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21403086 | 文     号 |   |
来   源 | 内部 | 公开日期 | 2022-12-07 |
对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039号提案的答复(玉农函〔2022〕43号)
九三学社玉溪市委:
您委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畜禽养殖体系的建议》(第003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九三学社玉溪市委对玉溪市畜牧兽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提出的建议对我市畜禽养殖体系现状分析到位,为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思路和建议,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及时安排畜牧兽医与渔业科进行调研,认真办理。。
一、玉溪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自2019年以来,玉溪市结合环保和土地等实际情况,按照“东压西扩”的布局调整思路,将原来红塔、江川、澄江、通海等因禁养限养、关闭搬迁而压减的畜牧业产能,逐步向华宁、易门、峨山、新平和元江等山区县转移,呈现出“两个转移”,即畜禽养殖主体由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养殖转移,养殖区域从环境容量较小的坝区向环境容量较大的山区半山区转移。通过优化产业布局,转变生产方式,推进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以红塔、易门、峨山、新平和元江为重点的生猪生产基地,华宁县和易门县为重点的肉禽生产基地,以红塔区和通海县为重点的蛋禽生产基地,以红塔区为重点的种禽生产基地。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玉溪市现代畜禽养殖体系日趋完善,为玉溪着力打造“绿色食品牌”,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保障。
2021年,全市生猪存栏103.5万头,同比增8.8%,其中:能繁母猪存栏9.8万头,同比增30%;肥猪出栏130.7万头,同比增22.8%,位居全省11位,全市生猪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为47.9%。家禽存栏1748万只,其中蛋鸡存栏1116.42万只,占家禽存栏的63.8%,鸡蛋产量7.41万吨,禽蛋产量全省排名第二;肉鸡存栏548.99万只,活鸡出栏3266.9万只,占全市家禽出栏的92.9%,鸡肉产量全省排名第三;全市家禽产值28.7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32.7%。全市牛存栏18.34万头,比2020年减少5.37%;肉牛出栏11.97万头,比2020年增长6.44%,肉牛出栏位居全省第11位。山绵羊存栏36.77万只,比2020年减少6.79%;肉羊出栏30.92万只,比2020年减少4.65%,肉羊出栏位居全省第11位。全市肉蛋奶总产量30.47万吨,比2020年增长12.72%,实现畜牧业产值87.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33%。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规划引领促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玉溪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编制并印发了《玉溪市“十四五”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要建成全省重要的生猪生产供应基地和禽蛋生产基地,全市畜牧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畜牧产业素质、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畜牧业产值稳步增长,增收效益持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日臻完善,绿色发展成效逐步显现。畜牧业产值达到130亿元,年均增长7%以上;肉蛋奶总产量达到40000万公斤,年均增长6%以上;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在养殖布局上,按照“东压西扩” 的畜牧业产业布局调整思路,将红塔区、江川区、澄江市和通海县等四个坝区县规划为约束发展区,将华宁县、易门县、峨山县、新平县和元江县等五个半山区、山区县规划为鼓励发展区。在鼓励发展区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总体思路,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结构,重点打造“肉猪、家禽、草食畜”三大优势产业,通过龙头引领、科技支撑、集群发展,带动全市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以重点项目为支撑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峨山、易门、新平、元江等生猪主产区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以德康100万头生猪生态循环养殖项目、易门正大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峨山双胞胎集团4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为重点的项目建设,推动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运行。一是全力推进易门正大百万头肉猪全产业链项目建设落地。2021年2月10日,易门县政府与正大公司签订了《易门县人民政府·正大畜牧投资(北京)有限公司百万肉猪4.0全产业链项目合作协议》。项目包括饲料、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四个板块,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德康1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目前峨山德康祖代种猪场、漠沙15000头父母代种猪场、新化鲁一尼5200头父母代种猪场已建成投产,家庭农场正式签约586个单元,已建成308个单元,正在建设35个单元。两个楼层养殖点分为扬武呸且莫及漠沙丙南,由于融资问题进展较慢。德康饲料加工厂项目已做完围墙工程、栏杆基础、排水系统等工程。屠宰及食品加工厂项目框架协议已签订,相关前期工作正协调推进。三是建设峨山双胞胎40万头生猪项目。