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934268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8-07-26 |
华宁县:华宁县宁州街道第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为深入掌握宁州街道第三产业发展状况,摸清经济发展短板和问题,为街道乃至全县的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分析导向,宁州统计工作站对街道2013年以来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称,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行业。
(一)业从业人员情况。2013年~2017年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分别为:2013年10549人;2014年11417人;2015年12133人;2016年12727人;2017年13378人。2017年比2013年增长26.8%,年均增长6.1%。
2013年~2017年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2013年63:13.5:23.5;2014年61.33:13.67:25.00;2015年58.94:14.14:26.92;2016年58.77:14.00:27.23;2017年58.39:14.01:27.5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明显提升。
(二)个体工商户发展情况。截至2018年6月,有注册个体工商户6198户,涉及第三产业的有4482户,其中农、林、木、渔服务业4户,占三产个体户的0.09%,批发、零售业2909户,占三产个体户的64.90%,交通、仓储、邮政业108户,占三产个体户的2.41%,住宿、餐饮业755户,占三产个体户的16.8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67户,占三产个体户的12.66%,文体、教育、卫生、娱乐业67户,占三产个体户的1.49%,信息传输、软件服务业10户,占三产个体户的0.2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2户,占三产个体户的1.16%,专业技术服务业10户,占三产个体户的0.22%。
(三)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情况。截至2018年6月,在库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共1501户,涉及第三产业的有1127户,占所有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的75.08%,其中农、林、木、渔服务业11户,占三产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的0.98%,批发、零售业328户,占三产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的29.10%,交通、仓储、邮政业38户,占三产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的3.37%,住宿、餐饮业91户,占三产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8.0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3户,占三产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的3.82%,文体、教育、卫生、娱乐业93户,占三产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的8.25%,信息传输、软件服务业17户,占三产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的1.5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94户,占三产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的8.3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44户,占三产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的3.90%,金融业39户,占三产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的3.46%,房地产业37户,占三产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的3.2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7户,占三产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的1.51%,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75户,占三产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的24.40%。
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中非盈利性单位共387户,占三产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的34.34%。
(四)限额(规模)以上法人单位情况。有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1户,其中批发企业5户,零售企业3户,住宿企业3户。一季度累计营业额超过三千万的仅有2户,3户零售企业一季度累计销售额均未达到五百万元。2018年1季度限额以上商业平均从业人数共337人,主营业务收入16317万元。
规模以上服务企业3户,2018年1~5月累计营业收入过千万的2户,平均从业人数共457人,主营业务收入3464万元。由此也可以主观的理解为服务行业是一个可以大量提供就业岗位的行业。
二、存在的问题
(一)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偏低。2013年~2017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为23.50%,25.00%,26.92%,27.23%,27.52%,虽然每年都在平稳增长,但是比例远远低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
