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758581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7-05-25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二O一六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县委、县政府准确研判经济形势,积极调整产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全县国民经济呈现平稳健康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更加和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经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24676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6389万元,比上年增长7.0%,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0.3%;第二产业增加值486222万元,比上年增长10.9%,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3.5%;第三产业增加值574156万元,比上年增长10.5%,拉动GDP增长4.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6.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9:40.4:44.7调整为14.9:39.0:46.1,经济结构呈三、二、一格局。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16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52518万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种植业产值191318万元,比上年增长11.5%;林业产值21297万元,比上年增长6.3%;畜牧业产值133337万元,比上年增长12.1%;渔业产值2159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年末乡村从业人员162121人,比上年下降0.9%,其中从事一、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别为112359人、15466人、34296人,分别占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69.3%、9.5 %、21.2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提高0.1和0.5个百分点。
林业经济稳步增长。2016年,全县完成重点造林工程5.6万亩,其中:核桃连片种植1万亩,其它树种4.6万亩;完成2015-2016年度省级低效林改造项目4万亩,完成2015-2016年省级木本油料产业发展项目(核桃提质增效)2.5万亩,完成2015年国家森林抚育补贴项目0.5万亩,完成2015年磨盘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林相改造项目0.17万亩,完成2016年市级核桃提质增效6.5万亩,完成2015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项目1.64万亩,完成核桃竹子林区道路建设314公里,完成旱冬瓜种植100万株,投入资金4491.61万元。森林覆盖率达60.96%。全年实现林业增加值1143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3%。
畜牧产业持续发展。2016年,全县加大畜牧业扶持力度,强化疫病防控、科技推广、规模养殖和动物卫生监管,大力发展山地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培育养殖大户40户(生猪5户、肉牛5户、林下养禽20户、肉羊10户),建成4个黎明鸡保种繁育场。全年实现畜牧业增加值65002万元,按可比计算比上年增长9.1%。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16年,马鞍山水库大坝枢纽工程完工,戛洒江河道治理工程有序推进,二、三、四标主体工程完工,达到度汛要求。完成29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漠沙镇坝竜山片区高效节水减排项目。全年完成沟渠修复、库坝除险、河道治理、人畜饮水等各类水利工程1440件。改造中低产田地3.15万亩,新建卧式密集型烤房315座。全县耕地总资源315016亩,比上年下降0.3%,乡村人口人均耕地总资源1.47亩,比上年增长0.7%;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92901亩,比上年下降0.3%,乡村人口人均常用耕地面积1.37亩,比上年增长1.5%。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5111万瓦特,比上年增长3.3%;大中型拖拉机4539台,与上年持平,小型拖拉机5486台,比上年增长0.6%;全年化肥施用量78624吨,比上年增长4.3%;农药使用量861吨,比上年增长6.3%。稳产高产基本农田133102亩,比上年下降0.1%。年末拥有水库、坝塘630座,总库容14677.04万立方米,年末蓄水量12224.41万立方米,其中:中型2座,库容5620万立方米,年末蓄水量5046.9万立方米。水利有效灌溉面积189889亩,占常用耕地面积的64.5%,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
乡镇企业稳步发展。2016年年末共有乡镇企业及个体工商户13649户,比上年增长19.0%;从业人员41615人,比上年增长3.9%;实现营业收入1058390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实现现价总产值1289690万元,比上年增长2.6%。
扶贫工作有序推进。2016年共争取到县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5791.8万元。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72个,涉及三个省级贫困乡和戛洒镇关圣庙片区,共29个行政村、202个村民小组,搬迁规模4415户1584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27户5737人。年内完成投资26913.7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011.4万元,农发行贷款18414.8万元,群众自筹7487.5万元;建兴乡、老厂乡整乡推进项目计划投资56300.8万元,完成投资31487.4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349.6万元,农户自筹6403.6万元,部门整合23734.2万元;戛洒平田、耀南和平甸磨皮、扬武马鹿寨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计划投资6807.5万元,完成投资2814.3万元;差异化补助和老厂高山蔬菜种植等10个产业扶贫项目,投入资金353万元;省市县三级配套扶贫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500万元;到户贷款放贷3698万元,应贴息227.4万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革命老区建设等项目资金1959.93万元,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均取得新进展。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止跌回升。201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08640万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3%;实现工业增加值44382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9%,拉动GDP增长3.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3.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76914万元,比上年增长31.8%;实现利润总额15820万元,比上年减亏16053万元。
建筑业稳步增长。2016年,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1个,从业人员1854人,比上年下降6.3%。从业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598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2.3%。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2507万元,比上年增长31.2%;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310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8.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16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10084万元,比上年增长37.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25161万元,比上年下降6.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08431万元,比上年增长23.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76492万元,比上年增长60.7%。
