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389548 | 文     号 | 530400-005699-20131223-0006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3-12-23 |
澄江县蓝莓发展的调查报告
澄江县蓝莓发展的调查报告
为了更好地保护抚仙湖,澄江县近些年来把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好抚仙湖一类水质有机结合,尽力做到经济和生态建设同发展,近年来引进的蓝莓种植就是其中的代表。2013年,澄江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确保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的前提下,在抚仙湖径流区内鼓励和扶持发展蓝莓、大樱桃、荷藕、景观苗木等生态农业,在全县山区、半山区发展核桃等优质林果业,在抚仙湖径流区外发展抗浪鱼养殖等优势产业。
一、澄江县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澄江县蓝莓种植始于2004年,从中科院江苏植物所引进蓝莓进行试种,2005年,在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示范种植蓝莓100亩,于2008年鲜果投放市场,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此,澄江县迈开了发展蓝莓的步伐,品种主要有“灿烂”、“顶峰”、 “巨丰”、“夏普蓝”、“米斯提”、“奥尼尔”。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澄江县已成为云南省蓝莓果实和种苗的重要供应地之一,在云南省具有一定的声誉。2012年全县有蓝莓种植业主75户,注册登记种植蓝莓的企业、协会、合作社等组织8家,蓝莓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其中214亩培育蓝莓种苗,全县年产蓝莓鲜果300多吨,年出圃三年生蓝莓种苗50余万株,蓝莓产值达3000余万元。 2013年,澄江县实施蓝莓种植“燎原行动”推广计划,种植面积将达到3000亩。到2015年,澄江县蓝莓种植面积将达到1万亩、年产量3000吨。蓝莓深加工逐步开展,与云南师范大学开展蓝莓的深加工开发研究,为澄江县蓝莓走向高端市场提供技术支撑,昊海蓝莓科技有限公司正建设蓝莓酒厂。
二、种植蓝莓的主要效益
由于蓝莓种植对自然条件、种植技术、光照条件、地理环境等要求较高,目前国内蓝莓种植属于特种种植,属于高端水果,因此,蓝莓种植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一)较高的经济价值。澄江县的蓝莓从每年4月开始挂果上市,一部分品种持续到11月还有鲜果采摘,品质好、香气足、甜度高、耐贮运,在同一时期,全国正是蓝莓短缺的时期。省外的蓝莓成熟期集中在6-8月,从全国来看,每年3-4月和9-10月几乎没有蓝莓上市,澄江蓝莓在这两个时段填补市场的空隙,获得较高的效益。蓝莓成苗开始种植就挂果,2-4年可进入盛产期,亩产500-1800公斤左右,国内目前的市场零售价在100-300元,从种植户反馈的信息看,澄江县蓝莓在三月底四月初的早熟品种价格最高,田间销售价格在180-200元/公斤,亩收入达到5-8万元,亩产值十分可观,具有较高经济价值。
(二)生态效益明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据专家测算,在众多污染中,抚仙湖80%的污染来自农业、农村面源污染。蓝莓对土壤肥力条件要求低,与目前大面积种植的菜豌豆相比,蓝莓亩减施氮肥71.3公斤、减84.08%,减施磷肥15.2公斤、减73.42%。与常年种植蔬菜相比,蓝莓亩减施氮肥83.7公斤、减86.11%,减施磷肥11.9公斤、减68.39%,发展蓝莓产业可以有效降低化肥使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为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维持土壤的酸碱度,蓝莓地里铲除的杂草全部用于墒面的覆盖,不会产生农业有机废弃物,可大大减轻入湖河道污染。
(三)开辟旅游业发展新路。昆玉一体化建设、滇中经济圈建设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利用蓝莓种植发展蓝莓农家乐旅游。2013年全县接待游客206万人次,在“五一” “国庆”、“中秋”节假日和暑假期间,自驾游旅客常到蓝莓园采摘,发展部分自采观光果园,与旅游业发展相互促进。
三、澄江县发展蓝莓种植的优势分析
(一)区位优势。�江距昆明52公里,距昆明新区不足30公里,玉溪80多公里。昆玉一体化、滇中经济圈建设的不断推进,昆明和玉溪两地的资本、技术、人才和市场的融合将进一步增强。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抚仙湖省级旅游度假示范区、帽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禄充AAAA级景区建设初具规模,推动澄江县旅游业的发展,近800万元的消费市场和超过200万人次的旅游市场,将为澄江蓝莓消费提供广阔的销路。
(二)独特的资源优势。从云南省各地蓝莓种植成果来看,澄江县蓝莓品种齐全,四季皆产鲜果,受季节影响较小,能够适时供应市场。因此澄江只要品种选对,提高种植技术和措施,可以在多数时段生产出蓝莓来填补市场的空隙,获得较高的效益。通过与省外各主产期对比,澄江蓝莓一年的生长量相当于东北的3年、山东的2年、浙江的1年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种植蓝莓需要丰富、清洁、优质的水资源,澄江农田水利设施先进,丰富的一类水质,为蓝莓种植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三)种植传统的优势。