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20513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24-03-13 |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3月6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日期2024年3月13日至3月19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877-6571629
联系地址:玉溪市红塔区太极路亚太汽车城慧波大楼1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通海华康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核技术利用项目。
建设单位:通海华康医院。
建设性质:改建。
立项依据:通海县发展和改革局《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代码:2305-530423-04-03-664060。
建设地点及占地: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汉邑村106号通海华康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7楼,不新征占地。
建设内容:本项目将通海华康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7楼部分用房改建为1间DSA介入室,项目建筑面积160m2,主要包含DSA介入手术室、设备间、控制室,以及医生通道、病人通道、污物通道。其余苏醒室、更衣室、卫生间、污物暂存间等辅助设施依托医院已建设施,医护人员及患者均由专用洁净通道进出DSA手术室。其中,介入室有效面积为72.67m2,并在介入室内配置1台DSA设备(型号为东软医疗NeuAngio 30F Flex,最大管电压为125kV、最大管电流1000mA,属于Ⅱ类射线装置)用于介入诊疗。其余办公、生活设施依托医院现有设施。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见下表:
工程类别 | 工程名称 | 工程内容及规模 |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 备注 | |
施工期 | 运行期 | ||||
主体工程 | DSA手术室 | 拟在门诊、住院综合楼7楼新增1台DSA,型号为东软医疗NeuAngio 30F Flex,最大管电压为125kV,最大管电流为1000mA,属于Ⅱ类射线装置。 拟建的DSA手术室有效使用面积为72.67m2,长×宽×高=9.78m×7.43m×3.8m。 墙体:240mm厚实心砖墙+30mm厚硫酸钡防护涂层,综合防护水平折合4.28mm铅当量防护水平。 屋顶:150mm厚混凝土+2mm铅板满铺,综合防护水平折合3.89mm铅当量防护水平。 地面:150mm厚混凝土+30mm厚硫酸钡防护涂层+2.0mm进口橡胶地板,综合防护水平折合3.89mm铅当量防护水平。 防护门(3套):控制室防护门1套、患者通道防护门1套、污物通道防护门1套,均为50mm厚的防护铅门,内置4mm铅板,综合防护水平折合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 观察窗:位于介入手术室东侧墙体(长1.2m、高1.0m),采用20mm厚铅玻璃,综合防护水平折合4.0mm铅当量防护水平。 操作位:床侧铅帘具有0.5mm铅当量防护水平,防护屏蔽吊架铅板具有0.5mm铅当量防护水平。 | 施工废水、扬尘、建筑垃圾、装修废气、施工机械噪声等以及安装调试中的噪声、包装废物、X射线、臭氧及氮氧化物 | X射线、少量臭氧及氮氧化物、生活垃圾、医疗废物、生活污水、医疗废水等。 | 在已有建筑基础上改造 |
辅助工程 | 控制室 | 拟建控制室1间:有效使用面积26.45m2,长×宽×高=6.80m×3.89m×3.8m。控制室内主要放置操作电脑、语音话筒、操作台,主要功能为控制曝光,看片等。 | 生活垃圾 | 在已有建筑基础上改造 | |
配套设备间 | 拟建设备间1间,有效使用面积6.89m2,长×宽×高=3.89m×1.77m×3.8m。设备间内主要放置DSA的配电设备、高压发生器,主要功能为升高压和变压等 | / | 在已有建筑基础上改造 | ||
其他辅助用房 | 换鞋间1间,建筑面积4.92m2;男更衣室1间,建筑面积8.0m2;女更衣室1间,建筑面积15.61m2;卫生间2间,建筑面积分别为3.14m2、4.27m2;办公室1间,建筑面积13.21m2;苏醒室1间,建筑面积25.20m2;谈话间1间,建筑面积3.64m2;换车缓冲间1间,建筑面积11.58m2;一次性物品间1间,建筑面积16.06m2;无菌敷料间1间,建筑面积6.38m2;药品间1间,建筑面积6.32m2;污物暂存间1间,建筑面积9.54m2。 | / | 依托已有 | ||
