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589310 | 文     号 | 530400-005699-20151118-0002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5-11-18 |
玉溪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探索分析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除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产业是以新能源资源开发、传统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玉溪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玉溪市发展前景较好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一)水能。水电属清洁能源,可再生、无污染,运行费用低,便于调峰,有利于资源利用率和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提高。云南不论是水能资源蕴藏量,还是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都居全国前列。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带动了云南电力装备制造业的繁荣。
玉溪坐拥“三湖”, 玉溪境内河流水系纵横交错,主要分属珠江、红河两大水系,由位于峨山中部的总果山和红塔区西部的高鲁山相连接构成两大水系分水岭。玉溪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44万千瓦,经济可开发水电站装机容量54万千瓦。但目前云南省水电资源开发率不足10%,远低于全国20%的平均开发程度。积极有序地开发玉溪水电资源,是云南实施能源战略的需要,也是玉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云南和我市可再生水能资源的开发,对于推进“西电东送”、“云电外送”,培育以水电为主的电力支柱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到2020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可达到7000万千瓦以上。
(二)风能。风电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意义重大,随着风电并网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标准、体系的完善,风电产业发展在玉溪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0年4月,中广核集团与我市签订了共同开发新能源的战略合作协议,并建成了多个风电项目。“十二五”期间,中广核集团将在我市完成75亿元人民币的风电项目投资,规划中的玉溪市风电总容量占中广核风电公司在云南风电开发总量的35%。2014年初,玉溪华宁磨豆山第一座风电场建成发电,24台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规模4.8万千瓦。2014年完成年度计划发电量的102%,年发电量1.3亿千瓦时,风能资源效益好于预期。2015年初,元江羊岔街风电场正式投产发电,82台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规模16.4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5亿千瓦时。继华宁磨豆山风电场、元江羊岔街风电场之后,中广核在华宁县境内已启动了同等规模的白石岩风电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同时,我市的通海、新平、易门三县即将启动中广核的风电场建设项目。
风力发电节能减排效益明显,以元江羊岔街风电项目为例:与同等规模火电厂相比,风力发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7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2.4万吨、二氧化硫320.7吨、氮氧化合物160.4吨、烟尘48.1吨,环境效益明显。同时,风电项目能带动配套企业发展,如华宁工业园区相继引进蓝天重工年产400套风电塔筒项目、青岛天能集团投资5亿元的年产400套风电塔筒生产项目和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年产200套风电机组制造项目,为玉溪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
(三)太阳能。玉溪市太阳能辐射量资源丰富,资源从东北向西南逐步递减,其中元江、新平县最为集中和丰富。2015年玉溪元江甘庄光伏发电正式投产发电,成为玉溪市第一座成功并网的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554亩,总装机容量20MW,预计每年平均上网电量为2772万千瓦时。同时,海润光伏正在易门投资建设50MW规模的光伏电站,预计电站年均发电量5971万千瓦时。
(四)生物质能。我市对于生物质能颗粒燃料产品的生产加工与直接燃烧利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玉溪玉加宝人造板有限公司,通过综合利用各种农林牧业废弃物加工成生物质颗粒燃料,生物质炭等产品,该项目生产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可作为工业锅炉以及民用燃料使用。由于生物质颗粒燃料在使用过程中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极少,排放的二氧化碳为零,有利于企业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以年产14万吨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规模为标准,预计可节能11.66万吨标准煤。
二、玉溪新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水能。根据全市资源与实际发展能力,预计2020年总装机可达90万千瓦时,全市可用资源基本可全部得到有效利用。随着一次能源总耗量的迅速增长,水电份额将增长至10%―15%左右。但由于水能总量的有限性,同时还需考虑太多环境生态因素,如对河流生态体系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待开发的水电站有限,建设条件复杂,工程规模巨大,科学技术方面出现一些新的难题等,不能作为新能源发展主力。
(二)风能。全市风电项目个数偏少,2014年全市共有风电项目4个,电力项目21个,风电项目仅占19%;2015年1-9月共有风电项目5个,电力项目9个,风电项目仅占35.0%。全市有元江羊岔街、新平向阳山、哈科迪梁子、华宁将军山、大丫口等5座风电场获得国家和省核准建设,总装机规模35.9万千瓦,估计2020年总装机可达40.35万千瓦时,从全省来看,2015年1-9月全省共有风电项目50个,玉溪仅占全省的6.0%。全市风电项目虽然投资占电力项目投资的较大比重,但项目个数偏少,对风电项目投资持续支撑力度不足。
(三)太阳能。太阳能也是新能源发展的热点,我国陆地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能达1.7万亿吨标煤,是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作为一种新能源,太阳能可用于生长能源植物、制氢、发电与多种形式的热利用。发展能源植物将在生物质能中涉及,制氢正处于多途径探索研究阶段,离大规模应用尚远。目前玉溪的太阳能热利用包括热水器、空调、炊具、太阳能建筑等,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但仍将继续努力拓展应用,扩大规模,提高份额,争取国家重点项目资金、技术支持。太阳能发电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聚焦、跟踪、转化、储能及与其他发电方式有效配合等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
(四)新能源发展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首先,电网的稳定性是决定新能源占比的最关键因素。太阳能、风能均与自然条件、天气、季节等因素密切相关。如风能,与每天风的有无、大小有关,还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若新能源的比重占到总能源消耗量30%以上,则会出现运行正常,但夜晚电压不够,甚至连电脑都无法开启的现象;有些季节可能电能比较充足,有些季节电能短缺;晴天电能丰富,阴天电能不足,以上仅仅是对生活的影响,对于国防,医疗,生产的影响则更大,对于电网设备的损害,也将是巨大的。
所以,无论核能和新能源如何发展,化石能源占比较大甚至占主导的地位仍不可能动摇。但由于化石能源的危害性,节能减排措施就尤其重要,所以在新能源的发展上也出现两大矛盾:从开源角度看化石能源不够用,从节流角度看即使有敞开使用的条件,但也不能乱用。
三、玉溪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
(一)相关配套产业快速崛起
自全市首座投入运营的风电场建成后,华宁县先后引进青岛蓝天重工年产400台套风电塔筒项目、上海电气年产400台套风力发电机项目,落地华宁工业园区,同时积极与江苏中复连众的风电叶片项目招商洽淡,随着塔筒、电力、叶片三大核心项目引入,华宁的风电产业产生了“葡萄串”效应。沪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00台套风力发电机舱罩配套项目建成投产,浙江中自庆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年产400台套风力发电机振动监测系统项目和云南人民电力电气有限公司年产600台套风力发电机箱式变压器和高低压开关柜项目将相继进入。同时,华宁县还将为龙配凤,紧紧围绕布局风电产业,加快引进包括风电钢结构配件、风电远程控制系统和电线电缆在内的一系列配套项目,在其工业园区布局风电设备制造全产业链,打造云南及至西南最大的风电设备制造聚集区。配套产业的快速崛起也同时助推我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华宁县建设的大丫口、将军山两个风电场44台风力发电机全部选用上海电气的产品。风电产业迅速发展也将带动全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改变传统单一的产业格局。
