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22493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9-15 |
通海县秀山二小探索文明校园创建新路径
一草一木皆育人 文明新风满校园
——通海县秀山二小探索文明校园创建新路径
秀山二小的合唱课堂。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思思 文/图
近年来,在通海县秀山街道气象路17号,一所坐落于城乡接合部的小学——秀山第二小学(以下简称“秀山二小”),正以“秀外慧中、美美与共”的办学理念为引领,通过“立根共美”育人体系的深度实践,构建出一幅文明校园的生动图景。
环境育人 让每面墙都会说话
漫步校园,处处可见环境育人的匠心独运。秀山二小深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智慧,精心打造每一处空间,赋予其独特的教育意义。学校大门和楼梯口悬挂着原创的楹联,这些由云南印社的蒋七二老师创作、戴志老师书写的楹联作品,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学楼内的党建文化长廊,以生动形式展示经典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美术教室内,“跟着线条赏民俗”线描作品展示了具有通海特色的民风民俗;科学走廊里,学生的科技小制作彰显着创新精神。
“我们希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校长向莹如此诠释学校的环境建设理念。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硬件环境上,更融入了学校的课程体系之中。
课程渗透 筑牢文明根基
在环境育人的基础上,秀山二小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立根共美”育人体系,分别从铸根、强根、育根、守根4个维度推进文明校园建设。
铸根工程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分年级制定好习惯清单,开展一年级常规评比、四年级成长礼等活动。班级劳动清单和家庭劳动记录表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学生参与社区劳动服务成为常态。
强根工程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从2017年开始的全员大课间跑步操,到2022年增加的全员啦啦操,秀山二小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学校篮球队在区级比赛中获得男女双冠,地面游戏让孩子们课间活力四射,欢声笑语充盈校园。
育根工程注重学习探究能力培养。学校每周40多个特色社团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科技小制作展示、棋类比赛、阅读活动等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展现独特才华。
守根工程培育家国情怀。学校通过“红领巾讲解员”大赛、“中华魂”演讲、杞麓湖环保小卫士评选等活动,将爱家乡、爱祖国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劳动让学生懂得了“粒粒皆辛苦”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得以实施。在音乐教室内,学生们在普俊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排练。“秀美童音”合唱团从这里起步,已荣获玉溪市“聂耳合唱团”称号。合唱团成员吕慈同学表示:“当用歌声赢得荣誉时,我们不仅仅是在唱歌,更是在用音乐传递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此外,秀山二小的省级水粉名师工作室、楹联教育基地、银饰之美校本课程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美育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化魅力、树立文化自信。这些美育活动与劳动教育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是秀山二小课程体系的另一大亮点。学校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探索“新时代农耕育人”模式,与社区合作建立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参与播种、除草、收获全过程。五年级学生许芸祎说:“劳动让我们懂得了‘粒粒皆辛苦’,更学会了耐心与协作。现在看到校园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觉得特别亲切。”目前,学校劳动案例已入选省级典型案例,学校通过“像农民一样思考”的劳动理念,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土壤,用心灌溉施肥,清除杂草,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人生是一场耕种,不与别人比快慢,而是向内探寻自己”的深刻道理。
从环境营造到课程体系的创建,从特色活动到文化传承,秀山二小实现了“一草一木皆育人,文明新风满校园”的美好愿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和广阔天空。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12-07
- 通海县烟叶收购工作平稳有序 2025-09-15
- 红白事“瘦身” 文明风拂面——新平县古城街道他拉社区移风易俗记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