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21339604 | 文     号 | 统计信息第42期 |
来   源 | 玉溪市统计局 | 公开日期 | 2022-03-25 |
玉溪医药制造业初具规模 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玉溪市医药制造业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培育形成以疫苗、单抗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药和以民族药、特色药为代表的中成药两大特色品牌,覆盖了生物疫苗、生物制剂、化学原料及制剂、中成药及中药饮片、原料药、植物提取等六大类生产领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一、2021年我市医药制造业特点
(一)医药制造业高速增长、支撑明显。2021年我市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10户,以沃森生物、赛灵药业为代表,增加值增速逐月增长。其中:一季度增长53.1%,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0个百分点;二季度增长63.1%,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三季度略有回落,增长61.4%,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2021年全年继续保持增长强劲势头,工业总产值增长75.8%,工业增加值增长68.8%,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4.6%,较2020年提高1.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2.0个百分点,是我市继烟草、钢铁后崛起的又一大新兴行业。
(二)医药制造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一是企业规模实现提升。10户医药企业2021年产值较2020年增加近40亿元。其中,2户企业产值接近亿元,6户年产值达亿元以上,其中1户企业年产值在70亿元以上。
二是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发展迅速。玉溪疫苗产业园已成为全省疫苗产业的重要集聚区,依托玉溪生物制药产业基础和政府配套政策优势,大力支持沃森生物等骨干企业,以疫苗、单抗为代表的玉溪生物技术药逐步成为全市医药产业增长的支撑力量,玉溪疫苗产业已成为全省疫苗产业的重要部分,生物技术药的研发、制造等在医药工业中的占比逐年提高。2021年全市生物药品制品制造产值增长91.6%,产值占全市医药制造业比重达78.2%,比2020年和2019年分别提高6.4、31.8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长75.1%,拉动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0.7个百分点。
三是中成药保持稳步发展。中成药生产作为全市医药制造业的第二大产业,2020年具有中成药药品批准文号150个,全国独家品种16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7个,民族药品种10个。目前,全市现有国家药品批准文号 253 个,其中:中成药(国药准字 Z)162 个;按 2021 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分类规则,对 237 个药品批准文号分类,中成药 161 个批文,纳入医保甲类支付 39 个、乙类支付 57 个、丙类(自费)65 个。其中,维和制药共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6个,外观专利17个;拥有全国独家品种14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7个,民族药品种10个,其中“三七”被评为云南省“10大名品”;赛灵集团(克雷斯制药)的“恒古骨伤愈合剂”被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和2020版,相关研究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国际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产品销售量逐年增长;林缘香料的冰片(原料药)产销量连续六年位列全国第一,全国单品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生产饮片配方颗粒的鸿翔中药成为玉溪医药产业新的增长点,获得云南省工信厅、云南省药监局的318个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备案批件,是全省配方颗粒的标杆;佑生药业的平眩胶囊、金胃泰胶囊、天胡荽愈肝片均是独家品种,其中平眩胶囊和金胃泰胶囊拥有发明专利,而平眩胶囊、金胃泰胶囊、红金消结胶囊均列入国家医保,且红金消结胶囊已被纳入国家基本药物,平眩胶囊和红金消结胶囊还被授予“云南省名牌产品”。2021年全市中成药产值占医药制造业比重为16.7%,产值增长57.0%,营业收入增长20.2%,增加值增长60.6%,拉动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个百分点。
(三)医药制造业未来可期
“十四五”期间,玉溪将围绕疫苗单抗等生物技术药、中药民族药、天然健康产品、医疗器械四大重点领域,部署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增加优质品种、提升制造能力、补齐平台短板、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培引一批领军企业、打造一批专业园区、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目前,玉溪沃森已上市包括13价肺炎结合疫苗在内的7个产品(10个品规),在研国内首个新冠mRNA疫苗、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疫苗、四价流脑结合疫苗等多个重磅品种,其中mRNA新冠疫苗已进入海外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的尾声,有望在2022年形成投资近20亿元,设计年产能各类疫苗3.9亿剂(含2亿剂新冠疫苗)的新增量;玉溪泽润2价HPV疫苗2022年3月24日已于中国药监官网显示获批,9价HPV即将启动III期临床,疫苗厂房建设总投资3亿多,年总产能可达1500-2500万剂;玉溪嘉和在港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继沃森之后第二家上市的疫苗企业,其产品杰洛利单抗注射液(”GB226”)、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GB242”)即将上市,总投资超4亿元,每年最高可收获100kg单克隆抗体(约80万剂/年);赛灵药业科技集团在保持核心产品恒古骨伤愈合剂销售持续增长的基础上,新引入14个品种,已完成上市持有人的转移,正式落户玉溪,打破近两年来外阜品种引入云南省品种数为0的僵局,同时企业丰富了产品线,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也为企业争取今年实现主办上市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企业都为做大做强疫苗等生物技术药,创新发展中药领域,努力将玉溪打造成全国知名高端疫苗研发生产基地、国内中成药创新发展示范区奠定了先基。
二、影响医药产业发展的短板
(一)布局分散,抗风险能力弱。我市医药制造业发展布局除疫苗产业布局相对集中外,其它产业处于多数点状、少数片状形态。主要分布在红塔区(5户)、江川区(1户)、华宁县(1户)、易门县(3户),大部分企业发展各自为政,关联度差,规模集聚效应不明显,市场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
