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11306468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公开日期 | 2021-11-22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市政协五届 四次会议第0187号提案的答复
农工党玉溪市委:
你们提出的《进一步加强我市城乡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建议》(第018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健康玉溪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玉溪行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制,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职责,为保护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公共卫生应急工作情况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和疾控体系的重要性,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加强重大传染疾病防控工作,围绕“一案三制”建设,不断完善应急体系建设预案,着力加强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依法规范开展卫生应急处置,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显著提高。
(一)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和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原则,细化“重点地区重点预防,重点疾病重点防治,重点人群重点保护”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不断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措施得到全面落实。
(二)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结合国家和省的防治规划制定了玉溪市防治规划。市政府成立了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副秘书长及卫生健康委主任任副组长的市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和落实了各级各部门法定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职责,保证了传染病防治工作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市政府每年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责任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市政府2018—2020年投入3960万元,开展传染病预防工作,每年还投入300万元用于艾滋病防治、投入90.6万元用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防治相关工作。在防控工作中,先后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预案和规章制度,扎实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艾滋病监测及防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监督检查,确保了各项防控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取得实效。
(三)建立完善传染病防治的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3个机制体系,市、县(市、区)两级疾控机构充分开展疫情监测资料的分析利用,做到疫情周有动态分析、月有简报、季度年度有详细分析资料,根据监测分析,及时发出监测预警信息,科学指导县级提前做好防控工作,同时积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日常评估和专题评估。
(四)加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注重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建设和培训,提高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根据《玉溪市财政局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的通知》要求,每个县投入200万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按照玉溪市“双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预计投资4004万元改造市级和9个县(市、区)疾控中心实验室仪器装备达到同级国家标准(A类)。
(五)建立健全疫情监测预警报告制度,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实现了疫情网络直报,并指定专人实行24小时疫情值班,确保传染病疫情报告做到畅通、及时、准确。
(六)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适时完善应急预案,不断充实应急队伍。全市组建了卫生应急管理、急性传染病处置、食物中毒事件、化学/职业中毒事件、放射事故/核辐射、救灾防病和反恐怖、卫生应急心理救援等7类卫生应急队伍,在库应急专家达642人,结合卫生应急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实战演练,保证应急准备处在战备状态。同时,委属单位成立了6支卫生应急队伍,应急专业队伍实施AB角制度。即:市人民医院医疗救援队、市疾控中心卫生防疫队、市急救中心院前救援队、市中心血站血液供应队、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救援队、市卫生监督局卫生监督队。针对新冠疫情,全市组建流调队伍215支645人;全市组建了1650人的核酸采样检测队伍;各县(市、区)组建了1个100人共905人的消杀应急队伍;各县(市、区)组建的30人卫生应急队随时处于卫生应急值守状态,能保证2小时随时准备出发,开展卫生应急处置,每支卫生应急队伍均配备了相应的个人卫生应急装备,各单位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专人值班、联系通畅。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峻复杂形势,加强了县市区疾控机构的能力提升建设,全市9个疾控机构均已具备了新冠肺炎核酸采样检测能力。
(七)加强应急防控物资准备,根据《玉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玉溪市财政局关于印发玉溪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储备方案的通知》(玉工信〔2020〕157号)要求,截至2021年7月15日,市卫生健康委储备了医用防护用品12种,共计327.56万个;药品4种,共计1.16万盒;医用车辆9辆,由市应急管理局采购,分别代储于澄江市、华宁县、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儿童医院、市二院各1辆,市急救中心3辆;消杀用品2种,共计131.80万毫升。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按照医院满负荷转运30天所需防疫物资进行储备,共储备医用防护用品17个品规、医疗设备19种类型、检验及实验室设备29种类型、检测耗材13个品规、抗病毒药品6个品规、消杀用品2个品规、负压救护车19辆。
(八)加强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全市卫生监督系统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校及托幼机构、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消毒产品生产单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主要对其组织管理、疫情报告、预防控制和消毒隔离、诊疗及防控知识培训等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督促被监督单位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达到有效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的目标。2020年1月15日开始,至2021年8月6日,共计对医疗、疾控、采供血机构,车站、超市、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城市集中式(二次供水)供水单位,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涉水产品经营单位,学校及复工复产企业,监督检查14036家,62356户次,下达监督意见书21279份;立案数417件,罚款金额共计48.74万元,没收非法所得3.14686元。
二、目前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
你们站在全市的高度,对公共卫生现状给予了客观实在的分析,提出的问题透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正如您提案所述,无独立的卫生应急管理机构,疾控体系有待加强,医疗救治能力仍需提升,多部门联动机制不完善,作用发挥不明显,卫生应急装备不足,筹集资金会务困难。这些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卫生健康部门自身能够解决外,与其他部门的汇报、沟通、理顺和给予的支持帮助也是重要原因,这确实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市县两级增设公共卫生应急办公室的组织机构、增加行政人员编制和疾控机构体系建设发展的问题等,市卫生健康委通过领导汇报和信息约稿等形式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报告,去年上半年,市政协对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研报告中也提到了你们关注的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确实需要多部门形成共识和合力,需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支持。
三、下步工作打算
你们提出的建议很有见地,我们认为提的 非常好,非常实在,非常到位,对加强我市卫生健康工作和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将在工作部署和落实中认真加以采纳,并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和逐步消化。同时,我们也会积极主动向市委市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汇报争取,努力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突破性工作进展。
一是坚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重点在理顺机制、明确功能定位、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强化疾控机构核心职能,创新医防协同融合机制,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改善疾控机构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化完善疾控机制及职能的设置,加强疾控机构能力建设,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机制,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评估研判机制等。
二是建立一套独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和传染病防控应急体系,形成医疗、疾控和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统筹、融合、一体化管理”的格局。加快推进疾控系统现代化建设,实现公共卫生信息化,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实现疾控工作从传统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转变,建成统一高效互联互通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加大医改工作中疾控机构改革力度,将各级疾控机构的规格进行升级,按照行政管理与技术管理一体化原则,形成职责明确、能级清晰、运转顺畅、保障有力的疾控新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
三是完善市县(市、区)卫生健康部门、疾病机构和医疗机构体制机制,细化公共卫生业务科室职能,单列设置从市级到县(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卫生应急管理业务科室。同时增加各级新设立机构的人员编制,配齐配强业务科室工作人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单独成立卫生应急办公的组织机构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行政编制按照市级不少于5人、县(市、区)、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不少于3人进行配备。对卫生应急工作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把卫生应急经费纳入市、县(市、区)两级财政预算,同时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纳入政府工作 规划和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各级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承担卫生防疫、医疗救治的卫生医疗单位每年要有固定的经费投入,及时补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短板,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四是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分批逐步配置市、县(市、区)两级各相关部门应急装备和改善设施条件,保证市、县(市、区)两级各相关部门符合标准的应急基本装备配置到位。建立健全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明确重大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和设备储备工作经费投入标准,高度重视人、财、物的储备及落实,定期开展物资设备储备大检查和应急拉动大练兵活动。
五是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员单位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互联互通制度和联防联控机制,实现监测信息互通、信息资源共享,避免某些部门(领域)相关联事件因信息互通缺失或联动缺位而导致事态扩散或事件的发生。进一步修改完善我市相关配套预案,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六是强化依法开展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卫生应急知识宣传,增强公众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对工作的主动性。加强全民公共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教育,革除陈规陋习,增强危机意识。加强卫生执法监督队伍建设,加强对卫生监督人员资格准入和在岗培训,全面提高卫生执法监督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培训工作,提高各级卫生监督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