面瘫、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失明、瘫痪、痴呆,甚至死亡。
四、如何预防
不管是福寿螺还是田螺,均可能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以及其他寄生虫。因此,不管是食用福寿螺还是田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一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不采购、不销售、不加工来源不明的螺类产品;二是消费者要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不购买、不食用不认识的螺类及其它淡水水产品,避免寄生虫及病原微生物危害。三是不生食或半生食螺肉,例如凉拌螺肉,或烧烤螺蛳。四是螺肉应彻底煮熟煮透,这是对付寄生虫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方法。五是厨房用具应生熟分开,避免加工螺肉时幼虫污染厨具或食物。六是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做好手部清洁。
最后提醒各位消费者:如果餐饮单位用福寿螺作为食材,但未进行明确标注(如只标注螺肉,未标明螺肉种类),或宣传误导消费者是田螺,经营行为涉嫌虚假宣传的同时,还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可能构成消费欺诈。消费者若遇到以福寿螺充当田螺销售的情况,可通过以下途径权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1.通过手机、电脑登录“全国12315平台”或微信、支付宝、百度的12315小程序在线自助投诉。
2.拨打商家所在地的12315或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
相关阅读:
- 行动方案陆续出台 银行多举措助燃消费 2025-03-14
- 从“一季红”到“四季火” 场景创新激活消费动能 2025-03-14
- 玉溪市安委办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和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业务培训 2025-03-14
- 行动方案陆续出台 银行多举措助燃消费 2025-03-14
- “两新”“国补”下乡进村 创新服务激活农村市场消费活力 2025-03-14
- “两新”“国补”下乡进村 创新服务激活农村市场消费活力 2025-03-14
- “两新”“国补”下乡进村 创新服务激活农村市场消费活力 2025-03-14
- 2025年省考笔试温馨提示 2025-03-11
- 华宁县持续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走深走实 ——多部门联合护航工贸企业安全生产 2025-03-11
- 市商务局开展彩云市集暨以旧换新促消费宣传活动 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