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68700 | 文     号 | 统计信息第118期 |
来   源 | 玉溪市统计局 | 公开日期 | 2024-11-19 |
全市R&D投入规模持续增大 投入强度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度玉溪市R&D经费投入简析
研发投入(R&D)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入强度的国际通用指标,它反映一个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水平。是反映一个地区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监测指标。
为巩固提升玉溪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果,推动玉溪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玉溪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和措施,在狠抓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创新研发的动力和活力。2023年度,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创历史新高,为推动玉溪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全市科技创新研发能力稳步提升,整体运行良好
(一)R&D投入规模持续增大,投入强度再创历史新高
从投入规模看,全市R&D经费投入总量持续增大。2023年度全市R&D经费投入总量再次跨越30亿元大关(2022年首次突破30亿元大关),达到34.47亿元,比上年增长8.5%,增速高于全国8.4%的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当年全市实现GDP2564.8亿元,同比增长3.5%。R&D经费投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5个百分点。数据结果表明2023年度全市R&D经费投入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并快于全市经济发展增长幅度。分县(市、区)看,投入规模超10亿元的是红塔区17.65亿元;超1亿元的是新平县8.14亿元、易门县3.04亿元、江川区1.58亿元和通海县1.53亿元;投入不到1亿元的是澄江市0.78亿元、峨山县0.79亿元、元江县0.67亿元和华宁县0.28亿元。
从投入强度看,增幅快速提升,整体运行好于全国“十三五”年平均增长水平。2023年度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为1.34%,比全省1.15%的平均水平高0.19个百分点,比全国2.65%的平均水平低1.31个百分点。比2022年度提高0.08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快于全国“十三五”以来0.02个百分点的年均水平,快于全省0.01个百分点。数据结果表明2023年度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再创历史新高,继续延续较快提升态势。
分县(市、区)看,投入强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县区有新平县2.91%、易门县1.77%和红塔区1.60%。其余县(市、区)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华宁县最低,仅为0.19%。
2023年度玉溪市R&D经费投入规模和强度在云南省排位均位列第3位,排位与2022年保持一致,没有变动。
以上结果显示:2023年度,全市R&D经费投入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这一结果也表明玉溪市2023年度在科技创新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企业R&D经费投入占主体地位,是拉动R&D经费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投入执行主体看,企业投入占主体地位。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校是我国R&D活动的三大执行主体。省返2023年度玉溪市研发年报数据显示,在2023年度全市R&D经费投入中,全市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校三大执行主体R&D经费投入分别为32.16亿元、2.12亿元和1.54亿元,分别比2022年度增长7.9%、15.7%和121.6%。增幅除企业占比比全国增长8.6%的平均水平低0.7个百分点外,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校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分别高14.6和107.5个百分点(2023年度全国三大执行主体R&D经费分别为25922.2亿元、3856.3亿元和2753.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6%、1.1%和14.1%)。
从投入类别看,企业的试验发展是R&D经费投入的主力。2023年度全市R&D经费投入中属于企业投入的试验发展占比达到了95.2%,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项占比不足5%。这一结果使企业投入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1.4%。
从投入资金来源看,企业资金是拉动R&D经费增长的主要力量。2023年度全市企业R&D资金投入占全社会R&D经费投入的比重达到了93.3%,对全社会R&D经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2%。表明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依然稳固,彰显企业仍是拉动全市R&D经费增长的主要力量,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三)规模以上全部法人企业(“四上企业”)R&D经费投入占九成以上,是全市R&D经费投入的主力
2023年度全市675户“四上企业”共投入D&D经费32.9亿元,占全市入D&D经费投入总量的93.1%。企业R&D投入强度(R&D经费/主营业务收)为2.13%,好于全市整体R&D投入强度1.34%的平均水平。比2022年度提高0.15个百分点,提升幅度也快于全市经费投入强度同比上升0.08个百分点的水平。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扮演关键角色。全部675户“四上企业”中仅15户大型企业(占比2.2%)投入R&D经费19.72亿元,同比增长34%。投入R&D经费占六成以上,比重达到61.5%,对R&D经费投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6.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5.4亿元,同比下降1.7%。比重达到34.8%,对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近三成,达到26.3%。
