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189746 | 文     号 | 530400-005699-20110505-0002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1-05-05 |
“十一五” 期间玉溪市劳动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职工工资成倍增长
“十一五”期间,玉溪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全市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相继加大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出台多项调整工资收入政策,使职工工资收入成倍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就业总量继续扩大,就业结构日益优化
1、就业总量增加。2010年末,玉溪市从业人员达149.3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17.5万人,增长13.3%,年均增长2.5%。其中城镇从业人员增长尤为迅速,2010年末达38.4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15万人,增长64.1%,年均增长10.4%。
2、就业结构日益优化,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继续提高。“十一五”期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我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就业结构向不断优化的方向转化。随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大,我市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也逐步趋于优化。2010年末,在全市149.3万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为80.4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3.8 %,比2005年末下降9.45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为 25.7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7.2%,比2005年末上升2.92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为 43.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 29.0%,比2005年末上升6.5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由2005年末的63.3:14.3 :22.4调整到2010年末的53.8 :17.2 : 29.0。
二、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稳步增长
“十一五”期间,由于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稳步增长。2010年,我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188122人,比2005年增加56460人,增长42.9%,年均增长7.4%。其中:在岗职工182792人,增加55534人,增长43.6%;年均增长7.5% ,离岗职工2105人,减少1755人,下降45.5%,年均下降11.4%。
分经济类型来看,国有、城镇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港澳台投资等其他经济发展迅速,从业人员逐年扩大,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人数逐年减少。2010年末,国有单位从业人员为97932人,比2005年末增加4073人,增长4.3%,年均增长0.85%,占全部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2.06%,比2005年下降19.23个百分点;集体单位从业人员为5769人,比2005年末减少6555人,下降53.2%,年均下降14.1%,占全部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1%,下降6.2个百分点;其他经济类型单位从业人员为84421人,比2005年末增加58942人,增长2.31倍,年均增长27.1%,占全部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4.9%,上升25.5个百分点。
三、“十一五”时期职工工资快速增长
“十一五”时期,是全市职工工资稳定增长的时期。这一时期,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企业经济效益的逐年提高,新的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使我市职工工资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十一五”时期职工工资变化的特点是:
1、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累计发放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36326万元,比2005年增加309176万元,增长1.4倍,年均增长18.7%,其中国有单位发放366726万元,比2005年增加179606万元,年均增长14.4%;集体单位发放10588万元,比2005年增加1733万元,年均增长3.6%;其他经济单位发放159012万元,是2005年的4.1倍,年均增长38.5%。
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243元,比2005年增加12002元,增长65.8%,年均增长10.6%。
3、机关单位职工工资增长最快。2010年,我市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6347元,比2005年增长32.6%,年均增长5.8%;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4629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6%;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9487元,增长1.4倍,年均增长18.8%。
4、集体单位工资增幅最高。2010年,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最高为38601元,比2005年增长87.4%,年均增长13.4%;集体单位为19367元,增长1.02倍(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工资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5.1%;其他经济单位为20686元,增长62.1%,年均增长10.1%。
四、“十一五”时期职工平均工资中存在的问题
1、行业之间工资差距逐年扩大,差距拉大的速度相对较快
“十一五”时期,不同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差距呈现进一步拉大趋势,2005年,全市最高工资行业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26977元,最低工资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8448元,高低相差18529元,其后逐年扩大,到2010年全市最高工资行业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46874元,最低工资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818元,高低相差达36056元。2005年最低的行业建筑业与最高的行业金融业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之比为1:3.2,而到了 2010年最低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最高的金融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之比为1:4.3,行业之间高低收入差距逐年扩大。
2、各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也有较大差异
“十一五”时期,由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调工资,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快速增长。2010年,十九大行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最快的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职工平均工资为38480元,比2005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3%,增长速度居第二位的是“教育”, 职工平均工资为38809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速度最低的行业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工业”,平均工资分别为10818元和28399元,2010年与2005年对比,分别只增长了17.6%和22.7%,年均增长3.3%和4.2%。
3、金融业稳居职工平均工资排行榜之首
“十一五”时期,由于金融业资本密集型的特点,金融业稳居职工平均工资排行榜之首。2010年,金融业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46874元,同比增长15.6%,与2005年相比增长73.8%,年均增长11.7%。
4、较低工资的四个行业基本没有变化
“十一五”期间,我市较低工资的四个行业基本没有变化,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都在20000元以下。它们分别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这四个行业均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公共服务性行业。2005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是建筑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448元,到了2010年最低工资行业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818元,年均增长3.3%,增长幅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线。这也说明低工资行业由于行业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导致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从而使低工资行业工资收入增长缓慢。
5、全市八县一区的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存在着差异。县区差距从2005年的8591元增加到2010年的9426元。2010年,我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较高的县区都在3万元以上,分别是红塔区、元江县和新平县,平均工资分别为34265元、30684元和30133;平均工资在30000元以下按高到低排列顺序分别是华宁县、通海县、峨山县、澄江县、江川县、易门县。平均工资分别为29219元、21174元、20618元、20379元和21005元。
五、对策建议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就业总量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应清醒地看到,“十一五”时期,我市城乡人口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仍十分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劳动力供应充足与新增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城镇居民就业压力逐年上升。为此建议:
1、加大社会经济发展的力度,继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缓解就业压力。
2、各级政府要高度关注低收入职工群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继续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缩小贫富差距,缓解收入差距带来的矛盾。在今后几年,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应着力研究更为合理的收入分配及工资增长机制,完善税收、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以缓解收入差距过大带来的矛盾。
相关阅读: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务信息公开申请表 2024-11-29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内设机构 2024-12-3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2024-11-29
- 市政府法制办顺利完成2015年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 2015-04-2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机构职能 2024-12-31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2024-11-29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召开2016年全市环境保护暨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 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