(二)传统产业竞争激烈,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一是传统产业自身占比高。批零、住餐庞大的群体本身就存在激烈的竞争,而这个群体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二是为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个体农、林、牧、渔服务业仅有4户,占0.09%;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11户,占0.98%。,这种格局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三是科、教、文、卫、娱乐业发展不足,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个体科、教、文、卫、娱乐67户,占三产个体户的1.49%,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相关产业93户,占8.25%,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发展不足的情况。新兴产业,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规模不大。个体户有10户专业技术服务业,占0.22%;从事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的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有44户,占3.9%,但盈利性单位只有15户,数量和规模都有待进一步扩大。在抽样调查的9限下商业户(批零、住餐)中,目前没有通过公共网络(包括:自有网站、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预定、团购;销售代金券、优惠券、团购券等推广、销售活动等)销售商品的,且仅有一户有近期通过公共网络销售商品的打算。四是部分购买力外流。近些年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物流方便,部分年轻人选择了网上购物,而我街道新兴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了部分购买力外流。这种外流无疑对传统服务业形成雪上加霜之势。
(三)规模(限额)以上企业占比不足,且规模偏小。现有企业发展呈弱、小、散形态。第三产业规(限)上企业只有14户,占1.24%,两户规模较大的批发企业一季度营业额都未达到5000万元。
(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充分。一是宁州陶历史悠久,近年发展也较快,但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方面还不是很完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二是旅游资源整合不充分,区域内各景点较为分散,跟旅游业发展相应的交通、住宿、餐饮发展跟不上需求。目前,只有象鼻温泉附近的村民利用自有房屋和土地开办了一些农家乐,但规模不大,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客房配置、食品卫生、收费标准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规范。
(五)客观存在但又不能忽视的制约因素。一是棚户区改导致铺面减少,租金快速上涨。由于我县正在实施棚户区改造,造成大量临街铺面减少,尤其是商业比较集中的宁新街也在改造范围内,其余不在棚改范围内的商铺租金快速上涨且涨幅较大。以宁昌街(东市街与宁阳路之间)一段为例,因毗邻宁新街,在棚改实施后尤其是近半年来,房租上涨幅度在200%以上。有个别商铺(20平米左右)在竞价争抢后年租金达到了十万以上。二是部分国有资产闲置,形成资源浪费。仍以宁昌街(东市街与宁阳路之间)一段为例,仅人行华宁支行前和原城关社区办公楼一楼就闲置商铺13间,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三是部分临时商铺、摊位被取缔。因创建卫生城市和拆临拆违工作的开展,一些临时商铺和临时摊点被取缔,这些经营者一般都是小本经营,失去了原来的经营点就要面对重新寻找新的商铺或摊点,也就意味着经营成本的提高。
三、发展的优势和机遇
(一)区位优势。宁州,华宁县城所在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华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越登楼山接壤盘溪镇,南连华溪镇,西与通海县杨广镇毗邻,西北濒江川县雄关乡、路居镇,北靠青龙镇,东北与通红甸苗族彝族乡相连。距玉溪市区53公里。
(二)人文优势。“宁州陶”享誉华夏,有“华夏古陶活化石”之称。近几年,由于政策支持和市场需要,宁州陶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并壮大起来。
(三)资源优势。宁州素有八景:楼山耸翠、明镜朝天、阳暮回光、西沙映月、爪水拖岚、春雷古洞、古庙啼鹃、象鼻温泉。如今又有万松山风景区、宁州公园、泉乡广场、白龙河森林保护区、火特风景区、二龙山景区、文笔塔等。
(四)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华宁县正着力打造“泉乡”、“桔乡”、“陶乡”三大名片。二是华宁县正在进行棚户区改造,旧貌即将换新颜。三是乡村振兴战略正紧锣密鼓开展。
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意见、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服务业。一是正确认识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提高各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积极发挥第一产业的基础性作用,为第二、三产业提供原材料和市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农业生产的后劲,促进工农业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二是优化第三产业中各个行业之间的结构。在传统服务行业中开展优胜劣汰经营模式,注重质量的提升,增加各经营体的收益,增强行业竞争力。三是顺应趋势,鼓励发展新兴服务业。在全球、全国都大力推广“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下,我街道应该鼓励并积极参与新兴服务业的发展:1.鼓励有实力、有发展需求的经营户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优质服务,降低运营成本;2.鼓励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和意愿的待业、创业青年成立工作室,积极参与线上服务市场竞争;3.政府和相关部门可对发展电子商务、参与线上服务的商户进行适当优惠或给予部分补贴。4.鼓励发展农、林、牧、渔服务业,适应新时期三农发展需求。5.注重科、教、文、卫、娱乐及相关产业的建设及后续的发展。