通风系统 | 本项目DSA手术室内采用上进下排的通风系统。进风管道从西面进入DSA手术室,进风口位于机房西侧位置吊顶处;机房内排风口设于DSA手术室北侧墙上,排风口离地约0.2m处,排风管最终接入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拟建排风管中,最终于门诊、住院综合楼楼顶排放,进风量及出风量为1600m3/h。通风管道需穿墙体,采取对穿DSA手术室墙体的坑洞及外伸1m的管道采用3mm铅皮包裹进行屏蔽补偿,开口四周可能存在缝隙,缝隙采用硫酸钡混凝土进行填充,并采用3mm铅皮对风管与墙面防护层搭接,搭接长度为30cm,经过铅皮等防护措施处理后,能够有效防止射线直接从风管照射出机房。 | 噪声 | 新建 | ||
电缆系统 | 本项目控制电缆从设备基座下方设置电缆沟(200mm宽×80mm深),电缆沟布设于混凝土及装修找平层中,电缆沟从介入手术室东侧水平倾斜45度穿墙进入控制室;从介入手术室东南侧水平倾斜45度穿墙进入设备间。穿墙位置从DSA介入手术室300mm处至控制室及设备间300mm处电缆沟顶部铺设一层3mm厚铅皮,上方再用5mm厚钢板做盖板,穿墙弯折部分电缆外用3mm铅皮包裹电缆,防护墙下方电缆沟的坑道用硫酸钡混凝土填充作为屏蔽补偿。拟采用的屏蔽防护措施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中的屏蔽防护要求。 | / | 新建 | ||
公用工程 | 供水 | 供水依托医院已有供水设施接入 | / | / | 依托已有 |
供电 | 供电依托医院已有供电设施接入 | / | / | 依托已有 | |
通道 | 分别设置有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污物通道。 | / | / | 依托已有 | |
环保工程 | 生活污水、医疗废水 | 项目生活污水及医疗废水依托医院已建的60m3/d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近期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城市绿化标准后,委托通海县房管园林绿化服务有限公司清运用于绿化用水,不外排;远期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预处理标准限值以及《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A级标准限值要求后,排入汉邑村污水管网。 | / | / | 依托已有 |
医疗废物 | 本项目医疗废物采用专门的收集容器收集后,转移至医院已建的医疗废物暂存间,医疗废物暂存间位于门诊综合楼东北测,占地约10m2,暂存后的医疗废物最终交由玉溪兴洁垃圾处理有限公司进行收运处置。 | / | / | 依托已有 | |
生活垃圾 | 本项目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依托医院生活垃圾收集系统统一清运。 | / | / | 依托已有 |
项目DSA设备技术参数表:
设备 名称 | 数量 | 规格(型号) | 生产厂家 | 主要技术参数 | 出束方向 | 用途 | |
最大管电压 | 最大管电流 | ||||||
DSA | 1台 | NeuAngio 30F Flex | 东软医疗 | 125kV | 1000mA | 由下往上 | 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
项目DSA拟开展手术情况表:
科室 | 单台手术平均时间(h) | 单台手术平均曝光时间(min) | 年手术台数(台) | 年出束时间(h) | ||
减影 | 透视 | 减影 | 透视 | |||
影像科 | 1.0 | 2 | 10 | 150 | 5 | 25 |
内科 | 1.0 | 2 | 10 | 200 | 6.67 | 33.33 |
骨科 | 1.5 | 2 | 12 | 150 | 5 | 30 |
妇产科 | 1.5 | 2 | 15 | 200 | 6.67 | 50 |
合计 | 700 | 23.34 | 138.33 |
项目DSA介入室工作流程简述:病人进入介入室→医生按工作程序完成准备工作→给病人病变部位拍摄数字影像→给病变部位注射造影剂→再次给病人病变部位拍摄数字影像→计算机处理形成最终减影图像→医生诊断或治疗→病人离开介入室。
主要耗材: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年用量 |
1 | 药棉 | kg | 70 |
2 | 纱布 | kg | 70 |
3 | 一次性手套等一次性防护用品 | kg | 140 |
4 | 水 | m3 | 360 |
5 | 电 | KW.h | 4500 |
环保投资估算见下表:
设备 | 项目 | 环保及安全防护措施名称 | 内容 | 投资额 (万元) |
DSA | 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和环保治理措施 | 屏蔽措施 | 自动防护门(嵌4mm厚铅板)1套、手动防护门(嵌4mm厚铅板)2套、1200×1000×20mm高铅玻璃观察窗1扇、墙面及地面硫酸钡防护涂料层,顶板、电缆及通风管道包裹铅皮,电缆沟填充硫酸钡的购买与施工。 | 29.0 |
安全措施 | 门灯联锁3套,急停按钮2个,监控和对讲系统1套,工作指示灯3套等。 | 7.5 | ||
废气治理 | 通风系统1套 | 9.0 | ||
人员防护措施 | 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 | 辐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个人剂量监测,医院建立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个人剂量档案。 | 3.5 | |
