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31466208 | 文     号 | 统计信息第100期 |
来   源 | 玉溪市统计局 | 公开日期 | 2023-08-18 |
玉溪市1-7月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聚焦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持续显效。1-7月,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规上工业经济恢复向好
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比全国(3.8%)高1.7个百分点,比全省(5.7%)低0.2个百分点,分别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加快2.6和1.0个百分点。在全省16个地州中排名第5位,较上半年上升一个位次,是今年以来的最好排位成绩,在滇中五州市中继续保持第4位排名。
分三大门类看:1-7月采矿业扭负为正,增加值同比增长5.6%,比1-6月加快6.7个百分点;制造业持续恢复,增长4.1%,加快0.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迅猛,增长42.0%,加快6.6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8%;集体企业下降17.7%,股份制企业增长5.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38.9%。
分行业看: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6.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7.4%,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8.0%,食品制造业下降11.7%,造纸业下降8.8%,印刷业增长27.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2.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5%,金属制品业增长7.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6.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0.3%。
分产品看:钢材595.8万吨,下降15.7%;铜金属含量27174吨,增长17.4%;纸制品179987吨,增长13.3%;黄磷76729吨,下降13.2%;水泥866.4万吨,增长5.7%。
分销售看: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0.1%,下降2.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9亿元,下降26%。
(二)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较全国(3.4%)低6.5个百分点,较全省(-5.8%)高2.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3.4%)提高0.3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10位,排滇中五州市第3位。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3.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1.7 %;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2.3%。
从重点行业看,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教育业、制造业、卫生社会工作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9.8%、127.8%、16.1%、14.4%、132.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分别下降8.7%、8.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5.7%。
(三)市场消费继续恢复
1-7月,玉溪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4.7亿元,同比下降3.2%,低于全国(7.3%)10.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7.8%)11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16位。
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51.6亿元,同比下降3.7%;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3.1亿元,同比下降1.2%。
从消费形态看:实现商品零售349.8亿元,同比下降4.2%;实现餐饮收入94.9亿元,同比增长1.1%。
(四)财政金融平稳增长
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3亿元,同比增长26.2%,排名全省第14位,排滇中五州市第3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2.6亿元,同比增长40.6%;非税收入完成17.7亿元,同比下降7.3%。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4.3亿元,同比下降1.0%,排名全省第11位,排滇中五州市第3位,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12.1亿元,同比下降20.9%。
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333.6亿元,同比增长8.7%,排名全省第4位,排滇中五州市第1位;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38.9亿元,同比增长8.7%,排名全省第14位,排滇中五州市第4位。
(五)商品房销售额、销售面积双下降
1-7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额43亿元,同比下降35.5%,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78.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9%,排全省第13位,排滇中五州市第4位。
(六)“四上”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截止7月末,全市累计新增“四上”企业181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资质内建筑企业11户,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56户,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28户,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9户,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15户,规模以上服务业32户。在现有“四上”企业中,纳入GDP核算的企业1611,其中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00户。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压力较大