从行业分类看,工业企业稳占“C位”。全部675户“四上企业”中501户工业企业(占比74.3%)投入R&D经费30.46亿元,同比增长3.1%。投入R&D经费占比高达九成以上,为94.9%,对R&D经费投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1.5亿元,同比下降1.0%。比重达到89.8%,对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超过四成,达到40.7%。
(四)红塔区R&D经费投入规模最大,对R&D经费增量的贡献率达到292.3%
2023年度全市全部规上法人企业共投入R&D经费32.09亿元。其中:红塔区投入15.56亿元,比重达到48.5%,比2022年度上升13.1个百分点。其次是新平县,投入8.07亿元,比重为25.1%,比2022年度下降7.2个百分点。两县投入规模超过七成,达到73.6%。
在县域R&D经费投入中,从两年投入变动情况看,全市九县(市、区)中有红塔区、江川区、通海县、峨山县和元江县5个县(市、区)实现增长,而华宁县、易门县、新平县和澄江市4个县市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易门县、澄江市和新平县下降幅度超过2位数,2023年度比2022年度分别下降了40.7%、20.3%和17.9%。从R&D投入对增量的贡献率看,红塔区贡献最大,达到增量的292.3%。而易门县和新平县因2022年度在R&D经费投入中研发用固定资产占比较大,导致2023年在无同比投入的情况下投入比重分别下降7.4个和7.2个百分点。特别是对R&D经费投入增量 的贡献率分别为-127.4%和-107.7%。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全市的提升潜力。
(五)全市R&D经费投入产出效率为2.13%,红塔区最高达到2.90%
R&D投入产出效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投入规模及水平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反映了科技创新投入的总规模和发展水平,而且能够清晰地显示科技资源的布局及配置情况。首先,R&D投入强度的提升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其次,R&D投入强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县域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第三,R&D投入强度的提升还能够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从R&D投入强度上也可以揭示科技投入方面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
按2023年全部规上法人企业的R&D经费投入与主营业务收入计算的2023年度全市R&D经费投入产出效率为2.13%,比2022年度的1.98%提升0.15个百分点。分县区看,投入产出效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3个县(市、区)。分别是:红塔区2.90%、澄江市2.67%和新平县2.26%。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6个县(市、区)。分别是:华宁县0.55%、通海县1.08%、江川区1.48%、易门县1.48%、元江县1.48%和峨山县1.51%。
从R&D经费投入产出效率变动情况看,2023年度比2022年度提升0.15个百分点。分县(市、区)看,提升幅度最大的为红塔区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下降最多的是易门县,比2022年度的2.79%下降了1.31个百分点。
上述结果表明,随着玉溪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全市R&D经费投入规模逐年扩大,投入强度稳步提升,特别是2023年度红塔区R&D投入强度占位第一位,为全市科技创新实现更多“并跑”和“领跑”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从而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六)新产品研发项目增加,带动新产品销售收入快速提升
2023年度玉溪市全部规上法人企业共实施846项新产品开发项目,同比增长28.2%。同年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500.91亿元,带动新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收106.9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1%,增幅快于全部规上法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2.2%)29.3个百分点。
以上结果反映出科技创新特别是新产品研发对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率的重要支撑作用。同时还能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丰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组合,给现有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增加每个客户的平均消费额。二是新产品的开发可以帮助企业进入新的市场领域,实现市场的多元化,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三是新产品的开发往往需要新技术的支持,这可以推动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四是新产品的开发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资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研发投入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023年度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快速增长,增速快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投入强度创历史新高,达到1.34%,提升幅度也高于全省1.00%的平均水平,全市科技创新研发运行良好。但在研发投入活动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仍不容忽视。
(一)七成以上的企业没有开展研发活动,自主创新意识不足
2023度,全市675户规上法人企业(“四上企业”)中,开展R&D活动的单位数仅有170户,占比不足三成,仅为25.2%。同时比重还比2022年度的25.8%下降了0.6个百分点。从全市各县区看,2023年度有R&D活动的单位数比重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县区仅有3个,分别是华宁县、元江县和澄江县。而此3县的R&D经费投入规模均很小,难以对全市增长产生积极作用。
上述结果反映出全市74.8%的企业对自身未来的发展缺乏充分的谋划和市场布局,对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缺乏潜在的风险意识,特别是对通过开展创新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认识乏力。
(二)R&D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益差,支撑作用疲软
