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11301777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财政局 | 公开日期 | 2021-11-05 |
关于玉溪市2021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
关于玉溪市2021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
2021年10月29日在玉溪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
玉溪市财政局局长 高 勇
玉溪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云南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报告2021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请予审议。
一、1—9月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9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1.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18亿元,增长9.92%,完成年初预算的73.4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2.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22亿元,增长0.10%,完成年初预算的71.48%。
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81亿元,增长8.20%,完成年初预算的81.5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1.82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16亿元,下降0.38%,完成年初预算的61.32%。
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93亿元,增长23.91%,完成年初预算的80.9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02亿元,增长0.59%,完成年初预算的64.41%。
二、市本级全年收支平衡预计情况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和自然灾害对部分地区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经济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全年来看主要经济增速将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今年以来,玉溪因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国家房地产调控和能源双控政策等因素影响,财政收支矛盾更为突出。虽然全市上下一心,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基本兜住了“三保”底线、守住了债务红线、保障了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支出,但财政运行风险程度仍然较大。
(一)收入预计。根据税务部门及非税收入管理部门提供的测算数据,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3.98亿元,比年初增加2.29亿元、增长3.71%;比上年增加2.90亿元、增长4.75%。税收收入方面:比年初减少1.40亿元,下降2.95%,主要是因卷烟销量减少、增值税留抵退税同比增加等。非税收入方面:比年初增加3.68亿元,增长25.68%,主要原因:一是新增火车站保障房30年租金收入拍卖款5.60亿元,二是新增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收入0.28亿元,三是新增公租房出售收入1.08亿元,四是省自然资源厅尚未批复各县(区、市)土地连片开发方案,年度征收较预计减少0.90亿元,五是年初预算预计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收入中,有1.12亿元上年末已入库,六是森林植被恢复费、罚没收入等方面均略有增减,整体比年初呈现增加。
(二)财力预计。市本级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98亿元,上级补助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80.30亿元(其中:返还性收入-9.25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89.55亿元),下级上解收入18.04亿元、上年结转2.29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2亿元、调入资金16.44亿元,收入总计182.27亿元。上解支出27.08亿元、补助下级转移支付支出79.49亿元(其中:返还性支出2.51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76.98亿元),结转资金安排支出2.29亿元、指定用途的一般性转移支付12.96亿元、非税成本性支出7.34亿元,支出总计129.16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净可安排财力53.11亿元,比年初增加0.13亿元。
三、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目标调整情况
年初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全年目标是: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38.56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左右。支出安排310.62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左右。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步增长,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预算收入可实现年初预期目标。但支出受以下因素影响,将在年初预期目标基础上进行调整。一是13.16亿元中央特殊转移支付、15.35亿元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补助等一次性收入减收,支出规模比上年直接减少28.51亿元;二是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年初预算35.78亿元,全年预计27.20亿元,减少8.58亿元;调入资金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导致部分已列入年初预算的支出项目因调入资金的减少无法实施;三是受国家能源双控、减税降费政策和卷烟销量下降等因素影响,部分税种同比减收明显。其中,仅能源双控对全市总税收影响5.23亿元,对地方税收影响2.32亿元。针对以上原因,市财政局对各县(市、区)进行了深入调研,根据县级测算结果,建议全市全年收支目标调整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调整为139.23亿元,比年初预算增加0.67亿元,增长0.48%,比上年增加4.70亿元,增长3.4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目标调整为284.18亿元,比年初市人民代表大会目标调减26.44亿元、下降8.51%,比上年减少17.39亿元、下降5.76%。