一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烟草制品业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拉动作用仍然最强。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数控机床、绿色钢铁等新兴产业潜在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二是全市工业经济复苏依然面临较大压力。1-7月,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五个行业增加值增速下降达两位数,增速下滑较大。三是新纳规企业支撑不足。今年以来,规上工业增长仍依靠在库企业支撑。全市有4户新建投产企业入统,1-7月完成产值4.58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0.3%,支撑作用不理想,且低于预期;四是停产、半停产和负增长企业占比较大。在库工业企业中停产、半停产企业58户,负增长企业165户,合计占比达到44.6%,全市规上工业经济回暖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
一是民间投资支撑不足。2023年伴随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重点项目及其配套项目的建设完成,民间投资增速预计将继续回落,对固定资产投资“压舱石”的作用逐渐减弱。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下行。1-7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5.7%,低于全省增速(-33.7%)32个百分点,下拉全市12.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占全市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9.5%下降到6.9%,下降12.6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住房刚性需求和投资需求都存在观望现象,房地产开发投资下行压力大。三是建安投资占比下降。1-7月,建安投资同比下降10.6%,低于固定资产投资7.5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4.2%,比上年同期减少6.4个百分点。四是重点行业中,房地产业投资下降64.0%,公共设施管理业(不含公园和景区)投资下降33.6%,文化旅游业投资下降31.2%,综合交通建设投资下降7.5%
(三)房地产持续低迷
一是房地产开工项目少,受居民买房意愿不高,房地产业企业贷款规模与融资渠道受限,资金回笼慢,导致房地产企业投资意愿下降。1-7月,全市本年新开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仅2个,比上年同期(13个)减少11个,计划总投资7.65亿元,比上年同期(25.2亿元)下降69.7%。二是开发商项目到位资金持续下降,房地产授信额度较为紧张,资金回笼慢,融资困难等问题已形成不良循环。三是商品房去库化压力仍较大。本年全市待售面积较去年同期小幅减少,虽然待售面积较去年同期减少,但竣工面积也较去年同期减少,在竣工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待售面积没有大幅减少,去库化压力仍未减轻。
(四)消费市场恢复缓慢
一是果品蔬菜批发企业经营持续下滑,限额以上果品蔬菜批发企业在去年销售额大幅下降的基础上,今年仍呈持续下滑趋势。二是建材批发业稳开低走,一季度限额以上建材批发企业平稳增长,4月以后销售额逐月下降。三是餐饮业限上占比低、拉动力弱,全市餐饮业单位总体规模小、限上占比低,即便实现较快增长,也难以拉动全行业快速增长。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抓工业经济新增量
一是精准锁定拟纳规企业,全力调研、强化指导,实时动态监测,及时开展纳规指导服务,成熟一家纳规一家,争取形成更多新增量。二是扶持一批经营有方、有发展潜力的本地老工业企业扩大再生产,尽快帮助其走出困境,增加年度升规工业企业数,引导本土企业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三是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及时加强分析研判,针对落后指标及时提示预警,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四是加强丰元、坤天服务指导,推动尽快达产达效、释放产能。力争烨阳、杭氧气体、夜草生物等重点项目在三季度竣工投产,形成新的增量。
(二)做好稳投资工作
一是抓实重点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重点落实清单式管理、责任化要求,确保续建重点项目有效推进,新开工项目如期开工。面对固定资产投资可能持续回落的形式,不仅要抓实重点项目,还要编织“细网”,捕捉到每一个小项目,做到“抓大不放小”,成为投资的有效支撑。二是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贯彻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读政策信号,提振信心,稳定发展预期,增强民营企业家安全感和市场投资信心。放宽民间投资的准入领域,给民间投资者平等待遇,实行招商引资的产业和领域,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空间,鼓励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增强企业投资信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三是做强项目储备,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契合国家政策导向、符合市场规律、自身收益有保障、有效盘活资源资产”的原则,精心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力以赴向上争取政策、资金等支持。四是加强部门联动,加强入库项目联审预审,确保入库要素齐备,提高入库材料质量,确保及时入库纳统。
(三)积极稳定房地产
一是压实主体部门责任,刺激房地产需求,对房地产融资端进行松绑,支持房企合理的融资需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以拉动投资。二是建立和完善房地产长效机制,在土地制度、住房保障、住房租赁以及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进而加强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意愿和投资信心。三是充分使用好国家有关房地产发展的新政策、新措施,分析研究商品房待售面积情况,出台更多符合市场预期的促销措施,合理有序推进商品房去库存,促进全市房地产尽快走出“低谷”,恢复房地产市场的“活力”。
(四)全力挖掘消费市场潜力
一是多措并举,力促批发零售企业扭负为正。切实加大对重点批发零售企业的帮扶力度,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力促重点贸易企业扭负为正;稳住出口市场,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引导外贸企业坚定发展信心,积极组织企业走出去,为企业搭建好对外交流平台,进一步提高出口供给水平,促进果品蔬菜批发企业持续发展。二是加强培育,发挥重点企业拉动作用。加大对贸易企业的培育力度,培育形成一批高质量发展的贸易骨干企业,逐步改变现有龙头企业下拉影响的制约瓶颈,不断提升全市贸易业整体素质、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夯实统计基础,抓好企业“报数”
全市一盘棋谋划各大行业发展,加大统计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配合力度,摸清在库企业签订合同额及生产经营现状。强化统计业务培训和指导,督促企业提高依法统计意识,本着数出有据、数有支撑、支撑合法的原则,扎实做好上报数据支撑材料的日常收集整理和台账完善工作,依法科学优化统计报数方式,推深做实企业统计档案规范化管理,确保企业先有据后报数。认真履行统计部门源头数据审核责任,前移关口,严把质量,确保应统尽统、不重不漏。
签发:骆艳菲 审核:李骏 拟稿:李晓晓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
- 玉溪市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中医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儿童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