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31469426 | 文     号 | 统计信息第106期 |
来   源 | 玉溪市统计局 | 公开日期 | 2023-09-04 |
上半年玉溪市县域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随着各项政策措施加力显效,上半年全市经济活力显著增强,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县域经济运行持续恢复、稳中加固。
一、9个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从全市9个县(市、区)GDP总量来看,红塔区GDP总量遥遥领先,达到611.3亿元,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位列第3位。其余8个县(市、区)由高到低依次为:新平县128.5亿元、在全省排28位,通海县99.9亿元、在全省排37位,江川区92.9亿元、在全省排40位,澄江市83.9亿元、在全省排48位,易门县80.2亿元、在全省排49位,华宁县68.3亿元、在全省排58位,峨山县70.2亿元、在全省排54位,元江县63.2亿元、在全省排68位。
从总量分布来看:红塔区GDP占全市比重最大,达到47.1%;其余县(市、区)占比均不足10%,而总量最小的元江县GDP占全市比重仅有4.9%。
从GDP增速来看,玉溪市9个县(市、区)GDP增速由高到低依次为:江川区5.4%、在全省排42位,易门县4.4%、在全省排60位,澄江市4.2%、在全省排63位,红塔区3.5%、在全省排75位,新平县3.2%、在全省排84位,华宁县2.6%、在全省排96位,峨山县2.1%、在全省排105位,元江县1.1%、在全省排111位,通海县-1.7%、在全省排122位。
从工业增加值来看,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最大的是红塔区61.74%,其工业增加值总量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也是最大的,除澄江外,其余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大于15%。
(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全市9个县(市、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高到低依次为:澄江市20.6%、在全省排9位,通海县8.7%、在全省排29位,易门县7.5%、在全省排36位,新平县6.5%、在全省排41位,江川区5.3%、在全省排48位,红塔区4.5%、在全省排49位,峨山县-5.2%、在全省排74位,华宁县-8.7%、在全省排81位,元江县-22.8%、在全省排112位。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4%。全市9个县(市、区)中,五个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负,由高到低依次为:易门县49.8%、在全省排5位,峨山县22.3%、在全省排17位,江川区11.6%、在全省排38位,华宁县5.1%、在全省排63位,澄江市-2.8%、在全省排84位,红塔区-12.9%、在全省排91位,元江县-20.4%、在全省排101位,新平县-24.1%、在全省排108位,通海县-40.3%、在全省排120位。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7亿元,同比下降3.1%。全市9个县(市、区)中,6个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位在全省100名后,增速由高到低依次为:华宁县30.7亿元,增速14.6%、在全省排29位,新平县42.2亿元,增速12.2%、在全省排59位,峨山县28.7亿元,增速7.5%、在全省排96位,元江县28.5亿元,增速6.5%、在全省排102位,澄江市50.6亿元,增速4.0%、在全省排113位,江川区34.5亿元,增速3.8%、在全省排115位,易门县27.8亿元,增速-1.3%、在全省排121位,红塔区121.5亿元,增速-14.5%、在全省排128位,通海县30.3亿元,增速-18.3%、在全省排129位。
(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3年上半年,玉溪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31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518元)3313元,位居全省第2位,仅次于昆明,同比增长4.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28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911元)2817元,位居全省第2位,仅次于昆明,同比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08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008元)2800元,位居全省第3位,仅次于昆明和版纳,同比增长7.3%。
全市9个县(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高到低依次为:红塔区25653元、在全省排9位,江川区24884元、在全省排11位,通海县24753元、在全省排14位,华宁县24727元、在全省排15位,新平县24711元、在全省排17位,元江县24636元、在全省排18位,易门县24550元、在全省排19位,峨山县24529元、在全省排20位,澄江市24464元、在全省排2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高到低依次为:红塔区10933元、在全省排17位,通海县10254元、在全省排24位,澄江市10064元、在全省排26位,江川区10048元、在全省排27位,华宁县9469元、在全省排39位,峨山县9447元、在全省排40位,易门县9412元、在全省排42位,新平县9361元、在全省排45位,元江县9230元、在全省排47位。
(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5亿元,同比增长18.34%(全省29.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3.4亿元,增长29.17%;非税收入完成16.1亿元,同比下降7.38%。全市9个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由高到低依次为:新平县87.7%,易门县69.9%,峨山县57.7%,元江县47.6%,通海县46.6%,红塔区36.4%,华宁县26.7%,澄江市0.6%,江川区-4.7%。
(七)金融存贷款情况
