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689287 | 文     号 | 530400-005699-20160121-0004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6-01-21 |
主动解放思想、积极融入国家经济调整大战略、努力延伸产业链,大力培育玉溪经济持续健 ...
根据玉溪市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结果分析,特提出如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玉溪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2014年玉溪人均GDP仅次于昆明,为曲靖和红河的约2倍,高于云南和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低于昆明和曲靖而高于红河,居云南省第三位,但GDP增长率低于曲靖和红河。
玉溪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0:58:32,还未演进到云南“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比重均很高,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到了GDP的43.5%;工业内部行业发展不均衡,烟草制品业占到了工业增加值的65.3%,烟草业和矿业之外的其他行业发展不充分,优势行业过分单一。与曲靖和红河相比,玉溪产业部门的相似系数高,产业发展趋同化大,但工业行业的相似系数不高,行业发展差异性较大,在烟草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造纸及纸制品、通用设备制造、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等行业优势突出,区位商高。工业行业的资本构成以个人资本为主,但烟草业、黑色金属工业等优势行业资本以法人资本为主。企业的盈利水平整体较好,尤其是采矿、烟草、印刷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医药制造等行业,主要企业发展瞩目,但进入云南省百强企业的数量比较少,尤其后50强内的企业数量少,企业的梯队不明显。
玉溪总人口数量约为曲靖的三分之一、红河的二分之一,人口增长速度较慢,就业人数居云南省第七,还存在较大就业空间。从就业结构来看,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49:21:30,与人均GDP水平的发展阶段相比,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还很高。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教育业等五个部门,而工业内主要集中在采矿、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烟草制品等3个行业,但与曲靖和红河相比各部门行业的从业人员较为分散,稳定性较好。
玉溪固定资产投资相对较少,增长较慢,与其他州市的差距逐渐拉大。工业整体技术水平有待提高,R&D投入强度较低,但在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设备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饮料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投入较大。技术人员和专利数量逐步增加,主要集中在采矿业、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工业管理水平较高,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税率、销售费用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均表现较好,比较好的行业有采矿业、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燃气生产和供应。
玉溪消费基金以个人消费为主,积累基金偏向于生产性投资,但对非生产性投资的力度在逐渐加大。商品流转较快,但与曲靖和红河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进出口贸易发展相对较好,但出口远大于进口。居民消费占比高于云南平均水平,主要集中在食品领域,其次为交通和通讯、居住、娱乐教育文化服务领域。
经济发展既要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又要发展具有产业结构优势、区域优势、竞争力优势的产业和对经济增长贡献大的产业,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
通过从经济结构、劳动力结构、技术结构、增长弹性系数、偏离-份额等方面分析经济发展的优势、潜力、不足和空间,结合“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次区域、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云南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辐射中心、“滇中城市经济圈”、昆保芒瑞经济带、瑞丽/勐腊实验区、国家“十三五”建议、玉溪“十三五”建议等相关规划,玉溪经济发展方向在于优化第二产业主导选择,避免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单一”支柱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现二、三产业的同步起飞,推进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发展思路上,近期在巩固优势行业的基础上,重点加大培育潜力型行业;中期弥补发展不足行业的缺陷,逐渐培育新兴优势行业;长期持续发展空间较大的行业。
二、主要对策建议
为保证经济发展方向和思路的顺利实现,需要主动解放思想,主动突破区域、行业、利益等方面的思想限制,开放进取,积极融入国家经济调整大战略,努力延伸产业链,大力培育玉溪经济稳定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新动力,从环境、结构、科技、人才等方面全面采取措施,保障经济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的顺利实现,促进玉溪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鼓励产业百家争鸣,促进经济繁荣发展
玉溪是我国烟草产业重地,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经济发展优势,应该主动放松政策、制度、资格、门槛等方面的限制,营造宽松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在稳住优势企业(烟草、采矿、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的同时,鼓励各类产业发展,“百家争鸣”,丰富产业类型,激发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更多高效、便捷的服务,并为周边地区、东南亚地区等域外地区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行业的丰富、多元化发展,必将使得优势行业的种类更加齐全,为支柱行业提供更多的选择,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保障。
鼓励民间资本投入适合的经济领域,减少和减低歧视性、垄断性门槛,为民营经济开通绿灯。引导扶持大型专业市场的建立,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市场和产业互相促进。因地制宜,结合既有产业延伸产业链,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激发产业配套企业的增加,形成产业聚集群落。
同时,政府应积极制定不同行业领域投资政策,引导投资方向,促进各个产业协调发展。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根据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具体的投资鼓励政策,引导和调控公司的投资方向。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城市发展环境
玉溪固定资产完成投资不足,基础设施仍存在总量不足、标准不高、运行管理粗放等问题,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提高产业承载能力,打造昆明南部城市副中心、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一是加快交通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快速交通系统建设,发挥公共交通的骨干作用,带动城市公共交通和相关产业发展。一要加快对城市轻轨的建设,争取在2020年实现与昆明的全面对接,实现无缝对接吴家营高铁站和长水国际机场,通达国家高铁网和航空网。二要通过推动昆明外绕城高速,实现昆明与玉溪的“同城”直接贯通,形成类似“大京津”、“大成都”、“大武汉”的城市圈,实现与昆明的经济接轨,提供服务域外地区的更加方便快捷的通道,促进玉溪经济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大提升,为玉溪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动力提供更广阔的支持。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要加强电网建设,支持“矿电结合”等电网与特殊用电行业的结合,推行“直供电”方案的实施,有效降低行业用电成本,提升行业竞争实力,进而加快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将配电网发展纳入玉溪整体规划,进一步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实现各电压等级协调发展,并推进城市电网智能化,以满足新能源电力、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需求,优化需求侧管理,逐步实现电力系统与用户双向互动。