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1974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8-28 |
峨山县小甸中村奏响“文明幸福曲”
文明新风拂面 乡村幸福满怀
——峨山县小甸中村奏响“文明幸福曲”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宋蝶
近年来,峨山县甸中镇小甸中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人居环境、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以实际行动探索出一条别具一格的乡村振兴之路,成功摘得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殊荣,成为乡村文明建设典范。
环境蝶变
“千万工程”绘就宜居画卷
踏入小甸中村,一幅干净、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便在眼前徐徐展开。宽阔平整的水泥路面,规划有序的停车位,以及错落有致的鲜花、绿植与小菜园相得益彰。村规民约、家风家训醒目地展示在墙上,处处彰显着文明和谐的气息。
这般令人欣喜的蜕变,得益于小甸中村在2024年实施的“千万工程”以工代赈(村民自建)项目。“在项目推进期间,我们多次组织召开院坝会,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充分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实现了从‘站着看’到‘一起干’的转变,村庄的‘颜值’和宜居度得到大幅提升。”小甸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红仙介绍,“今年,村里乘胜追击,继续向上争取资金,开启老旧村庄改造2.0版本,持续为改善人居环境添砖加瓦。”
文明铸魂
创新机制涵养乡风正气
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小甸中村党总支积极探索创新,巧妙结合“三联户一集中”机制、微网格治理以及院坝协商模式,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村里合理划分网格,精心设置党员联户长,积极开展普法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同时,采用“村民说事、干部解题、群众评议”三步工作法,切实有效地解决了诸多实际问题。此外,小甸中村还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善行义举榜评选等活动,持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李红仙介绍:“下一步,我们计划建设‘爱心超市’,村民可以通过参与公益劳动、遵守村规民约等方式获取积分,并用积分兑换油、盐等生活用品。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营造更加良好的文明风尚。”
产业兴旺
多元模式激活发展动能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所在。小甸中村充分立足自身优势,通过烟菜轮种模式,广泛种植烤烟、娃娃菜、菜豌豆、油橄榄等作物。同时,积极探索订单式农业模式,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小田改大田”工程,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产业规模和效益。“我们还积极借助乡贤力量,成功将蔬菜出口到泰国。”李红仙说。
“评上全国文明村镇,作为本村村民,我打心底里开心。这两年村子改造得很漂亮,环境卫生好了很多,邻里之间也和和睦睦的。我们还能在‘家门口’务工,多一份收入,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开心。”小甸中村村民李红萍满脸笑意地说。
从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到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从小家和睦到邻里相融,小甸中村以党建为引领,以文明为底蕴,在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上写下了生动篇章。如今,载着全国文明村镇的荣誉,小甸中村正朝着人居更宜居、产业更兴旺、民心更凝聚的方向稳步迈进,继续书写乡村振兴路上的精彩“小甸中答卷”。
相关阅读:
- 元江县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推进会召开 2025-08-28
- 元江县纪委监委精准监督护航重点项目 2025-08-28
- 峨山县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2025-08-27
- 市委老干部局举办“文明讲堂”总堂活动 2025-08-27
- 隐藏在崇山峻岭间的“山苏第一寨”——探访中国传统村落峨山县大西村 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