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28220 | 文     号 | 统计信息第45期 |
来   源 | 玉溪市统计局 | 公开日期 | 2024-04-24 |
企业加速技改需持续发力 存在难题亟待破解
——玉溪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情况调查情况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为了解玉溪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以下简称技改)的基本情况, 找准堵点、痛点,反映企业诉求,玉溪市统计局于4月17日-22日期间,对151户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开展了技改情况问卷快速调查,调查主要针对制造业企业,覆盖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不同性质的企业。调查结果显示:六成企业近三年内实施了技术改造,但受限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制约,大部分企业对技改的投入不足,希望政府加强政策支持引导,推动行业技术更新,强化人才培养引进,创新服务模式以扩大政策覆盖面,多举措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一、玉溪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现状
(一)六成受访企业近三年有实施技术改造
受访的151户制造业企业中,60.3%的受访企业近三年有实施技术改造。其中,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和工艺更新的占51.0%;为提高产品质量的占28.6%;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型产品的占20.4%。实施技术改造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新设备更新改造(42.9%)、生产环境、新工艺和新方法替代改造(41.8%)、安全条件的提升改造(15.3%)。技术改造使用的先进技术或设备来源主要是国内采购(57.9%)、自行研发(34.7%),国外引进、国内科研机构成果转化以及国内合作开发占比较低,只有3.2%、3.2%和1.0%。
(二)实施技改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
参加调研的151户企业涉及20个行业大类,实施技改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其中,行业内参加调研企业100%实施技改的有4个,50%以上企业实施技改的行业有11个,企业均没有实施技改的有2个行业。
(三)九成以上技改过的受访企业对技改获得的政府支持满意度高
在近三年来技改过的受访企业中,表示对政府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情况表示满意的占比为93.9%,其中32.9%非常满意,11.0%比较满意,50.0%满意。近三年来,对于在技改中获得过的政府支持,50%的企业获得过政府支持资金,受访企业反馈最多的是其他类型政府支持资金,占比45.8%;其次是技术改造奖励资金,占比22.9%;土地、环评、电力等要素资源支持占比16.7%,普惠性制造业投资奖励资金占比14.6%。其中,江磷集团、猫哆哩食品等6户企业表示,近年技术改造后,成功申报并获得了企业技术改造奖励资金,对政府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情况非常满意;泽润生物、云南联塑表示,获得过普惠性制造业投资奖励资金,且对技术改造获得的政府支持非常满意;红塔塑胶、红创包装、仙福钢铁、仙福轧钢表示,获得过土地、环评、电力等要素资源支持,且对技术改造获得的政府支持非常满意。
(四)大部分技改过的受访企业在投入中量力而行
近三年来,66.3%的受访企业年技术改造投入占全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及以下,22.8%的受访企业投入比例为10%-30%,2.0%的企业投入比例为 30%-50%,5.9%的企业投入比例为50%-80%,3.0%的企业投入比例为80%以上。其中,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占比90.9%)与银行借贷(占比32.3%),融资租赁(占比11.1%)、投资资金(占比12.1%)等方式也有涉及。调查中,70.7%的企业表示实施技改的资金来源包含其中一项,16.2%的企业表示资金来源包含两种途径,8.1%的企业表示包含三种途径,通过所有资金融合实施技改的占5.1%。
二、企业反映的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当前外部经营环境对企业技改意愿影响较大
151户受访企业中,有60户在近三年没有实施过技术改造,占比39.7%。经调查,企业没有实施技术改造的主要原因(包含多选结果),78.7%的企业是由于预期原因:市场需求不足、订单少,市场变化不确定,把握不准投资方向,自身技术改造意愿不强;37.7%的企业是由于资金原因:企业规模小,综合成本持续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差,融资难,资金短缺;29.5%的企业是由于技术原因:人才短缺、技术缺乏,不知道如何开展技术改造;还有24.6%的企业表示是其他原因:技术改造支持政策兑现门槛高、行政审批难、停产企业等。
(二)技改受资金、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制约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改造主要需要资金、人才、技术这三方面的要素支持。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企业没有较健全的技改机构设置和人才储备,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尤其是人才短板已成为企业技改的首要制约,有52%的企业反映缺乏技改相关人才;其次是技术短板,有30%的企业反映缺乏技术支持;三是资金短板。调查显示,由于融资有难度、成本较高,37%的企业主要用自有资金进行技改,筹资困难、资金获取途径单一是限制企业持续推进技改的重要因素。
(三)政策支持力度和政策覆盖面仍有待加强
在实施过技改的受访企业中,企业认为当前技改过程中最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政策支持力度和政策覆盖面仍有待加强,占比达57%。
一方面技术改造对于企业来说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选择,企业容易看不清行业发展趋势、把握不准改造方向导致不敢投入,对新技术及数字化建设发展趋势的指导需加强;另一方面政策覆盖面有待提升。本次接受调查的151家企业中,有31.8%的企业成功申请到相关政策支持补助,个别企业反映政策优惠门槛高,难以申请到相应项目资金补助。
