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91007440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9-01-23 |
玉溪市环境保护局关于2019年1月23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2)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玉磨电铁220kV研和牵外部供电工程项目
建设地点:玉溪市红塔区
建设单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
环评单位: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规模及内容:
①220kV秀妍牵线
新建220kV秀妍牵线自220kV研和牵引站自西向东出线,经杨家屯、贾井村,跨过110kV九钢线、110kV秀研泰线、35kV泰研线后右转跨过铁路、S102省道向东北方向架设跨过110kV溪红线和110kV红宋长线至220kV秀红Ⅰ回N22塔。线路路径总长约6.3km,其中单回路路径长约1.8km,双回路段长约4.5km(本期单边挂线,预留一回架线通道)。
②220kV红研牵线
本次新建220kV红研牵线自220kV研和牵引站自西向东出线,经杨家屯、贾井村,跨过110kV九钢线、110kV秀研泰线、35kV泰研线后右转跨过铁路、S102省道向东北方向架设跨过110kV溪红线和110kV红宋长线至220kV秀红Ⅰ回N27塔。线路路径总长约7.74km,其中单回路路径长约3.24km,双回路段长约4.5km(本期单边挂线,预留一回架线通道)。
工程占地:工程建设占地共计0.27hm2,工程建设用地面积及占用土地类型见下表(单位hm2):
项目组成 | 占地类型 | 合计 | 备注 | |||
林地 | 坡耕地 | 草地 | ||||
线路工程 | 塔基 | 0.05 | 0.07 | 0.04 | 0.16 | 永久占地 |
塔基施工临时场地 | 0.01 | 0.01 | 0.02 | 0.04 | 临时占地 | |
跨越障碍施工场地(交叉跨越处) | / | / | 0.01 | 0.01 | 临时占地 | |
牵张场 | / | 0.02 | 0.04 | 0.06 | 临时占地 | |
合计 | 0.06 | 0.10 | 0.11 | 0.27 |
|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220kV研和牵引站建设2回220kV线路“π”接220kV秀红Ⅰ回N22塔(π接点)和N27塔(π接点)(220kV秀红Ⅰ回与220kV秀红Ⅱ回同塔双回架设),形成一回220kV秀溪变-220kV研和牵输电线路,一回220kV红塔山变-220kV研和牵输电线路。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详见下表:
名称 | 建设内容及规模 |
主体工程 | 新建220kV秀溪变-220kV研和牵输电线路,简称220kV秀研牵线。线路起于220kV秀红Ⅰ回线N22塔,止于220kV研和牵引站,线路全长约6.3km,全线单双回混合架设。双回路段长约4.5km(本期单边挂线,预留一回架线通道),新建单回路段长约1.8km。导线采用JL/LB1A-300/40钢芯铝绞线,全线共设杆塔18基。 |
新建220kV红塔山变-220kV研和牵输电线路,简称220kV红研牵线。线路起于220kV秀红Ⅰ回线N27塔,止于220kV研和牵引站,线路全长约7.74km,全线单双回混合架设。双回路段长约4.5km(本期单边挂线,预留一回架线通道),新建单回路段长约3.24km。导线采用JL/LB1A-300/40钢芯铝绞线,全线共设杆塔22基。 | |
光缆通信工程 | 沿送电线路架设OPGW光缆。 |
备注:OPGW光缆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是输电线路上的光纤通信网,用于中心调度所与变电站之间传送调度电话、远动信号、继电保护、电视图像等信息。线路光缆工程与线路工程同塔、同期架设,不另外建设线路通道,施工期的环境影响纳入线路工程中一并考虑。
工程总投资:总投资283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31万元,占总投资额的1.1%。
二、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通过环评单位现场踏勘与调查,项目线路沿线无重要文物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特殊生态敏感目标,不涉及基本农田,输电线路评价范围内无居民保护目标。
三、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
1、电磁环境、声环境现状
2018年04月03日,环评单位委托了四川省创晖德盛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对本项目工程所经过地区的电磁环境和噪声现状进行了监测。根据环评单位现场调查,本项目评价范围无居民敏感目标,在输电线路沿线共布设了5个监测点,监测布点情况见下表:
序号 | 测点位置 | 监测内容 |
1 | 拟建220kV研和牵引站站址处 | E、B、N |
2 | 本项目拟建线路下方(贾井村贾井路) | E、B、N |
3 | 本项目拟建线路下方(线路跨越S102处) | E、B、N |
4 | 拟建220kV秀研牵线下方(跨越干海子西北侧道路处) | E、B、N |
5 | 拟建220kV红研牵线下方(跨越干海子西北侧道路处) | E、B、N |
注:E-工频电场强度、B-工频磁感应强度、N-噪声。
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点位的工频电场强度在0.7921V/m至11.88V/m之间,小于居民区评价标准限值(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119μT至0.0165μT之间,小于公众全天影响限值(100μT),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标准要求。5个监测点位昼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分别为44.1dB(A)-45.2dB(A)和41.3dB(A)-42.4dB(A),昼、夜间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
2、环境空气、水环境
环评现场踏勘,本项目工程区域位于玉溪市红塔区的乡村区内,周围无大型工矿企业,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项目线路未跨越河流,在杨家屯附近跨越了翻身塘。翻身塘位于研和镇杨家屯,据环评现场调查,翻身塘为一般水塘,功能为周边农户灌溉用水,非饮用水源保护区。
3、生态环境现状
经环评单位调查,评价区域内生态结构简单,生物量及种群分类不复杂,数量较少。本项目工程线路经过区域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林木主要为松树、水冬瓜树、果树、杂木灌木林等,树高基本在15m以下,农作物有玉米、油菜等,评价区内无保护野生植物,也没有古树名木。
四、主要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一)施工期
1.生态影响
项目区主要树种为松树、水冬瓜树、果树、杂木灌木林等,未发现国家和云南省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分布,也无古树名木。本工程输电线路沿线需砍伐林木蓄积10m3,所砍伐的树木均为当地常见树种,通过实施异地造林恢复植被措施后,本工程建设对评价区自然植被的影响很小。
项目的建设可能对区域范围内动物的生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施工噪声会对动物的正常活动造成干扰。项目评价范围内没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且各施工点施工期较短,在加强对施工人员管理,及时恢复植被后,对动物的影响较小。