(二)优化投资环境,培植带头企业。一是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软”、“硬”环境一并抓,强化硬件环境的同时,不断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强化诚信、公平、法治、服务等意识,调动社会个方面力量,多渠道地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投入第三产业,形成较为完善的第三产业社会化投资体系,推进我街道经济建设有序开展。二是着力发展本土经济,培植带头企业。鼓励发展像华宁瑞丰机动车驾驶人考试服务有限公司这样的综合性服务企业,这样的企业不但自身发展较好,既解决了一部分就业压力,又能带动企业周边及城区的住宿、餐饮及其他行业(如理论考试培训、驾驶考试培训、旅游、洗浴、按摩、娱乐)的发展。三是加大企业改革力度,打造名牌企业。1.鼓励企业间的重组、合并、并购,实现产权的多元化、经营的规模化。可尝试在有意向、有发展前景的陶瓷企业中进行企业改革,打造一个或多个规模大、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名牌企业,提升我街道知名度,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发展,拉动区域内其他行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2.成立协会或管委会,或者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将象鼻温泉周边以及其他地方零散的农家乐整合起来,在保证各自特色不变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包括硬件配置、餐饮标准、卫生标准、收费标准等),避免行业内部不良竞争,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知名度,打造宁州农家乐品牌,让宁州文化、旅游、住宿、餐饮行业朝着规范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三)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合理应用宏观调控。一是采取措施,在市场导向的前提下,多渠道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广开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投融资机制。政府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预算资金,通过贴息、补贴等方式,扶持第三产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且带动作用大的项目。二是规划筹建大型综合商业区。既能解决经营户选址难、相关部门管理难的问题,又方便了居民日常生活,可谓一举多得。三是打造特色商业街。行业归类发展,打造“一街一品”,方便规范管理和居民有选择性的选购。四是防控商铺租金过快、过高上涨,维护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五是加快棚户区改造建设进度,让因棚改拆除或受到影响的商铺早日回归市场,平衡因供需不平衡而上涨的房租。在改造建设的同时充分考虑综合商业中心及商业街的规划、布局。六是在合法、合理、合规的前提下,将闲置的国有资产商铺投入到市场,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创造效益,解决目前商铺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四)认清形势,乘浪而上。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但“小、散、开发不充分”的问题客观存在,在新形势下,我们既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又要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借我县打造“三大名片”和棚户区改造之机,集一、二、三产业为一体开发、打造宁州旅游品牌。一是完善现有资源开发利用。1、加快陶文化产业“三园一村”建设。2、抓紧对西沙映月景区开发。3、进行象鼻温泉度假村改造升级。4、强化冲麦古村落保护项目。5、推进碗窑村古陶遗址保护和窑街建设。6、扩展对磨豆山、将军山风电厂的旅游观光项目开发。7、注重对陶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二是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按照“全域旅游新思路”,依托泉、陶等特色资源和高山自然风光,积极规划开发乡村生态体验、陶文化体验、康体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文化产品。1、以“泉”为主题,选择有特色、有开发价值的潭、泉,打造“泉乡一日游”产品。2围绕“陶”做文章,形成集宣传、教学、体验销售为一体的新型体验式旅游产品。3、以象鼻温泉为中心,开发农家乐乡村生态体验旅游产品和康体休闲度假村旅游产品。4、借助宁州特有的民族风情(苗族敲老牛习俗、接登龙老爷、象鼻温泉澡堂会、大吗哒村祭龙仪式等)开发民族风情体验旅游产品。5、发挥特色美食(宁州香、豆汤米线、豆沫汤圆、特色炊锅、土八碗、火特老猪脚、酸汤杂菜)的吸引力,开发美食体验旅游产品。三是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1、借助我县建设“四好农村路”之机,加强道路建设维护,加强各景点之间的交通联系。2、开发旅游景点公交线路。3、根据景点之间的距离和景区特色配备相应的观光交通工具(电瓶车、自行车、畜力车等)。4、建设旅游卫生厕所。四是以创新为引领,探索发展新产业、新业态。1、高度关注产业融合发展、信息化发展趋势,推进“互联网+”、“旅游+”模式发展。2、借助网络平台、电子商务等营销手段,作好宣传、销售服务。
签发:吕茂华 审核:张会丽 拟稿:宋黎黎
相关阅读:
-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昆举行 王宁出席并讲话 王予波作总结讲话 刘晓凯出席 2024-12-24
- 《人民日报》刊发省委书记王宁署名文章: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作示范 2024-12-20
- 玉溪市市本级2024年第三批次就业见习拟补贴资金公示 2024-11-11
- 玉溪市牵头召开防震减灾救灾州市际联动机制协议签署会暨首届联动机制联席会议 2024-10-21
- 云南省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在昆召开 王宁讲话 王予波出席 2024-10-09
- 【州(市)委书记谈改革】王力:改革落子促开放 物畅业兴强玉溪 2024-09-23
- 省委省政府举行三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推进会 王宁主持会议并讲话 王予波提出工作要求 2024-09-03
- 强化遵循意识 以商务力量服务推进乡镇(街道)抓经济促发展工作 2024-08-15
- 王宁以“四不两直”方式检查调度防汛工作时强调:切实筑牢汛期安全严密防线 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4-08-05
- 中共云南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在昆举行 省委常委会主持会议 省委书记王宁讲话 202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