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21392991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公开日期 | 2022-11-0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0150号提案的答复
民进玉溪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社区医院探索建立养老区和临终关怀区的建议》(第015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推动安宁疗护事业发展
我们将临终关怀、舒缓医疗、姑息治疗等统称为安宁疗护,是指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2015年11月,国办转发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养老机构可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临终关怀机构等。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布局,重点加强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鼓励其根据服务需求增设老年养护、临终关怀病床。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全面维护人民健康,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安宁疗护等医疗机构建设。2017年10月,我国启动了第一批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工作;2019年5月,我国启动了第二批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工作,要求试点地区将安宁疗护工作纳入区域卫生规划。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要求“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稳步扩大安宁疗护试点”。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国发〔2021〕35号),也明确要发展安宁疗护服务。建立健全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是健康老龄化的必然要求。
二、加快安宁疗护工作的开展
我国已基本建立“住院-门诊-居家”的安宁疗护服务多元提供模式,但各种模式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居家安宁疗护发展更不充分,而且不同模式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整合与衔接。未来在完善我国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构建以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为主体的、多种模式之间互相衔接和协作的整合型安宁疗护模式。在此过程中,既应注重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安宁疗护服务提供主体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强调实力较强的综合医院安宁疗护团队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宁疗护服务的指导与支持作用,形成科学的安宁疗护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机制,同时也应坚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安宁疗护服务提供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结合家庭病床、家庭医生签约等制度,调动街道、社区范围内可利用的所有资源,包括诊所、药店等医疗卫生资源及社区志愿者、家庭照护人员等多方力量,探索建立灵活多元的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新模式。
2021年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311.95万名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老年人疾病预防意识逐步提高。设立老年医学科的综合性医院数量稳步增长,20余家机构设置安宁疗护科,形成了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为核心、各基层医疗机构参与、举办主体多元、服务形式多样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安宁疗护得到初步发展。采取“线下线上+实训”方式,累计培训1200多名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机构老年医学人才,为做好老年健康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发挥社会力量在安宁疗护服务中的作用
为老年人或重症病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是专业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之一。社会工作者通过为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提供心理支持、情绪疏导、悲伤辅导、资源链接等服务,帮助其建立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实现生命质量的提升。目前,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历经十余年发展,初步建成一支76万人规模的专业队伍,成立6000多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发了27万多个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其中有不少专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从事临终关怀服务,民政部发布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对社会工作参与老年临终关怀进行了专门详细规定,为下一步推进临终关怀领域社会工作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地方层面,上海、广东、北京等地在社区、养老机构、医院等场域引入使用专业社会工作者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建立医生、护士和社会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姑息门诊,实施了“姑息医疗转介—姑息门诊—安宁病房”服务流程,创新“临终关怀+器官捐献+社会工作+民政殡葬服务”一站式综合社工服务试点等模式;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实践借鉴。
四、目前我市安宁疗护存在的困难
(一)观念转换不够。人们普遍重视“优生”、“优育”,有意忽视、回避“优逝”,临终关怀的观念缺乏,安宁疗护的社会认知度不高。
(二)缺乏医护人员、设备支撑。安宁疗护仅在个别医院起步开展,没有专业的医疗设备和人员;
(三)缺乏政策规范和指引。从事安宁疗护的工作人员如何获取从业资质、如何接受专业培训、如何开展规范服务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工作全部处于摸索研究阶段;
(四)缺乏经费支持。安宁疗护的大部分治疗措施未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心理评估与疏导、康复理疗、舒适护理、生活护理(介护洗澡、按摩、精油按摩、美足美手护理)等项目无法计价收费。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方面推进安宁疗护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工作。以重症疾病患者及其家属为主要目标人群,加强对全社会的生命教育,为推动安宁疗护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安宁疗护服务。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安宁疗护工作,借鉴推广试点地区志愿者参与安宁疗护服务的典型经验做法。三是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支持相关院校开展安宁疗护教育,培养具有安宁疗护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四是争取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组织申报第三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安宁疗护范围,持续加强安宁疗护支撑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和完善安宁疗护相关政策制度。五是完善以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切实提高安宁疗护医疗保障水平。
感谢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