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825120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8-05-07 |
玉溪市江川区R&D研发经费投入现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战略性投入,是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R&D经费投入与地区GDP之比(R&D经费投入强度)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时至今日,该指标越发被人们重视。
一、玉溪市江川区R&D研发经费投入现状
2012-2016年,虽然R&D研发经费投入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从2012年的192.3万元到2016年1855.3万元,R&D研发经费投入在5年间增长了近10倍,年均增长率达76.24%、远高于同期GDP13.72%的年均增长率, 所以R&D经费投入强度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由于GDP的起始数值远大于R&D研发经费投入的起始数值,致使R&D经费投入强度的上升趋势没有R&D研发经费投入的那么强劲。因此,R&D研发经费投入的高增长率足以说明全社会研发与创新的意识逐步加强,这与江川区近年来大力营造科技创新工作环境,鼓励科技与创新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着密切的关系。
2012-2016年玉溪市江川区R&D研发经费投入情况
单位:万元、%
年度 | R&D经费投入 | 增幅 | GDP | R&D经费投入强度 | 增幅 |
2012 | 192.3 | 484945 | 0.04 | ||
2013 | 765.7 | 298 | 555292 | 0.14 | 250 |
2014 | 625.3 | -18 | 655989 | 0.1 | -29 |
2015 | 3495.4 | 459 | 724863 | 0.48 | 380 |
2016 | 1855.3 | -47 | 810895 | 0.23 | -52 |
二、玉溪市江川区R&D研发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江川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创新型玉溪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科教兴江”发展战略,全区R&D活动日渐活跃,R&D经费投入呈逐年增长之势,但与发达县区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十二五”末期,我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0.48%,与全省平均水平0.8%差距较大。
(一)全社会科技创新观念淡薄
受经济增长方式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企业普遍存在科技创新观念淡薄的问题。多数企业依然从事传统产业,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依靠投资增长推动的粗放型经济,对科技创新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不高,部分企业家观念落后,习惯于现有生产模式,对技术创新投资相对谨慎;多数企业尚未定期制定研发计划,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缺乏,企业投资以扩大生产规模获取短线利润为主,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不足;对科技人员缺乏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难以吸引创新人才,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外流现象较严重。我区科技型企业的数量和质量较发达县区有巨大差距,企业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缺乏风险经营理念和自主创新意识,多数企业都是共同聘用一个会计,负责企业的财务、项目申报管理和其他文秘工作,不熟悉企业科技管理,时间精力也难于保证到位,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氛围还不够浓厚,鼓励创新、激励创业的社会机制仍未建立。
(二)R&D经费投入强度偏低
全区科技投入的整体态势良好,R&D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加,但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额比重较小,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企业R&D经费投入只有达到其销售收入的5%以上,才有较强的竞争力,达到2%只能维持企业的基本生存,不到1%的企业极难生存。2017年,全区48户规模以上企业中,仅有11家企业开展了R&D活动,占规模以上企业的22%,有78%的企业未开展R&D活动;绝大多数企业依赖于对技术的引进与生产线直接装配,不重视技术储备和技术升级工作,缺乏自主创新的技术开发能力;全社会尚未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方式,缺乏金融、投资机构、社会资金、资本市场共同参与和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机制,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尚未形成;区级财政科技投入不足(见表格)。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率虽稳步增长,但绝对值偏小,而红塔区、新平县年财政科技投入经费达到4000万元以上,差距明显。
2013-2017年玉溪市江川区县本级财政科技拨款情况
单位:万元、%
年度 | 县本级财政科技拨款 | 增幅 |
2013 | 762 | —— |
2014 | 974 | 27.8 |
2015 | 1079 | 10.8 |
2016 | 1161 | 7.6 |
2017 | 1350.3 | 16.3 |
(三)研发人力投入不足
科技人员的数量与素质是决定企业R&D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R&D能力与科技人员的数量、素质具有直接的线性关系。毫无疑问,企业拥有的技术研发人员数量越多,实现技术研发突破的可能性就越大,企业所拥有的技术研发人员的素质越高,知识结构越合理,它的研发能力也就越强。我区科技人才严重匮乏,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尖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匮乏;主导产业学科带头人分布不均衡,全区只有2个市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个省级创新型人才,并且只集中在磷化工和花卉两个行业的两家企业;企业实用技能人才培养困难、总量不足,对本土人才尤其是一般技术性人才重视不够,流失现象严重,技术力量不足,制约企业创新发展;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门槛过高,新兴产业领域受理部门尚未明确,职称申报难,职称待遇难以落实;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政策奖励机制不健全,人才瓶颈制约明显。
(四)企业创新合作度偏低,产学研合作缺乏长期稳定机制
我区的规上企业中,仅有10%的企业开展了创新合作,创新合作度明显偏低;产学研合作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在创新合作企业中,产学研合作仅为8.3%。从产学研合作形式来看,共同完成科研项目为合作的最主要形式,其次是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聘用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人员到企业兼职,可见,目前我区产学研合作仍以解决临时性科研项目为主,长期的、固定的产学研全面合作格局尚未形成,企业创新产学研结合不够、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不强。
三、玉溪市江川区R&D研发经费投入及统计工作打算
我区将对照《玉溪市实现2020年R&D经费投入占GDP2.5%实施方案(试行)》要求,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成年度R&D经费投入目标。一是召开民营经济和科技发展大会,落实科技奖励政策,表彰奖励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个人,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引导全社会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二是以项目为抓手,积极鼓励企业自主开展科研开发,申报各级科技项目,引导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三是鼓励企业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以企业为主体,创建各类研发平台。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利用高校资源,依托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为企业开发技术、工艺、产品以及培养人才助力。四是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类优惠政策,以政策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和研发经费投入工作。五是建立科技统计工作协作机制,强化科技、统计部门协调和沟通,强化项目扶持政策导向,主动服务督导,确保R&D研发经费统计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应统尽统,携手做好R&D研发经费统计工作,确保我区R&D研发经费投入统计工作完成既定目标。
相关阅读:
- 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等税收优惠政策概览丨③研发投入篇 2024-11-22
- 全市R&D投入规模持续增大 投入强度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度玉溪市R&D经费投入简析 2024-11-19
- 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等税收优惠政策概览 | ③研发投入篇 2024-11-18
- 云南省减税降费政策指南 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等税收优惠政策概览丨③研发投入篇 2024-11-18
- 研发投入篇丨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等税收优惠政策概览③ 2024-11-18
- 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等税收优惠政策概览丨③研发投入篇 2024-11-18
- 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等税收优惠政策概览丨③研发投入篇 2024-11-18
- 研发投入篇丨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等税收优惠政策概览③ 2024-11-18
- 研发投入篇丨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等税收优惠政策概览③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