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0889921 | 文     号 | 530400-005699-20081119-0001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08-11-19 |
上半年玉溪市CPI上涨7.8%运行趋势逐月回落
2007年以食品价格快速上涨为主导的消费价格(CPI)上涨,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引起广大群众的关注。在CPI高幅上涨的新形势下,我市有关部门积极采取发展生产、保障供应、加强监管、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对部分重要商品实行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努力将物价上涨的影响降至最小。
从上半年玉溪市消费物价运行的情况看:受上年价格上涨翘尾性因素、新出台涨价因素、输入性商品成本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市的消费物价仍然在高位运行。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7.8%,结构性上涨特点仍较明显,影响物价上涨因素增加,完成全年调控目标的压力仍然很大。
一、上半年玉溪市消费价格上涨情况
(一)、上半年全市CPI上涨7.8%
上半年,随着国际、国内市场许多商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玉溪生活消费品市场上粮食、粮食制品、蔬菜、食用植物油、牛奶制品、成品油等商品,零售价格在波动起伏中趋向平稳,涨幅趋向平缓,但受到07年上半年的价格基数较低和输入性商品价格上涨的拉动,上半年的价格水平相对仍较高。
上半年全市CPI上涨7.8%,较全省8.4%涨幅低0.6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7.6%,农村上涨8.1%。但CPI整体上涨减缓的势头得到继续保持,从二月份开始,CPI连续五个月保持了回落趋势。
(二)、6月份CPI总水平回落至6.7%,涨幅连续五个月回落
6月份全市CPI指数为106.7%,其中城市为106.1%,农村为107.3%;食品价格上涨21.6%,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8.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8%。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后的核心价格指数上涨0.4%。同5月份环比,全市CPI涨幅环比下降0.9%,6月的CPI同比涨幅较5月回落1.4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呈现回落。
(三)、六月份消费价格运行中八大类别呈“五涨一平二降”
6月份CPI水平持续在高位运行,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呈现“五涨一平二降”,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幅度最大,上涨21.6%,居住类、烟酒及用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和交通和通信类分别上涨5.7%、2.1%、1.5%和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持平,,出现下降的两类分别是衣着类,下降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6%。
(四)、食品类价格依然是影响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动力
6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1.6%,仍是拉动当月CPI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具体类别看,食品类商品中涨幅较高的有:粮食类上涨11.4%(其中:粮食制品上涨32.2%),淀粉上涨15.5%,干豆类及豆制品价格上涨17.8%,油脂类价格上涨26.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9.7%(其中:猪肉上涨43.8%、牛肉上涨26.9%、羊肉上涨19%),蛋上涨8.6%,菜上涨37.6%,干鲜瓜果上涨55%,乳制品上涨17.5%,在外用膳食品价格上涨15.9%。从总体上看,除新鲜蔬菜、干鲜瓜果和乳制品的价格涨幅较高外,其它食品的涨幅均出现小幅回落,带动CPI指数继续保持了“回落”态势。
二、上半年我市消费价格上涨的特点和新变化
(一)当前我市价格上涨的特点
1.结构性上涨仍较明显。从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看,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仍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8%,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4.1%,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6.92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6.3%,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64个百分点。两类价格上涨占全部上涨因素的96.7%,而其他六大类只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3个百分点。
2.农产品价格不断传导致下游产品,推动价格总水平持续走高。2007年5月份,猪肉价格开始上升,带动肉制品价格上涨,同时牛、羊、鸡肉、水产品价格不同程度上涨,紧接着餐饮业炒菜、包子价格也快速跟进。下半年受国际市场大豆、粮食、牛奶价格上涨影响,食用油价格、糕点饼干、餐饮业价格不断上涨;今年2月份,大豆价格再次上涨,带动豆制品、食用油价格上涨,拉动我市餐饮市场的早点、面食再次上调。上半年,构成食品价格的十六个小类中,除糖外的十五类商品全部上涨,其中上涨幅度超过两位数的分别是:菜上涨45.7%,干鲜瓜果类价格上涨40.6%,油脂类价格上涨33.6%,粮食上涨11.2%,淀粉上涨21.9%,干豆及豆制品价格上涨23.8%,肉禽及制品价格上涨27.7%,蛋上涨17.7%,乳液及乳制品价格上涨10.6%,糕点饼干面包价格上涨10.7%,在外用膳食品价格上涨15.4%,其它食品上涨11.1%。
3、非食品类别项目有上涨的趋势。上半年,全市非食品价格指数上涨1.5%;服务项目指数上涨1.5%,;工业品价格指数上涨1.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后的核心价格指数上涨1.24%;扣除鲜菜鲜果后的价格指数上涨5.3%。同时,分季度看,这几类指数二季度的涨幅都高于一季度,显示出非食品类别项目有上涨加快的趋势。
4.输入性商品涨价对CPI的影响加大。随着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日益成熟,我市许多消费商品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受国内外市场及产品价格影响越来越大。上半年,受世界经济持续波动、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利率下降、部分农产品主产国减产、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于大宗商品需求不断上升及世界生物燃料产业对粮食需求大幅增加等多种因素影响,输入性商品上涨趋势更加明显,我市淀粉、乳制品、干豆、油脂价格分别上涨21.9%、10.6%、23.8%和33.6%;汽油、柴油价格分别上涨9.4%和10.6%,输入性商品价格上涨对CPI影响日益增大。
5.政策性调价对CPI的影响不大。考虑到2007年主副食价格上涨已经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产生了的影响,我市严格控制出台政策性调价项目,实行临时价格干予措施,对能源价格上涨、部分垄断性行业收费存在成本上升的压力的涨价呼声进行积极疏导,冻结地方性政策调价措施,对稳定物价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当前CPI运行中出现的新变化
1.食品价格上涨对总指数的拉动作用逐步减弱。虽然食品价格上涨仍是目前影响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因素,但随着市场供应的增加和上年涨价的翘尾性因素逐渐减弱,其对CPI的影响程度正在减弱。进入下半年后,肉食、粮食等食品类商品价格逐步稳定,对价格总指数的影响程度将逐步下降。
