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828896 | 文     号 |   |
来   源 | 市非遗中心 | 公开日期 | 2018-05-15 |
省级名录——跳三桩
省级名录——跳三桩
跳三桩是玉溪市易门县小街乡歪头山苗族独有的舞蹈,融苗族民间舞蹈、音乐、杂技为一体,动作难度高,观赏性强。按当地传统,跳三桩只在苗族花山节时才表演。
跳三桩无文字记载,主要以口传身授方式传承。1949年后该舞蹈曾一度中断,20世纪80年代由县民间舞蹈集成工作者搜集整理,在龙志文、龙世华等苗族老人传授下重获新生。
跳三桩由“跳桩”、“架花”、“滚刀”、“滚锅”、“顶碗”5大套路近30余套动作组成。“跳桩”是男舞者边吹笙边在高1.2米、口径0.3米的3棵树桩上跳“探路步”或“小踢腿”,依次表演“跳桩”、“穿花”、“走梅花”、“逗脚”、“倒立”、“下腰”、“虎爬”等舞段,然后再表演“叠罗汉”、“上天梯”、“垒宝塔”等难度较大的动作和造型。“架花”由四男四女或五男五女表演,以“穿花”舞段,男舞者为“花架子”,女舞者为“架上花”,一男一女组成一架花。
表演时,女舞者双脚分站男舞者双肩上,男女舞者都吹着芦笙,做穿花(舞语称“编篱笆”)表演。女舞者从男舞者肩上下来后,两人,或三人、四人、五人不等,表演“望家乡”、“划小船”、“头肩肘支撑倒立”等舞段。表演“滚锅”的男舞者吹笙环绕口径1.2米的铸铁铁锅起舞,然后依次表演“骨碌猫”、“二人滚”、“三人滚”、“罗汉滚”、“螳螂滚”、“乌龟滚”、“猴子滚”等套路和动作。“滚锅”最初只由男性表演,后来女舞者也参与表演过一些套路。“滚刀”由男舞者在一组刀阵上表演,一组刀阵由五把刀口朝上的尖刀等距呈直径约50厘米的圆圈状置放组成。舞者头部触于刀阵中心为圆心和支点,双脚在圈外支撑为半径及另一支点,躯干悬空。舞者吹着芦笙,逆时针方向不断翻滚,至一圈结束。体力、功力俱佳者,可翻滚两圈。“顶碗”是男女表演者将瓷碗置于各自所吹芦笙的最长一根笙管顶部,然后边吹笙边舞蹈。除“滚锅”套路外,其余套路都由表演者自己吹奏的芦笙曲作伴奏。歪头山苗族芦笙曲很丰富,跳三桩表演中吹奏的是《探路曲》和《盼天明》,节奏悠缓,旋律委婉哀怨,有凝重悲怆之感。
跳三桩体现了苗族坚韧顽强的民族性格,审美取向健康大方,舞蹈语汇和舞蹈韵律、服饰等都带有浓郁的苗族文化特征,体现出特殊的艺术价值。其技巧性强,动作难度大,一般人很难模仿,也难以普及,许多技巧动作都是舞者年幼时在大人的指导下训练出来的。
自1985年起,跳三桩数次参加省、市运动会和民族民间文艺汇演,皆获金牌。玉溪市、县文艺工作者多年来以跳三桩及歪头山苗族民间舞为素材,创作演出的舞蹈《帽儿尖尖帽儿圆》、《坐夜》、《花裙芦笙舞起来》、《烟盒胡琴调》和歌曲《花山情歌》、《稼籴阿啰峁喈》等节目,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奖项。
相关阅读:
- 省级专家人才“下沉”通海华宁 专业服务赋能县域发展 2025-09-01
- 玉溪农职院烟草栽培与加工技术专业群再度入选省级“双高计划” 2025-08-19
- 玉溪市市级行政执法检查对象名录库 2025-08-12
- 玉溪市拟认定市级乡村工匠和 拟推荐省级乡村工匠名师人选公示 2025-06-27
- 玉溪市教育体育局关于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拟推荐对象名单的公示 2025-06-06
- 云南省2025年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问题专项整治省级实地复查公告 2025-06-03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2024年度拟推荐国家级、省级优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拟认定市级优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公示 2025-05-20
- 媒体关注 | 中央、省级、行业各大权威媒体点赞永金高速戛洒至元江段通车运营 2025-05-12
- 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2025-04-17
- 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