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31462031 | 文     号 | 统计信息第90期 |
来   源 | 玉溪市统计局 | 公开日期 | 2023-07-31 |
蔬菜产业成为玉溪市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压舱石
2023年上半年,全市蔬菜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种植蔬菜面积96.4万亩、增长3.2%,蔬菜产量180.5万吨、增长3.1%,实现蔬菜产值60.9亿元,可比增长3.4%。上半年蔬菜产值拉动全市农业总产值增长1.5个百分点,对全市农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31.7%,贡献率超过玉溪传统产业牧业产值(24.6%)7.1个百分点。蔬菜产业占种植业产值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60.0%、42.9%,这是多年来稳定发展农业,把种植业作为玉溪农业稳定发展的结果,蔬菜产业成为玉溪种植业压舱石,已形成了“冬春销全国,夏秋销沿海,全年有出口”的销售格局,蔬菜产业已成为发展最快、外向度最高和带动农户增收最强劲的玉溪种植业第一大产业。
一、玉溪市蔬菜产业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
玉溪市蔬菜产业的大力发展历经多年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从1998年起开始规模化发展, 2000年开始调整加快,2001年粮食与非粮食作物面积比基本接近各占50%(52.0:48.0),蔬菜种植面积首次突破40万亩,达到44.9万亩,占全部种植业比重为14.3%,之后占比逐年提高,至2013年突破100万亩达到105.7万亩,占比达到25.6%,仅2010至2022年的12年间,平均每年增加蔬菜种植面积6.5万亩,蔬菜产值平均每年增加7.1亿元。
主要特点是:一是种植面积稳步增加。优势地区蔬菜产业聚群发展,全市以创建“一县一业”为契机,按照“大市场+新主体+新平台”产业发展路子,推动蔬菜产业产供销一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和发展。2000年以来,玉溪市农产品种植结构不断调整,其中,蔬菜播种面积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由2000年35.6万亩增至2022年159.8万亩,今年1-6月达到96.4万亩。特别是蔬菜上山后山区县发展迅猛,峨山县2000年蔬菜播种面积3.4万亩增至2022年12.2万亩,与2000年相比增256.6%;新平县从2000年9.4万亩增至2022年20.4万亩,与2000年相比增118.1%;元江县从2000年3.1万亩增至2022年6.8万亩,与2000年相比增116.3%;2000年易门县蔬菜播种面积6.6万亩增至2022年12.8万亩,与2000年相比增93.0%。二是产量持续提高。多年来,由于蔬菜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利润大见效快,蔬菜播种面积逐年提升,产量也快速增长。全市蔬菜产量从2000年5.7亿公斤增至2022年32.1亿公斤,与2000年相比增长563.2%,今年1-6月达到18.0亿公斤。其中增长较快的是红塔区和新平县,分别增长345.7%、319.6%。三是蔬菜单产平稳增长。2000年玉溪市蔬菜产业单产由1600.8公斤/亩,增长至2022年2007.8公斤/亩,与2000年相比增长125.4%,今年1-6月达到1872.0公斤/亩。四是蔬菜总产值和亩均产值增加。2022年实现蔬菜产值106.2亿元,比2000年的5.5亿元增长1930.9%,亩均产值从2000年1545.8元/亩增至2022年6645.8元/亩,增长429.9%。今年1-6月达到6317.4元/亩。
二、促进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蔬菜种植比较效益高是蔬菜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2022年主要种植业品种计算亩均产值由高到低排列为例,花卉产值35111元/亩、蔬菜产值6646元/亩、烤烟产值4630元/亩、粮食产值1253元/亩、油菜产值1001元/亩。可见蔬菜产值仅低于花卉产值(但花卉投入较大),均高于传统种植业产值。蔬菜比较效益高,极大地促进了蔬菜种植面积,2022年全市蔬菜积极面积达159.8万亩,占全部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7.4%,比2021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
(二)蔬菜产业布局逐步优化调整,加快了蔬菜发展步伐。过去由于水利条件、交易市场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限制,传统蔬菜种植主要集中在坝区,尤其是水利条件较好的三湖地区,但近年来,人们的经济发展观念不断转变的同时,加大了水利条件、交易市场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蔬菜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形成了中海拔区、高海拔冷凉山区和低海拔河谷区“三大板块”,以及菜用豆类、叶菜类、花椰菜类、根茎类、葱蒜类和瓜茄椒类“六大品种”的生产布局。山地蔬菜已经占蔬菜种植面积的70%以上,特别是青花、菜豌豆、大白菜等大路菜已经形成了山地蔬菜的优势,发展势头较好。
(三)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山地小水窖的持续发展,为蔬菜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年1-6月,全市农业投资完成投资 32.5亿元,农业投资同比增长62.5%,农业投资是少有的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行业,凸显出玉溪市抓农业投资取得了成效,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2022年全市蓄水工程数量水库达到572座、塘坝1975座、窑池28.7万座,特别是山地窑池的大力建设,为蔬菜上山奠定了基础。另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718个村(居)委会和6821个村(居)民小组均通公路,也为蔬菜产值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蔬菜出口强劲,拉动了蔬菜生产发展。近年来,玉溪农产品出口贸易具备一定规模,出口导向型的水果、蔬菜产业发展势头较好,2022 年全市农产品出口额52.57亿元,其中水果出口25.4亿元、蔬菜出口16.96亿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额的29%,农产品出口额连续多年位列全省第一。今年1-6月全市出口农产品8.5亿元,其中蔬菜出口6.8亿元,增长16.4%,出口蔬菜占出口农产品的比重80.2%。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培育农产品出口企业139户,建成出口农产品备案基地301个、面积61.3万亩。