二要进一步改善城市道路、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提高市民使用的舒适度,提高城市吸引力。三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建设、保护和利用,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美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城市魅力,使“昆明人到玉溪居住,玉溪市民到昆明购物、消费”更加便捷,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3、加快延伸产业链条,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积极融入我国经济调整的大战略,将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集约集群发展相结合,产业布局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形成主导产业向本地集中,关联产业在本地配套,优势产业在本地聚集的良好产业发展格局。特别是要制定落实产业配套政策,推动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链条的延伸涉及三个层次:一是产业结构的延伸,在三次产业层次整体延伸,从一二产业逐渐向二三产业延伸,并增强产业两端“一头一尾”的比重,一头是技术的开发、采购,一尾是销售、物流;二是产业内部的链条延伸,增加产业链条的长度,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延伸,由传统粗放式生产向产业深加工环节延伸;三是环节内部链条延伸,增加产品的技术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首先延伸优势行业的产业链。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体系,鼓励和支持烟草、采矿、有色金属压延及加工业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培育有色金属深加工和新材料、高端制造业、现代和新型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全力打造新型主导产业,逐步置换低端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推进各类平台载体、孵化器建设,切实支持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科技研发,持续完善技术创新链条,实现产业创新的自主化、品牌化、市场化。
二是延伸第一产业产业链。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聚集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扶植优势食品公司,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扩大东南亚食品渠道。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R&D经费投入,加强企业研发能力,促进新产品开发,增加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是第三产业的培育及产业链的延伸。引导服务业提供高附加值服务,传统生物医药产业向医疗养生、康体保健、运动休闲等高端现代服务业的延伸等,传统农业的发展向高端农业休闲、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农家乐服务转换。遵循价值链和产业链的规律,加快以科技服务、金融、物流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和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支撑与配套关系,在不同业态的组合、融合过程中形成新的发展动力。
4、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提升人才强市建设
玉溪在人均GDP方面具有优势,在吸引人才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应把吸引人才和培育人才作为玉溪发展的生命线,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爱护人才的人文环境,使人才安居乐业、安心创业。根据玉溪实际情况,制定新的吸引人才促进优惠政策,加强吸引人才的对外宣传力度,配合各个平台企业进行专业化对口吸引人才。并加强对本地劳动力的培训,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提高本地劳动力整体水平,营造全民爱才、惜才、用才的良好风气。
一是用机制激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待遇吸引人才。为破解关键领域技术难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撑。
二是着眼长远,大力提供政策保证,为建立人才引进科学机制。要着眼长远发展,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吸引能够引领产业及关键领域发展的领军人才来玉溪发展,重点突破制约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匮乏“瓶颈”。
三是精心组织,确保引进人才质量。围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确定招聘计划,明确招聘目标和重点,开展多种形式开展招聘活动,把好入口关,严格按条件招聘,严格按程序招聘。
四是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用人环境。要坚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采取有效措施,创新管理模式,在生活、事业、成长方面为人才成长提供支持。
5、加大教育研发投入,推动成果创新保护
更加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时激发企业创新潜质,鼓励企事业单位进行成果创新,并推动对成果产权的保护工作。借鉴新加坡“精英”、基础和职业教育并重发展理念,加大投入。
首先,应该加大教育与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创新。抢抓国家、省市扶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加快建设科研自主创新平台,提升本地科研能力,加快推进产业关键技术、深加工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及园区产业化进程,同时为中小企业提高科研咨询、技术指导等专业服务。成立国家重点课题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努力争取承担产业领域国家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设立专项资金,对重大深精加工项目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产业发展重点突破的产品和技术研发、产业化给予财政支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以创新平台、服务体系等为新型专业化城市建设提供一流软环境,聚集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促进各个产业向高技术、高效益、高环保的方向发展。加强对外合作,加强在与其他省高校以及云南本地大学等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与高校拟定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在相关院校直接设立产业领域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平台,使理论培养与企业生产实践实现对接,推进产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专业化,加大对产业高素质人才的直接引进。
三是鼓励企业创新,并积极维护创新产品产权。首先鼓励企业创新,加大对创新的奖励,并同时注重对企业等组织科研成果的保护。鼓励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自主创新平台,引导企业推进技术创新项目,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使自主创新成为提高行业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力。同时,引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改造生产设备、改进工艺、提高产出效率,着力培养一批能够在技术、营销、管理上自主创新、打破传统阻隔、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现代企业群,带动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相关阅读: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务信息公开申请表 2024-11-29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内设机构 2024-12-3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2024-11-29
- 市政府法制办顺利完成2015年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 2015-04-2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机构职能 2024-12-31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2024-11-29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召开2016年全市环境保护暨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 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