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1037万元,比上年下降27.3%,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7394万元,比上年下降3.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846万元,比上年下降79.4%。全县商品房施工面积28.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8%;商品房销售面积11.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6%;实现销售额42417万元,比上年增长2.2%。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市场稳步运行。201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5132万元,比上年增长11.8%。从消费形态看,实现餐饮收入34853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实现商品零售额180279万元,比上年增长12.0%。从销售所在地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0680万元,比上年增长11.4%;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452万元,比上年增长13.6%。
市场物价小幅上扬。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 1.3%。八大类居民消费品价格中:食品烟酒类上涨4.0%、衣着类上涨0.6%、居住类下降1.0%、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3%、医疗保健类上涨1.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
六、交通运输、邮电
公路建设步伐加快,通行质量进一步改善。年内开工建设老大新路等15条319.6公里农村公路通村油路项目,实施中麻路等18项244.7公里市级硬化项目,实施断头路联络线及不通公路自然村(50人以上)项目17条83.1公里。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5712.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2.0公里,国道282.7公里,省道182.9公里,县道440.9公里,乡道2288.6公里,村道2495.6公里,公路密度 135.3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拥有各种机动车辆96892辆(不含拖拉机),比上年下降0.8%,其中:营运货车4208辆,营运客车 562辆(出租汽车 100 辆、公交车 13 辆、班线客车120辆、农村客运车辆329辆),公路货运周转量47686.8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7081万人公里。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7660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2%。
邮政电信稳步发展。全年报刊累计发行136.2万件,比上年下降14.0%;电话机总数256725部,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固定电话8228部,比上年下降6.4%,移动电话248497部,比上年增长13.0%,电话普及率88.2部/百人,比上年提高9.4部/百人;互联网用户36803户,比上年增长30.8%。
七、对外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旅游
对外经济工作稳步推进。2016年,全县共实施市外国内资金项目82项,实际到位市外国内资金63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7.0%;实现进出口总额275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8%。
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增长。2016年,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50924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0.8%。
旅游经济持续增长。2016年,戛洒旅游特色小镇、民族文化产业园四期工程、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等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旅游设施不断完善,产品不断丰富,客源不断拓展,旅游经济持续增长。2016年全县共有星级饭店 7 家,乡村旅游星级接待单位 27 家,国内旅行社1家,AA级景区4家,AAA级景区1家;全年接待游客 29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66537万元,比上年增长35.4%。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双增长。2016年,实现辖区内财政总收入216189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47178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646万元,比上年增长7.5%;完成地方财政支出306597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0646万元,比上年增长14.7%。
金融信贷平稳运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3697万元,比上年增长16.4%,贷款余额689743万元,比上年增长12.3%,存贷比率为71.6%,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住户存款余额528390万元, 比上年增长8.3%。
2016年财产和人寿保险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091万元,比上年下降50.6%,保险赔付支出2684万元,比上年增长16.9%。
九、科技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2016年,全县组织申报省市级科技项目21项,其中:省级立项11项,获补助科技经费897.8万元,市级立项10项,获补助科技经费64万元。全县评审奖励县级科技成果10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兑现县级财政科技成果奖励资金9.1万元。全年完成专利申请165件、专利授权108件、发明专利有效量169件。县级对167件专利进行奖励,兑现县级财政奖金25.06万元。帮助企业申报争取省专利资助90件,获补助资金11.3万元,申报市级专利奖励230件,获补助资金 57.7万元。
教育教学条件进一步提升。2016年,教育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校舍安全工程暨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规划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戛洒、扬武、建兴、者竜4个中心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2016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7所,其中:高中1所,高级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初中12所,小学92所,幼儿园30所(民办幼儿园28所)。教职员工3270人,专任教师2890人,其中:小学1465人。在校学生38990人,比上年下降3.3%,其中:小学18290人,比上年下降2.8%。毕业学生11212人,比上年增长2.5%,其中小学3462人,比上年下降3.9%。学龄儿童入学率99.97%,小学巩固率99.72%,小学升学率97. 23%,初中升学率83.5%,高中升学率92.1%。
十、文化、广电、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创佳绩。2016年,新建古城街道和建兴乡文化站,实现了全县所有乡镇街道文化站全覆盖。整理彝文古籍100余部。新编创文艺作品40件,入围玉溪市2016年繁荣艺术创作复审的文艺作品13件。文艺作品《傣雅俏》《情满傣家寨》《和谐·畅行》和专著《花腰傣民歌集》、《哀牢的天空》等获省、市级表彰,获扶持奖励5.3万元。舞蹈《磨皮花鼓舞》获“第九届爱我中华歌舞乐交流展演”大赛金奖,《白鹤彝族花棍舞》获银奖。在第五届青年舞蹈大赛中《傣源》获“组织奖”和个人“三等奖”。全年开展文化三下乡等文艺演出85场次。民族图书馆藏书53044册,接待读者9563人,36067册次,开展各类讲座、展览、培训等22场次,参与群众25073人次。农家书屋借阅19790人次、阅览41396人次。农村电影放映点98个,全年深入基层放映农业农技、科普科技、法律教育、故事片等电影2133场。图书发行89.5万余册。
