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99623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8-12-25 |
市科技局调研中科院驻澄江科研机构
12月12日中科院昆明分院戴开结副巡视员、市科技局李世华局长、杨洪文调研员,在澄江县政府刘吉祥副县长陪同下调研中科院驻澄江科研机构。调研了我市重要的基础应用研究力量-中科院在澄江有3个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站是在973计划的资助下,于1997年开始定点测试,2008年经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准正式开始建设,地球上最好的观测太阳爆发活动的望远镜平台,观测平台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抚仙湖太阳望远镜观测平台及配套设施建设1米红外太阳塔观测室、多通道多波段太阳望远镜观测室、实验综合楼4层的建筑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抚仙湖高原深水湖泊研究站,是2014年6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与玉溪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研究站,位于抚仙湖北岸,作为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平台,重点针对抚仙湖深水湖泊形成演化、生态环境演替与治理保护、资源利用与保护等进行监测与研究,旨在揭示高原深水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动力学特点、演变规律及其对人类扰动的响应特征,探索治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途径,成为西南高原湖泊研究基地。研究站以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为对象,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观测、湖泊生态修复、湖泊环境治理方面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积累了大量科学资料,为湖泊的保护与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澄江古生物研究站是1998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澄江县帽天山建立的集野外研究、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等功能为一体的研究站。帽天山被发现的寒武纪早期澄江动物群是一个举世罕见的化石宝库。澄江动物群中化石丰富且保存精美,生动再现了距今五亿二千万年前海洋生物的真实面貌,充分显示出寒武纪早期生物的多样性,将绝大多数现生动物门类的演化历史追溯到寒武纪开始,为揭示生物“寒武纪大爆发”的奥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证据,在国际上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社会发展科)
相关阅读:
- 澄江市应急管理局为防灾减灾救灾做好保障工作 2025-05-19
- 澄江澄海医院医疗广告样件及审查证明(无章) 2025-05-06
- 澄江市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地震应急处置培训 2025-04-30
-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澄江分局圆满完成 2025年度道路交通噪声昼间监测工作 2025-04-21
-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澄江分局圆满完成2025年 一季度环境空气监测工作 2025-04-21
- 澄江市应急管理局到梁王河水库开展清河行动 2025-04-17
- 澄江爱雅仕口腔门诊部医疗广告成品样件表及审查证明(无章) 2025-04-09
- “四维发力”筑牢森林防火屏障 澄江市清明假期实现“零火情” 2025-04-08
- 澄江市防震减灾局 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 2025-04-03
- 提级管理 | 玉溪职业技术学院职教集团澄江分校揭牌仪式举行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