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823271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8-05-03 |
峨山县:峨山彝族自治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统计局
2018年3月16日
2017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的严峻挑战,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市、县系列重要会议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科教引领创新发展”大讨论大行动,全力打好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园区经济“三大战役”, 产业发展稳步提升、项目投资不断夯实、改革动力持续释放、城乡品质优化提升、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社会事业亮点纷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一、综合
总体经济: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78166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608万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301418万元,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361634万元,增长12.4%。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6.0:38.0:46.0调整为15.2:38.5:46.3,分别拉动GDP增长1.0、6.0和5.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47.7%和44.5%。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45980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0%。
表1 2017年峨山县生产总值
图1 2012-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注:图中2012-2014年数据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修订。
图2 2012-201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注:图中2012-2014年数据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修订。
非公经济:全年全县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61389万元,占GDP的比重为59.0%。
单位GDP能耗: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1.012吨标准煤/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7.1%。
二、人口
常住人口:2017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7.0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67万人,乡村人口9.34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11.84‰,死亡率6.00‰,自然增长率5.84‰。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6.26人,比上年末增加0.16人。全县城镇化率达45.0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户籍人口:据公安部门统计,2017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53475户,比上年减少331户。户籍总人口155614人,比上年增加179人,其中,城镇人口56084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6.0%;女性人口77442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9.8%;少数民族人口106397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8.4%;彝族人口88161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6.7%。年内全县登记出生人口1988人,注销死亡人口1430人。
图3 2012-2017年全县人口总量发展情况
三、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609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其中,农业产值完成99105万元,增长3.1%;林业产值完成9736万元,增长20.4%;牧业产值完成72505万元,增长9.7%;渔业产值完成1661万元,增长13.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086万元,增长0.9%。
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071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其中,农业增加值完成69307万元,增长3.0%;林业增加值完成7660万元,增长19.6%;牧业增加值完成40626万元,增长10.2%;渔业增加值完成1015万元,增长13.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110万元,增长8.9%。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01126亩,比上年增121亩,增长0.03%,复种指数为187.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81060亩,比上年减2449亩,占总播种面积的45.1%,比重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经济作物面积129119亩,比上年减3489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2.2%,比重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其他作物面积90947亩,比上年增6059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2.7%,比重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图4 2012-201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温带水果种植面积7338.7亩。其中,猕猴桃2144亩,金丝枣171.3亩,冬枣99.1亩,三华李458.3亩,油桃2725.9亩,柑橘1500亩,车厘子240.1亩。
表2 峨山县201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表3 峨山县2017年水果、林产品产量
表4 峨山县2017年畜禽产品产量
全县水产养殖面积6200亩,与上年持平,其中,池坝塘养殖面积2776亩,水库养殖面积3424亩。全年水产品产量1097吨,比上年增产207吨,增长23.3%,其中,池坝塘水产品产量737吨,水库水产品产量219吨,稻田水产品产量141吨。2017年水利化程度达63.3%。
农业设施:2017年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4610.42万瓦特,比上年增加1093.74万瓦特,增长2.5%。使用化肥31715吨,比上年增加452吨,增长1.5%。使用农用塑料薄膜1204.12吨,比上年增加108.12吨,增长9.9%。使用农药571.01吨,比上年减少11.99吨,下降2.1%。农用柴油使用量9565.23吨,比上年增加3.23吨,增长0.03%。农村用电量6317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3%。
乡村劳动力资源:2017年末乡村劳动力资源数91536人,其中,劳动年龄内80238人。全县乡村从业人员84357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人员58491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69.4%,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从事二产业(工业、建筑业)人员9892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11.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从事三产业(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人员15974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18.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四、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7854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4%,拉动GDP增长5.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3.1%。其中,2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58500万元,增长17.0%。
