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09930 | 文     号 | 玉林办发〔2025〕4号 |
来   源 | 市林草局 | 公开日期 | 2025-06-30 |
关于印发2025年上半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及下半年趋势预测的通知
各县(市、区)林草局,元江管护局、新平管护局、红塔山管护局、玉白顶管护局:
为准确掌握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动态,科学研判防控形势,有效指导防控工作,根据各县(市、区)及管护局2025年1—6月监测数据,结合气象条件、虫口基数及防治成效等综合分析,形成了《玉溪市2025年上半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及下半年趋势预测》,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分析研判,压紧压实防控责任,科学制定并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全力保障玉溪市森林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
2025年6月25日
玉溪市2025年上半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及下半年趋势预测
2025年上半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成效显著,总体呈轻度发生、可控态势。发生面积23.29万亩,其中轻度占比90.62%;虫害为主要危害类型,占85.91%;综合防治率99.70%。预测下半年发生面积将降至15.72万亩,仍以虫害为主。主要防控对象包括:云南松小蠹类(云南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松瘤小蠹)、松墨天牛等钻蛀类害虫;金龟子类、松毛虫类等食叶害虫;蚧类、蚜类等刺吸式害虫;以及核桃、板栗等经济林病害。需高度警惕红火蚁扩散蔓延风险及松材线虫病传入风险。下半年将着力强化林长制责任落实,分区精准防控红火蚁,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推广绿色防治技术,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一、2025年上半年发生情况
上半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23.29万亩(轻度21.11万亩、中度2.02万亩、重度0.17万亩)。其中:虫害20.01万亩,病害3.28万亩,鼠害及有害植物为0。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完成防治面积23.22万亩,防治率99.70%;无公害防治面积22.95万亩,无公害防治率98.82%;成灾面积0.02万亩,成灾率0.01‰。发生面积较2024年同期(22.88万亩)上升1.79%。
(一)发生特点
上半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总体呈轻度发生态势,虫害主导(占比85.91%)。主要种类包括:云南松小蠹类(云南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松瘤小蠹)、松毛虫(云南松毛虫 、思茅松毛虫)、松墨天牛、金龟子类、木蠹象、蚧类、蚜类、蚁类(主要为红火蚁)、柏肤小蠹、经济林虫害、油杉矮槲寄生害、拟松材线虫病、经济林病害等。得益于持续防治及有利降水,云南切梢小蠹发生面积同比下降,松墨天牛等虫害危害程度减轻。局部云南松树势衰弱区域利于小蠹虫扩散,但未出现重大灾害事件,整体态势平稳可控。
(二)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云南松小蠹类仍为优势害虫种群,发生面积广泛,与云南松林分布广、虫种适生性强及钻蛀性危害防治难度大直接相关。红火蚁是跨境传播的重点关注对象。其繁殖力强、扩散快、适应广,可侵染农田、林地、城乡绿化带等多种生境,甚至通过小型容器传播。目前缺乏全域联防联控机制,彻底根除难度大。松毛虫、松墨天牛、金龟子、木蠹象、蚧类、蚜类等在不同区域均有发生,经济林病害(核桃、板栗等)需持续关注。
(三)重点区域防控情况
星云湖湿地公园周边绿化带红火蚁泛滥,江川区通过“早监测、快处置”机制,在4月蚁巢初现期即向管护单位配发专用药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对电网、通信基站等松材线虫病高风险区域实施常态化监测,未发现疫情传播迹象。新平县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内也未发生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未对湿地生态系统和市政设施造成实质性影响。
(四)成因分析
上半年发生态势受多因素影响:气候方面,暖冬及气温回升显著促进红火蚁等害虫繁殖扩散;同期降水增多改善云南松长势,抑制了云南切梢小蠹危害。生物特性方面,红火蚁凭借强大繁殖扩散能力持续扩张;小蠹虫与寄主形成“树势衰弱—虫害加剧”恶性循环。防治管理方面,存在多部门协调难度大(如红火蚁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小蠹虫防治技术受限及经费不足等瓶颈问题,导致局部重发区持续存在。综合表现为红火蚁防控初见成效但仍反复发生,小蠹虫危害减轻但种群基数仍高。
二、2025年下半年发生趋势预测
综合全市监测数据、虫口基数、气候因素及上半年防治效果分析,预测下半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5.72万亩,总体呈轻度发生态势。其中:虫害13.42万亩,病害2.30万亩,鼠害及有害植物0万亩。
(一)分种类发生趋势预测
有害生物种类 | 预测发 生面积 (万亩) | 主要分布区域 |
1. 云南松小蠹类(云南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松瘤小蠹) | 4.13 | 新平县、玉白顶、红塔区、华宁县、红管局、通海县、江川区、易门县、元江县 (松瘤小蠹在玉白顶林区危害较重) |