截至目前,总果猪场(年存栏9000头母猪扩繁场项目)、甸中元山猪场(年存栏6000头母猪扩繁场项目)均已建成投产,2个场累计存栏种猪11811头,累计销售商品猪(仔猪和肥猪)55127头。四是积极对接福建圣农集团招商工作。为弥补我市家禽产业上的短板,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量,2022年2月23—24日,由市政府副市长张光彦同志带队,省、市相关领导组成的考察组赴福建圣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考察学习,争取引进福建圣农白羽肉鸡全产业链项目。2022年3—4月,按照圣农集团提出的种鸡场建设项目选址要求,在易门县、峨山县、新平县、元江县和红塔区开展三轮项目预选址工作,经邀请省级专家实地踏勘选址,最后选择新平县长虫山片区、峨山县班德红塘子片区、峨山县龙凤片区供福建圣农集团选用,并形成福建圣农集团种鸡场项目选址工作情况报告报市政府,4月22日市政府向福建圣农集团发出了邀请函,邀请圣农集团到玉溪考察、洽谈合作项目。目前,受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尚未收到圣农集团来玉溪考察的回复。
(三)以种业振兴提升畜禽产品生产能力。“十三五”以前,玉溪市畜禽种业缺乏优势,拥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较少,且管理不规范,供种能力较弱。“十三五”以来,随着新广家禽的稳步发展及德康、双胞胎等集团企业的入驻,玉溪良种繁育体系日渐完善,到2025年,计划建成全省最大的肉禽种苗生产基地,仔猪、肉鸡苗自给保障能力达到100%。目前全市已建成10个种畜禽生产企业(肉鸡1个、蛋鸡1个、生猪8个),年可提供优良商品仔猪40万头以上,肉鸡苗4000万羽以上,蛋鸡苗400万羽以上;正常运行牛冻精改良点49个,年均推广牛冻精改良7000头以上。生猪、家禽良种覆盖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肉牛、肉羊良种覆盖率不断提高,全市畜禽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21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30.47万吨,比2020年增长12.72%,实现畜牧业产值87.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33%。
(四)以畜禽标准化示范带动现代畜牧业发展。一是加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按照“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管理先进”的创建标准,玉溪市目前共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场41个,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31个。2022年将创建省级示范场2个,通过示范带动,玉溪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到2025年,全市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0%以上。二是制定一批畜禽养殖、疫病防控地方标准。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的标准,玉溪市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制定工作,目前,已制定并发布《新广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养殖技术》、《玉溪市肉牛人工授精技术》2个地方标准,2022年正开展《一年生黑麦草种植技术规程》、《山地鸡饲养管理技术标准》、《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接种技术规范》等9个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通过地方标准的制定推广,不断提高玉溪市畜牧业的标准化生产水平。三是统筹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指导养殖场(户)按照《云南省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进行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及利用率,2021年,全市畜禽粪污产生量497.32万吨,利用量470.47万吨,利用率达94.6%,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全市纳入农业农村部直联直报系统进行备案管理规模养殖场1419户,均配备有粪污处理设施,100%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台账,及时、准确记录畜禽粪污去向和数量。同时,全市1147家规模养殖场均与用肥主体签订了协议,1134户养殖场安装了水表,1168户养殖场建立了养殖用水台账。
(五)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当前,以非洲猪瘟为代表的重大动物疫病时刻威胁着养殖业发展,玉溪市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初步形成了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为核心,市县乡各级动物疫控中心、动监所、畜牧兽医站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力,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村检疫员、协检员等为抓手,各相关部门通力配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十三五”以来,通过有效防控,每年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密度均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均在70%以上,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十四五”期间,玉溪市将不断加强动物防疫设施和装备建设,大力推进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无疫小区建设及种畜禽场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健全养殖、屠宰和运输全链条监管机制,健全应急指挥、疫情监测、疫病诊断、信息反馈、物资保障等应急处置工作体系,落实队伍、资金、技术、物资储备,不断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三、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在构建现代畜禽养殖体系过程中,虽然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日趋完善,但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监管服务体系与当前畜牧业发展水平仍有差距。