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实现14469万元,同比增长25.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1%;重工业增加值实现144031万元,同比增长16.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0.9%;。
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56089万元,同比增长17.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326万元,同比下降58.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2085万元,同比增长33.2%。
从耗能行业看,全县五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50150万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炼焦业完成增加值3580万元,增长9.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0587万元,增长59.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增加值14001万元,增长39.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7090万元,增长5.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4892万元,增长4.4%。
图5 2012-2017年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注:图中2012-2014年数据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修订。
图6 2012-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表5 201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税85458万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实现利润53279万元,增长3.2%。
建筑业:2017年末全县共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8户,比上年增加2户,其中,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3户,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4户,专业承包三级资质1户。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351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3.2%。
图7 2012-2017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注:图中2012-2014年数据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修订。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55064万元,比上年增长31.6%。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408696万元,增长1.7%;500-5000万元项目完成投资498646万元,增长62.0%;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47722万元,增长2.1倍。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3117万元,增长42.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12120万元,下降1.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49827万元,增长46.2%。一、二、三产业投资额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9.7%、22.2%、68.1%。
图8 2012-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图9 2017年分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占比
注:本图中基础设施投资包括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讯业,电力燃气水的生产与供应业。
表6 2017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共有施工项目288个,比上年增124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37个,比上年增加1个;500-5000万元项目249个,比上年增加125个;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2个,比上年减少2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23个,比上年增加89个;续建项目65个,比上年增加35个;本年竣工投产项目205个,比上年增加108个。
房地产开发: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47722万元,比上年增长2.1倍,其中,住宅投资43947万元,增长2.5倍;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242万元,下降51.8%;其他投资2694万元。全年房屋施工面积31.8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倍;商品房销售面积3.9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商品房销售额13746万元,比上年增长10.5%。
表7 2017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879万元,比上年增长12.5%。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53860万元,增长12.5%;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3019万元,增长12.4%。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实现143133万元,增长12.7%;餐饮收入实现33746万元,增长11.6%。
图10 2012-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对外经济:全年实施市外国内资金项目86项(资金到位项目82项),其中,新建项目55项,结转项目31项。全年实际到位市外国内资金7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省外国内资金51.99亿元,增长12.0%。全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3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出口总额1328万美元,增长16.2 %;进口总额4万美元,与上年持平。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省口径)完成66749万元,比上年增收6437万元,增长10.7%;上划中央“两税”完成11188万元,比上年增收4720万元,增长73.0%;上划中央所得税完成6400万元,比上年增收1729万元,增长37.0%;上划省级所得税完成2560万元,比上年增收692万元,增长37.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3256万元,比上年增收1498万元,增长3.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4942万元,比上年增收1426万元,增长6.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7.7%;非税收入完成18314万元,比上年增收72万元,增长0.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2.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55167万元,比上年增支6530万元,增长4.4%。其中,财长八项支出完成132550万元,增长37.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4%。
金融:201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770593万元,比上年下降0.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82158万元,增长8.6%。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97642万元,比上年增长4.4%。存贷比为64.6%,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住户人均存款28362元,比上年增2123元。