三、企业期盼及建议
针对能有效提升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性的措施,151户受访企业希望(包含多选结果):加强政策支持引导(65.6%),激发行业发展合力(42.4%),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行业技术交流(45.0%),加快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39.7%),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创新能力(34.4%)。结合企业期盼,提出三点建议。
(一)加强政策支持引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结合地方实际,以制造业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相关职能部门持续研究出台助企参与技术改造升级优惠政策。一是加大政策补助覆盖面。目前支持技改政策主要有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奖补政策,财政奖补的支持力度普遍更大,但由于一般优惠和奖补的享受都设有条件和门槛,企业受益面较窄。建议适度减少和降低申请要求,扩大政策奖补覆盖面。二是构建分层激励的扶持体系。明确政策导向,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改造项目,提供不同的政策扶持。例如,企业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改造的,可改造后根据实际投资给予补贴;利用银行贷款进行改造的,给予贷款贴息;通过融资租赁购买新设备的,给予融资租赁贴息;对获得国家和省级资助的改造项目,进行配套支持等。三是优化政策解读。企业建议申报细则详细写清楚,不要隐藏式去让企业猜想;同时希望加大宣传提供更多咨询培训,让企业更加了解相关政策。比如国家对高新、专精特新补贴政策中的研发投入支持、技术改造资助、创新平台搭建补助、人才引进和培养激励市场拓展支持等的政策解读。四是持续落实奖励机制。为参与技改企业在节能降耗、减污、企业创收增加财税资金等作出重大贡献企业给予适当奖励,推动企业参与技改积极性。
(二)积极做好要素保障,提升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用足用好技改专项政策。一是资金要素方面。要落实好“技改专项贷”贷款贴息和担保补助等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同时,积极争取国家重大技改专项、制造业设备更新贷款贴息等各项政策支持,推动更多代表玉溪代表云南的制造业先进水平的好项目纳入国家支持范围。二是技术要素方面。 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强行业技术交流和技术更新研发推广和支持,整合行业技术研发力量,争取行业研究院、咨询机构、重点院校等机构的技术服务和生产指导,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成果共享,不断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激发行业发展合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破解技改技术难题。三是人才要素方面。在当前全省、全市大力推进各项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继续鼓励地方和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人才的投入,强化行业领军人才引育,优化人才政策,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建立完善行业人才储备库,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优化需求结构,提高企业内生动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三)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利用好地方制造业十大产业链发展优势,加强产业链配套设施建设,优化“两壮两新”等产业链及产业园区的整体布局,通过资金支持、公共技术服务、招商引资等途径,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培育扶持更多产业链下游核心企业,助力传统企业提升技术改造升级的整体效能,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强化“牵线搭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发展。比如引导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领域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快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帮助企业搭建对接交流平台,打破本地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壁垒,为研发类企业技术产品找客户,为需求企业找技术,切实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推动产业上下游协同开展技术改造升级,从而促进行业协同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签发:赵春菊 审核:陈镜冰 拟稿:陈镜冰
相关阅读:
- 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云南) 2023-10-23
-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消除源头安全隐患 2025-03-14
- “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将为全球市场带来更多机遇”(两会·读懂中国) 2025-03-12
- 凝心聚力开新局——2025年全国两会巡礼 2025-03-12
- 凝心聚力开新局——2025年全国两会巡礼 2025-03-12
- “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将为全球市场带来更多机遇”(两会·读懂中国) 2025-03-12
- 华宁县持续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走深走实 ——多部门联合护航工贸企业安全生产 2025-03-11
- 如何持续保持中国经济“稳”中有“进”?这场记者会信息量很大 2025-03-07
- [朝闻天下]听民意 汇民智 凝聚众智众力 提高工作水平 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