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594524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25-04-02 |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5年4月2日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7-6571632、 0877-2616711(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受理窗口)、传真:0877-2616711,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玉溪市红塔区太极路亚太汽车城慧波大楼,邮编:653100。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玉溪市2023年抗旱应急水利工程。
建设地点:玉溪市红塔区、江川区、澄江市、通海县、华宁县、新平县、易门县、元江县。
建设单位:玉溪市农水项目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环评单位:云南远洁环保咨询有限公司。
建设内容:共建设9件项目,其中:(1)红塔区研和街道玉屏社区二组(黑泥村)片区:新建泵站1座,1个高位水池(容积200m3),新建配水管网10.96km,安装智能水表186套,受益灌溉面积2000亩;(2)江川区雄关片区:新建泵站1座,新建高位水池10座(总容积3500m3),新建配水管网107.56km,安装智能水表2404套,受益灌溉面积17000亩;(3)通海县里山乡芭蕉片区:新建泵站2座,新建高位水池22座(总容积6350m3),新建提水管网19.02km、配水管网102.87km,安装智能水表1600套,受益灌溉面积10200亩;(4)澄江市海口镇松元片区:新建提水泵站2座,新建水池3座(总容积1200m3),新建配水管网41.256km,安装智能水表514套,受益灌溉面积8500亩;(5)华宁县青龙镇舍得片区:新建提水泵站3座,新建水池8座(总容积3300m3),新建配水管网55.868km,安装智能水表980套,受益灌溉面积15000亩;(6)易门县十街乡大腊主片区:新建配水管网13.72km,安装智能水表86套,受益灌溉面积2800亩;(7)易门县铜厂乡芭蕉片区:新建提水泵站2座,新建水池8座(总容积2700m3),新建提水管网6.845km、配水管网42.622km,安装智能水表432套,受益灌溉面积7777亩;(8)新平县新化乡大寨片区:新建配水管网61.063km,安装智能水表457套,受益灌溉面积8912亩;(9)元江县曼来镇平昌片区:新建水池2座(总容积600m3),新建配水管网35.645km,安装智能水表326套,受益灌溉面积3000亩。
二、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废气
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扬尘、施工机械尾气、管道焊接异味等,产生扬尘的环节主要为水池、泵站开挖、管沟开挖及回填、回填土石方造成地表裸露,建筑材料及土石方的运输、装卸、堆放等形成施工扬尘。
通过采取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堆料场采取篷布覆盖,设置专人负责弃土、建筑垃圾处置、清运,及时清理场地,规范车辆装载方式,运输过程采取密闭措施,开挖的土石方及时回填,加强施工机械设备保养等措施后,施工期扬尘、机械尾气对环境空气和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2、废水
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运输车辆及机械冲洗废水、管道试压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在各施工区设置临时沉淀池对收集的施工废水、运输车辆及机械冲洗废水进行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工具清洗及施工现场洒水抑尘;管道试压废水就近用于周边洒水降尘或农田浇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周边村落现有的生活设施处理,施工场地少量的清洗废水收集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此外,各工程片区水库取水主要在坝下溢流口(输水隧洞)取水,不直接从水库取水,对水库水质影响不大。有5个工程区从河道取水,其中4座泵站施工区位于河道附近,不直接占用河道,无涉水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基本不会对河道水质造成影响。曲江应急泵站建取水池,会对曲江河底造成扰动,采取枯水期施工,对曲江影响不大。
3、噪声
施工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噪声、施工车辆噪声,一般在75~103dB(A)。
项目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加强维修保养,文明施工,将可移动产噪设备布置在远离居民敏感点一侧,固定机械设备设置隔声操作棚,运输车辆禁止鸣笛,减速行驶,运输时间避开交通高峰期等措施来控制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物
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开挖土石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项目产生的开挖土石方回填利用,多余弃方直接用于各工程片区周边的农田回填利用;建筑垃圾采取分类清理收集后部分可回用,不能回用的部分建筑弃渣统一收集后按照市政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置;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往项目区周边村庄垃圾收集点处置。施工期固体废物都能得到合理处置。
5、地下水
工程建设不对区域内地下水进行开采利用,施工过程产生废水回用于施工过程,不会对区域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输水管网沿田间道路、田埂明管铺设或埋管敷设,开挖深度较浅,不会对区域地下水水位造成扰动。
6、生态环境
(1)对水生生态的影响
