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82586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8-05-08 |
元江县:元江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气候环境、人口及行政区划
2017年,元江县年平均气温24.3℃,全年极端最高气温40.3℃(6月6日),极端最低气温3.5℃(12月12日),年降雨量921.1毫米,年日照时数2115.7小时。
2017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2.45万人,比上年增加0.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24万人,城镇化率41.2%,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出生率11.91‰,死亡率5.82‰,人口自然增长率6.09‰,比上年提高0.01个千分点。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67580户,户籍总人口21016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72019人,占总人口的81.9%。
全县共辖5个乡、2个镇、3个街道,81个村(居)委会,其中:57个村民委员会、2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63个村(居)民小组,其中:537个村民小组、226个居民小组。682个自然村。
二、综合
2017年,全县完成现价生产总值(GDP)815542万元,比上年增加93772万元,按2015年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998万元,增长6.7%,对GDP贡献率为13.1%,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75886万元,增长21.5%,对GDP贡献率为33.5%,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132689万元,增长21.3%,建筑业增加值43714万元,增长22.5%;第三产业增加值441658万元,增长13.6%,对GDP贡献率为53.5%,拉动GDP增长7.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24.3%、21.6%、5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343元,比上年增加4093元,可比价增长13.1%。
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42256万元,比上年增加42837万元,可比价增长15.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2%,比去年增长0.5个百分点。
三、农业、农村经济
2017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333365万元,比上年增加2059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7%。其中:农业产值261212万元,增长7.1%;林业产值7518万元,下降6.1%;牧业产值60555万元,增长6.8%;渔业产值2988万元,增长0.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92万元,增长8.7%。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22422亩,比上年减5540亩,减少1%。复种指数为186.2%,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89699亩,比上年增17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5.5%,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经济作物面积232723亩,比上年减5557亩,占总播种面积的44.5%,比重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特色生物产业进一步发展,全年芦荟鲜叶产量22917吨,比上年减少21982吨,减少49%;实现农业产值1967.8万元,比上年减少499.3万元,减少20.2%;实现工业产值22070.6万元,比上年增加5735.1万元,增长35.1%。茉莉花鲜花交易量达4633.21吨,比上年减少316.79吨,减少6.4%;实现农业产值10018.34万元,比上年减少772.66万元,减少7.2%;种植花卉10754亩,实现花卉产值7075万元,比上年减少7922万元,减少52.8%。青枣产量43484.4吨,实现产值20418万元;香蕉产量30713.7吨,实现产值7506万元。
2017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人工造林)4.44万亩,义务植树60.09万株;森林覆盖率54.63%;林木绿化率66.63%,其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2576.9公顷。
2017年,全县共有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0个。全年出栏肥猪50头以上的规模户76户,其中500头以上的9户,1000头以上的6户;饲养肉牛20头以上的规模户202户,其中100头以上的3户;饲养羊50只以上的规模户121户,其中:年出栏50只以上的规模户3户,年出栏100只以上的3户;年出栏肉鸡1000只以上的规模户9户,其中1万只以上的4户,5万只以上的1户;年饲养蛋鸡1000只以上的1户,其中5万只以上的1户;年出栏水禽500只以上的8户。
2017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9537亩,其中:池坝塘2442亩,水库6895亩,稻田10200亩,全年水产品产量1824吨,比去年增加30吨,增长1.7%。
全县年末农村劳动力132413人。全年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 2.02万亩,年末实有常用耕地面积276681亩,其中:田73262亩,地203419亩(含水浇地 40851亩)。
全年完成农田水利化建设项目65项(不含小水窖),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00亩,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81050亩,水利化程度达64.27%。全县年末实有水库48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44座,水库总库容10928.8万立方米;小坝塘170座,总库容294.05万立方米。全年完成供水量13670万立方米,其中:农业供水10765万立方米;工业供水1993万立方米;城镇生活供水453万立方米;农村生活供水399万立方米。
化肥施用量51071.7吨,比上年减少8吨;农药使用量672吨,比上年减少1吨,减少0.15 %;农膜使用量624吨,比上年增加24吨,增长4.0%。
2017年,全县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7.03万千瓦,其中:拖拉机2406台3.8万千瓦。
四、工业、建筑业
2017年,全县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334019万元,增长24.3%。增加值132689万元,可比价增长21.3%,对GDP贡献率为25.8%,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其中: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独立核算)共25家,实现产值334019万元,增长24.3%;增加值107309万元,可比价增长28%。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8.8%。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3714万元,可比价增长22.5%,对GDP增长贡献率为7.8%,拉动GDP增长1.05个百分点。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有7户,其中:2级资质1户,3级资质6户。实现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116464.7万元,同比增长40.1%;实现合同额142721.5万元,同比增长61.2%;实现新增合同额108209.7万元,同比增长31.6%;期末从业人员3545人,同比增长125.7%。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全县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69448万元,增长32.8%,增速分别高于全省水平14.8个百分点和全市水平 11.