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2139299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公开日期 | 2022-11-0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0097号提案的答复
童光琼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为澄江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的建议》(第009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中山大学澄江市医院基本情况
为传承中山大学与玉溪市深厚、悠久的历史友谊,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战略布局,2016年8月,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生、校长罗俊到澄江访问。经多次协商,确定由玉溪市、澄江市政府和中山大学在玉溪澄江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合作建设、管理中山大学澄江教学医院(玉溪市人民医院澄江院区、澄江县人民医院)。2017年3月22日,在中山大学正式签署了《云南省玉溪市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合作框架协议》。
中山大学澄江市医院性质为公立医院,作为“云南国际生命健康城”首批建设项目,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满足《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中山大学教学医院评审标准》要求的相应条件,定位目标为集医疗、教学、科研、
保健、康体、养生为一体,立足云南、面向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高品质区域医疗中心、危急疑难重症急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临床教学基地、国际化医疗研讨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力争达到中山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标准,建设成为中山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项目规划用地196.2亩,医院总建筑面积22.54万㎡,地上建筑面积15.34万㎡,地下建筑面积7.2万㎡,预计概算总投资27.5亿元,设置床位1200张。按照“小综合,大专科”的原则设置科室,除配置国家三级综合医院设立标准必要的科室外,结合中山大学的优势学科资源及当地的发展需求,重点学科建设按照“3+2”的模式进行设置,即先期设置肿瘤中心、眼科中心、生殖遗传中心3个学科,根据医院发展情况再增设置耳鼻喉科、肝肠消化科2个学科,将五个学科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为最终目标。
二、中山大学澄江市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根据《中共玉溪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组建中山大学澄江市医院的批复》(玉机编〔2021〕29 号)精神,在澄江市人民医院的基础上组建中山大学澄江市医院,加挂澄江市人民医院牌子,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财政差额拨款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不定机构规格。设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科、医务科、财务科、医保科、后勤保障科6个行政后勤内设机构,正科级;临床医技科室根据需要提出方案报市委编办备案;工会、团委按章程设置;核定医院事业编制 302 名,其中:从原澄江市人民医院连人带编划转事业编制237名,从玉溪市人民医院连人带编划转事业编制40名,由澄江市核增事业编制25名。设党委书记1名(正处级)、院长1名(正处级),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副处级)、纪委书记1名(副处级)、副院长3名(副处级)。内设机构正科级领导职数6名、副科级领导职数6名。
中山大学澄江市医院基于澄江市人民医院组建而成。澄江市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着澄江市21.9万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服务。在非典、甲型流感、手足口病、食物中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重大灾害事件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爱婴医院,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多家商业保险机构的医疗定点医院,承担着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技术指导、人员进修培训以及昆明医科大成教学院、玉溪卫校、普洱卫校、云南骨伤专科学校的临床实习任务。医院编制床位350张,实际开放床位317张。设有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4个,功能科室1个,职能科室12个。目前,医院现有在职职工480人(在职在编225人、编外255人),研究生2人,本科学历271人,专科学历190人。取得正高级职称资格13人,聘任11人;取得副高级职称67人,聘任46人;中级职称聘任103人;医师150人。
(一)加强学习贯彻,狠抓落实用活用好各级人才政策。
严格贯彻落实《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云党人才〔2022〕1号)、《名医专项实施细则(试行)》(云党人才办〔2022〕8号)、《关于印发<引才伯乐激励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云党人才办〔2022〕16号)》、《玉溪市“兴玉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玉党人才〔2022〕1号)、《玉溪市刚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实施细则(试行)》(玉党人才〔2022〕4号)、《玉溪市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实施细则(试行)》(玉党人才〔2022〕5号)等省级市级各类人才政策,积极广泛宣传,提高了政策知晓度,统筹用好人才引进培育各类激励措施,加大推送卫生人才进入市级、省级、国家高层次人才行列力度,引育并重,不断探索加强卫生健康队伍建设,营造卫健系统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
(三)坚持党管人才,积极探索完善人才保障措施。
一是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促进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发展三十条措施〉的通知》(云办通〔2020〕37号)精神,结合我市卫生健康系统人才队伍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玉溪市促进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我市卫生健康服务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加总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补齐短板、创新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的卫生健康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健康玉溪建设、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一极两区”提供健康保障。二是单独设立医疗卫生人才引育专项。为加强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引进和培养,重点引进培育名医、名科、名医院,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玉溪市“兴玉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玉党人才〔2022〕1号)单独设立“医疗卫生引育专项”,要求结合“兴玉名医”专项,实施医学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人才选拔培养计划,每年支持30名左右优秀人才到国内外先进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培训,加速推动重点学科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5年内,支持我市卫生系统培育“兴玉名医”60名、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5个、建设“行业专家工作站”30个以上;并由市卫生健康委牵头拟定出台相关的5个子项配套政策:《玉溪市“兴玉名医”专项实施细则(试行稿)》《玉溪市卫生行业专家工作站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玉溪市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管理办法(试行)》《玉溪市自然科学类医疗卫生项目支持经费专项实施细则(试行)》《玉溪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其中4个子项已启动实施。三是坚持人才强医,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澄江市单独每年由市财政预算安排人才培养及人才引进专项补助经费200万元,用于高端、紧缺人才引进和业务骨干培养等,为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提供关键人才支撑。
