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389571 | 文     号 | 530400-005699-20131025-0001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3-10-25 |
2013年三季度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和工资总额稳步增长
2013年三季度,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把促进就业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主体责任,扩大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保证了就业年度计划的落实,努力实现全市就业目标任务。据三季度统计资料显示:我市城镇就业和再就业情况完成较好,我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显著增长,职工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一、城镇单位就业情况与特点
(一)城镇就业和再就业情况完成较好。
据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2013年三季度,我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7446人,完成省目标任务19500人的89.5%,完成市目标任务18000人的96.9%。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920人,完成省、市目标任务6000人的115.3%。困难人员实现再就5414人,完成省、市目标任务4400人的123.0%。开发公益性岗位3968个,完成省、市目标任务4000人的99.2%。确保零就业家庭成员至少1人实现就业,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了动态清零,本期实有登记失业人数7580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3.34%,控制在4.5%以内。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5975人,完成省、市目标任务6000人的99.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9734人,完成省、市目标任务6000人的162.2%。
(二)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稳步增加。
9月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56525人, 比去年同期增加42195人,增长19.7%,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6.2个百分点。单位从业人员增加的主要原因:除三季度从业人员正常的增加因素外,根据国家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把联网直报企业全部纳入季报统计,是我市单位从业人员稳步增加的主要原因。
1、从经济类型看,主要是以股份、“三资”经济为主的其他单位人数大幅度增加。
9月末,国有单位从业人员106632人,比去年同期减少5843人,下降5.2%,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1631人,增加2514人,增长27.6%,以股份、联营、“三资”等经济组织为主要类型的其他单位从业人员138262人,增加45524人,增长49.1%。
2、从行业看,主要是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
9月末,我市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分别为79813人、32959人,26954人,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6892人、14174人、3162人,分别增长26.8%、75.5%、13.3%,三个行业增加从业人员数占全部增加从业人员数的81.1%。从业人员减少最多的行业有2个,分别是:金融业7527人,减少472人、下降5.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409人,减少259人、下降4.6%。
3、从国有单位中分企业事业机关看,主要是企业单位人数减少。
9月末,我市企业单位从业人员27445人,比去年同期减少8486人,下降23.6%,事业单位54934人,增加2507人,增长4.8%,机关单位从业人员24253人,增加136人,增长0.6%。国有企业单位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我市一些国有企业单位经济类型发生改变划入以股份、“三资”经济为主的其他经济单位中。
二、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情况与特点
(一)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稳步增加。
三季度,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75516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2841万元,增长25.4%。其中:国有单位444704万元,增加48627万元,增长12.3%,城镇集体单位24195万元,增加7720万元,增长46.9%,其他所有制经济单位286263万元,增加96494万元,增长50.8%。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加的主要原因:除每年三季度正常的增加因素外,根据国家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把联网直报企业全部纳入季报统计,城镇单位和从业人数增加是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
(二)城镇集体、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水平高于其他经济单位。
三季度,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65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06元,增长3.0%(主要是红塔区其他经济单位纳入多,其他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低,致使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幅减缓)。其中:国有单位44689元,增加4458元,增长11.1%,城镇集体单位21532元,增加2601元,增长13.7%,其他经济单位21122元,增加1481元,增长7.5%。
(三)事业单位的平均工资增幅最大。
三季度,我市国有单位中的事业、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都有所增长。三季度,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8967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60元,增长2.7%,事业单位40992元,增加6755元,增长19.7%,机关单位38349元,增加3349元,增长9.6%。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季度,我市经济稳步增长,促进了就业人员的增加和工资总额的稳步增长,职工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但同时我市劳动就业和工资分配中依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国民经济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呈扩大之势。
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十八个行业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实现增长。在国民经济十九个行业中,金融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最高,以46953元高居首位,其次是教育行业43770元,再次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3456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低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4051元,其次是住宿和餐饮业17747元,再次是建筑业18900元。全市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相比,相差2.3倍,行业之间工资差距仍呈现拉大趋势。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使得我市就业工作在一段时间内,仍面临着巨大压力。
1、三季度正处于各类学校毕业生等待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的高峰时期,劳动者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需求,劳动力总量大但素质低,就业岗位多但技能含量要求高且待遇低的矛盾比较突出,出现了“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
2、我市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资源占80%以上,劳动力资源的文化水平和技能素质普遍不高。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数量少、劳动力技能水平低,与发展经济、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要求不相适应,就业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
(三)今年玉溪生源毕业生是历年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
据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2013年,玉溪生源毕业生为10053人,比上年增加2000人,是历年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根据往年回玉溪报到登记学生的情况预测,需要在玉溪就业的学生有6500人左右,就业率只达78%。目前,全市总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5075个就业岗位,其中包括公务员岗位465个、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571个、服务基层项目岗位272个、企业招聘岗位3467个、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岗位100个、就业见习岗位200个。
四、对策建议
1、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提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稳定第二产业就业份额,挖掘第一产业特别是现代农业就业潜力,以结构的优化推动就业质量的提高。
2、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形成面向所有劳动者终身学习的职业培训体系,促进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帮助劳动者实现更稳定的就业。
3、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缓解就业压力,积极营造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掘资源,发挥优势,大力宣传毕业生就业政策,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开发就业岗位,引导毕业生从基层做起,尽最大努力牵线搭桥,积极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4、适当提高低收入行业工资水平,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当前垄断行业的收入增长较快,应加大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管理与监督,增加透明度。对低收入行业要确保最低生活费发放标准,完善养老保险并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的缩小贫富悬殊,缓解行业收入差距造成的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一、城镇单位就业情况与特点
