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31491640 | 文     号 | 统计信息第138期 |
来   源 | 玉溪市统计局 | 公开日期 | 2023-11-20 |
玉溪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前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省委组织部和省发改委对州(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中的项目之一。作为统计部门,开展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工作对培育发展新动能、提高产业竞争力、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掌握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战新产业”)发展的优势、短板,市统计局由赵春菊副局长带队,工业科4人参加,到红塔区、易门县、新平县、通海县4个县区深入16户战新企业,通过与县区、企业座谈、走访、问卷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调研组经多轮研讨、分析、修改,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玉溪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战新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玉溪市紧紧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狠抓制造业”为导向,培育竞争新优势,锂电、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创新突破不断加快,工业战新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玉溪市战新产业发展情况
按照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纳入战新产业共8大细分产业领域,玉溪市涉及6个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2022年,玉溪市规模以上战新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8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1.7%,同比增长17.5%,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1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为78.7%。
(一)产业结构和布局
产业结构。2022年,战新产业共有规上企业91户,其中生物产业20户,节能环保产业18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17户,新能源产业16户,新材料产业14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5户,玉溪市暂时没有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创意产业。
产业布局。目前,规模以上工业战新企业主要分布在除澄江市以外的8个县区,其中:红塔区41户,占全市规上工业战新企业的45%;江川区3户;通海县19户;华宁县6户;易门县10户;峨山县3户;新平县6户;元江县3户。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链式发展、集群发展态势,基本形成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易门稀贵金属产业集群、华宁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高新区九龙信息产业集群、研和装备制造集群、龙泉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其中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集群、新能源电池集群被评为省级成长型制造业集群,红塔区数控机床产业集群、红塔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荣获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
(二)产业规模和效益
企业数量逐年增加。2019-2022年期间,规模以上战新企业数量为62户、75户、81户、91户。
产值贡献率逐年提高。2019-2022年期间,规模以上战新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21亿元、162亿元、227亿元、26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是6.5%、8.8%、10.2%、11.7%,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3.0、4.0、2.1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11.3%、112.0%、20.1%、78.7%。
经济效益逐年向好。2019-2022年期间,规模以上战新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1亿元、222亿元、420亿元、41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9.8%、12.5%、19.9%、19.8%;全市战新产业实现利润总额13亿元、18亿元、22亿元、2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的11.3%、15.6%、15.1%、19.9%。
(三)特色优势产业
玉溪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按照云南省委“3815”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做强做大工业经济,坚定不移抓好玉溪“两壮两新”产业,两新产业成为驱动战新产业发展主要动力。
生物产业占主导地位。2022年,生物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21.6亿元、同比增长27.8%,产值在全部战新产业中占比45.4%;实现工业增加值40.2亿元、同比增长32.3%,增加值在全部战新产业中占比50.9%。产业运营效益最好,实现营业收入72.9亿元,增长34.6%,利润总额18.0亿元,增长41.1%,营业利润率为24.7%,比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
玉溪市医药制造业初步形成生物技术药和中成药两大特色品牌。生物技术药领域,聚集了沃森生物、泽润生物、嘉和生物、九洲生物等企业,现有10个品种、13个品规疫苗上市销售,其中沃森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全球第二个13价肺炎疫苗打破国际垄断。中成药领域,有维和、赛灵、佑生等企业,拥有中成药药品批准文号150个,全国独家品种14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7个,民族药品种10个,规上企业7户。沃森生物在A股创业版上市、嘉和生物在H股上市、赛灵药业为拟上市“金种子”企业。
新材料产业发展最佳。玉溪市新材料产业共有规上企业15户,以贵研资源(易门)有限公司、贵研工业催化剂(云南)有限公司、云南铂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弘盛铂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源通铝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有色稀贵金属;以泰山石膏(云南)有限公司、云南中玉建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为代表的绿色建材产业。重点发展以铜、铝、镁为重点的有色金属产业和以“铂钯钌铱铑”等稀贵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精深加工及“铯铷锗铟镓锇”等为核心的高纯材料、新材料的延伸利用等产业。2022年,得益于市场回暖、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拉动钢铁、化工产品等工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新材料产业生产经营持续向好,实现产值80.8亿元、同比增长44.9%,实现增加值23.9亿元、同比增长46.5%,高于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均水平29.5个百分点。
新能源产业发展后劲最强。玉溪市新能源产业主要是新能源发电产业(风力、光伏、太阳能发电)和新能源电池产业两个板块。2022年,新能源产业(主要是新能源发电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3.9亿元、同比下降21.9%,在战新产业中占比5.2%;实现工业增加值6.6亿元、同比下降39.5%,在战新产业中占比8.3%;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增长31.2%,利润总额2.1亿元,增长35.1%,营业利润率为15.3%。随着世界各国政府对新能源经济支持力度的加大和能源结构的不断转变,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目前,玉溪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由上游延伸到中游,上游企业,主要从事黄磷、精细磷化工、磷矿开采,电解锌、镍及其它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贵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等;今年新纳规的丰元锂能、云南坤天两户中游企业,主要从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生产,结束了玉溪市新能源电池企业为“0”的历史,为新能源产业注入新鲜血液。2023年1-9月,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实现工业总产值42亿元,同比下降6.1%;实现工业增加值11亿元,同比增长16.5%。烨阳即将纳规、恩捷电池膈膜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新能源电池推动玉溪工业经济进入“烟+锂”时代。