2.工业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出现“苗头”。上半年,我市的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上涨10.1%,其中采掘环节上涨18.3%,原料环节上涨15.9%,加工环节上涨20.3%,一般日用商品上涨10.1%。在上游产品涨价的推动下,煤、油、木材、钢材等上游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开始显现,上半年我市非食品价格上涨1.5%,装修材料、人工费、家具、白家电等商品和服务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三、影响今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从目前我市消费价格运行特征来看,今年我市价格总水平仍然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价格高位运行的态势仍将继续保持。从影响下半年物价上涨的因素看,不仅有前期涨价的滞后影响,也有新涨价因素的影响。
一是从上年滞后“翘尾”影响看,2007年涨价影响2008年CPI总水平上升4.5个百分点左右,其中对上半年的影响约在5.6个百分点,对下半年的影响约在3.2个百分点。虽然上年的“翘尾”影响在下半年后逐渐减弱,但分布会不均匀,三季度涨幅可能会继续下降,但进入四季度后,随着城乡消费市场的兴旺,CPI涨幅仍存在反弹的可能。
二是从上半年的新涨价因素看,在CPI总水平同比上涨7.8个百分点的涨幅中,今年新涨价因素约为2.2个百分点,这2.2个百分点将继续对后CPI走势产生影响。
三是从影响今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看,中国经济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仍可能保持较快增长,但由于需要进一步理顺价格要素,逐步调整部分公共产品价格和资源产品价格,农产品价格也需要重估,因此市场价格自发性上涨可能性较大,以下几大因素都会使未来物价走势承受巨大压力:
1.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受美元贬值和国际期货市场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可能继续加大,预计年内国际石油、粮油等商品期货价格仍将在高位波动,受其影响,国内相关商品价格难以在短期内回落,影响到我市的粮油、成品油等价格难予下降。
2.食品价格很难大幅下降。今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发展农副产品生产的政策,对缓解食品供求矛盾和合理调整食品价格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受到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国际粮价屡创新高、农资价格全面上涨的成本推动、自然灾害及供给短期内难以迅速增加的影响,粮食、食用油、猪肉等价格短时间很难下降,仍会在现行较高的价格区间里小幅波动;鸡肉、鸡蛋等价格受生产成本影响,价格可能会出现小幅上涨。此外,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农民种植农作物对价格信息掌握的判断,直接影响到下一茬农作物的面积和产量,加上时有发生的自然灾害、运输紧张等因素,鲜菜、鲜果、肉食等价格不排除阶段性上涨的可能。
3.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压力较大。今年国家会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提高节能环保价格、收费标准,进一步调整价格,水、电、气、油、交通等资源类和公用事业价格上涨的预期很大。原油价格的上涨将推动整个相关“产业链”生产成本的上升,对未来的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货运价格的上调对蔬菜、水果等鲜活商品价格的影响将很大。
4.日用工业消费品价格将稳中略升。随着固定资产投资仍将高速惯性增长,煤电油运紧张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同时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将逐渐传导到下游产品,致使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或降幅缩小。预计工业企业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仍将保持上升趋势,加上工人工资、房屋租金等生产成本的加大,将拉动消费品价格小幅上扬。
综上所述,下半年的消费价格形势仍然不能盲目乐观,要完成我市全年物价总水平上涨控制目标,难度还很大,困难还很多。
四、对做好今年市场物价调控工作的几点建议
抓好全年的物价稳定工作,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大事,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争取将全年价格涨幅尽可能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积极扩大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受地域条件限制,目前我市农产品生产同我市居民消费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如蔬菜、水果、鱼肉、米面的供应存在季节性供给不平衡,价格涨幅较大。因此,抓紧农业生产不能放松,加快规模养殖、种植等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使食品货源供应得到保障,有利于保证食品安全。
2.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应急措施。继续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应急措施,建议借鉴外地做法,对经营粮、油、肉、奶等民生重要商品的批发商实行招标注册配额经营制度,规定每个配额每天合理的库存量,把政府的储备应急措施和批发商的库存量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食品价格过速上涨时能够保证市场供应达到平抑物价的作用。
3.重视解决运输环节的问题,搞好流通。稳定市场物价,不仅需要发展生产,更需要扩大流通。近年来我市在扩大流通、保证市场供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议继续重视流通问题,积极解决运输环节问题,一要通畅,二要少收费、少设卡,防止运费推动市场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确保我市商品流通顺畅,保障市场供应。
4.控制好重要商品调价出台的时间及作好出台前后的市场价格管理。为缓解市民对涨价的心里预期,建议新的提价项目的出台尽可能安排在10月份以后;如果有些项目非常有必要出台调价时,要审时度势,幅度不宜过大,同时综合考虑各方面承受力的基础上给予相应补贴,以减轻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
5.加强对市场物价的管理和监控。继续加强对市场物价的监管力度,防止不法商家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同时要加强对市场物价信息的收集报送工作,使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市场价格动态,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市场供应和物价的基本稳定。
![]() |
相关阅读: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务信息公开申请表 2024-11-29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内设机构 2024-12-3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2024-11-29
- 市政府法制办顺利完成2015年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 2015-04-21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机构职能 2024-12-31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国家统计局玉溪调查队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2024-11-29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召开2016年全市环境保护暨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 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