以上支出测算暂未考虑按国发5号文件“市、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结余不再按权责发生制列支”的要求(近三年平均列支18亿左右)。若全省明确统一实施,则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仍有可能再下降。届时再作专门报告。
四、2021年市本级及高新区预算调整建议
2021年市本级年初市人民代表大会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61.70亿元,支出安排68.19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42.34亿元,支出预算安排32.02亿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9.01亿元,支出安排19.78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192.00万元,支出安排120.00万元。
2021年高新区年初市人民代表大会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5.96亿元,支出安排5.26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3.80亿元,支出预算安排12.40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0.70亿,支出安排0.70亿;社保基金预算未安排收支。
在预算执行中,受疫情防控、减税降费、资产(资源)盘活等因素影响,为使2021年财政预算安排更加准确、合理,现提出2021年市本级及高新区财政预算调整方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
1.市本级收支规模调整建议
市本级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整为63.98亿元,比年初预算增加2.29亿元、增长3.71%,比上年增加2.90亿元,增长4.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为69.82亿元(未考虑权责发生制平均每年列支4亿左右),比年初预算增加1.63亿元,增长2.40%,比上年增加2.97亿元、增长4.44%。
平衡情况:按照现行省对市、市对县财政体制计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98亿元,转移性收入106.31亿元(其中:返还性收入-9.25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89.55亿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6.01亿元),下级上解收入18.04亿元,上年结转收入2.29亿元,调入资金16.44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2亿元,债务转贷收入47.37亿元,收入总计255.6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82亿元,转移性支出137.44亿元,债务还本支出32.52亿元,债务转贷支出15.87亿元,支出总计255.65亿元。收支平衡。
2.市本级具体预算调整情况
(1)预算收入调整情况
①税收、非税收入。税收收入调整为45.95亿元,比年初减少1.40亿元;非税收入调整为18.03亿元,比年初增加3.68亿元。
②返还性收入。与年初一致不作调整,安排-9.25亿元。
③上级补助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调整为89.55亿元,比年初预算调减1.03亿元,比上年减少25.14亿元。增减变化主要原因为:今年比上年减少了财力性特殊转移支付13.16亿元、交通共同事权二级公路还贷补助资金15.35亿元等大额一次性补助。
④专项转移支付收入。调整为26.01亿元,与年初预算相比调减5.95亿元,比上年减少2.83亿元。主要原因:一是中央转移支付政策调整,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压缩专项转移支付;二是与去年相比,今年主要是疫情防控方面专项资金减少。
⑤下级上解收入。与年初预算一致不作调整,安排18.04亿元。
⑥上年结转结余收入。与年初预算一致不作调整,安排2.29亿元。
⑦调入资金。调整为16.44亿元,比年初预算数减少3.02亿元。主要原因:一是政府性基金调入减少。因土地出让收入进度不理想,土地出让收入比年初预算减少8.58亿元,相应减少政府性基金调入;二是其他调入增加3.22亿元,主要是增加江通、弥楚、晋红等高速公路跨省补充耕地购买用地指标款。
⑧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整为1.22亿元,比年初预算增加0.06亿元,主要是今年7月底省财政厅批复2020年决算后确定补充的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数为1.22亿元,为弥补今年财力缺口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⑨一般债券转贷资金。再融资一般债券转贷收入与年初预算一致不作调整,为47.37亿元。
(2)预算支出调整情况
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为69.82亿元,比年初预算增加1.63亿元、增长2.40%,比上年增加2.97亿元、增长4.44%。主要原因:一是上级转移性收入列支本级情况与年初预计发生变化影响;二是收入增加,预算执行中新增项目支出3.08亿元,其中列支本级2.53亿元。
②返还性支出。与年初预算一致不作调整,安排2.51亿元。
③补助下级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调整为76.98亿元,比年初预算调减2.53亿元,主要原因:一是各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科目调整;二是上级补助收入减少相应调减补助下级支出。
④补助下级专项转移支付支出。调整为30.87亿元,比年初预算调减8.15亿元,主要原因是上级补助一次性的专项转移支付减少。
⑤上解上级支出。调整为27.08亿元,比年初增加1.38亿元,一是师院上划增加上解1.7亿左右;二是预计收入增加,相应上解增加;三是PPP项目以奖代补资金扣款、2019年基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固定基数不再上解。
⑥债务转贷支出。与年初预算一致不作调整,安排15.87亿元。
⑦债务还本支出。与年初预算一致不作调整,安排32.52亿元。