保险业:全年全县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0664万元,比上年增长2.0%;支付各类赔款金额6564万元,比上年增长18.6%;赔付率达61.6%。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926元,比上年增收2766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937元,比上年增收1016元,增长9.3%。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5.2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1.28平方米。
图11 2012-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注:2012年为农民人均收入,2013-2017年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就业:2017年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8%。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41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1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0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410个;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0人。全年全县 “贷免扶补”扶持创业户数470户,发放贷款4700万元;担保创业贷款户数790户,发放贷款7900万元。
参保:2017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13259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1191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92068人。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49206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6794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2412人。全县参加失业保险8905人;参加工伤保险15916人;参加生育保险11301人。
保障:2017年全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200人,共发放低保资金2284.46万元。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510人,发放低保资金1210.08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690人,发放低保资金1074.38万元。
扶贫开发:2017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科学制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紧紧围绕“2017年全面脱贫、2018年巩固提升,与全市同步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目标,按照“123456”脱贫攻坚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加大统筹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力度,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挂包帮”工作,扎实推进“六个到村到户”和“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措施,实现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锁定目标,精准发力。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县锁定建档立卡贫困户3312户12042人,累计脱贫2722户10289人(其中2017年脱贫1408户5045人),未脱贫590户1753人,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1.34%。
扶贫资金持续加大。2017年共安排各级扶贫专项资金6514.7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869万元、省级资金340万元、市级资金2475.78万元、县级资金1830万元。发放到户贴息小额贷款5300余万元。
九、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全县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56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2%。
交通运输:2017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321.986公里(含易峨高),其中,国道186.495公里(含易峨高),省道94.018公里,县道394.208公里,乡道1383.595公里,专用公路44.609公里,村道219.061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35.959公里,一级公路12.014公里,二级公路117.227公里(含易峨高),三级公路46.953公里,四级公路2109.833公里。按路面等类型分,沥青混凝土路面238.389公里(含易峨高),水泥混凝土路面684.311公里,简易铺装路面97.954公里,砂石路面1301.332公里。
2017年末共有客运车辆170辆,比上年减少1辆;全年客运量达130万人,旅客周转量达5500万人公里。共有货运车辆(含牵引车、挂车)5174辆,比上年增加191辆;全年货运量达801万吨,货物周转量达114883万吨公里。
邮电通信:全年全县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9783万元,比上年增长3.5%;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5884户,移动电话用户159853户,互联网用户44313户;年末电话用户普及率达97.5部/百人。
旅游业:按照《峨山县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打造“天下彝家·笃慕梦园”品牌,把发展旅游产业和推动全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加强行业管理,着眼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旅游招商力度,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促进峨山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2017年全县共接待国内游客167.98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3%;接待海外游客77人次,比上年增长14.9%。全年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162400万元,比上年增长63.3%。
十、教育与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 2017至2018学年初,全县共有幼儿园17所,其中,公办幼儿园5所,民办幼儿园12所。共有小学41所,其中,完全小学40所,教学点1个。共普通中学11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含玉溪市民族中学),初级中学9所。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其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职业高中1所。全县学校校舍建筑面积(含玉溪市民族中学)36.59万平方米,全年新增校舍面积(含玉溪市民族中学)8170.44平方米。
2017至2018学年初,全县共有在校学生22947人,比上年减少715人。其中,学前教育在校3334人(幼儿园2714人、学前班620人),小学在校8820人,初中在校5450人,高中在校4207人(含玉溪市民族中学),职业高中在校1136人。
2017至2018学年初,全县共有专任教师1991人,比上年增加1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130人,小学专任教师910人,初中专任教师570人,高中专任教师298人(含玉溪市民族中学),职业高中专任教师83人。
2017至2018学年初,学前三年儿童入学率51.42%;小学入学率99.92%,辍学率0.03%;中学入学率97.72%,辍学率0.51%;普通高中(峨山一中)高考本科上线率61.65%。