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完成833569万元,增长39.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5879万元,同比增长3%。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9138万元,同比增长48.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8612万元,同比减少14.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31698万元,同比增长35.6%。一、二、三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分别为9.2%、5%、85.8%。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220个,其中:城镇投资项目211个,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9个。竣工项目191个,本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656672万元。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351万元,可比价增长8.2%。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815.1公里;公路运输客运量完成59.72万人,下降16.9%;旅客运输周转量5874.21万人公里,下降16.9%。完成货运量2988.6万吨,增长13.5%;完成公路运输货物周转量98247.2万吨公里,增长16.6%。
2017年全县拥有机动车80467辆,其中:大型汽车982辆,小型汽车17831辆,摩托车61405辆,农用运输车(三轮汽车、低速货车)42辆,挂车133辆,教练车、教练摩托车74辆。营运客车240辆,其中:客运公交车26辆(城市公交车9辆,城乡公交车17辆),客运大中巴车90辆,客运微型面包车53辆,客运出租车31辆,城市客运观光电瓶车40辆。全县共有汽车驾驶员34719人,摩托车驾驶员35740人。
2017年邮电业务总量24924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67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603万元;移动业务总量18673万元;联通业务总量3981万元。固定电话用户5935户,其中:住宅电话5626户。移动电话用户185707户,互联网用户27189户,其中:宽带网27189户。完成国内外函件3.25万件,订销报纸累计115.95万份,订销杂志累计5.87万份。
七、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17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136万元,比上年增长12.5%。批发业销售额64815万元、零售业销售额296631万元、住宿业营业额20655万元、餐饮业营业额105798万元,分别增长25.5%、17.5%、18.6%、17.2%。
2017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72项,实际利用县外国内资金67.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省外国内资金53.1亿元,比上年增长25%。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818万美元,其中:出口818万美元。
八、财税和金融
2017年全县累计完成辖区内财政总收入73411万元,比上年增加10380万元,增长16.5%。完成上划中央“两税”收入11675万元,比上年增加3299万元,增长39.4%。地方财政收入60225万元,比上年增加8249万元,增长15.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814万元,增长15.2%。地方财政支出191560万元,下降0.5%。
全县两税系统共组织各项税收入库52213万元,比上年增加7743万元,增长17.4%,其中:国税系统组织收入27760万元,比上年增加8190万元,增长41.8%;地税系统组织收入24453万元,比上年减少447万元,下降1.8%。
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90103万元,下降1.5%;贷款余额510233万元,增长18.7%。存贷比为73.9%,比上年上升12.5个百分点。
九、人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人事:2017年,全县在人事部门登记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0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729人,中级职称1248人,初级职称1147人,在岗未评定职称的专业人员379人。
科技:2017年有效发明专利11件,申请专利67件,专利授权18件,科技项目获得省市主管部门立项支持16项,争取项目资金422.54万元,其中省级10项(项目资金325.54万元)、市级6项(项目资金70万元)。
教育:2017年,全县共有普通中小学校72所(不含幼儿园)。高中毕业报考大学人数1266人,上线人数1149人,其中:本科377人,专科772人。高考上线率90.76%,学校体育达标率97.35%,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5%,学前3年儿童入学率65.14%,小学入学率99.82%,小学辍学率0.02%,初中入学率92.76%,初中辍学率1.03%。
2017年全县共投入“三免一补”资金3314.38万元,近16380名农村中小学生享受健康营养餐,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不断提高。
文化: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0个。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个,省级项目4个,市级项目25个,县级项目47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5处,县级14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8人,市级25人,县级130人。全年县群众文化工作队下乡共演出70场次,观众达16.6万余人次。县文化馆共组织各类文娱活动23场次,观众达3.26万余人次;全县10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共组织各类文娱活动379场次,观众达14.633万余人次。放映电影763场,观众达5.5万余人次。
县图书馆藏书达34252册,县档案馆馆藏档案156全宗,51545卷。
年末全县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2.64%,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5.87%。县电视台全年共播出新闻1784条,在市级电视台播出357条,在省级电视台播出104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19条,拍摄制作电视专题片15部,播出专栏节目52期。
2017年末,全县实有星级宾馆2家,拥有床位5749张(星级宾馆床位263张),实有乡村旅游星级接待单位18家。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474人次,接待国内旅客207.37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188934万元。
卫生:2017年末,全县已婚育龄妇女人数达42162人,年内施行计划生育手术1815例,累计落实各种节育措施人数35813人,“三术率”达75.31%,比上年下降1.64个百分点。全县计划生育率达91.58%,比上年下降1.68个百分点。
2017年末,全县实有卫生机构(含私立)112个,职工155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65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8人。全年门诊诊疗病人117.37万人次,入院人数3.32万人,病床使用率74.14%;传染病发病率169 /10万。
体育:2017年,全县共举办各类运动会23次,参赛运动员5000人次,向上级输送各类体育人才10人。小学、初中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格率分别为98.39%、95.83%。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数的38%以上。我县(户籍)运动员全年共获奖牌74枚,其中:省级比赛银牌8枚、铜牌13枚,市级比赛金牌21枚、银牌21枚、铜牌11枚。