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321.8亿元,同比增长6.7%(全省6.1%);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27.2亿元,同比增长8.4%(全省9.3%)。
二、上半年县域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来看,排全市前3位的江川区(5.4%)、易门县(4.4%)、澄江市(4.2%)仅排全省42位、60位、63位,排全市后3位的峨山县(2.1%)、元江县(1.1%)、通海县(-1.7%)均排全省100位以后。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受二产增速影响较大。地区生产总值排全市前3位的县,二产增速也排全市前3位:澄江(10.7%)、江川(8.9%)、易门(7%);地区生产总值排全市后3位的县,二产增速也在全市排位靠后:通海(0.3%,第6位)、峨山(-0.6%,第7位)、元江(-1.9%,第9位)。通海县除二产增速排位靠后以外,也是全市唯一一个三产负增长(-3.5%)的县,所以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排全市末位。
(二)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一是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参差不齐。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除红塔区达到61.74%以外,各县(市、区)均低于40%以下,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距离工业化阶段(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0%以上)还有不小差距。二是产业投资占比不高。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除峨山县(83.7%)、易门县(79.5%)较高外,其余县(市、区)均未超过60%,由高到低依次为:元江县51.1%、新平县48.8%、华宁县43.9%、通海县42.2%、澄江市38.7%、江川区34.6%、红塔区32.9%。
(三)消费市场不振。全市9个县(市、区)中,6个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位在全省100名后,除华宁(14.6%)、新平(12.2%)超过10%以外,7县(市、区)均低于10%。反观住户存款余额增速,全市9县(市、区)均高于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住户存款余额增速的反差,反映出居民消费信心不足以及促进消费政策措施传导不到位。
三、县域经济提质增效对策建议
(一)抓产业促转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聚焦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认真落实系列三年行动,持续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三大经济”,着力推动农业、开放型经济、园区经济、文旅消费四方面破局。以“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狠抓制造业”为鲜明导向,把发展县域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发展壮大卷烟及配套、新能源电池、绿色钢铁3个千亿级产业,着力谋划实施一批强优势、补短板、盘存量、促整合的全产业链重点支撑项目,全力做好补短板拉长板的大文章,把重点产业总量做大、链条做长,重塑支柱产业新优势,打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二)抓项目增投资。抓实重点项目,扩大有效投资,重点落实清单式管理、责任化要求,确保续建重点项目有效推进,新开工项目如期开工。同时,做强项目储备,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契合国家政策导向、符合市场规律、自身收益有保障、有效盘活资源资产”的原则,精心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力以赴向上争取政策、资金等支持。
(三)抓内需扩消费。围绕中老铁路轴线开发、产业园区建设等重点,积极支持壮大民间投资,扩大产业投资。加大文旅产业扶持力度,推动旅游与健康、体育、文化、生态、教育、互联网以及现代农业等融合发展,打造玉溪旅游金字招牌。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对符合条件的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视情况予以补贴,开展节假日系列促消费活动,政企联动引导家电销售企业统筹线上线下资源,广泛开展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活动。
(四)抓就业促增收。一是继续加大稳工稳岗力度,继续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以总体稳定的就业形势保障居民稳定增收;二是进一步推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通过扩大新型职业农民群体,鼓励农村居民利用农闲时节外出务工,发展乡村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加大外出农民工就业保障力度,促进农村居民增收;三是主动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布局发展有市场、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配套产业,为居民提供更多“家门口”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就业比例;四是紧扣产业和企业需求,积极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向精准化、高层次发展提升转变,破解招工和就业难题。
(五)抓监测强研判。各县(市、区)高度重视《云南省县(市、区)高质量发展评价办法》,加强综合质效、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发发展、共享发展、安全发展共7类58项指标的运行监测。加强工业、投资、消费等重点指标监测预警,针对目前排位靠后的指标,按照问题导向,认真分析研判,做到精准施策。
签发:骆艳菲 审核:李骏 拟稿:李晓晓 李骏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
- 玉溪市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中医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儿童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