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593367 | 文     号 | 统计信息第24期 |
来   源 | 玉溪市统计局 | 公开日期 | 2025-03-27 |
发电量大幅增长,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玉溪市紧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提前谋划布局,大力提升新能源装机容量。2024年光伏、风力发电量大幅增长,既是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成果,也可能带来一些新的挑战。
一、电力生产情况
2024年玉溪市电力生产达67.71亿千瓦时,较同期增加88.9%,达历年最高。其中水力发电量10.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5%;火力发电量10.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风力发电量17.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太阳能发电量29.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8.5%;2025年1-2月除风力发电量略有下降外,其余发电量仍是高速增长。
二、电力消费情况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170.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其中,工业用电量131.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规上工业用电量113.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6.7%,占比较上年下降4.1个百分点。
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库542户,其中年用电量小于10万千瓦时的企业94户;年用电量10-20万千瓦时的企业38户;年用电量20-50万千瓦时的企业67户;年用电量50-100万千瓦时的企业65户;100-1000万千瓦时的企业184户;1000万千瓦时的企业94户。
三、能源消费结构
“十四五”期间,玉溪市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24年底,规上工业各行业电力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加;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2024年下降2.5%,累计下降率达18.7%;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2024年下降0.7%,累计下降25.0%。
四、新能源发电量增长过快的潜在问题
新能源发电结合玉溪市实际,指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2024年玉溪市风电、光电共计生产46.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5%。由此可能带来以下问题。
(一)并网难题
风光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可能导致电网负荷峰谷差扩大,若电网灵活性不足(如缺乏调峰电源或储能),易引发弃风弃光。
(二)供电可靠性风险
极端天气(如连续阴雨或无风天气)下,风光出力骤降可能导致电力缺口,需依赖传统能源或跨区域调电。
(三)本地消纳能力有限
若本地工业与居民用电需求增速低于新能源装机增速,需依赖外送,但跨省输电通道可能受限。
五、对策建议
(一)加快智能电网升级
发改、供电、气象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在新增电站选址建设中,充分考虑气象预测,在一定时间段内平衡电力输出;同时加快智能电网升级改造,优化电力调度,提升电网接纳能力。
(二)促进工业用储能柜
工业用储能柜是一种集成化的储能系统,主要用于工业环境中存储电能,并通过智能管理实现电能的灵活调度和应用。它相当于一个“大型充电宝”,帮助企业在电力需求波动、可再生能源不稳定或突发断电时稳定供电,同时优化能源成本。
1.工业企业
玉溪市年用电量≤50万千瓦时的企业2024年底共计199户,可利用储能系统在低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放电,通过峰谷电价差降低企业电费支出。
2.单位小区
医院、商业综合体、应急部门、有条件的小区等,可通过储能系统减少停电损失,提升关键设备运行稳定性;同时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减少碳排放;参与电网调频、调压,解决发电间歇性问题,提升绿电利用率。
(三)探索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
依托玉溪近年来大规模新增风光电站及环境资源优势,探索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利用多余的电力制造为氢气并存储起来,当能源需求增加时,存储的氢气可通过燃料电池等方式重新转化为电能),实现能源的削峰填谷,降低弃风弃光率,形成“发-储-用”闭环,高效利用能源;探索单纯消纳电力而不在乎连续生产的少人或无人化项目,例如制氧、抽水储能等;探索“光伏+农业”模式,结合玉溪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开展“板”下种植养殖业,提升土地综合利用率。
签发:雷双菠 审核:高正祥 拟稿:高正祥
相关阅读:
- 文明殡葬绿色祭扫倡议书 2025-03-24
- 税收数据显示“两新”政策成效显著 2025-03-17
- 税收数据显示“两新”政策成效显著 2025-03-17
- 春节假期重点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销量显著增长-新华网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