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938588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8-08-06 |
玉溪市农业局关于建立农业产业扶贫联系指导工作机制的通知
玉溪市农业局关于建立农业产业扶贫
联系指导工作机制的通知
各县区农业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抓好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打牢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稳定脱贫基础,确保2020年完成产业扶贫既定目标。经研究,决定建立联系指导县区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机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产业扶贫的决策部署,围绕打造“大产业”、培育“新主体”、建设“新平台”的总体要求,坚持统筹产业、统筹规划、统筹任务、统筹资金、统筹力量“五个统筹”的基本路径,扎实推进全市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加快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步伐,提升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和贫困农业人口依托农业产业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
力争到2020年,全市9个贫困乡镇198个贫困村建立起稳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特色产业对贫困乡镇(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实现全覆盖,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项以上产业增收项目,有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掌握1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贫困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培育发展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带动增收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的农户覆盖带动率达到90%,每个贫困户至少与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生产经营合作关系和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户“有业可从、有企可带、有股可入、有利可获” ,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脱贫,为巩固提升全市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工作任务
(一)精准选择产业。指导贫困乡镇(村)综合考虑各地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技术支撑、环境容量、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等因素,结合贫困户经营能力和脱贫需求,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草则草、宜畜则畜、宜药则药、宜林则林、宜渔则渔。结合选定产业的发展现状、加工和销售能力,科学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规模,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合力推进项目。指导贫困乡镇(村)从生产良种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发展绿色化等多个层次科学设计好农业产业扶贫项目,明确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和补助标准,具体建设内容和绩效指标等,帮助贫困地区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
(三)强化主体培育。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开展合作对接,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就地加工转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提供市场、信息、物流和品牌打造服务。引导贫困地区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完善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等有效模式,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动体,推进新型合作经济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工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四)打造市场品牌。引导贫困地区建立农业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运营、品牌化营销的现代农业新格局,让“土特产”变成抢手货。指导支持贫困地区挖掘区域内独特自然基础,积极推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发挥资源优势,依托重点产业,培育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指导贫困地区加快“三品”认证步伐,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影响力。
(五)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用,推行农业科技人员联村帮户模式,加大良种、良法、统防、统治、地膜覆盖和水肥一体化等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指导支持贫困村实施产业扶贫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高贫困村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指导支持贫困地区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和整建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组装运用区域性、标准化的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地。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有针对性提升外出务工人员素质。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建立由市农业局领导、局机关科室、局属单位指导联系各县区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制度(具体详见附表)。市农业局发展计划科负责农业产业扶贫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推进、督促落实,联系县区的相关科室加强与县区的沟通联系,建立常态化的联系机制,统筹开展好日常工作联系指导。
(二)制定方案,协调统筹推进。市农业局相关科室单位要与各县区共同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具体措施,明确职责要求,强化指导服务,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扎实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工作。
(三)扩大宣传,总结经验典型。各县区要深入总结一批在贫困地区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农业产业扶贫优秀范例,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贫困户”“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贫困户”“龙头企业+党建+贫困户”等多种帮扶模式,让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想干、敢干、能干、会干,切实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
(四)强化调度,及时报送信息。各县区每季度末向市农业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不定期报送工作经验、典型案例等,指导联系科室单位要定期开展工作调度,督促各县区及时上报相关工作情况。
相关阅读:
-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免征易地扶贫搬迁有关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的通知 2025-05-20
- 易门县开展2025年地震灾害“123”快速响应机制(洪涝灾害)桌面推演 2025-05-14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2025-04-07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2025-04-01
- 依宪立法,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 2025-03-25
- 红塔区开展2025年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暨地震灾害“123”快速响应机制桌面推演 2025-03-18
- 玉溪市应急管理局创新运用“七一一”机制加强“送教入企”培训监管 2025-03-11
- 易门县森防指组织开展2025年森林草原防灭火第二轮服务指导工作 2025-02-26
- 市森防指到华宁县开展第四轮森林草原防灭火 服务指导工作 2025-02-26
- 市应急管理局到峨山县开展复工复产帮扶指导工作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