(五)专业蔬菜交易市场建设促进了蔬菜产业发展。近年来,玉溪在不断扶持蔬菜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建设蔬菜专业市场,吸引大量收购商的同时,也方便了蔬菜种植户交易,特别对山区蔬菜种植户尤为有利。据调查了解,全市各县(市区)均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尤其是蔬菜专业市场建设较为完善,菜农均能就近出售蔬菜。如易门县铜厂乡底尼村委会鲜食豌豆交易市场,由村委会统一建设管理,人口3000人的村委会人均收入在2万元左右,村委会收取进场交易每公斤3分,集体收入就达到12万元左右,富了蔬菜种植户、也壮大了集体经济。
(六)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快发展,为蔬菜深加工创造有利条件。近年来,全市大力发展加工型高原特色农业, 2022年全市已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867户,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59户。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1046.5亿元,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58∶1,居全省第二。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快发展,为蔬菜深加工创造有利条件。蔬菜加工和品牌打造方面加大力度,培育了一批蔬菜产品及其加工品牌,如“高原绿洲”鲜菜、“东绿”花椰菜、“汪家富”鲜菜、“阳光”食品等品牌,提升了玉溪蔬菜及其加工产品在全省、全国的竞争力。在2022年云南省“10大名品”评选中,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的“高原绿洲”品牌榜上有名。
三、存在的问题
(一)用以工业化理念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观念还需要加强。目前玉溪以工业化理念推进农业发展的品种主要集中在花卉和水果上,在蔬菜方面较为薄弱,一个典型例子是大棚设施主要是种植花卉。另外是农(林)业产业适度规模种植基地蔬菜占比低,据农业部门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全市现有农(林)业产业适度规模种植基地 5310 个、面积 66.22 万亩、产量 88.4 万吨、产值 87.12 亿元,适度规模种植基地现有设施农业面积 26.2 万亩,基地用工118.33 万个。其中:蔬菜 335 个、面积 5.4 万亩,占全市现有农(林)业产业适度规模种植基地个数为6.3%、8.2%,低于水果、粮食、烤烟、花卉、中药材占比。
(二)蔬菜种植受市场影响较大,蔬菜价格大起大落现象时有发生。由于蔬菜种植完全是市场经济,除种植大户比较注重市场供需外,普通农户基本上是通过上年、上茬市场价格来决定自己栽种品种,后果是你栽什么品种、我也跟风栽种什么品种,造成品种同质化严重,市场供大于需,从而价格大幅度下降或上涨,低的时候甚至直接毁于菜地而无收成,高的时候让菜农意外高兴,如通海县高大乡的黄姜价格达到了每公斤13元至15元,给农户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蔬菜价格大起大落不利于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今年以来,全市各县(市区)均不同程度出现干旱,雨季直到6月20日才到,降雨量少于去年同期,由于持续干旱,影响全市蔬菜增产增收。今年这样几十年不遇的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还需要加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四)环保力度加强、三湖蔬菜种植受到影响。三湖地区的澄江市、通海县、江川区历来都是传统蔬菜种植优势区域,但近年来由于三湖治理力度的加强,蔬菜产业受到影响。今年1-6月澄江市蔬菜产值可比增速下降1.9%,江川区蔬菜产值可比增速为2.1%。
四、促进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一)以工业化理念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就是要像扶持工厂一样扶持农业基地,努力让每个基地都成为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的聚集地,成为农业市场主体培育和农产品品牌打造、商贸流通的重要载体,成为就地就近吸纳就业的重要主体。玉溪蔬菜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精耕细作,特别是坝区的发展已经处于瓶颈区,要进一步发展,只有发展设施农业蔬菜种植、用以工业化理念推进蔬菜产业发展。
(二)探索蔬菜种植计划调控,尽力避免蔬菜价格大起大落。一是探索科学全面的蔬菜产能调控方案,形成预警机制,分级建立蔬菜产能调控基地,上下联动,精准把控能蔬菜种植面积,避免种植户“一窝风”式种植和雷同种植。二是帮助蔬菜种植户制定种植计划,引导种植户合理安排生产,调整种植面积、种植品种、种植时间。
(三)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在原有基础设施上,加大对如今年这样几十年不遇的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的设施建设,维护好原有设备管道等。二是对山区小水窑的建设还需加强。
(四)加大三湖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突出高原特色现代蔬菜产业方面上下功夫。保护高原三湖是关乎子孙万代的大事,加大三湖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是势在必行,重点突出临湖核心区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品种,以打造“绿色食品牌”为目标,紧扣高端食品项目建设任务,全力推进蔬菜产业绿色发展,努力打造国家级“绿色食品牌”蔬菜产业基地。
签发:骆艳菲 审核:杜海 拟稿:管兆忠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
- 玉溪市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中医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儿童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