广电事业取得新突破。2016年,建立了乡镇FTP新闻直传平台,提高了新闻传输及时性和有效性。开通新平新闻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三台整合(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微信平台),宣传形式更加多元化。全年播出新闻2104条,在中央、省、市台播出涉及新平新闻943条;播出公益广告84个4255次,标语14条1336次,通告86个,专题专栏播出117期;新平新闻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数达2872户,共发消息759条,阅读人数近2万人,阅读总次数37万余次。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用户4.2万户,其中:县城有线电视用户1.7万户,农村数字电视用户2.5万户,广播信号覆盖率和电视信号覆盖率均达到100%。
卫生事业稳步开展。2016年,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县乡远程诊疗系统基本建成,县乡诊疗一体化逐步实现。全县年末医疗卫生机构27个,其中:县级5个,乡镇卫生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私立医院6个,厂矿医院 2个,综合门诊部2个。共有医院编制床位993张,实有病床1362张。职工220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86人;执业医师408人,执业助理医师127人,注册护士679人。村级卫生所122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02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54.4人,每一名卫生技术人员负担人数为184人。全年病床使用率58.78%,门诊治疗病人1698031人次,入院人数39073人。年内无甲类传染病病例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699.4/10万,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41.8/10万,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557.7/10万。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类赛事扎实开展。2016年,共主办、承办、协办各种赛事及运动会32场次,获市级以上将项13个,向上级体校输送人才6人。
十一、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
环保工作深入开展。2016年,省级生态文明县通过省环保厅现场考核验收。完成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90平方米烧结生产线脱硫等12个减排项目。创建市级绿色学校2所、绿色社区4个。水塘镇水塘社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全面完工。全年累计监测县城环境空气质量324天,其中:一级(优)261天,二级(良)62天,三级(轻度污染)1天,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69%;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160件,重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100%;完成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46件,重点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执行率100%;出动现场监察199次597人次对81家企业进行检查,下达监察记录128份,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企业4户5个案件、罚款40万元;处理信访、来访投诉案件38件,成功化解37起,1起正调查处理中,处理率100%,化解率达97.3%。
城市建设稳步推进。2016年,县城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开发有序推进,启动新平大道、花山公园提升改造等项目。建成溪湖小镇、财富广场等住宅小区,启动252套老旧小区住房改造,县城棚户区改造项目初步确定规划方案和新区安置规划方案。戛洒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项目稳步推进。完成扬武、平甸、新化美丽乡镇建设。年末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5.42平方公里,县城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6.35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24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9.1%;绿地面积达219公顷,绿地率达34.4%;公园绿地面积达7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95平方米。各类路灯、景观灯9679盏。全县城镇化率达37.44%,比上年提高1.84个百分点;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2016年末,全县共设村(居)民委员会123个,村(居)民小组1459个,户籍人口总户数88657户,比上年下降0.3%,户籍人口276823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城镇户数28433户,人口62383人,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7.6%;乡村户数60224户,人口214440人,分别比上年下降3.3%和1.2%。彝族傣族人口181244人,比上年增长0.8%,占全县总人口的65.5%。年内出生人口3488人,出生率12.68‰;死亡人口1671人,死亡率6.07‰。人口自然增长率6.61‰。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发放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64964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国有经济单位90203万元,比上年增长41.0%。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61325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国有经济单位87796元, 比上年增长31.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26元,比上年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97元,比上年增长8.6%。
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加强。2016年,全县共有205087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其中:职工27939人,城乡居民177148人;有15954人参加失业保险;有269786人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其中:城镇59692人,农村居民210094人;有15980人参加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全县共有2761户3338名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补助,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517.6万元;有9124户10719名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561.2万元。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1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60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03人,城镇失业登记率为3.18%。
注:1、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非公经济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公报所列数据为年快报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16年新平统计年鉴》为准。
相关阅读:
- 玉溪市统计局举办全市贸易统计业务培训 2025-03-12
- 转载:云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一号)——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完成 2025-03-11
- 玉溪市参加2025年度云南省农业农村经济统计业务知识培训 2025-03-05
- 稳中求进 逐新而上——解读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5-03-05
- 稳中求进每月看丨抢抓先机 奋勇向前——2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2025-03-04
- 稳中求进 逐新而上——解读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