防护用品 | 拟为辐射工作人员配备3套(2用1备)0.5mm铅当量的铅衣、铅围脖、铅眼镜、铅围裙、铅帽、铅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拟为患者配备2套(1用1备)0.5mm铅当量的铅围裙、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等个人防护用品。手术室内配备0.5mm铅当量的铅悬挂防护屏、床侧防护帘各1件。 | 4.0 | ||
警示标识 | 电离辐射警示标志5副,控制区、监督区标示牌等。 | 1.5 | ||
环境监测 | 委托有资质单位开展DSA工作场所辐射环境年度监测。 | 3.0 | ||
竣工环保验收 | 4.0 | |||
运行维护 | 监测仪器的维护、校准,安全设施的维护等。 | 3.0 | ||
监测仪器 | 便携式辐射巡测仪1台(本次新增),应配备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本次新增),20枚个人剂量计(本次新增,每人2枚、一用一备)。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人员在工作期间佩带个人剂量仪,每季度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并将监测记录存档。 | 5.5 | ||
环境风险投资 | 开展辐射事件应急演练等 | 2.5 | ||
合计 | 72.5 |
项目投资:总投资6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2.5万元,占总投资的12.1%。
劳动定员:项目影像科、内科、骨科、妇产科开展介入手术。每个科室成立1个医疗组,每个医疗组医师2人、护士1人,另配备技师2人,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共14人。其中,4人为原有辐射工作人员,10人为其他科室调配,经取证后上岗。
工作制度:项目辐射工作人员每年工作250天,每天工作8小时。
二、项目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对象 | 方位 | 位置 | 人数 (人) | 与DSA设备最近距离(m) | 保护要求 | ||
水平 | 垂直 | ||||||
DSA手术室 | 职业人员 | DSA介入手术室 | 本项目DSA介入手术室内 | 14 | / | 0 | 5mSv/a |
东侧 | 控制室 | 4 | 0 | ||||
公众 | 介入手术室北侧 | 洁净通道、污物通道、楼梯间、污物暂存点 | 3 | 3.5 | 0 | 0.25mSv/a | |
其他手术室 | 7 | 4 | 0 | ||||
院内道路、停车场 | 15 | 13 | 21 | ||||
介入手术室西侧 | 院内道路 | 10 | 4 | 21 | |||
医疗美容科楼 | 20 | 18 | 9 | ||||
院外留云景玉山泉有限公司办公楼 | 40 | 41 | 11 | ||||
介入手术室南侧 | 院内道路 | 10 | 5 | 21 | |||
院外居民房3栋 | 16 | 11 | 12 | ||||
乡村道路 | 5 | 28 | 21 | ||||
介入手术室东侧 | 准备间、一次性物品间、楼梯间、谈话间、手术室、苏醒间、无菌敷料间、药品间、无菌间、医生办公室、值班室、更衣室、卫生间、电梯间、清洗打包灭菌区 | 16 | 5.5 | 0 | |||
职工宿舍楼 | 5 | 43 | 0 | ||||
居民楼2栋 | 11 | 45 | 10 | ||||
介入手术室下方 | 老年病科住院病房、医生值班室 | 16 | 0 | 3.8 |
三、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
(一)电离环境
根据2023年4月28日云南正毅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在项目拟建DSA工作场所及周围布点进行X-γ辐射剂量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拟建DSA工作场所X-γ辐射剂量率范围为33.33nGy/h~75.0nGy/h,与医院周围环境本地X-γ辐射剂量率50.0nGy/h水平相当,属于医院X-γ辐射正常水平。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
项目区地表径流的受纳水体为红旗河,最终汇入杞麓湖。根据云南省水利厅《云南省水功能区划(2014修订)》,杞麓湖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红旗河参照执行Ⅲ类标准。
杞麓湖环境质量现状,《报告表》引用《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监测状况月报》(2022年1月~12月)中杞麓湖水质的常规监测评价结果,杞麓湖水质评价为劣Ⅴ类,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等,不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要求,超标原因主要为周边农村及农业面源污染所致。
