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76066 | 文     号 |   |
来   源 | 市林草局 | 公开日期 | 2024-12-30 |
对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335号提案的答复
白龙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全市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状况监测调查的建议》(第033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玉溪地处滇中地区,生态区位独特。珠江、红河两大水系蜿蜒而过,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三湖毗连成群,山地、河谷、高原、平坝交错分布,气候立体多样,为各种生物在此起源、演化、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条件。根据第二轮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显示在玉溪境内,共记录陆生脊椎动物资源4纲32目112科386属736种,占云南的49.53%。共记录各类珍稀濒危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占国家重点野生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总类的23.88%,其中包括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14种和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73种。境内有高等植物226科1081属2394种,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1种,滇南苏铁、陈氏苏铁、云南红豆杉、伯乐树、藤枣5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和2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均在玉溪有所发现。
1991年,玉溪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进行抚仙湖渔业资源调查,共有鱼类39种,其中土著鱼类25种;2001年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再次进行抚仙湖渔业资源调查,共有鱼类42种,其中土著鱼类18种。2023年6月,由长江水产研究所牵头的《西南地区重点水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项目调查,玉溪市现有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5种,大头鲤、花鲈鲤、抚仙鲤、红魾、金线鲃属所有种(抚仙金线鲃、易门金线鲃、华宁金线鲃等)。1999年至2016年,开展了大头鲤、抗浪鱼人工驯养繁殖研究,2005年至2016年开展了星云白鱼人工驯养繁殖研究,2000年至2016年开展了云南倒刺鲃、抚仙四须鲃人工驯养繁殖研究,2009年至2016年开展了杞麓鲤人工驯养繁殖研究,2014年开始,红塔区开展了光唇裂腹鱼的人工驯养繁殖研究等。玉溪市珍稀濒危鱼类人工繁育获得成功,产生了一批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创新成果,也为其它土著鱼的保护和增殖提供了技术示范和经验。2003年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启动了抗浪鱼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恢复重建禄充108条、明星18条鱼沟鱼洞。小凹春鱼洞、海关—海镜、大湾陡爬坎—老鹰地等原抗浪鱼主要产卵场正在逐步恢复原貌。增殖放流水生生物454.08万尾,其中淡水物种增殖放流330.19万尾、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增殖放流123.89万尾。
近年来,玉溪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云南生态地位的特殊重要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市战略,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为玉溪建设“滇中崛起增长极、乡村振兴示范区、共同富裕示范区”夯实生态绿色基底。全市森林面积达958798.3公顷、湿地面积达44388.3公顷,森林、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5.6%,森林覆盖率为64.1%,全市设立了各类自然保护地26个,有效保护了玉溪生物多样性资源。在持续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维护生物多样性上,玉溪主要开展了六大工作:一是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将玉溪典型的森林、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纳入保护范围,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地27个,保护地面积227487.97公顷,占玉溪市国土面积15.20%。实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修复,加强野生动植物重点栖息地及分布区的重点保护,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全面核查各级各类保护地内的人类活动点位情况,对问题实行“拉条挂帐、整改销号”。强化执法监管,持续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打击行动,有力震慑了各类野生动植物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二是开展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开展陈氏苏铁、喜树、旱地油杉、蓑衣油杉、文山兜兰、丁茜、澄广花等珍稀濒危和极小种群物种保护与监测项目。在绿孔雀种群分布区域共建立保护小区4个、面积32815亩,设立管护站点7个,安装红外线自拍相机118部,持续加强保护及监测力度,境内绿孔雀种群数量明显增加。三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建设旱地油杉、伯乐树和篦子三尖杉育苗基地,开展易门翠柏原地保护和迁地繁育保护,在玉白顶国有林场建立了全国最大的云南松良种种质资源库。自1981年起,持续对星云湖、杞麓湖、抚仙湖等水域进行渔业资源调查,摸清鱼类种类及分布,特别是土著鱼类变化,为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成功保护并繁育了包括大头鲤、抗浪鱼、抚仙鲤等在内的5种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通过多年科研合作,实现了多种珍稀濒危鱼类的人工驯养繁殖,为生态保护提供技术示范。同时,建立抗浪鱼自然生态保护区,恢复关键产卵场,开展增殖放流活动,2007年以来共向抚仙湖放流鱼康鱼良白鱼、抚仙四须鲃等土著鱼鱼苗1284.1万尾;建立大头鲤、星云白鱼保护基地,放流星云白鱼5.6万尾;实施元江鲤水产种质资源场建设,向元江流域放流元江鲤450万尾,土著鱼种群得到初步恢复。四是持续抓好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疫源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率先推行山林长制,强化“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严格火源管控。设置林业有害生物踏查线路1130条,标准地3915个,踏查面积1125万亩,累计完成有害生物防治面积281.92万亩。在全省率先开展红娘胡蜂引导退出工作,共退出红娘胡蜂养殖户94户,退出红娘胡蜂9252窝,有效控制外来生物入侵。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的决定,完成全市食用类野生动物的退出工作。五是加大水体和湿地保护力度。牢固树立“湖泊是用来保护的,不是用来开发的”底线,按照“退、减、调、治、管”五字方略,以最严格的标准划定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保护界线,最大限度留出生态空间通过系列措施,全市湿地保护率达76.76%,自然湿地保护率达82.14%,均位列全省第一。六是强化宣传引导。深入开展“5·12”世界生物多样性日“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大力开展“环保进学校、家庭、社区、机关、农村、企业、公共场所”活动,积极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编制了《玉溪市市民环境保护手册》《抚仙湖环境保护手册》《碧水蓝天生态家园》等宣传材料。与春城晚报、中国环境报、玉溪日报等新闻媒体合办专栏、专版,开通了微信、微博等公众号,畅通公众互动渠道,全民提高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关心、关注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2021年以来国家发布了新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名录是国家结合近年来一些列生态保护成效基础上物种保护需求动态调整变化的结果,新名录涉及物种较原先发生了巨大变化。摸清资源家底是林草部门科学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2023年6月市林草局与国家林草局调查规划院昆明分院签订了协议,全面启动了第三轮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工作,计划通过外业调查及科学规划产出2个调查报告和2个规划,即《玉溪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玉溪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报告》《玉溪市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规划》《玉溪市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规划》。目前调查前期资料收集和外业调查工作已完成,预计年底前可完成2个调查报告和2个规划的编制工作,将为下一步科学开展保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按照《玉溪市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办理财政资金支持审批程序。同时积极谋划项目,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该项工作开展。
2024年8月12日
相关阅读:
-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发布2023年玉溪市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公告 2023-11-23
- 玉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云南省滇中引水二期配套工程2022年度华宁县 第一批次临时用地延期批复的公示 2025-03-14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通过《国务院2025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 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 2025-03-14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组气排球项目云南省选拔赛在玉溪举行 2025-03-14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通过《国务院2025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 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 2025-03-14
- 财经聚焦丨各地“新春第一会”释放高质量发展强劲信号-新华网 2025-02-12
- 玉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云南省滇中引水二期配套工程2024年度华宁县 第一批次临时用地批复的公示 2025-03-13
- 玉溪市交通运输局关于撤销部分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公告(2025年第1批) 2025-03-13
- 审决字[2025]第73号 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