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44687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指挥部 | 公开日期 | 2024-07-25 |
玉溪市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简报 (第17期)
推进健康县城建设 筑牢群众健康防线
——记玉溪市推进健康县城建设
2023年以来,玉溪市以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为抓手,把健康县城建设作为深化“玉溪之变”的标志性工程,举全市之力、聚部门之智、倾各县之能,用实实在在的举措,持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实现了“市容面貌大改观、生态环境大改善、卫生水平大提升、健康素养大发展”。
城乡人居环境面貌大幅改善。干净整洁的环境是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最起码的基础。近年来,玉溪市借助老旧小区改造深化“拆墙透绿”行动,借助“绿美玉溪”栽花种草建公园,高效利用街头道路的“边角废料”建成一批批口袋公园、游园、停车场,同步提升城镇颜值和品质。比如,红塔区将1973年建成的玉溪第一自来水厂的老厂区,改建为花木芬芳、步道蜿蜒、回廊幽静的文创园;将中心城区低效利用土地建设全省首个滑板公园,激发了城市活力;在闲置的4.6公里昆玉铁路中心城区段实施“翡翠项链-城市客厅”项目,实现环境改善、民生需求和经济发展三赢局面。通海县实施“三路一园”建设项目,提升道路整体绿化及公园绿地的景观效果,凸显独具通海特色的文化主题。易门县方屯中学附近、江川区九溪镇集镇周边杂草丛生的空地变身便民停车场。
这是我市在推动健康县城建设中,从实处着力、细处着眼、小处着手,探索出一个个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小手术”提升“大环境”的鲜活实践。近年来,玉溪紧盯影响群众健康、损害群众利益的“脏乱差”问题,市级行业部门一抓到底、各县区纵深推进、乡村两级全员参与,合力消除一大批顽瘴痼疾。比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开展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实现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全整治;市卫生健康委开展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场所专项整治,实现建城区非法医美全取缔;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100%。
通过开展“绿城市”专项行动,累计绿化面积3.58万亩,完成乔木种植273.16万株,全市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2020年的12.75平方米提高到2023年的13.97平方米,新建游园109个,建成绿美社区89个、绿美街区17个、绿美街道31条,“开窗见景、出门见绿”变成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通过开展“治污染”专项行动,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9.4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100%,34条河(湖)入选省级美丽河(湖),5条河(湖)入选全省标杆典型。
健康生活蔚然成风。健康的生活离不开适量的运动。近年来,玉溪将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仅玉溪市体育场每年就接待跑者近百万人次,特别是自玉昆足球俱乐部升入中甲联赛后,玉昆足球主场比赛实现场均观众近2万人,火爆带动了全民运动热潮。自今年6月下旬以来,玉溪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群众关心的塑胶跑道及补给站等跑步设施,计划在中心城区聂耳广场片区、聂耳公园、红塔山公园、红塔文体中心、科教创新城片区、科技公园、高铁新城片区、灵照山城市公园和凤凰山森林公园内建设跑道,跑道长度累计达60余公里。江川区星云街道三街社区以“勤锻炼”为切入点,积极打造健康社区“10分钟健身圈”,通过举办“村BA”“春BA”,吸引30余支队伍10余万观众,为社区集体和群众带来经济收入100余万元。
在推动健康县城建设中,各村(社区)因地制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让“强身健体、爱护环境”等一句句文明健康倡导转化为群众行动。比如,红塔区小石桥乡响水村规定每名劳动力每年要承担4次义务工,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形成人人参与的乡村治理好模式。江川区雄关乡白石岩村实行村规民约积分制评比,被评选为“十星级文明户”和“最美庭院”的农户给予洗手液、卫生纸等物质奖励,十几年来村民按照村规民约自我管理,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云南省美丽村庄、省级生态宜居乡村等荣誉称号。
依托“勤锻炼”专项行动,玉溪广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知识普及和群众性健身活动,创新推进“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区”,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从2022年38%提高到2023年39.9%。依托“家健康”专项行动,选树“健康家庭”720户,城市社区家长学校覆盖率达98.26%,农村社区覆盖率达90.28%,“儿童之家”覆盖率达98%并实现普遍使用。
健康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活禽宰杀,一直是困扰全市的难题。为此,“死磕农贸市场”成为玉溪推进健康县城建设的一项工作重点,明确要求2024年底前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宰杀相对隔离实现全覆盖,并将其写入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民生实事纳入重点督查范围。截至目前,峨山县农贸市场已实现活禽交易宰杀隔离,通海、易门新的农贸市场正在严格按标准和规范加快建设,其他县市区均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加速推进。
这是我市扎实推进健康县城建设,提升健康管理水平的有力举措。在推进健康县城建设中,玉溪采取市、县、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全市划定网格7374个,配备网格长7214名、网格员19040名,力量扁平化、资源集中化的网格管理机制在基层管理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市直行业部门聚焦病媒生物防制、慢性病管理、食品安全等重点难点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比如,市卫生健康委把县乡村慢病一体化防控体系作为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项目的重要内容,打好慢病防治管康全生命周期组合拳,全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均超过9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农贸市场、七小行业、城乡结合部等重点薄弱环节整治中,玉溪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管长远的制度机制。比如,峨山县将原本属于各行政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统一选聘担任专职网格员,下沉城区41个网格,整合了住建、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综治等工作职能,为基层社会治理筑牢了“最后一米”保障网络。澄江市优先招聘建档立卡户、低保户等贫困人员管理公厕,创新“厕所+店铺”“厕所+公共服务站”,不仅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问题,还解决了公厕建管脱节问题。易门县十街乡常态化打造小餐馆规范管理“示范馆”,从后厨的布局、改造到墙上证照的公示,再到店内的“三防”设施均按标准进行了规范,打造了山区乡镇的“食安心”榜样。澄江市凤麓农贸市场管理方通过红黑榜和积分制管理,对商户守法经营、门前三包、食品安全、文明经营等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租金减免挂钩,全年可减免商户租金80余万元,让市场规范管理由“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
通过开展“食安心”、“管慢病”、“除四害”专项行动,全市餐饮服务环境卫生状况得到全面改善,食品生产企业动态风险分级率达100%,食品抽检量达每千人4.5批次;建成3个国家级、9个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各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处于全省最低水平,“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从2022年县(市、区)“零达标”到2023年“全达标”,全市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78.81岁;9个县(市、区)鼠、蚊、蝇、蟑密度控制水平均达到国家C级标准;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度从2023年的93.26%提高到2024年的97.3%。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
- 玉溪市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中医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儿童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