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31420163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日报 | 公开日期 | 2023-02-10 |
他们用手语“唱响”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周一,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都会在操场上集合,在老师的带领下,300多名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演唱国歌,开启新的一周。
当庄严的国歌声响起,学校100多名听障孩子在无声的世界里,用手语“唱响”国歌,他们动作整齐,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祖国浓浓的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实施五周年之际,记者走进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聆听孩子们用手语“唱响”国歌的故事。灵活的指尖、挥舞的手臂,手语“演唱”的国歌虽无声,但流淌的是师生心中的爱国深情。
手语“唱”国歌,传递爱国情。“虽然我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但是当学会用手语‘唱’国歌时,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和健全人一样,可以唱响国歌,可以通过国歌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回忆起第一次用手语“唱”国歌的经历,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七八年级学生董懿锐至今仍激动不已。
2016年,董懿锐进入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在这个学校里,她迎来了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学习手语国歌,当时她心里知道老师在教自己用手语表达国歌,但由于没有手语基础,总是记不住动作;第一次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她感觉整个场面庄重而严肃,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但却不知如何表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当她正式成为“唱响”国歌的其中一员时,她明白了自己的感受:“那时我才知道,这是一种作为中国人而无比骄傲和自豪的感受。”
近年来,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一直坚持将国歌融入教学,让国歌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心中。健全的孩子从小就可以听到国歌,可是对于很多听力障碍的孩子来说,是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后才“听”到国歌。面对听不见、不会说、不会手语、没有基础知识、刚入学的孩子,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只能通过视频、文字、手语相结合的方式,逐字逐句教孩子学国歌、“唱”国歌。
“刚入学的孩子是初次接触手语,手指灵活度不够,我们只能手把手去教,学生才能慢慢学会国歌中的词汇手语,再经过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练习后,孩子们才能流畅打手语,最后一个阶段才是带着孩子紧跟旋律、节奏去练习。”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七八年级班主任胡迎丽介绍。
讲好国歌故事,弘扬国歌精神。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目前有300多名在校就读学生,主要包括听力障碍、视觉障碍、智力障碍三类。智力障碍学生能力差距比较大,有的学生能够完整用语言表达一句话,有的只能说单字,还有的为多种残疾无语言能力。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老师们采用不同的方式教学生唱国歌。
“对于只能够说单字的学生,我们先从国歌的歌词教起,等他们能够说出歌词,再慢慢带着他们学唱。对于智力障碍的孩子,他们对国歌歌词的记忆比较困难,我们利用班会、课余时间,不断地重复练习,通过手势带孩子们一遍又一遍记忆,还会通过模拟场景,让他们在唱国歌的同时遵守国歌礼仪。”启智一年级班主任陆俊妤说。
要“唱”好国歌,就要理解国歌内容,了解国歌的内涵。学校通过宣传教育、思政课、开展主题班会等活动向学生讲国歌、国旗和国徽知识,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介绍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词曲作者生平事迹,带孩子们参观聂耳故居,讲述聂耳的故事,让孩子们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日复一日的训练和积累,让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唱响国歌。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了增强,在学校营造了良好氛围。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挖掘玉溪国歌资源,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促进学校的发展。”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国强表示。
相关阅读:
- 持续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嘱托暖玉溪·百人讲聂耳”开讲啦~ 2025-03-07
- 江川若水童声合唱团将唱响云南春晚 2025-01-20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 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2025-01-07
- 峨山县开展“同升国旗 同唱国歌”暨“纪念峨山—通海7.8级大地震55周年”活动 2025-01-05
- 玉溪特校用一份特殊的“体验清单”为孩子打开一扇窗 2024-12-23
- 玉溪市强实操重谋划做好2024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更新维护工作 2024-11-19
- 用运动打开别样玉溪!我市紧扣打造“三大品牌”提升体育领域吸引力影响力 2024-10-23
-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云南 样样好”用运动打开别样玉溪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文体旅融合发展 激活消费新动能 2024-10-14
- 玉溪市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暨“同升国旗 同唱国歌”活动举行 2024-09-05
- 聂耳故乡玉溪与国歌素材地辽宁携手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2024-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