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22000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9-11 |
玉溪聂耳小学以聂耳文化铸魂 让红色基因传承
美术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欣赏聂耳故居长卷。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苏欣 文/图
“就在刚刚,我在红歌小舞台上演唱了《山歌献给查果拉》,收获可大啦!我学到了很多乐理知识,还学会了聂耳的《卖报歌》《毕业歌》。”玉溪聂耳小学四(3)班学生司瑾诺站在红歌小舞台上,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兴致勃勃地说,“尤其是唱《义勇军进行曲》时,我好像一下子就明白了当年这首歌是怎样唤醒中华儿女奋勇拼搏的。我以后会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一旁的同班同学陆玉然听了,用力地点点头,一脸自豪地说:“没错,作为玉溪聂耳小学的学生,能站在红歌小舞台上,真的特别自豪!”
这一幕,正是玉溪聂耳小学开展德育工作的生动写照。近年来,玉溪市依托大中小学思政课指导委员会与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的有力支撑,精心构建起德育共同体。而玉溪聂耳小学则以聂耳文化为核心,通过各类“沉浸式”活动,让红色基因从抽象的概念变得可感可触。
玉溪聂耳小学紧扣“聂耳和国歌”这一核心,匠心独运地打造出全方位覆盖的红色校园文化。从别具一格的大门装饰到饱含深意的入学通知书,再到别出心裁的迎新文化等多个维度,学校将红色文化融入每一个细节之中。“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聂耳命名的学校,玉溪聂耳小学始终把文化育人作为重点工作。”玉溪聂耳小学党委书记杨翠英说,“我们在每个班级都设立了‘英雄中队’,积极引导学生们向英雄学习,了解英雄的传奇故事,进而以英雄为标杆,见贤思齐。”
在课程建设领域,玉溪聂耳小学积极探索创新,精心打造出跨学科融合的思政课程体系,力求将德育元素融入各个学科教学之中。“每次备课,我们都会深挖教材里的红色歌曲,目的就是要教学生唱会、唱好这些歌曲,让其能够在学生中广泛传唱,从而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情怀,更好地发挥音乐在红色育人方面的作用。”玉溪聂耳小学教育集团德育主任兼音乐老师赵东芸说,“我们以今年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为契机,为孩子们讲授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思政课,让孩子们在音乐的美妙旋律中感受爱国主义的力量。”此外,玉溪聂耳小学还积极寻求与高校合作,共同进行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程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为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除了备受欢迎的红歌小舞台,学校还通过升旗仪式、班队活动、合唱团演唱红色歌曲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政教育。此外,学校充分利用聂耳故居、聂耳纪念馆等红色教育资源,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教学。“我们把美术课也搬到聂耳故居等实景场地,营造身临其境的思政课堂情景氛围,让学生用画笔和歌声把爱国情怀表现出来。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创作了大量的聂耳故居长卷、‘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小绘本等红色主题绘画作品。”赵东芸说。
“下一步,玉溪聂耳小学将继续围绕‘聂耳和国歌’打造学校特色,打造自己的党建品牌、教师队伍和特色课程。”杨翠英介绍,在特色课程方面,将沿着聂耳成长和奋斗的足迹,与昆明长城小学、上海国歌展示馆、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开发系列研学课程,并深化高校、国歌研究专家合作,进一步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
相关阅读:
- 玉溪市政府网站监管年度报表(2022年度) 202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