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21368676 | 文     号 | 统计信息第98期 |
来   源 | 玉溪市统计局 | 公开日期 | 2022-08-05 |
玉溪市2022年上半年农业总产值增速居全省第一
今年以来,玉溪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农村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守耕地红线,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上半年畜牧业生产明显好转,带动全市农业经济持续向好。
一、农业经济运行情况
农林牧渔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2022年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0.4亿元,可比增长6.6%,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名,增速比全省(6.3%)高0.3个百分点。其中,农业种植业完成产值91.7亿元,可比增长7.4%,拉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9个百分点,贡献率73.1%;林业完成产值5.1亿元,可比增长11.1%,拉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0.4个百分点,贡献率6.5%;牧业完成产值31.8亿元,可比增长4.2%,拉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1.2个百分点,贡献率18.5%;渔业完成产值0.7亿元,可比增长13.4%,拉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0.1个百分点,贡献率1%;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完成产值1.1亿元,可比增长7.6%,拉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0.1个百分点,贡献率0.9% 。
二、农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粮油生产保持稳定。在粮食生产方面,目前,全市已下达中央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694万元、省级农业发展粮食专项生产资金606万元,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较大提高。夏粮播种面积46万亩,同比增长1.5%,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农资储备充足,作物长势良好,夏粮稳产8.4万吨,同比增长1.6%。积极开展科技兴粮工作,推动粮食科技创新有关平台建设、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加大粮食科普工作;滇中(玉溪)粮食物流产业园项目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逐步实现集聚发展。在油料生产方面,冬油菜籽播种面积18.9万亩,增长0.8%,产量3.1万吨,增长3.8%。全市现有9个粮油产品荣获云南省“好粮油”产品称号,“中国好粮油”建设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00%并完成验收。
(二)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全市蔬菜产业在规划引领和市场带动下稳步发展,形成了以中海拔区、高海拔冷凉山区和低海拔河谷区“三大板块”及菜用豆类、叶菜类、花椰菜类、根茎类、葱蒜类和瓜茄椒类“六大品种”为主的生产格局。上半年种植蔬菜及食用菌95.0万亩、增长4.2%,产量180.1万吨、同比增长7.5%,完成产值56.9亿元、可比增长4.8%。得益于江川区、易门县、新平县和元江县大力种植食用菌,食用菌产量达0.12万吨,增长91.7%。例如,新平县坚持把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作为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与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技术服务签约,助推食用菌产业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强势推进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二是水果产业持续较快发展,上半年水果种植面积110.6万亩,增长10.1%,产量35.5万吨,增长15.1%。以新平褚橙、华宁柑橘、元江芒果、澄江蓝莓为重点,建成规模连片水果基地8个,水果产业打造成香飘四季的大产业。三是玉溪市引进花卉试验新品种15个,新增自主知识产权品种10个,提升建设3个花卉种业生产基地,打造精品“云花”产区。上半年,鲜切花产量8.4亿枝、增长71.5%。
(三)畜牧业“畜”势添能。随着易门正大百万头肉猪全产业链项目、峨山德康100万头生猪产业化、峨山双胞胎、新平德康农牧有限公司生猪规模化养殖场项目持续推进,畜牧业产能逐步释放,从全市畜禽出栏及产品产量情况来看,出栏情况:生猪72万头,同比增长26.8%,比全国8.4%、全省12.9%的增速分别高出18.4、13.9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牛5.3万头,增长6.7%;羊14.8万头,增长4.3%;家禽1008.4万只,下降9.9%。畜禽产品产量情况:肉类总产量9.7万吨,增长10.7%;禽蛋产量3.2万吨,增长5.8%;牛奶产量0.4万吨,增长58.8%。在产品产量、价格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畜牧业生产动力强劲。
(四)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持续推进。全市将按照“一核多点”的产业发展布局,紧扣传统优势产业、名特优产业、综合食品产业,依托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农特产品的优势地位及市场美誉,巩固和培育了一批“玉系”区域公共品牌,支撑全市绿色食品产品开发与创新。滇雪粮油15万吨食用油生产等23个新开工项目、成都雅乐鲜生物科技食用菌鲜品干品及菌调味品加工等39个招商储备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此外,玉溪蔬菜走俏海外市场,全省共有蔬菜出口备案基地263个,面积40余万亩,其中,玉溪有110个,面积23.6万亩,占全省50%以上,农产品出口连续多年稳居全省首位。
(五)农业市场主体培育加快推进。切实做好纳规工作,持续加大对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据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截至6月30日,全市农业企业较2021年底净增1361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净增1101户)的123.6%,农民专业合作社较2021年底净增322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净增292个)的110.3%。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自然优势削弱。随着设施农业、交通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和现代科技成果的应用,农业生产环境的可控性得到进一步增强,玉溪农业生产过去凭借气候条件和滇中区位形成的比较优势不断削弱。
(二)总体结构不优,传统种植业占比过高。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牧渔业服务业结构比例中,种植业占总产值比重高达70.3%。随着耕地资源有限的瓶颈日益显现,耕地复种指数高、土地负荷越来越重,土地成本对种植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日渐突出,以初级农产品输出为主的农业模式难以为带动产值增长积蓄后劲。加之随着玉溪“三湖”保护政策的实施,水、肥及种植作物品种受到政策约束,传统农业转型势必经历种植结构调整“阵痛期”,农业拉动力将受到影响,农业占比过高不利于总产值的平稳增长。
(三)牛羊禽养殖规模化偏低。目前,全市生猪规模化养殖龙头企业带动效益逐步显现,上半年猪肉产量6.4万吨,同比增长18.97%;生猪完成产值20.9亿元,同比增长5.2%,高出畜牧业总产值增速1个百分点。但牛羊禽养殖规模化偏低,分散、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养殖小区建设和新建投入使用率偏低,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经济效益较差,畜牧业整体缺乏稳定性。特别是受湖泊保护治理、禁养区限养区划定、人居环境整治和土地面积等综合的影响,江川区、通海县等家禽出产大县规模化养殖的产能和集群效应有待重新整合。
(四)农业市场主体规模普遍偏小。农业总体上表现为“小产业”“弱效益”,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水平低,产前、产中、产后衔接不紧密。农业企业散、小、弱,大多数产业处于分工低端,产业链条短。以峨山县覆盖8个乡镇(街道)的随机抽样调查为例,在抽样的30户企业法人中,户均经常性用工为13.9人,有初级加工业务的仅占17%,其余均为初级种、养殖,由此可见,农业市场主体规模普遍偏小,在优质农产品种研发、关键科技攻关、配套技术集成、高端产品开发等方面缺乏能力。
四、建议措施
(一)强化技术支撑,增添科技动能。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融合研学、农旅与现代科技农业,打造具有农业科普、新品种示范、教育实践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农业基地,以产、学、研一体化赋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快牛羊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完善畜禽标准化饲养管理规程,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养殖,引导养殖场(户)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扩大养殖规模,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壮大牛羊禽养殖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与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紧密合作,通过统一生产、统一服务、统一营销、技术共享、品牌共创等方式,形成稳定的产业联合体。
(三)壮大市场主体规模,提升产业化程度。引导家庭式经营向规模化、标准化经营过渡,从根本上改变仅仅从种养一个环节取得收入的情况,加大对种植养殖户的培训力度,主动为农民提供产前购种、产中技术咨询、产后销售的服务,提升技术管理水平,提高设施农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签发:骆艳菲 审核:杜海 拟稿:冯惠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
- 玉溪市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中医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儿童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