工程施工对水生生态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构建邻近水域的施工,如建设泵房和引水管等,废水、废土石的排放对河流造成影响。本项目共有6个片区的8个施工点邻近水体,其中:舍得水库泵站、麦冲水库泵站、干沟水库泵站、米茂水库泵站均位于水库坝下,选址多为旱地、林地和灌木丛,高程低于水库几十米,施工产生的扬尘、废渣、废水等干扰因素不会影响到水域,影响不大;海口河泵站和前池、青龙河泵站、里山泵站从河流内取水紧挨河道建设,但泵站与河床均有一定距离,不直接占用河道,无涉水建筑物,对鱼类、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存、繁殖和索饵无潜在影响;曲江应急潜水泵需在河道内建设2m×3m的取水前池,池壁四周设取水孔,取水池整体埋设于河道枯季水面以下,施工对河道的影响为直接影响,取水池施工过程中会对曲江河底造成扰动,施工过程中局部水域会悬浮物升高,对施工区域的鱼类、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会造成短暂的影响,但本项目主要选择是枯水期施工,且工程量较小,施工期较短,对曲江的水生生态影响不大,项目施工期结束后,产生的影响也基本随之消失。
(2)对陆生生态的影响
项目施工过程中评价区内土地格局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永久占地主要为泵站/水池,占地面积不大,占用各地类的比例较小,不会明显改变评价区现状以旱地和乔木林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格局。临时占地边开挖、边覆土、边恢复,不会造成大面积的土地裸露,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短期的、可恢复的。
工程建设占用植被区以临时占用为主,占用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永久占地工程(如泵站、高位水池、蓄水池等)均未布置于林地内,输水管线沿路边铺设,不涉及新开挖林地,不会占用原生自然植被;占用人工植被为受人工干扰和人为控制的类型,建设单位已取得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玉溪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项目临时使用林地的行政许可,同意本项目占用林地,对人工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大。评价区内共分布4种保护植物和36株古树,保护植物分别为5丛金荞麦(国家二级)、3株红椿(国家二级)、2株翠柏(国家二级)、3株云南樟(云南省级),36株古树分别为8株四蕊朴、6株白头树、5株黄连木、3株高山栲、3株笔管榕、2株圆柏、2株云南栘衣、2株核桃、2株垂叶榕、1株垂柳、1株黄毛青冈、1株银木荷、1株桂花树,但均不在占地范围内。环评提出挂牌保护、水池下边坡设置围挡、洒水降尘、上报林草部门等措施后,对以上保护植物及古树影响不大;此外,在施工中通过采取严格检查进入施工区车辆和材料,及时销毁裸露地表生长的外来种等措施,可有效控制外来入侵植物影响。
工程施工期对陆生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占地对动物栖息地的影响,施工噪声和振动对动物的影响,施工人员对动物的干扰影响。评价区共分布有18种保护动物,主要为1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种“易危”种,2种云南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环评提出夜间不施工,施工前对占地区提前进行驱赶,待动物迁离后再行施工,同时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缩短施工期等措施减轻对保护动物的影响。
施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占地对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生物量的损失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稳定性的破坏。项目永久占用面积比例占比不高,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会进行复垦和植被恢复,项目运行后实际损失的生物量也会得到一定程度补偿,对评价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有限。
根据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项目施工扰动地表面积7.3143hm2,将产生水土流失量为129.3t,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中提出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落实各类措施后,项目产生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产生的影响可接受。
(3)对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基本农田、公益林和天然林的影响
经环评对照分析,项目各类永久、临时占地区、进出项目区的可依托的现状道路均不涉及占用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等。新化乡大寨片区部分供水管道经过永久基本农田,但为地下埋管,后续可恢复;工程涉及国家(二级)公益林0.1393公顷,涉及地方公益林0.2688公顷,涉及天然林9.55公顷,均已取得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项目在施工中采取加强施工界限的管理,禁止超计划征占土地,禁止施工人员进入上述敏感区踩踏地表植被或攀折林木,禁止携带火种进入项目区,加强施工区及周边的洒水降尘等措施,项目建设对周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可接受。
(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废气
建设项目属于非污染项目,主要为管道引水及灌区浇灌项目,运营期无废气产生。
2、地表水
(1)水资源利用
本项目泵站取水后,下游河道水量、水域面积会有一定减少。根据水资源论证报告分析,项目为抗旱工程,各片区取水均已取得取水许可证,在水资源配置中枯水期和丰水期均设置了合理的生态下泄流量,除华宁县青龙镇舍得片区青龙河在扣除生态流量后2月、4月、5月和元江县曼来镇平昌片区布龙河在扣除生态流量后4月可取水量不能满足本项目用水需求,其余各片区河道取水量均远小于河道来水量,项目取水对区域水资源影响较小。