科技事业:以科教引领创新发展、“争先创优 跨越发展”两年行动计划为重点,积极开展科技项目申报与认定、科技服务及知识产权等各项工作,大力促进县域科技事业稳步向前。2017年共完成专利申请56件、授权25件,发明专利拥有量12件。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围绕“天下彝家·笃慕梦园”民族文化名片,以祖先文化、花鼓文化、圣火文化、彝绣文化为主要元素,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全力推进峨山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继续开展好“两馆一站”(文化馆、图书馆和8个乡镇、街道文化站)的免费开放工作,全年图书馆各服务窗口共接待读者78539 人次,图书杂志总流通135342册次。继续开展好“一月一村一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全年在75个村(居)委会公开放映电影1022场,观众达4余万人。继续开展好群众性文化活动,县群众文化工作队全年共开展文化惠民演出72场次,观众达9.6万余人次。继续规范文化市场健康运行,全年共出动综合执法人员586人次,检查经营单位314家次。
截至2017年末,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数155个,馆藏档案案卷98816卷和120552件;开放档案全宗数31个,开放档案案卷3052卷。
广电事业:精心组织各类重大主题宣传节目,着力提升节目质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搭建干群了解经济时政的窗口平台。全年共在峨山电视台播出新闻汉语《峨山新闻》286期1628条,彝语新闻《彝山新闻》96期364条;播出专栏《法治峨山》11期,《悦动峨山》14期。2017年全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是98.59%和98.53%;有线电视用户27303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50.74%。
卫生事业:2017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共有130个,其中,县级直属医疗卫生机构6家,乡镇(街道)卫生院8个,村(居)委会卫生室75个,民营医院2家,个体诊所30家,厂矿与学校医务室9个。年末卫生机构实有病床805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16人,其中,执业医师280人、助理执业医师64人、注册护士422人。
体育事业:完善基层体育组织,发展壮大社会指导员队伍。截至2017年末,全县共有7个体育俱乐部、各级体育社会指导员362人,并先后成立了峨山县羽毛球协会和足球协会,多渠道多形式多平台举办了各类体育活动。县体育馆2017年对外开放362天,开放期间社会锻炼人数达4.4万余人次,实现了群众体育常态化。扎实推进“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促进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主办了峨山县2017年中小学生篮球比赛和承办了玉溪市2017年少年儿童篮球比赛;以“全民健身日”为契机,举办了“我要上全运”山地自行车邀请赛、“体彩杯”周末足球邀请赛、羽毛球邀请赛、环城赛跑、第二届“玉林泉杯”足球比赛等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促进了峨山体育运动、城乡群众体育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
十二、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
城市建设:截至2017年末,全县城市人口3.87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4.22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总面积169.1公顷,绿化覆盖率40.07%;建成区绿地总面积148.17公顷,绿地率35.11%;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64平方米;建成区年末实有道路面积80.02公顷、39.22公里,照明灯3611盏、亮灯率96%。
生态环境: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水气土共治”为契机,以污染减排为重点,坚持服务优先和强化监管并举,坚持生态建设与污染防治并进,巩固和深化生态县建设成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
2017年,峨山县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云南省生态文明县。截至2017年末,全县共成功创建生态乡镇10个,其中,国家级2个(还有3个已通过省级审查验收,待环保部正式命名),省级8个。共成功创建“绿色学校”42所,其中,省级15所,市级27所。共成功创建“绿色社区”12个,其中,省级3个,市级9个。
全年共计监测县城环境空气质量365天,其中,一级标准天数202天,二级163天,超二级天数0天。共部署建立县城区环境噪声监测点位21个,昼间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值达到一级标准(≦50.0分贝(A));县城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12个,昼间平均等效声级达到一级标准(≦68.0分贝(A));峨山县城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为100%。县城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100%。
十三、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2017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突出安全生产重点,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遏制安全事故发生,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全年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5起,死亡8人,受伤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减少11起,死亡人数持平,受伤人数减少2人。其中,发生道路交通安全生产事故18起,死亡5人,受伤3人;发生消防安全事故4起,无伤亡人员;发生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2起,死亡2人;发生工矿商贸事故1起,死亡1人。2017年,全县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总体向好。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17年峨山县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行业划分标准依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三次产业划分标准根据《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国统字〔2012〕108号),即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峨山县公安局;温带水果面积、水产养殖面积数据来自峨山县农业局;农业机械总动力数据来自峨山县农机管理服务站;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数据来自峨山县招商合作局(商务局);财政数据来自峨山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峨山支行;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峨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城镇和农村低保数据来自峨山县民政局;扶贫工作情况来自峨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峨山县交通运输局和峨山公路管理段;教育数据来自峨山县教育局;科技项目和专利数据来自峨山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文化、旅游、广播电视、体育数据来自峨山县文化旅游广电和体育局;档案数据来自峨山县档案局;卫生数据来自峨山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城市建设数据来自峨山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生态环境数据来自峨山县环保局;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来自峨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峨山县统计局。
签发:黄兵 审核:郭燕 拟稿:孙全文
相关阅读:
- 玉溪市统计局举办全市贸易统计业务培训 2025-03-12
- 转载:云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一号)——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完成 2025-03-11
- 玉溪市参加2025年度云南省农业农村经济统计业务知识培训 2025-03-05
- 稳中求进 逐新而上——解读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5-03-05
- 稳中求进每月看丨抢抓先机 奋勇向前——2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2025-03-04
- 稳中求进 逐新而上——解读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