(二)政府引导支持相关政策的实施
2014年3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云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云政发【2014】9号)》第六部分关于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部门明确规定到2017年底,基本淘汰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区内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原则上不再新建、改建、扩建燃煤锅炉,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逐步淘汰耗能高污染大的燃煤锅炉,鼓励生物质燃料锅炉。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向用能提供热能、蒸汽服务。以节能科技公司为生产企业提供供热系统设备、服务模式,不仅可以减少企业前期设备投入成本、减少企业人工成本,减少财务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周转效率。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后,由原先购买燃料使用,变为使用蒸汽后结算,减少了燃料资金的占用,同时生物质燃料完全燃烧,大大提高了燃烧效率,减低了生产能耗以及减少污染物排放。全新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有利于调动企业采用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我市生物质产业的发展。
(三)生物质资源丰富
与传统能源相比,生物质能发电在利用农林废弃物、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草稿)》草案,提出到2010年,全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50万千瓦;到2020年,生物质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国有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参与,促进了产业的发展。虽然国家的对生物质能发电的扶持力度不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但该产业仍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四)国家激励政策的保障
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会继续得到国家层面的产业政策支持。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生物质能发电项目,统一执行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75元(含税)。相较之前,全国生物质能发电平均上网电价为0.63元/千瓦时,加上部分地区0.1元/千瓦时的补贴,也只有少数几省的上网电价能达到0.73元/千瓦时以上,大部分生物质能发电电厂都无法实现盈利。此次确定全国0.75元/千瓦时的统一上网电价,可为大部分生物质能电厂扭亏为盈提供保障,有效促进生物质能发电健康发展。
(五)发电技术进一步成熟
近年来,我市生物质能发电公司通过技术积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整合现有技术资源,加快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国内自主研发的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全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未来生物质能发电技术还将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生物质直燃发电、混燃发电、气化发电、垃圾和污水沼气发电等技术都将占有占一席之地,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使用将更加符合“因地制宜”原则。随着各种技术的日趋成熟,生物质能发电项目的建设运营成本将会有所下降,企业也可以摆脱亏损局面,实现盈利,。
四、我市发展新能源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投资和财税优惠政策,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
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加强政府引导扶持,积极争取资金,优先安排新能源项目,重点扶持新能源示范工程建设。二是扩大财税优惠政策。落实国家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对技术研发、设备购置、装备制造和列入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中的鼓励类项目给予税收优惠。三是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新能源产业。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入新能源产业,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对新能源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积极探索和拓展利用外资的新形式,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为主的新能源产业投入机制。
(二)加强技术创新,促进新能源开发和使用效率的提高
政府应加大在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根据终端能源需求选择国家关键技术;建立能够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不断推动企业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使技术创新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从而提高新能源开发和使用效率。
(三)健全完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一是积极开拓新能源市场。加快扩大光伏在城市景观照明等方面的应用力度。开展绿色能源示范县、乡建设,带动农村新能源发展。二是加强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建立规范的新能源产业标准体系,加快制订产品测试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快构建新能源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监管机制,确保产品质量。三是加强新能源发电并网管理。电网企业做好电网的规划和建设,配套完善电网接入系统,做好相关电网接入服务工作。逐步建立绿色电力购销制度,鼓励单位或个人用户购买绿色电力,形成政府、电力企业、社会共同促进新能源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加大节能降耗力度,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经济的快速增长还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实际,决定了能源“开源”的前提下,更要“节流”。因此,应将节能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将节能提升到基本国策高度,各类能源行业企业和能源系统要在现有的能源效率基础上提高40%。
(五)转变政府职能,多措并举鼓励多种资本运营
生物质燃料开发利用是跨行业、跨部门的新兴产业,涉及能源、农业、林业、财税、科技、环保等多个部门,需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协作,从资源收集、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各项工作,积极探索规模化开发生物质资源的方式和方法,共同促进生物质产业发展。
相关阅读: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务信息公开申请表 2024-11-29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内设机构 2024-12-3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2024-11-29
- 市政府法制办顺利完成2015年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 2015-04-2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机构职能 2024-12-31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2024-11-29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召开2016年全市环境保护暨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 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