项目施工共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0.27hm2,为草地、林地和坡耕地。建设过程中开挖土石方160m3,回填120m3,表土转存利用40m3。工程在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及自然恢复期土壤流失预测总量为20.28t,原生土壤流失量为2.17t,新增土壤流失量为18.11t。由于项目施工期短,且施工场地分散,在采取设置挡墙和排水沟,堆放物料进行覆盖,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农田复耕,恢复植被等措施后,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大。
2.其他污染影响
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是搅拌机、推土机、牵张机组、张力机组、振捣器和卷扬机等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噪声级可达70~80dB(A)。由于施工区域大都远离居民点,工程量小、时间短,主要在昼间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施工期间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为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尾气,其影响集中在施工区的小范围内,且项目建设所处区域为农村,周围评价范围内居民较少,工程较简单,在采取对开挖面及时洒水等降尘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施工人员约30人,污水日产生量为2.04m3/d,租用附近现有民房,生活污水利用现场租住民房的既有设施收集,不直接排入天然水体,不会对工程区水环境产生影响。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5kg/d,收集后每天带回所租用民房内,随当地居民的生活垃圾一起处置,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二)运营期
1.电磁环境影响
①220kV输电线路单回架设段
本项目220kV输电线路(单回架设段)选用最不利塔型(2C1Z5-J3型)进行计算。
在通过非居民区线高6.5m时,线下距地面1.5m高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5.20kV/m,能够满足非居民区(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10kV/m的要求;在通过居民区线高7.5m时,线下距地面1.5m高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4.15kV/m,不能满足4kV/m的要求,将导线提升至8.0m后,电场强度最大值为3.74kV/m,满足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kV/m的要求。
在通过非居民区线高6.5m时,线下距地面1.5m高处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4.67μT,满足公众曝露控制限值100μT的要求;在通过居民区线高7.5m时,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2.61μT,满足公众曝露控制限值100μT的要求。
②220kV输电线路双回塔单边挂线段
220kV输电线路(双回塔单边挂线段)选用最不利塔型(2C1Z5-J3型)进行计算。
在通过非居民区线高6.5m时,线下距地面1.5m高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4.04kV/m,能够满足非居民区(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10kV/m的要求;在通过居民区线高7.5m时,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3.18kV/m,满足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kV/m的要求。
在通过非居民区线高6.5m时,线下距地面1.5m高处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4.35μT,满足公众曝露控制限值100μT的要求;在通过居民区线高7.5m时,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12.34μT,满足公众曝露控制限值100μT的要求。
根据环评理论计算分析,项目输电线路建成,在经过研和工业园区线路段,220kV输电线路单回架设段将导线架设高度提升至8m,220kV输电线路双回塔单边挂线段导线架设提高到7.5m时,其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其他线路段均通过非居民区,导线高6.5m即满足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等场所工频电场强度(10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控制限值。
2.声环境影响
为预测本工程架空路线路投运后的噪声水平,环评对同等级的线路进行了类比监测,监测情况见下表:
监测对象 | 监测点 | 监测日期 | 监测结果dB(A) | |
昼间 | 夜间 | |||
220kV谷老Ⅰ、Ⅱ回同塔双回架设段 | 1#-2#塔 | 2015.12.13 | 44.4 | 41.7 |
2015.12.14 | 44.2 | 41.9 | ||
220kV新谷Ⅲ回线(单回) | 110#-111#塔 | 2015.12.13 | 44.0 | 41.4 |
2015.12.14 | 44.3 | 41.6 |
结果表明:220kV输电线路线下的噪声值昼间低于60dB(A),夜间低于50dB(A),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因此,本工程输电线路投入运行后,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3.生态影响
本项目输电线路只有塔基占地,对于临时占地,施工期结束后进行绿化,线路运行时对路下的农作物生长无影响,线路对树林采用跨越方式。本项目对当地农业、林业生态系统影响较小。
4.景观影响
工程沿线主要以山地景观为主,距离居民区较远,一般不容易被察觉。由于农田景观的景观阀值较高,本工程的引入对其不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5.环境风险
本工程为非工业污染型的输变电项目。若出现超设计标准大风时,可能引起导线偏摆与树木等接触,引起短路放电,可能造成火灾。在采取合理设计、安装继电保护装置、制定紧急抢救预案等措施,将使输电线路出现的短路和倒塔风险到最低(3.5%以内),当出现危害时能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瞬时短路时0.1秒内能断电,倒塔时1天内能通电),使其产生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关阅读:
- 2025年4月云南省玉溪市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情况 2025-05-19
- 2025年5月12日—5月18日云南省玉溪市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情况 2025-05-19
- 搬迁复建玉溪高龙潭公园东5G基站项目规划审批公示 2025-05-19
-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5年5月14日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2025-05-14
- 玉溪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2025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的公示 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