2023年度在全市全部规上法人企业R&D经费投入中,用于新产品开发的经费支出为31.31亿元,同比增长了61.5%。而同期实现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为500.91亿元,同比仅增长27.1%。对比结果反映出投入与产出不同步不匹配的现实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企业的新产品研发与市场需求不对称,新研发产品适应市场的覆盖能力差,支撑作用疲软的现实。
(三)政府对研发的资金支持乏力,规模同比下降11.9%
2023年度省返研发年报数据结果显示,2023年度在全部规上法人企业的R&D经费投入中,来自政府部门的研发资金不增反降,总量为21.3亿元,比2022年度的24.2亿元减少了2.9亿元,同比下降了11.9%。特别是在企业的试验发展支出中,2023年度政府资金仅有2669.6万元,比2022年度的6772.5万元减少4102.9万元,同比下降60.6%。
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来自政府部门的研发资金大幅减少可能会带来以下影响:一是导致科技创新能力受限,从而制约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二是导致产业升级受阻,特别是可能会导致一些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受阻,影响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的高端化发展。三是导致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全球化竞争中,研发投入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四是导致就业和经济增长受影响。研发活动能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推动经济增长。研发资金的减少可能会导致就业机会减少,经济增长放缓。五是使企业研发投入受到影响,因为政府资金的减少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减少对研发的投入。六是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来自政府的研发资金减少可能会影响社会对科技的期待和信心,减少公众对科学研究的支持,从而影响社会的整体科技发展氛围。
(四)研发补助政策落实不到位
从2022年起,为强化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和引导企业持续加大R&D经费投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促进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国家、省及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激励企业开展研发的补助政策,且当年实施效果较好。2023年度,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伴随整体市场疲软,特别是县(市、区)财政资金困难等,导致大多数县(市、区)都没有及时兑现国家、省和市级奖补资金,补助激励政策成为空话,没有落实到位,这种情况如长此以往必将挫伤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积极性。
(五)税收减免力度不够,覆盖面低
从全市创新激励政策实施情况看,2023年度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数为93户,同比增加16户,增长20.8%。这一结果虽呈上升趋势,但从享受政策户数与全部法人企业数结构占比上分析,则全市全部法人企业中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数比重仅为13.8%。即使是从有R&D活动的单位数来分析占比也才54.7%,刚刚超过一半。特别是县域发展不平衡,全市一半以上的县(市、区)企业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重不到全市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峨山县、元江县和澄江市的占比还出现不增反降的情况。三县(市)2023年度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数比重比2022年度分别下降了26.6、20和21.7个百分点。
三、工作建议
(一)用好用活政府资金的激励引领作用
充分应用好政府资金配套政策,引导创新研发主体加大R&D经费投入。根据玉溪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巩固提升方案,到2025年,实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倍增、突破52亿,年均增长17.3%的目标。全市要围绕全社会研发投入倍增进行系统布局、统筹部署,加快研究出台研发经费投入奖补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研发激励政策,通过稳步提升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引导和激励创新主体加大R&D经费投入。同时,强化政策服务,帮助研发企业切实享受政策红利,引导企业做好科技投入后相关政策的应享尽享,如全额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等。
(二)有效提升企业家科技创新意识
针对七成以上企业没有开展研发活动,自主创新意识差的实际,建议由市科技部门组织全市“四上企业”法定代表人开展创新驱动发展知识学习,重点强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文件精神学习,有效提升企业的科技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
(三)提升R&D研发投入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精准性
针对R&D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益差,支撑作用疲软的实际,建议市科技部门强化市场导向,严格R&D研发投入新产品开展项目管理和审核,提升研发项目适应市需求的精准性。
(四)提升研发统计工作效能
完整准确的研发统计数据离不开高效运行的研发统计工作。为此,一是要加大对全市全部规上法人企业研发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提升业务素质全面提高研发数据质量。二是市科技和统计部门要强化协调配合,充分运用“一线工作法”,深入企业做好“一对一、手把手、点对点”的指导服务工作。力求企业统计人员能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力求做到研发经费应统尽统,数据归集全面准确,提高研发项目的审核通过率,客观真实的反映全市研发投入情况。
签发:赵光能 审核:雷沁东 拟稿:张恺维
相关阅读:
- 市政府法制办顺利完成2015年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 2015-04-21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召开2016年全市环境保护暨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 2016-03-09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
- 玉溪市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中医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