(3)新增预算情况
新增预算安排3.08亿元。主要是:化解历年暂付款1.53亿元、消防救援支队两项补助经费0.22亿元、水利项目前期费0.10亿元、2021年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暨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复审“以奖代补”专项补助资金0.24亿元、昆磨高速公路绿化美化配套资金0.19亿元等。
(4)动支预备费情况
年初安排预备费1.5亿元,截至目前已使用0.59亿元,主要是中心城区抗旱应急调水费用0.22亿元、民兵对口支援边境地区疫情防控经费0.30亿元、2021年疫情防控经费0.04亿元等。
(5)部门预算调剂情况
①年初预算调减情况。调减年初预算安排2.65亿元,一是财政压减非“三保”非刚性支出0.81亿元,主要是:比亚迪新能源购车补助及充电站建设资金0.20亿元、2019年度城市管网专项资金0.10亿元、2019年度中央财政中西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专项资金0.22亿元、玉溪市城市规划馆建设专项资金0.12亿元等非“三保”资金。二是部门申报缴回财政预算资金51笔,涉及金额1.84亿元。
②预算指标调剂情况。截至目前,资金规模不变,发生调剂部门预算指标180笔,涉及金额4.07亿元,主要是重点项目前期经费1.45亿元、农发行农村公路贷款还款专项资金0.27亿元、玉磨铁路征地拆迁经费0.63亿元、人员及社保预留经费调剂0.68亿元等。
(6)盘活存量资金情况
2021年经过两批次集中盘活,共盘活收回存量资金1.88亿元,按照上级规定的盘活存量资金账务处理方式,存量资金先冲减原支出科目,再按新安排的科目列支,因此不增加支出规模,但会导致相应科目人行端支出与财政总会计核算不一致。目前,存量资金共安排项目支出1.88亿元,主要是:重点项目春节维稳经费0.13亿元、2021年一般债务付息支出0.94亿元、市属高中教育发展专项资金0.10亿元、红龙路改扩建项目0.30亿元等。
(7)直达资金情况
市级财政要求各县(市、区)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入库,确保资金下达后能及时支出,同时在收到上级下达直达资金三日内要求相关部门提供资金分配方案,确保资金及时下达。根据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数据,截至目前,玉溪市共收到上级下达直达资金44.98亿元(含参照直达资金1.64亿元)。已下达市直部门和县级财政36.23亿元,下达进度80.6%,未下达资金主要原因是部分部门未能及时提供资金分配方案;已支出22.94亿元,支出率51%,下一步市财政局将督促市直部门和县级财政统筹资金,加快资金支出进度。
(8)“三公”经费调整情况
市本级年初预算安排“三公”经费合计4684.40万元,比上年预算数降5.40%。其中,公务接待费1788.30万元,比上年降13.10%;公务用车经费2496.10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500万元),与上年持平;因公出国境经费400万元,与上年持平。在未接到上级压减要求的情况下,本次暂不作调整。
(9)其他事项
①年初安排预算时为确保人员正常增资、抚恤补助以及其他人员经费变动及时到位,预留人员经费1.50亿元。截至目前共安排0.59亿元,结余暂不作调整,以确保10—12月人员变动需增加支出。以上预留经费实际发生支出时相应会引起功能科目发生变动,但不引起支出总规模变动。提请本次人大常委会同意由市财政局按照市委编办、组织部门及人事部门人员审批手续先行安排相关经费支出,待年终决算时一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②新增预算报备事项。根据2020年五届市委常委会176次会议和中共玉溪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2月19日专题会议决定,市级需安排特定项目2021—87号经费0.14亿元,市财政局3月17日向市人大常委会履行报备手续,在调整预算前已下达完毕。
3.高新区收支规模调整建议
高新区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整为6.48亿元,比年初预算增0.52亿元,增8.7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为4.15亿元(本级支出3.95亿),比年初预算调减1.11亿元,减21%。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调整情况
1.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调整为28.80亿元,比年初预算减少13.54亿元,下降31.99%,比上年减少16.88亿元,下降36.96%;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调整为20.66亿元,比年初预算减少11.36亿元,下降35.48%,比上年减少28.35亿元,下降57.85%。主要原因:一是上年一次性抗疫特别国债15亿元,今年无此项收支;二是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
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8.80亿元,转移性收入6.56亿元,上年结余5.21亿元,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70.64亿元,收入合计111.21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66亿元,转移性支出6.71亿元,调出资金13.20亿元,债务还本支出9.34亿元、债务转贷支出61.30亿元,支出合计111.21亿元。收支平衡。
2.项目支出调整事项。调减项目主要是:高速公路专项债券支出5.00亿元、专项债券付息0.36亿元、土地报批规费6.17亿元、财源建设引导专项资金1.32亿元、PPP项目政府支出责任经费0.80亿元、其他项目经费0.65亿元、预留上解2.30亿元以及上级补助列支本级减少等。新增支出7.88亿元,其中:2012年火车站片区保障房项目工程款1.88亿元;应急专项资金6.00亿元,主要用于应急化解到期债务风险,在实际支出中根据需求调剂使用。
3.年初预算应急专项资金5.00亿元使用情况。截至目前,已安排使用4.57亿元,其中:玉溪大河下段黑臭水体治理及海绵工程资金1.00亿元;弥玉、玉楚高速公路征地拆迁资金1.24亿元;农村危房改造项目0.76亿元;玉溪论坛0.15亿元;大戛高速贷款还本0.50亿元;“两节”前重点项目维稳资金0.22亿元;晋红高速公征地拆迁项目0.62亿元、晋江高速公路项目经费0.08亿元。
4.高新区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调整为12.26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4.39亿元,增56%,比年初预算减1.58亿元,减11%。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调整为11.77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4.28亿元,增57%,比年初预算数减0.62亿元,减5%。
(三)社保基金预算调整情况