(二)产业链短,产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提升。医药制造业是我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产业规模虽然有一定提升,但总体来看规模仍然偏小,经济体量不大,产业链短,研发、生产、销售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不成链,尚未形成成熟的纵向产业链条和横向联合体系。2021年,全市有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10户,产值和营业收入在30亿元以上的仅有1户;增加值仅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6%,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5%,对全市工业增长拉动作用需要进一步增强,距成为支柱产业还有较大差距。
(三)企业创新发展意识不强。长期以来,我市一些医药制造企业对创新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战略思维和长远目光,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竞争环境信心不足,有“小富即安”意识,特别是疫情以来,更是求稳心理作崇,存在所谓“大型企业动力不足,不想创新发展;中型企业怕担风险,不敢创新发展;小型企业能力有限,不会创新发展;微型企业融资太难,不能创新发展”的情况。
三、对我市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建议
我市十多年的医药产业发展已初见成效,已具备一定规模效应。下一步我们要立足全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发展现状,以增加优质品种、做强龙头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增强产业集聚、提升品牌影响力为抓手,以做强疫苗为代表的生物药、做优做精现代中药及民族药、积极布局发展仿制药、大力发展天然健康产品、积极布局发展医疗及健康器械为重点,实现全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聚集发展。要强化规划引领,按照玉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规划的实施,引领我市医药制造业发展壮大。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原则,围绕疫苗和中成药两大特色体系,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发展空间,打造产业集群,推动医药制造业集聚发展。以玉溪高新区疫苗产业园为核心,围绕上游新产品研造能力提升,下游核心品种培育、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建设、市场拓展等全产业链发力,锻优势、补短板,大力发展疫苗、抗体,积极引进蛋白及核酸药物、生物技术药配套产业,把生物技术药打造成玉溪的特色和名片。一是创新发展新型疫苗。加快核酸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重组疫苗的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加快mRNA新冠肺炎疫苗、HPV疫苗的研发生产,加大mRNA技术在传染病、遗传病、罕见病、肿瘤等重大疾病防治方面的研发应用。二是大力发展抗体、蛋白及核酸药物。大力发展针对肿瘤、免疫系统、心脑血管和感染等疾病领域的单克隆抗体药物、中和抗体、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生物类似药、重组蛋白药物、多肽药物、核酸药物。三是发挥玉溪中药材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优势,进一步突出特色,促进中成药产业稳健快速发展。以红塔区大营街片区、易门梅曾片区、澄江提古片区、华宁青龙片区、红塔区北城片区为主,做优玉溪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支撑点。
(二)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要紧扣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发展目标,立足我市医药制造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上下功夫,增强产业关联度和融合度,推动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向下游拓展,壮大产业规模。依托玉溪生物疫苗产业园,优先发展以疫苗、单抗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药,大力引进以疫苗产业链辅料、试剂、包材等配套产业,做大、做长产业链。创新发展中药、民族药,重点支持中药、民族药骨干企业的发展,培育大品种、独家品种、特色品种,盘活现有中成药批文资源,积极支持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产业发展,促进中药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培育医药产业新业态,鼓励发展化学药、仿制药。加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统筹配套,全力推进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疫苗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全市医药制造业整体发展。
(三)提高企业的创新发展意识。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发展医药制造业政策和要求,加快建立完善支持医药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提升药品生产企业管理者经营理念及水平,尽快推动其做大做强。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国内外知名专家团队、科研机构,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以及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研发和服务平台。
(四)确保要素保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抓好医药产业,建立完善产业推进工作机制,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全力推动玉溪医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各县(市、区)要重视帮助企业解决好土地等要素保障工作。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全产业链专班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担当作为,加强协调配合,用足用活政策,为企业发展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签发:赵春菊 审核:陈镜冰 拟稿:陈林
相关阅读: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务信息公开申请表 2024-11-29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内设机构 2024-12-3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2024-11-29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机构职能 2024-12-3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2024-11-29
- 玉溪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 2024-11-29
- 玉溪市中心血站简介 2024-08-28
- 关于玉溪市科教创新服务中心运行使用“玉溪评议”二维码公告 2023-04-24
- 玉溪国家高新区主要领导职责及分工 2025-04-22
- 关于印发玉溪高新区促进内贸市场主体培育和科技创新工作11条措施的通知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