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11294478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开日期 | 2021-10-18 |
玉溪市科技局对政协五届四次会议 第T20210020号提案的答复
市政协教科卫体委:
贵委《关于持续推进玉溪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建议》(第T20210020号)提案已收悉,感谢贵委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市科技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自2018年4月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举全市之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市科技局作为牵头部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担当,履职尽责,始终把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科技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高位推动,构建工作“新机制”。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每年多次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统筹研究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决策、意见和配套政策,协调解决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大事项、重点问题。与省科技厅建立了会商机制,共同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二)加大投入,构建工作“强保障”。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由创建前的2.21%提高到3.24%,全社会研发投入由2016年的5.8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20.2亿元,有效激发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确保扶持政策落地,及时足额到位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补助。成立玉溪市科技统计中心,推动9个县(市、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全覆盖,全面提升科技管理队伍力量和水平。
(三)压实责任,构建工作“全覆盖”。将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任务纳入全市综合考评,围绕重要指标、重点工作,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压实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单位责任,建立工作责任考核通报体系、科技统计监测体系,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形成了完整的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工作体系。
(四)创新政策,构建工作“硬支撑”。强化顶层设计,主动对接、积极争取,经省政府同意,省科技厅出台了《支持玉溪市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制定了《玉溪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创新政策。探索建立科技创新统计指标体系和考核指标体系,加快破解创建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逐步形成了具有玉溪特色的创新政策保障体系。
二、重点工作成效
经过3年的努力创建,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重点产业创新全面提升。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依托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传统产业转型加快,卷烟及配套产业技术保持国内领先,以消费端数字化驱动卷烟产业链数字化,建成全国最大的卷烟辅料生产研发基地;矿冶产业全产业链绿色创新发展,“云南绿色钢城”项目启动建设,冶炼装备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贵研资源精炼提纯回收铂、钯、铑等稀贵金属技术实力和开发水平全国领先;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建设不断加快,创建省级“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基地11个,入围省名品名企数量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二,农产品出口额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二是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异军突起,随着沃森13价肺炎结合疫苗上市、赛灵药业“骨伤愈合剂”成果获2020年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带动玉溪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不断壮大,加快推进“低碳玉溪”建设,着力打好玉溪“绿色能源牌”,蓝晶科技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半导体光电子照明蓝宝石单晶片研发生产基地,荣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旅游全面深入运用,成功创建抚仙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聂耳音乐之都”特色品牌取得实效。
(二)城市管理创新全面加速。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一是城市宜居品质得到提升,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国家现场绩效考核,在全国率先社会化发行智慧车牌30万个,建成智慧停车系。二是“云南数字经济第一城”建设加快,编制完成玉溪国际智慧创新城建设产业规划,大数据中心、互联网+政务、智能交通等政务民生工程快速有效推进,先后荣获“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奖”、“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奖”和“全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创新城市奖”。
(三)政府服务创新全面提效。以数字赋能政务服务,着力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在2020年博鳌企业论坛上,玉溪市荣获“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典范城市”称号。
(四)绿色发展创新成色更亮。以科技创新助推绿色发展。一是节能减排扎实推进,以工业能效提升、节能技术改造、工业循环经济等为重点,大力实施省级、市级节能示范项目,节约标煤81.79万吨。二是绿色工厂建设提速,玉溪国家高新区被命名为国家级绿色园区,水松纸厂、贵研资源、恩捷科技、江磷集团等4家企业被工信部命名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新昊环保、源天生物、旭日塑料等5家企业获省级绿色工厂称号。三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施“三湖”保护和科学利用专项规划,抚仙湖水质总体保持I类,成功入选2020年中国宜居宜业城市榜,成为云南省唯一入选的城市,贡献了美丽中国“玉溪样本”。
(五)创新主体全面提质。全面推进创新主体质量数量“双提升”。建立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质量提升,紧紧围绕重点企业、规上企业和优势产业,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实施技术创新项目,高新技术产业由单一的卷烟配套产业,发展为涵盖生物医药、光机电、建筑建材、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务、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的产业群,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创建前的93家增至136家,居全省第二位。
(六)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加速聚集创新资源,招才引智、平台建设和科技孵化等创新基础能力显著增强。入选国家科技创新创业和科技创业领军人才7人,建立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9个、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30个。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63个,拥有国家级孵化器2个、省级孵化器3个。红塔区获批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9个县(市、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全覆盖。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玉溪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企业创新动能不足,二是创新资源集聚仍需加强,三是创新氛围不够浓厚。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市科技局将深入总结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经验市科技局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玉溪现场办公会精神和市委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在玉溪“一极两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大力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先导,进一步巩固提升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主线,提高创新对玉溪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一是不断完善玉溪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机制。不断完善全市创新体系和制度建设,夯实创建成果,从加大科技投入、培育科技型企业、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平台等方面提升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质量。
二是推动玉溪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玉溪国家高新区在创新驱动过程中的集聚效应、创新效应、创业效应和合作效应,促进园区向产业规模化、高端化、集约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云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法规,提升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服务能力,推动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创新主体能力全面提升。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建立新型研发机构,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五是充分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加大对玉溪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宣传力度,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宣传科技创新政策,借助科技活动周、科普讲解大赛等活动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玉溪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10月14日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
- 玉溪市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中医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儿童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