二、主要制约因素和问题
(一)企业数量及产品种类较少
2022年年报,全市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9户,其中工业战新企业91户,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数的18.2%。上报战新产业工业总产值超4亿元的企业数量为10户,仅占全市规上工业战新企业的11%。新能源产业虽然有16户企业,但发电企业就有10户,占比达62.5%,其中3户为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2户为太阳能热水器制造企业,结构单一。玉溪市新能源汽车企业和数字创意企业仍为空白。
按照2022年战新产业分类目录(工业部分)分类,在全部3541种战新产品或服务中,玉溪市涉及的只有47种,产品分布面偏窄。高端装备制造业国家有501种,玉溪市只有4种,生物产业国家有361种,玉溪市只有12种;新材料产业国家有1202种,玉溪市只有13种;新能源产业国家有250种,玉溪市只有8种;节能环保产业国家有689种,玉溪市只有5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国家有323种,玉溪市有5种;数字创业产业国家有50种,玉溪市没有;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家165种,玉溪市空白。
(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2022年玉溪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错年统计指标,以下简称“R&D”)投入达31.77亿元,同比增长49.22%,R&D经费投入强度为1.26%,远低于全国平均2.54%的水平。战新产业中R&D经费投入除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行业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R&D经费投入强度2.07%,低于全国平均2.6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R&D经费投入强度0.07%,低于全国0.24%的平均水平。研发经费投入的不足,使得一些战新产业领域的企业依靠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条件进行简单的扩大再生产。部分战新行业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受制于人,产品品牌效应差。又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有规上企业17户,其中16户为金属切削机床制造企业,以生产机床为主,一半企业未被认定为任何类型的高新技术企业。该行业工业产值同比下降27.5%;增加值下降27.6%;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下降18.8%;利润总额0.2亿元,下降31.5%;营业利润率为0.8%,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三)产业低端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玉溪市工业战新产业高端化程度不够,大部分企业在高端产业内部从事的是含金量较低的重复劳动,并不掌握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5户规上企业均为电子器件制造企业,其中3户关键的部件和材料仍依靠进口,在该领域几乎没有专利技术;信华科技、蓝晶科技2户企业虽能正常生产,但不足以支撑行业发展,该行业2022年工业产值同比下降29.1%,增加值同比下降30.9%,低于全市战新产业平均水平;实现营业收入6.4亿元,下降18.9%,利润总额负0.6亿元,下降3倍。节能环保产业18户规上工业企业大部分都是简单的回收废旧粗加工,下游产业受阻,产业链短、链式发展效益不明显,2022年工业产值同比下降1.3%,增加值同比下降10.0%;实现营业收入244.1亿元,下降15.5%,利润总额负5.6亿元,下降3.5倍。
(四)基层战新统计工作有待加强
在基层的现场调研中发现,由于省、市、县对战新专业培训较少,统计人员对战新统计制度不熟悉,工作不到位。
三、加快玉溪市工业战新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资源优势,实施重点领域突破。依托玉溪磷、镍、锂等资源禀赋和区域特点,强化产业布局的顶层设计,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引导,完善资源整合,避免招商引资过程中的内耗和产业布局上的雷同。通过实施重点领域重点突破战略,进一步发展生物产业、新能源电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以点带面,尽快做大工业战新产业规模总量,增加产品种类,形成产业规模效应,提升综合竞争力。
(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占领市场竞争高点。鼓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战新企业产品开发研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创新产品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激活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坚持引进与创新并举,重自主创新,利用区域内科技资源,加大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产品自主攻关,在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培育战新产业的新增长点和新业态,抢占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的制高点。
(三)引导科技赋能,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强政策保障,鼓励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打好科技型企业培育攻坚战,聚焦产业强市,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围绕传统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不断推动战新企业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赋能抢占市场。
(四)出台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出台具有带动作用并能产生集聚效应的战新产业的扶持政策,尽快做大产业规模总量。重点培育发展一批能引导消费、创造市场、催生新产业的骨干型企业,着力突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核心零部件、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产业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争取玉溪特色工业战新产业的发展更具话语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减少行政审批时限和检查评比,清理并废止不合理收费性文件,降低行政性服务收费标准,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执法环境,切实为产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五)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基层战新工作。一是加强战新产业重要性及必要性宣传,对县级领导及行业部门宣讲发展战新产业的重要意义及相关统计知识;主动和行业部门对接,共同研究战新工业企业发展和统计工作。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指导,组织县统计部门、战新工业企业培训《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等相关业务知识;主动到企业服务指导,强化战新统计制度学习和实际运用。三是督促各县(市、区)统计局加强对战新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视和指导,制定确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提高战新企业数据填报质量,充分体现战新企业发展成果。
签发:赵春菊 审核:陈镜冰 拟稿:赵春菊、陈镜冰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
- 玉溪市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中医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儿童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