(一)城镇就业和再就业情况完成较好。
据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2013年三季度,我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7446人,完成省目标任务19500人的89.5%,完成市目标任务18000人的96.9%。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920人,完成省、市目标任务6000人的115.3%。困难人员实现再就5414人,完成省、市目标任务4400人的123.0%。开发公益性岗位3968个,完成省、市目标任务4000人的99.2%。确保零就业家庭成员至少1人实现就业,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了动态清零,本期实有登记失业人数7580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3.34%,控制在4.5%以内。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5975人,完成省、市目标任务6000人的99.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9734人,完成省、市目标任务6000人的162.2%。
(二)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稳步增加。
9月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56525人, 比去年同期增加42195人,增长19.7%,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6.2个百分点。单位从业人员增加的主要原因:除三季度从业人员正常的增加因素外,根据国家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把联网直报企业全部纳入季报统计,是我市单位从业人员稳步增加的主要原因。
1、从经济类型看,主要是以股份、“三资”经济为主的其他单位人数大幅度增加。
9月末,国有单位从业人员106632人,比去年同期减少5843人,下降5.2%,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1631人,增加2514人,增长27.6%,以股份、联营、“三资”等经济组织为主要类型的其他单位从业人员138262人,增加45524人,增长49.1%。
2、从行业看,主要是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
9月末,我市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分别为79813人、32959人,26954人,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6892人、14174人、3162人,分别增长26.8%、75.5%、13.3%,三个行业增加从业人员数占全部增加从业人员数的81.1%。从业人员减少最多的行业有2个,分别是:金融业7527人,减少472人、下降5.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409人,减少259人、下降4.6%。
3、从国有单位中分企业事业机关看,主要是企业单位人数减少。
9月末,我市企业单位从业人员27445人,比去年同期减少8486人,下降23.6%,事业单位54934人,增加2507人,增长4.8%,机关单位从业人员24253人,增加136人,增长0.6%。国有企业单位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我市一些国有企业单位经济类型发生改变划入以股份、“三资”经济为主的其他经济单位中。
二、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情况与特点
(一)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稳步增加。
三季度,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75516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2841万元,增长25.4%。其中:国有单位444704万元,增加48627万元,增长12.3%,城镇集体单位24195万元,增加7720万元,增长46.9%,其他所有制经济单位286263万元,增加96494万元,增长50.8%。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加的主要原因:除每年三季度正常的增加因素外,根据国家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把联网直报企业全部纳入季报统计,城镇单位和从业人数增加是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
(二)城镇集体、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水平高于其他经济单位。
三季度,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65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06元,增长3.0%(主要是红塔区其他经济单位纳入多,其他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低,致使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幅减缓)。其中:国有单位44689元,增加4458元,增长11.1%,城镇集体单位21532元,增加2601元,增长13.7%,其他经济单位21122元,增加1481元,增长7.5%。
(三)事业单位的平均工资增幅最大。
三季度,我市国有单位中的事业、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都有所增长。三季度,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8967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60元,增长2.7%,事业单位40992元,增加6755元,增长19.7%,机关单位38349元,增加3349元,增长9.6%。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季度,我市经济稳步增长,促进了就业人员的增加和工资总额的稳步增长,职工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但同时我市劳动就业和工资分配中依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国民经济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呈扩大之势。
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十八个行业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实现增长。在国民经济十九个行业中,金融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最高,以46953元高居首位,其次是教育行业43770元,再次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3456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低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4051元,其次是住宿和餐饮业17747元,再次是建筑业18900元。全市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相比,相差2.3倍,行业之间工资差距仍呈现拉大趋势。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使得我市就业工作在一段时间内,仍面临着巨大压力。
1、三季度正处于各类学校毕业生等待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的高峰时期,劳动者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需求,劳动力总量大但素质低,就业岗位多但技能含量要求高且待遇低的矛盾比较突出,出现了“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
2、我市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资源占80%以上,劳动力资源的文化水平和技能素质普遍不高。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数量少、劳动力技能水平低,与发展经济、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要求不相适应,就业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
(三)今年玉溪生源毕业生是历年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
据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2013年,玉溪生源毕业生为10053人,比上年增加2000人,是历年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根据往年回玉溪报到登记学生的情况预测,需要在玉溪就业的学生有6500人左右,就业率只达78%。目前,全市总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5075个就业岗位,其中包括公务员岗位465个、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571个、服务基层项目岗位272个、企业招聘岗位3467个、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岗位100个、就业见习岗位200个。
四、对策建议
1、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提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稳定第二产业就业份额,挖掘第一产业特别是现代农业就业潜力,以结构的优化推动就业质量的提高。
2、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形成面向所有劳动者终身学习的职业培训体系,促进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帮助劳动者实现更稳定的就业。
3、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缓解就业压力,积极营造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掘资源,发挥优势,大力宣传毕业生就业政策,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开发就业岗位,引导毕业生从基层做起,尽最大努力牵线搭桥,积极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4、适当提高低收入行业工资水平,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当前垄断行业的收入增长较快,应加大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管理与监督,增加透明度。对低收入行业要确保最低生活费发放标准,完善养老保险并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的缩小贫富悬殊,缓解行业收入差距造成的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市统计局 发布人:市统计局
相关阅读: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务信息公开申请表 2024-11-29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内设机构 2024-12-3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2024-11-29
- 市政府法制办顺利完成2015年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 2015-04-2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机构职能 2024-12-31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2024-11-29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召开2016年全市环境保护暨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 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