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948623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8-08-28 |
华宁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生态创建走在全市前列。华宁县自2004年启动生态创建工作以来,捷报频传,成果丰硕。2009年获“省级园林县城”称号,2011年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命名,2013年获“国家级园林县城”称号,2017年获得云南省第二批生态文明县命名和“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荣誉称号。生态乡镇创建实现全覆盖,2012年,华溪镇获“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2013年,通红甸乡获“省级生态乡镇”命名;宁州街道、青龙镇通过国家生态乡镇考核验收待命名;盘溪镇通过省级生态乡镇考核验收待命名。目前,全县共创建省级绿色社区7个、市级绿色社区12个,省级绿色学校8所、市级绿色学校25所,生态绿色创建走在全市前列。2015年,华宁县被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重点县,纳入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范围。
二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5年以来,全县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呈现稳中趋好的态势,水、气、声污染防治均完成年度考核任务,水、气、声环境质量均达到相应功能区划的要求。2017年优良天数比例为99.4%(不考核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较2016年明显下降,大气污染防治2015年、2016年考核分别位列全市第3位、第4位,2017年考核为合格等次,全年无重污染天气;南盘江及其支流曲江水质满足水环境功能要求,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排查,未发现突出问题,部分需要整改和完善的问题已达到整改时限要求,水污染防治2015年、2016年考核分别位列全市第2位、第4位,2017年考核优秀,未发生饮用水污染事故;全县56个河湖库渠纳入县级河(湖)长制管理,176座小坝塘纳入乡镇级河长制管理,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全面建立;县内重要农产品种植区域、饮用水源地周边区域、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总体较好;工业、医疗危险废物全部得到安全、合理处置,无危险废物排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100%。长江经济带(云南区域)固体废物大排查专项行动排查的固体废物产生处置单位均达到整改时限要求。根据《云南省生态环境状况遥感监测与评价报告》,华宁县2015–2016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分别为68.38、68.52,生态环境质量逐年变好。在2016年省环保厅、省财政厅对全省各县(市、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中,华宁县位列全省129个县(市、区)的第3位。2017年,根据《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征求2017年全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结果意见的函》,华宁县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结果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位列第1位。
三是生态格局持续优化。编制完成《华宁县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华宁县“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清晰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工作,被列为省级城市设计试点县。严守耕地红线,编制《华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片块1156个,面积23856.55公顷,并将基本农田逐一落实到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单位的地块,在主要交通沿线、城镇、村庄周边集中连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设立了明显保护标志,制作安装基本农田保护宣传牌1块、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5块、埋设基本农田保护界桩2000块。全县耕地保有量34363.49公顷,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达33.67%,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均未突破云南省国土厅下达的指标要求。
四是生态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华宁县深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道路,在巩固提升粮烟产业的基础上,围绕“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扩大规模、提高品质、绿色安全”的原则,重点抓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突出的“三棵树”产业,有效增加绿化面积、净化空气、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不断提高群众收入,初步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华宁特色实践道路。根据华宁立体性气候特点,制定《华宁县“三棵树”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划定柑橘、核桃、柿子种植区域,加大“三棵树”绿色品牌创建,不断提升“三棵树”产业发展效益。截至目前,“华宁柑橘”“华宁柿子”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保护认证,“华宁柑橘”“核桃”“柿子”获绿色食品认证,“华宁柑橘”“阿贝楚柿子”商标获云南省著名商标,华宁大砂壳核桃获2017年云南昆明核桃博览会金奖、小砂壳核桃获铜奖。柑橘、核桃、柿子种植面积分别达13.9万亩、31.8万亩、4.4万亩,“三棵树”种植面积50.1万亩,产值近10亿元,带动提升国土面积绿化率0.23百分点,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赢,走出华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之路。
五是生态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华宁县通过持续的宣传引导和教育,让“参与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杜绝人为破坏、建设美好家园”成为广大群众的行动自觉,生态文明的理念已渗透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公民,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不以牺牲未来利益为代价追求GDP增长,已成为华宁人民的共识。2015以来,全县副科级以上在职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人数比例均达到100%。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知晓度达92.36%,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达91.28%,满意度呈逐年上升态势。截至2017年底,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37%,公众绿色出行率达59%,节水、节能器具普及率为73%,政府绿色采购比例达87%。
相关阅读:
- 江川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全面开展生态环境监测领域 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2025-08-22
- 华宁县编制完成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10年生态环境质量报告 2025-08-20
- 华宁县召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复核工作动员会 2025-08-19
- 一图读懂 |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 2025-07-31
- 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到玉溪市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技术指导帮扶工作 2025-07-21
- 玉溪市江川区第一中学——把课堂“搬进”大自然 让青少年感受生态奥秘 2025-07-04
- 多措并举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同向发力 绘就“产城和谐”新画卷 ——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分局以“小切口”做好“生态为民”大文章 2025-07-04
- 玉溪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公开版) 2025-07-03
- 市政府常务会议召开研究经济发展和生态修复规划等工作 2025-06-25
-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力促问题整改见实效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