澄江县是云南省最早种植蓝莓的县之一,已有10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各类土壤结构、施肥措施、育苗技术、销售市场等基本形成,为蓝莓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对种植蓝莓高度重视,对种植蓝莓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为蓝莓种植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成立县蓝莓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全县蓝莓发展种植;二是加大蓝莓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为保证2013年全县3000亩蓝莓种植目标,2011年11月由县政府拨付蓝莓产业发展扶持基金463万元,用于蓝莓发展;2013年澄江县出台了《澄江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的意见》,对蓝莓种植户和企业进一步给予奖补。三是提供技术。由县农业局牵头,成立“澄江县蓝莓种植技术指导中心”,成员由科协、农业局的技术人员组成,有高级农艺师10名、农艺师21名及另外聘请的专家组成专业技术队伍。对种植户在蓝莓品种选育、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有机栽培、高产创建等方面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确保种植户掌握各环节的关键技术。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种植成本高。蓝莓种植是高投入、高收入的生态农业项目,目前栽种3年以上的大苗每棵价格在50元左右,按350株/亩计算,仅种苗成本每亩需1.8万元左右、土壤改良成本每亩需要0.5―1万元、劳动力4000元、土地租金3500-5000元,其他配套设施近1万元,各种前期的高投入让普通种植户难以承受,种植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蓝莓产业发展。
(二)未形成优势优良蓝莓拳头品种。澄江县蓝莓种植户70多户,品种超过10个,总体品种多而乱,目前还没有形成拳头品种,主栽品种竞争力不强。
(三)技术和人才支撑不够。澄江县在全省率先种植蓝莓,在蓝莓品种种植、栽培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未来蓝莓以发展早熟和反季为主,还有很多技术措施需要研究完善。同时,澄江县从事蓝莓生产技术研究和技术指导的专业人员缺乏,不能系统开展蓝莓产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也不能为蓝莓种植户提供及时有效的跟踪服务。
(四)蓝莓深加工不足。目前澄江蓝莓主要以卖鲜果为主,少部分种植户酿制了少量草莓酒,但未形成批量。
五、发展蓝莓产业的建议
随着人们对作为高端消费品蓝莓需求的不断提高,发展蓝莓产业前景广阔。根据澄江县蓝莓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通过建设两个基地(种苗繁育基地、5万亩种植基地)、两个园(综合示范园、深加工园区)、一个中心(蓝莓交易物流中心)、一个科研体系,将进一步推动蓝莓产业的发展。
(一)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蓝莓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技术和管理质量,知识和技能在蓝莓产业发展过程中作用突出。因此,要进一步把推动技术进步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上,要把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长期任务,持续推进,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整合资源,建立更多的专业培训基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专业素质。同时,引进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模式,带动、提高本地蓝莓种植和管理水平,提升�江蓝莓产业的整体水平。
(二)制定种植标准,进一步推进标准化生产。要合理规划行业发展,鼓励澄江蓝莓有关种植户和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完善蓝莓行业的标准与制度,形成本县独特的品质品牌,形成蓝莓行业的地方标准。同时澄江要加强质量技术队伍建设,建立和形成地方科学的强制规范化的管理办法,建立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蓝莓行业准入制度、生产经营条件和许可证制度,以加强管理和指导,实现用标准组织生产、评价质量、规范流通、指导消费、促进出口和引导科研。确保安全优质蓝莓生产,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以此来保障澄江蓝莓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深加工研究力度。作为鲜果的蓝莓,虽然保持期相对较长,但如果不作深加工,发展到一定量后价格和销量仍然将受到极大制约。为此,从现在发展开始,就要进行深加工研究,为将来大面积发展作好准备。
相关阅读: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务信息公开申请表 2024-11-29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内设机构 2024-12-3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2024-11-29
- 市政府法制办顺利完成2015年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 2015-04-2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机构职能 2024-12-31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2024-11-29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召开2016年全市环境保护暨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 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