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11294920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21-10-19 |
玉溪市科学技术局对政协玉溪市第五届四次会议 【2021】0033号提案的答复
杨志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县(市、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建议》(第0033号)收悉,经与会办单位对接,现将办理的意见答复如下:
该建议很好,反映了新时代我市加强科技引领和支撑各项事业发展的战略需要,是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具体行动的体现。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意见是: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公开选调的相关规定,人社部门做好主管部门提出的人员公开招聘、公开选调方案(计划)备案,组织好公开招聘、公开选调,及时办理人员聘用、调动手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队伍建设。市委编制办意见是:机构编制遵循分级管理原则。根据机构编制分级管理原则,各县(市、区)的机构编制事项由各县(市、区)自行研究。因此,各县(市、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机构编制事项须由各县(市、区)相关工作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向本级编委报告,须由市编委审批的事项按程序报请市编委研究。
我局认为,由于该中心的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属于编制的问题,需请当地编委给以解决。即由县(市、区)相关工作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向本级编委报告;属于事业单位人才招聘的,需由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开招聘和选调,只有“依托”“共建”者由“中心”与对方共同商定。而我们科技局主要是从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提出意见或做好认识方面的工作。我们只能有如此的职能和权限了。因而在此,我们要回答与介绍的是:自上述2017年《云南省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下发后,我市也出台了《玉溪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多转化实施方案》等多个相关文件,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重要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等部署,以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到目前,全市9县(市、区)都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红塔区被认定为“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实行了企业化营运,成功链接了195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入驻,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科技型企业培育,发挥了示范区的示范作用,带动了江川、通海、澄江等县(市)区科技成果的转化。但是,全市6县2区1市的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发展尚不平衡,个别县的认识和重视尚存在不足或差距。红塔区于2017年12月成立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现尚未配备事业编制人员,仅有在岗合同制工作人员8人,这种合作共建或依托建立成果转化中心的做法是符合云南省文件精神的,但关键是要稳定并坚持下去。
江川区于2019年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核定事业编制5名,实际在岗人员5名,其中主任1名,“中心”成立后,加强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引进了鼎宏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开展专利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与北京中科(玉溪)创新园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定期组织江川企业参加其网络科技成果推介会,还与红塔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由其帮助指导江川科技型中心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另外,在认定科技高新企业、科技中小型企业、组建科普教育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申报院士工作站,深入企业加强科技成果的管理等方面,也做了许多积极有效的工作。
通海县于2019年7月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核定事业编制6名,设主任1名,现在岗人员1名。当年,协助规模以上企业投入R&D经费2.3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55.7%;获批国家科技项目4项;新认定国家科技中小企业11户、新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等等,为科技成果的研发与转化做出积极有成效的贡献。
新平县于2019年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核实事业编制5名,设主任1名,现有在岗人员3名。加强了科技政策的宣传,提升了一些规模以上企业的技术研发经费投入,2020年,有37户规模以上企业和3户技术服务事业单位技术研发经费投入申报额为4.45亿元,尚待国家统计局核准认定;积极国家、省、市科技项目22个,部分项目已获立项,得国家科技立项基金支持累计510.6万元;在科技型企业的培育与申报、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引等方面,也做了许多有成效的工作。
元江县于2019年6月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核定事业编制5名,设主任1名,现有在岗人员2人。2019年和2020年,全县科技研发经费均超目标任务达两位数以上,分别为31.28%、20.16%。组织开展了芦荟、芒果等一批新产品为省、市科技项目的开发研究、组织申报并获准云南省级高新企业 3户、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1户、云南省优质各业基地2个、云南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云南省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云南省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各1个、建设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元江试验站1个;并坚持宣传和做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
峨山县于2017年12月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核定事业编制5名,现有在岗人员5名。在开展科技带头人培育、学科带头人申报、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等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和成果。主动与昆明理工大学卫守林博士签约成立了卫守林专家工作站,积极引进对峨山急需而有市场竞争力的科研成果,提出了引进重点科技成果15项等。
华宁县于2019年11月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核定事业编制3名,设中心主任1名,目前为借调已在岗,该中心组织规模以上企业20户和2户服务性企业始搞科技项目研发经营投入,申报经费投入额定1.15亿元;组织特色产出樱花种植企业云南省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为云南省星创天地,已纳入云南省科技厅第五批星创天地培育建设名单,该企业还批准为玉溪市第二批专家基层科研式作站;协助华宁永强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华宁县稼禾丰茂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与云南农业大学研发机构签订了技术合同,共同研究中药材种植和加工技术;积极申报省级科技重点项目4个、市科技重点项目6个。
澄江市于2020年采取依托澄江·互联网+双创产业园的做法,在双创产业园加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牌子,作为成果转化中心。目前未定事业编制,工作开展以园区建设为主。当年入驻园区企业21户,其中:孵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00万元;对入驻孵化企业开展电商培训、法埆知识和疫情防控宣讲;并组织对有关企业开展了美容师技能培训、家政服务培训、计算机操作培训等,参培人员达310多人次;加强产学研合作,邀请云南省级创业园区考核组专家到成果转化中心召开产学研合作研讨会,对成果转化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咨询与解答;对有关企业缺失人才、资金等问题提出对案或举措。
易门县采用合作方式于2018年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该县科技局与云南驰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建设该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该中心成立后,规模以上企业的科技研发经费逐年增加,由2020年的1.83亿元,增加2021年的3.42亿元,均超额完成市里下达指标数两位数以上,即分别比上一年增长23.65%、83.4%;所开展的成果转化项目有:云南磨浆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微磨浆核桃乳技术开发”、云南盛凌瓷业有限公司的“节水型卫生陶瓷高压注浆一体化成型技术开发”、云南新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回收处理润滑油再利用工艺技术”、云南易门益生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即食野生蔬菜生产工艺集成创新及产业化”、云南山里重食品有限公司的“野生用菌冻干保鲜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等10余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提质增效,为当地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项目咨询、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培训等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
总之,上述6县2区1市共9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系有事业编制并配有在岗人员的有6县区,66.6%,采取依托和合建的有3县区,占33.3%。实践表明,建立中心机构,设有事业编制,配有必要得当的专职工作人员是非常必要的,是有长远眼光的做法和举措,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人员的稳定,经验的积累,人才的培养,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不段持续的发展,效益的稳定和增长。而“合建”和“依托”的做法,会因为受对方和双主因素的制约,完成“中心”工作的变化和影响,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不利和影响。因此,我们认为核定事业编制为妥,“合作”和“依托”是不得已而为之。然而,我市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与其工作,尚为初步,尚要加大力度向前推进,尚与先进的地市还有差距,尚需争创时机和条件,继续做有关方面的工作,使之走向完善和更好。另外,也尚要支持和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做好政治思想工作,不断提升其素质。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我市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搞得更好,以机构的设置完善来带动专业服务队伍建设,以贴心服务推动全市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创新创造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服务“一极两区”建设。
如此答复,是否满意,欢迎提出意见。
玉溪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10月 9日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
- 玉溪市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中医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儿童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