1.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按人员、标准编制的预算,受政策变动费率调整、社会平均工资及缴费基数核定增长、参保扩面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国务院大规模降费政策实施的影响,收支均发生变化,需进行调整。调整后,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9.58亿元,比年初预算数增加0.57亿元、增长1.96%,社会保险基金上解下拨收入46.55亿元,上年结余68.89亿元,收入总计145.02亿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1.93亿元,比年初预算数增加2.15亿元,增长10.87 %,社会保险基金上解下拨支出68.28亿元,年终滚存结余54.81亿元,支出合计145.02亿元。收支平衡。
2.高新区社保基金预算年初预算为零,本次不作调整。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整情况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89.00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97.00万元,增长50.52%,加上级补助114.00万元,收入总计403.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54.00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34.00万元,增长28.33%,调出资金249.00万元,支出合计403.00万元。收支平衡。
2.高新区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整为0.51亿元,比年初预算减0.19亿元,减27.00%。支出调整为0.51亿元,比年初预算数减0.19亿元,减27.00%。
以上调整为截至目前掌握的情况,若本次调整方案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仍发生其他调整变动的,在次年市人民代表大会上再作报告。
(五)政府债券调整情况
市本级2021年初预算编报再融资债券转贷收入62.07亿元,其中列支市本级40.84亿元(一般债券31.50亿元,专项债券9.34亿元),转贷县级21.23亿元(一般债券15.87亿元,专项债券5.36亿元);编报新增专项债券转贷收入30.00亿元,其中列支市本级5.00亿元,转贷县级25.00亿元。
2021年预算调整情况为:再融资债券转贷收入62.07亿元,与年初预算相比无变化;新增专项债券转贷收入55.94亿元,全部转贷各县(市、区),其中6月份提前批次14.43亿元,8月份第二批次22.00亿元,10月份第三批次19.51亿元,与年初预算相比增加25.94亿元。提前批次和第二批次在专项调整预算时已经报告,本次调整新增加第三批次。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牢固树立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百姓的“好日子”的思想,正视困难思对策、勠力同心强联动、多措并举出实招,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亮足“铁手腕”,全力保障“一极两区”建设,努力用现代化财政的建立保障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以赴确保“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一)加大土地出让,盘活资源(资产)。在财源培植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财力支撑的情况下,盘活资源(资产)仍是化解当前财政收支矛盾的重要手段。需进一步压实责任,督促土储部门进一步加快土地出让,在土地出让收入未实现调整预算收入目标时,坚决不拨付相应支出;若不能实现目标,则在年末进一步压缩支出,以确保年终预算平衡,届时再向市人大进行报告。
(二)做好增收节支,兜牢“三保”底线。为弥补一般公共预算财力缺口,必须打好增收节支的组合拳。要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一是严格按照“三保”优先的顺序安排预算,“三保”未全部列入预算的,一律不得安排其他支出。二是严格预算执行,不得在执行中变通压减“三保”支出,不得擅自改变“三保”支出预算用途,尤其保障好义务教育教师等重点群体工资发放,要优先发放教师和离退休人员工资,再发放其他事业人员工资,最后才能发放公务员工资。三是实施分类管控措施,对高风险县(华宁县、通海县、元江县),要重新审视预算安排,优先保障“三保”需求;对中风险县(峨山县),在“三保”支出未落实前,除应急支出外,不得安排其他事项;对低风险县(红塔区、江川区、澄江市、易门县、新平县),要强化县级“三保”运行监测。
(三)强化收入征管,确保颗粒归仓。市财政局将积极对接税务、住建、国资委等税收及非税重点执收部门,对辖区内税收情况进行梳理盘点,挖掘存量潜力,认真落实收入组织各项措施,高质量完成收入时点任务;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加强稽查清欠清漏,确保税收收入平稳增长;指导督促各县(市、区)加快出台县乡财政体制,切实加大对乡镇一级财力的培养,做强乡镇财力,提高县级财政自给率。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接,以国企税收倍增计划为突破口,压实任务,确保市级国企完成地方留成税收不低于3亿元的目标。
(四)紧跟政策导向,积极向上争取。今年的向上争取,最重要的是盯紧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是省级高质量发展奖补转移支付。省级初步的方案是对发展排名全省前5名的州(市)和前30名的县(市、区)分别给予2亿元的补助,这是一个极好的政策红利,建议各县(市、区)认真对照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市本级和3—4个县(市、区)拿到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二是抓住省级支持地方成立产业投资基金的政策,做大基金规模,支持全市各级产业发展。三是围绕省委省政府玉溪现场办公会“一极两区”的定位,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特别是争取省级设立共同富裕专项转移支付。四是做好项目谋划,积极向上争取专项债券资金支持。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确保全市财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有力监督下,按照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有关决议要求和本次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实现本次预算调整确定的财政收支目标,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
- 玉溪市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中医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儿童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