(2)对取水河道和充蓄水库水文情势影响
项目有5个片区从河道取水,4个片区由充蓄水库对灌区需水进行调节。对水文情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取水后下游河道水量、水域面积会有一定减少,水库水位、水量、坝下河道生态流量也会发生一定变化。除舍得片区2月、4月、5月从青龙河和平昌片区4月从布龙河取水后对下游河道水文情势影响较大,下游的水量、水域面积较现状会有所下降。其余河流取水后减水率变化不大,水量、水域面积变化不大,不会发生断流现象,对下游河道水文情势影响不大。充蓄后水库、坝塘的水量、水位均有一定的增加,增加水量在兴利库容范围内,充蓄后水量增加,水库的水生生态环境好,对水库和坝下水文情势影响不大。
为减少取水对下游河道水文情势的影响,报告提出在各取水断面应设置下泄生态流量和监控设施。并加强青龙河、布龙河丰水期、枯水期的用水调度,丰水期舍得片区利用舍得水库、沙家沟水库,平昌片区利用片区内高位水池、水窖、坝塘等的调蓄能力进行储水,枯水期从水库、高位水池、坝塘、水窖等引水灌溉,减少枯水期从青龙河和布龙河引水,实现枯期“少调水或不调水”,减缓枯期引水对青龙河和布龙河的影响。
(3)对充蓄水库水质影响
充蓄水量主要集中在枯水期,充蓄期间水量有所增加,有效补充充蓄水库的水资源条件,对各水库水质具有改善作用,不会对库区水质造成影响。
(4)退水的影响
灌区灌溉退水以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的方式进入天然河道。根据预测结果,各河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项目建成后灌区内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退水量,可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产生的影响,对各河道和下游各控制断面的水质影响不大。
(5)对下游取水用户的影响
红塔区研和街道玉屏社区二组(黑泥村)抗旱工程曲江取水口下游无其它用水户;澄江片区取水口下游为南盘江,与南盘江有8m道路相隔,汇入南盘江后即为汇口电站,无其他用水户;华宁青龙片区青龙河取水口下游存在周边村民无序抽水灌溉;易门十街片区扒河取水口下游无其他用水户;元江曼来镇平昌片区布龙河取水口处位于深山箐沟,下游无其他用水户。因此本项目取水工程的建设对下游生活用水用户、下游农用水用户影响较小。
3、噪声
项目运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各泵站水泵,单台水泵噪声源强约90dB(A)。项目采取泵站置于室内,泵站经过墙体隔声后的泵站噪声约为39dB,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2类标准,本项目各工程片区泵站距离保护目标均较远,产生的噪声经距离衰减后对其影响不大。
4、固体废物
工程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水泵站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为HW08,废物代码为900-214-08。本项目各工程比较分散,泵站规模小,废机油产生量较少,均由设备检修方带走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5、土壤环境
项目区地下水埋深较深,灌溉不会造成地下水位的升高,科学施肥后不会产生浸没、沼泽化、盐碱化等环境地质问题,也不会影响土壤肥力。
5、生态环境
(1)水生生态
①引水灌溉对水生生物、鱼类的影响
项目建成后,引水会减少原河流水量,改变水文情势,进而影响河流水体中的鱼类及其生境,也存在水源区鱼类进入受水区水体造成的外来种入侵的可能性。环评提出在各河道取水口安装生态流量在线监控设施,保障下泄生态流量(尤其青龙河和布龙河取水在枯水期来水量小于下泄生态流量时,来水应全部下泄),减轻项目取水对下游水文情势和鱼类的影响;并在片区的泵站进水口之前、取水口端(共7个泵站)设置拦鱼网,阻拦水源区的鱼类进入输水管道。
②灌溉退水的影响
项目退水去向主要为南盘江、元江的各级支流。灌区内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了灌溉退水量;推广使用有机肥、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减少化肥及农药施用量,对受纳水体水质影响较小,对退水河流内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鱼类的影响较小。
(2)陆生生态
运行期对陆生生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野生动物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工程建成后灌区的农业产量有较大提高,项目各泵站为地埋式或置于密闭房间中,优先选择低噪设备并设置减震垫,输水管线管径较小,对野生动物影响不大。
(3)对各类生态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
项目各类永久、临时占地区、进出项目区的可依托的现状道路,均不涉及占用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等。但涉及到了部分水源保护区,项目的实施不属于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准保护区内禁止建设的项目,实施后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具有正面影响。
三、公众参与
(1)2024年1月16日~2024年1月29日,在玉溪高古楼网站进行了第一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2)2024年6月7日~2024年6月21日,在玉溪高古楼网站、玉溪日报(2024年6月11日、2024年6月12日)、各工程片区公告栏进行第二次信息公示。
(3)2025年2月10日,在玉溪高古楼网站进行报批前公示。
从公示至今未收到群众任何反对项目建设的意见。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
- 玉溪市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中医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儿童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