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21347924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22-05-06 |
警惕“净水器骗局”
近期,玉溪市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接到几起关于老年人被诱导高价购买净水器的线索,这些消费者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却是不满意的净水器,可发现上当受骗后却找不到商家维权。为帮助广大市民警惕“净水器骗局”,玉溪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面对流动商家的宣传介绍,一定要提高警惕、理性消费,谨防推销陷阱。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净化后的水不是“保健治病的神仙水”
净水器的类型多样,有反渗透净水器,超滤净水器和软水机等,然而不同的净水器,净化效果和目的不同,就被有心人用来炒作和夸大作用。如纯水机净化的自来水可以直接喝,就宣传能美容养颜,有益渗透的“活水”,可以改变体质等。软水机就宣称经软化的自来水对皮肤有保养的作用,可“修复皮肤”。有的甚至还宣称所售卖的净水器能使自来水呈弱碱性,利于老年人吸收,可以帮助改善人体的酸性体质,帮助“软化血管、改善体质、治疗前列腺……”等。超滤净水器,因为净化效果一般,被号称是“矿物”净水器,能保留一部分有益的矿物质。
其实,净水器的作用就是净化自来水,只是净化效果不同,适合场所不同,并没有这样神奇的功效,却被有心人误导,就变成了“保健治病的神仙水”!
二、“现场实验”其实就是障眼法
为了推销产品,推销员往往先宣传水污染严重危害健康,再利用现场实验,让消费者“眼见为实”,但其实商家只是利用“电解水实验”忽悠消费者。将测试仪放入两杯同样清澈的水中,经过几十秒的电解后,其中一杯过滤后的水呈无色,而另一杯中的自来水由黄色变绿色,最后表面浮有一层褐色的膜。其实,自来水变浑浊的现象是正常的电解水反应。由于自来水中含有的钙、镁等离子属电解质,电解仪阳极铁棒放入自来水后,铁被电解后溶于水中,形成二价铁离子(黄绿色)、氢氧化铁(灰色)、三氧化二铁(红褐色)、四氧化三铁(黑色);而纯净水不含导电的钙、镁离子,不发生电解反应,所以纯净水不变色。
也有商家在现场利用优质净水器做演示,向群众展示净化后的优质水源,而实际售卖的却只是虚有其表、净水根本达不到演示效果的产品。
三、所谓“活动优惠”“免费赠送”不可信
不良商家通过“讲课”“赠送礼品”“免费抽奖”等形式吸引消费者,然后告知消费者免费赠送净水器,但是安装后收取高额安装费、滤芯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其中也包括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同时,付费时要求收费者出具相关凭证,明确收费项目,包修期限等,作为维权依据。面对短期促销、上门推销的产品宣传,消费者一定要保持理性。购买前一定要查看了解清楚对方真实身份,包括生产厂家、经销商的证照是否齐全,经营情况及产品是否真实,售后服务是否有保证。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货比三家再决定购买与否,以免发生质量及售后问题,无法解决。
市消协建议:购买净水机时最好选择品牌、信誉好的厂家或商家,最好到厂家固定经销点或大型商场购买。消费者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注意净水流量、额定总净水量、适用水压等参数,结合使用寿命与销售价格、滤芯价格,选择好品牌、好售后、性价比高的产品。一定要向经销商索要收款票据、产品合格证、保修卡等票证,并妥善保存,一旦发生纠纷,及时投诉,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关阅读:
- @党员干部,“双11”临近,这7种行为需警惕! 2024-11-11
- 警惕不法分子以“全国12315平台”名义实施诈骗 2024-09-03
- 4月,警惕这些灾害风险! 2024-04-03
- 警惕!居家用气“四要 四不要”,快来看看您家做对了么? 2024-03-05
- 警惕藏在食物里的“隐形酒精” 2023-11-20
- 警惕“净水器骗局” 2022-05-06
- 2022年云南省野生菌中毒风险分级预警: 需警惕“两大杀手”! 202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