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2017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81平方公里,乡镇集镇面积达8.0638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道路长度34.7公里,道路面积71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34.92公顷,覆盖率35.41%,公园绿地面积37.69公顷。
2017年,全县不断强化污染减排、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执法工作。全年现场监察263家次,共出动监察执法人员789人次,共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6件,其中:要求整改并处罚款26件,罚款85.92万元,结案25件,下达环境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决定书31家。共受理各类信访案件44件,处理率100%,办结率100%。
2017年全县单位GDP能耗为0.7149吨标准煤/万元,下降2.83%;全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2285.59吨,氨氮排放161.27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12.81吨,氮氧化物排放999.52吨。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为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废气处理率10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40%。
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伤亡事故(不含火灾事故和非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较大事故)7起、死亡8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3起、死亡3人;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铁路施工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4人。
十一、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
2017年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664万元,继续实施洼垤乡整乡推进项目、实施8个贫困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8个2016年贫困乡贫困村脱贫出列市级奖补项目、实施19个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11个产业扶贫项目、实施7个“直过民族”聚居村整村推进项目、发放扶贫到户贷款7160万元。
2017年投入6.6万元,为11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投入2.6万元,为7名残疾人装配8例假肢;投入10.08万元,对8名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80万元,为100名听力障碍残疾人免费验配助听器;投入1.92万元,为64名贫困视力残疾人免费验配助视器具。
2017年末,全县共有重点优抚对象1152人,发放抚恤定补金额655.91万元;义务兵家属145户,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128.33万元;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2532户2849人,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1568.04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524户7802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085.34万元;全县共有“特困供养”对象370人,其中:集中供养的78人。集体办敬老院9个,职工20人,床位数165张。
2017年,全县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4041人,其中:企业参保11302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5726人。实际征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0836万元,全年支付养老保险金3560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1801人,参保率97.34%,实际收缴养老保险基金1064.2万元,政府补贴2827.27万元,实际支付养老金2661.33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9170人,其中:在职人员12605人,全年实际收缴基本医疗保险金8457万元,支付8434万元;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城镇居民与新农合合并)医疗保险人数184683人,参保率达97.88%,筹集基金10713万元,其中:个人缴纳2772万元。全年享受待遇73万人次,基金支出12300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企业职工10480人,其中:农民工4262人,全年收缴保险基金436万元,支付486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企业职工7773人,其中:农民工4262人,全年实际收缴生育保险金338万元,支付473万元。失业保险参保职工9025人,全年实际收缴失业保险金542.17万元,支付1012.19万元。
2017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779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03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04人,开发公益性岗位417个,城镇登记失业率3.46%。
十二、人民生活
2017年末全县在岗职工15501人,比上年增加1077人,增7.5%。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15184万元,比上年增加13255万元,增长13%。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76847元,比上年增加9335元,增长13.8%。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66元,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06元,同比增长9.5%。
注释:
[1]本公报资料来源,除主要经济指标来自元江县统计局外,其他数据均由各部门提供;
[2]本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年快报数据,如数据与当年《统计年鉴》资料有出入,以《统计年鉴》资料为准;
[3]“常年年平均气温”为1981至2010年30年的平均气温23.9℃;
[4]公报中在计算个别人均指标所采用的人口数为常住人口数;
[5]自2017年起,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
[6]互联网用户数据不包括移动宽带用户。
相关阅读:
- 玉溪市统计局举办全市贸易统计业务培训 2025-03-12
- 转载:云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一号)——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完成 2025-03-11
- 玉溪市参加2025年度云南省农业农村经济统计业务知识培训 2025-03-05
- 稳中求进 逐新而上——解读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5-03-05
- 稳中求进每月看丨抢抓先机 奋勇向前——2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2025-03-04
- 稳中求进 逐新而上——解读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