(三)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引育并重多措并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是医院立足之本,是医院发展的核心。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疗卫生事业速猛发展,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保证医院稳定发展重要措施。为遵循卫生健康行业人才成长规律,医院多措并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技术优良、品德高尚的队伍,为助推医院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是加强人才工作组织领导。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根据《玉溪市促进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发展的实施意见》(玉办发〔2021〕20号)、《玉溪市“兴玉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玉党人才〔2022〕1号)、《中山大学澄江市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玉办发〔2022〕6号)及三个配套文件有关规定精神,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院长任双组长,其他院领导为成员,办公室设在组织人事科,负责人才的招聘、引进、培养、申报、评审组织、激励等工作。
二是坚持统筹谋划开展人才引育。按《中山大学澄江市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及《中山大学澄江市医院人才培养(133人才战略)改革试点方案》,实施人才培养(“133人才战略”)计划,招聘、引进和培养100名骨干医生、30名学术技术带头人、3名领军人才,作为中山大学澄江市医院人才的基石。对医院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人才政策中各人才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向中山大学澄江市医院倾斜,用好用活各类刚性、柔性引才政策支持医院人才引进。2020年以来,医院招聘37人,做为人才储备已外派进修、规培或在玉溪市人民医院上岗。2023年计划招聘编制内32人、编制外80人。
三是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人才。每年年初由医院统筹,各科室制定进修学习计划,预算培训经费,选派医护骨干到省、市三甲医院进修深造,参加各种短期培训学习,培养业务能力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发挥区位优势,积极主动加强与省级医院的沟通对接,与上级医院建立密切的业务联系。在 “走出去”培训的同时,以强化内部建设为主,通过传、帮、带形式,使老中青医护人员互促互进,不断提升医护工作水平。近三年,医院已先后选派47名医护人员到中山大学相关附属医院进行挂职、管理培训,36人到省级进修学习,51人到玉溪市人民医院轮训1至3个月。
四是注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技术培养,将人员培训、专业技术职称聘用与重点专科建设有机结合,促进重点专科在省内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人员配备、财力投入、设备购置、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各方面予以倾斜,使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融为一体,相互促进。
五是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建立适合未来学科发展的科研队伍,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扎实推进科研成果推广和临床应用。2021年积极争取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下派专家6人、玉溪市人民医院下派专家13人到澄江市人民医院指导工作,开展教学、坐诊、培训讲课等,“手把手”传帮带,把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继续以“八个坚持”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一把手”抓人才责任,以引进、培养和使用好卫生健康人才为重点,总量与能力素质提升并重,搭平台、建机制,做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诚心引才、精心用才。
(一)多方协作抓政策落实。认真贯彻落实《玉溪市促进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发展实施意见》,组织实施好《“兴玉英才支持计划”医疗卫生人才引育专项》5个实施细则,持续强化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
(二)紧扣重点任务抓引育。充分利用提前招聘、公开招聘、定向订单、考察招聘、专项招引等方式,依托院士、博士后、行业等专家工作站,刚柔并济、多措并举拓宽渠道聚能招才、汇智聚才。加强本土人才培育,做好市级“兴玉名医”组织推荐,加大推送卫生人才进入市级、省级、国家高层次人才行列力度。一是研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才引进综合优惠政策(包含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支持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单位自主招聘力度,确保招聘人员学历、专业、人数等符合单位发展需要,2023年,拟刚性引进30至40名省内外高校毕业生。二是按《中山大学澄江市医院人才培养激励办法》要求,实施“133人才战略”刚性、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0名左右,强化人才培养,激发人才活力,抢抓机遇、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作用。
(三)突出科研引领抓载体。发挥人才创新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突出重点专科、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平台载体搭建,探索打造卫生健康系统高层次人才聚集、学科示范带动、学术成果转化新高地。探索打造名医馆、名医工作室,探索以名老专家单设或“云岭名医”“兴玉名医”等专家名医集体设置名医工作室、名医馆等方式,为高层次专家提供干事创业平台。
(四)强化教育培训抓效能。紧抓市校合作契机,加强医学院校及其直属、附属医院支持帮扶,促进我市医院和学校的重点学科、专科建设。探索拓宽专家服务远程会诊、网络带教、顶岗锻炼学习、科研项目协作等多种模式,“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充分发挥专家及团队的帮扶作用,外培内训提升政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应急能力等。
(五)做实关爱措施抓保障。不断完善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管理,建立健全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和医共体发展要求的绩效考评机制和薪酬制度。畅通高层次卫生人才绿色服务通道,做好定期走访慰问、休假疗养、健康体检等人才服务工作,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努力培育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适应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