(一)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不健全。长期以来,玉溪畜牧产业主要以发展生产为主,产业链主要集中在养殖生产端,在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龙头企业少,名牌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条短,营销网络不够健全,组织化程度不高,产销衔接不紧密,外向度低。2021年全市共有生猪屠宰场13家,其中:正常运营的生猪定点屠宰场(点)有11个,在11个屠宰场中,年屠宰生猪10万头以上的有1个,年屠宰生猪5万头以上10万头以下的有1个,年屠宰生猪在5万头以下的有9个;牛羊屠宰场(点)2个(江川和新平),家禽屠宰场1个(易门),2021年共屠宰加工1755.6万头(万只),产值37.3亿元。拥有畜产品加工企业6个,2021年畜产品加工 8383.5吨,产值3.9亿元。2021年生猪屠宰加工量占生猪出栏量的61.9%,猪肉产品深加工量仅占猪肉产量的6.4%;家禽屠宰加工量占家禽出栏量的47.06%,且主要以鲜食为主。2016年以来,玉溪市先后引进华西希望·四川德康、双胞胎、正大集团等畜牧龙头企业集团,并签订了全产业链发展项目,极大地促进了玉溪生猪产业的发展,但截至目前,德康项目累计建设种猪场3个、建成家庭农场308个单元,正在建设饲料厂1个,由于未达到年出栏100万头商品猪的目标,屠宰及食品加工项目仅签订框架协议,处于项目前期;峨山双胞胎40万头生猪项目已建成母猪扩繁场2个,饲料厂1个;易门正大项目还处于项目初期。2022年计划引进福建圣农集团全产业链项目,弥补我市家禽产业上的短板,但该项目目前需等待圣农集团回复。
(二)养殖监管及技术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养殖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规范。自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至今,动物产品安全和兽药饲料监管等执法权限由动物卫生监督所统一划转到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而市农业农村部门并未组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县区各自组建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但现阶段大部分县(市、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编制、人员等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多个县区仅加挂一个牌子,机构运转不畅,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有所下降。二是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在乡镇一级,由于基层工作辛苦留不住人,加之控编控岗、抽调借用、以乡镇中心工作为主等情况,导致乡镇畜牧兽医推广队伍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大部分乡镇仅留1—2人从事畜牧兽医工作,部分乡镇白天从事其他工作只有晚上加班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直接面向养殖户开展的技术推广工作越来越少。2019年以来各县区组建了一批动物防疫合作社,极大地弥补了乡镇畜牧兽医部门的不足,但由于合作社覆盖面有限,且缺乏购买兽医社会化服务经费,合作社发挥的效果有限。
(三)畜牧业数字化水平有待提高。当前鸡蛋规模化比重达到92.9%,肉鸡规模化比重达到74.3%,生猪规模化比重为38.7%,产业化发展水平全省领先,在所有规模养殖场中均实现了养殖设施化,设施设备装备率较高。但在数字化发展方面,只有部分大型蛋鸡规模化养殖场、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及种畜禽场采用了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圈舍温湿度调节、饲喂料等环节进行了智能管理,同时由于养殖行业疫病防控要求,人员参观学习较少,缺乏典型案例进行示范带动,大部分养殖场对数字农业缺乏认识,全市数字化水平较低。
下一步,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将按照《玉溪市“十四五”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稳步推进现代畜禽养殖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巩固畜牧业在现代农业中的产业地位,促进玉溪市产业振兴,乡村振兴。
最后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工作,对农业农村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为玉溪农业农村发展多作贡献。
2022年8月3日
(联系人及电话:李敏华,2022928)
相关阅读:
-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发布2023年玉溪市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公告 2023-11-23
- 玉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转发新平县2024年度第五批次城镇建设农用地转用 及土地征收的批复的通知 2025-05-20
- 玉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转发新平县2024年度第三批次城镇建设农用地转用 及土地征收的批复的通知 2025-05-20
- 玉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转发新平县2024年度第九批次城镇建设农用地转用 及土地征收的批复的通知 2025-05-20
-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5年5月20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的公示 2025-05-20
- 关于印发玉溪高新区促进内贸市场主体培育和科技创新工作11条措施的通知 2025-05-20
-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免收小微企业不动产登记费工作的通知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