2. 天牛类(主要为松墨天牛,媒介昆虫,风险高) | 3.77 | 澄江市、通海县、华宁县、江川区、易门县、红管局、新平县、元江县、玉白顶 |
3. 松毛虫类 | 0.24 | 新平县、元江县等 |
4. 金龟子类 | 1.57 | 澄江市、元江县、江川区、通海县等 |
5. 蚜类 | 0.09 | 通海县、红塔区、红管局等 |
6. 木蠹象 | 0.45 | 通海县、华宁县、玉白顶等 |
7. 叶甲类 | 0.62 | 新平县、江川区、华宁县、红塔区等 |
8. 蚧类 | 0.19 | 峨山县、江川区等 |
9. 蚁类 (主要为红火蚁) | 0.81 | 红塔区、易门县、红管局、江川区等 |
10. 核桃病害 | 1.63 | 元江县、华宁县、新平县、江川区、通海县 (华宁、元江为高发区) |
11. 其它:核桃、板栗等经济林病虫害、拟松材线虫病、萧氏松茎象、油杉矮槲寄生害等 | 1.92 | 全市各县区均有分布 |
合 计 | 15.72 |
特别提示: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各地务必加强监测,及时采取科学防治措施,严防扩散。拟松材线虫病症状与松材线虫病高度相似,各地需加强监测预警,关注动态,及时防控。红火蚁、松材线虫病是下半年最具扩散风险的防控重点。
(二)下半年重要防控风险点
重点区域防控:聚焦电网通信线路沿线、交通干线、自然保护地交界带、亚尼河水库及工业园区等区域,木材市场、加工企业等高风险场所,严控松材线虫病、松小蠹、红火蚁等有害生物。
松材线虫病:实施“网格化监测+松木制品管控”,在通信基站、电力设施周边建立防控带。
松小蠹:采取“虫害木清理为主,打孔注药和诱捕器诱杀为辅”的综合治理策略。
红火蚁:重点监控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三湖”周边及农林交错带,建立早期阻截机制,严防扩散蔓延。
本土有害生物:加强桤木叶甲、核桃病虫害等防控。
联防联控:压实电力、通信等部门责任,完善应急预案和快速处置机制,确保重点生态区域和基础设施安全。
三、对策建议
(一)健全责任体系,强化综合保障。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方针,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深度融入林长制及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构建统一指挥、联防联治工作格局,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监测预警、应急物资储备所需资金,常态化开展基层人员技能培训与应急演练。
(二)完善监测预警,提升防控精度。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重点加强江川区、新平县、通海县国家级测报点建设,推广无人机监测与地面巡查融合模式。压实乡镇林业站、护林员网格化巡查责任。充分运用“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监管平台”,提升数据汇集与分析时效性,严格执行疫情上报制度。对松小蠹、松墨天牛、红火蚁等主要防控对象实施专项跟踪监测与早期干预。
(三)深化检疫执法,阻断传播源头。强化林木种苗、木材及其制品、花卉等调运检疫监管,严格执行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复检制度,重点排查木材市场、加工企业、物流园区、苗圃等高风险场所。组织开展检疫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规调运行为。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落实红火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严防危险性有害生物人为传播扩散。
(四)推进科学防治,实施精准施策。分区分类攻坚重大疫情:松材线虫病实施枯死松树集中清理和“即死即清”,严格疫木源头管控。红火蚁严格执行三年行动方案,重点整治撂荒地、绿化带、农田田埂等蚁巢密集区。云南松小蠹(尤其松瘤小蠹)、核桃病害等,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严格控制化学农药使用。联合科研院所开展防治技术攻关。各地需提前制定细化防治方案,储备足量药剂、器械等应急物资。松墨天牛加强监测,及时采取诱捕、喷药等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切断传播链。
(五)强化宣教共治,筑牢群防基础。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渠道,宣传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性、识别方法及防控政策法规。鼓励专业化防治组织、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参与防治服务。加强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户的技术培训与入户指导,形成“专业队伍+基层力量”协同联动网络。提升社会公众生态安全意识,凝聚群防群治社会共识,共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相关阅读:
- 玉溪市林业和草原局2024年预算公开 2024-02-05
-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发布2023年玉溪市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公告 2023-11-23
- 关于玉溪市科教创新服务中心运行使用“玉溪评议”二维码公告 2023-04-24
- 玉溪国家高新区主要领导职责及分工 2025-04-22
- 习近平: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 2025-07-01
- 2025年6月23日—6月29日云南省玉溪市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情况 2025-06-30
- 玉溪市教育体育局关于2024年玉溪市体育彩票公益金筹集使用情况的公告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