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19445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8-27 |
峨山县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宋蝶
近年来,峨山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党建引领、分类施策、“四个强化”等措施,探索出一条强村富民的特色路径。2024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7202.55万元。截至目前,全县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至50万元的村(社区)23个、50万元至100万元的村(社区)2个、10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9个。
峨山县集体经济从“薄弱分散”到“整乡推进、全面突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呈现“整体跃升、强村带动”的态势。全县村级集体经济覆盖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领域,形成“特色农业提质、新型工业崛起、第三产业扩能”的发展格局。
党建引领点燃发展引擎
“峨山县始终坚持把认真思考好、回答好省委书记王宁提出的‘群众持续增收之问’作为抓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作为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两个功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主抓手。”峨山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任玮介绍,峨山县通过出台集体经济增收奖励办法,最高可将当年度新增经营性收入的20%作为奖励资金,用于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突出的村干部进行正向激励,有效激发村干部干事动力。出台进一步规范村办公司运营管理的通知,村办公司通过直接型、合作关系纽带型、平台纽带型等模式,提供种植、收获、销售全链条服务,构建起村办公司安心发展、务工人员增收增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的多赢局面。
同时,峨山县不断强化项目驱动,三年内成功申报13个集体经济壮大项目和1个“四位一体”项目,争取扶持资金1837万元。创新建立县直单位“结亲帮扶”机制,63家单位精准对接78个村(社区),合力推进“土地整治+乡村振兴”、绿色钢城配套加能站等一批融合项目,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同跃升。
峨山县还将人才视为发展的根本,依托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集体经济专题班等载体,通过“理论+实操”的方式提升“领头雁”能力。同时,实施“归雁回引”工程,储备村级后备力量695人,选拔人才进村见习,为集体经济培育懂市场、善经营的新生代“职业经理人”。
分类施策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针对村域发展不平衡等难题,峨山县以“组织引领、联村抱团、腾笼换鸟”等办法分类破局,让集体经济薄弱村也能“破茧成蝶”。
地处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的峨山县大龙潭乡,曾是集体经济薄弱的典型,2021年全乡仅有2个村有集体经营性收入。近年来,大龙潭乡引导全乡7个村筹资成立峨山县龙嘉农业发展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和峨山县龙嘉商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构建“1+7+N”(1个乡级平台+7个村入股+N项产业)运营体系,创新探索“整乡推进、抱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华丽蝶变。
“公司把烤烟生产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抱团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运营模式,构建起稳定利益联结机制和多元联农带农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与乡村产业高度融合发展。”峨山县龙嘉农业发展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云斌介绍,公司还积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依托光伏项目流转土地1794亩,助力7个村集体经济增收。
“我们村通过入股龙嘉公司抱团发展,集体经济显著增长。同时,依托本村蔬菜产业,建设班德蔬菜交易市场,既方便村民卖菜,又通过收取铺面租金、车位管理费等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大龙潭乡班德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志军介绍,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50万元。
大龙潭乡的蝶变,是峨山县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全县统筹78个村(社区)优势资源,成立8家乡办强村公司,采取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整合资金上千万元,推动集体经济项目抱团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任玮介绍。
此外,峨山县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对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和运营的跟踪问效,通过“腾笼换鸟”盘活闲置资产,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12万元,村级组织造血能力不断提升。双江街道宝山村将原矿山尾矿库闲置土地流转出租,每年增收20万元。
“四个强化”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实力
强化产业发展支撑,峨山县聚焦烤烟、除虫菊、蔬菜等特色产业,推广“烤烟+”轮作模式,培育“光伏+农业”新兴业态,持续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实力;强化龙头带动支撑,引入中国石化,整合31个村504.5万元闲置资金和1个村闲置土地建设富泉加油站项目,年均收益率超20%;强化金融服务支撑,选派13名金融助理、4名金融特派员到村帮扶,推广“番茄贷”等特色金融服务,授信1.16亿元解决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强化民生福祉保障,从集体经济收益中列支经费,常态化开展道路修缮、义诊、入户帮扶等志愿活动,形成“经济反哺民生、群众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村集体有钱后,村里的沟渠、坝塘等水利设施得到了及时修缮,农业用水方便很多。村里破旧的公房得到了翻新,活动也变多了,村里热热闹闹的,大家都非常开心。”大龙潭乡司城村下塔竜组村民朱云权说。
下一步,峨山县将强化县级统筹调度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农村“领头雁”培养,选强人、能人、热心人带领群众增收。在“联村携企、捆绑发展”基础上,推广大龙潭联村抱团发展经验,强化资源整合与市场化运作,在巩固传统产业、培育新兴增长点、推动产业融合上持续发力。同时,优化资源资产租赁、承包等形式,整合涉农及衔接资金,实施设施农业、以工促农等项目,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
相关阅读:
- 双龙村集中安置区建设项目启动 2025-08-27
- 隐藏在崇山峻岭间的“山苏第一寨”——探访中国传统村落峨山县大西村 2025-08-27
- 近五年总规模年均增速超10% 体育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2025-08-26
- 峨山县青苔坡小组推动移风易俗见实效 2025-08-26
- 元江县人民法院审判业务用房维修项目更正公告(二次)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