(三)环境空气
项目区域环境空气功能区划为二类,环境空气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报告表》引用《2023年玉溪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统计分析报告》的结论:2023年通海县城区域环境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年平均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四)声环境
项目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北面靠近319省道一侧30m范围内执行4a类标准。《报告表》根据2023年8月25日云南浩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项目东侧居民房、西侧居民房及留云景玉山泉有限公司办公楼的监测结果:项目周边敏感点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四、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在医院现有建筑内进行改造,施工工程内容主要为DSA介入室、更衣室、卫生间及污物暂存间等配套辅助设施改建,施工工程量较小,施工期较短。采取措施后,项目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且施工期的影响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1、电离辐射
本项目为Ⅱ类射线装置DSA在医疗领域的使用,只有当开机时才会产生X射线。
(1)针对项目特点,《报告表》提出项目工作时采取屏蔽及管控措施如下:
①介入室“两区”划分与管理
介入室 | 控制区 | 监督区 |
划分依据及“两区”划分 |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结合项目特点,将DSA手术室划为控制区,而设备间、污物暂存点、介入手术室周围的室内道路及楼下老年病科住院病房、医生值班室划为监督区。 | |
辐射防护措施 | 控制区入口处设置工作信号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示标志,机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工作指示灯运行以警示不得进入控制区;控制区内禁止外来人员进入,职业人员须穿戴铅防护服等防护用品在控制区内进行介入手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照射。 | 在监督区设立警告标识和标牌,仅允许相关医生进入,其余无关人员均不得随意进入。 |
注:在运行期须加强对辐射环境影响关注区的定期监测、年度监测和验收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②介入室辐射安全和防护措施
场所名称 | 屏蔽方位 | 屏蔽材料及屏蔽厚度 | 等效屏蔽效果 | 标准要求 | 是否符合 |
DSA介入室 | 墙体 | 240mm厚实心砖墙+30mm厚硫酸钡防护涂层 | 4.28mmPb | 屏蔽防护当量不得低于2mmPb | 是 |
屋顶 | 150mm厚混凝土+2mm铅板满铺 | 3.89mmPb | |||
地面 | 150mm厚混凝土+30mm厚硫酸钡防护涂层+2.0mm进口橡胶地板 | 3.89mmPb | |||
防护门 (3套) | 50mm厚的防护铅门,内置4mm铅板 | 4.0mmPb | |||
观察窗 | 20mm厚铅玻璃 | 4.0mmPb | |||
DSA介入室面积 | DAS介入室长约9.78m、宽约7.43m,内净面积约为72.67m2 | 最小有效使用面积不小于20m2,最小单边长度不小于3.5m | 是 | ||
通排风 | 通风透气 | 机房采用风机换气,机房内排风口设于DSA手术室北侧墙上,排风口离地约0.2m处,排风管最终接入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拟建排风管中,最终于门诊、住院综合楼楼顶排放,进风量及出风量为1600m3/h。通风管道需穿墙体,进排风管穿墙坑洞均位于房间吊顶之上,采取对穿DSA手术室墙体的坑洞及外伸1m的管道采用3mm铅皮包裹进行屏蔽补偿,开口四周可能存在缝隙,缝隙采用硫酸钡混凝土进行填充,并采用3mm铅皮对风管与墙面防护层搭接,搭接长度为30cm,经过铅皮等防护措施处理后,能够有效防止射线直接从风管照射出机房。 | |||
电缆 | 电缆布置 | 从设备基座下方设置电缆沟(200mm宽×80mm深),电缆沟布设于混凝土及装修找平层中,电缆沟从介入手术室东侧水平倾斜45度穿墙进入控制室;从介入手术室东南侧水平倾斜45度穿墙进入设备间。穿墙位置从DSA介入手术室300mm处至控制室及设备间300mm处电缆沟顶部铺设一层3mm厚铅皮,上方再用5mm厚钢板做盖板,穿墙弯折部分电缆外用3mm铅皮包裹电缆,防护墙下方电缆沟的坑道用硫酸钡混凝土填充作为屏蔽补偿。 |
《报告表》分析,项目DSA手术室的屏蔽防护及有效使用面积及单边长度均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中相关技术要求。
③人员防护措施
序号 | 名称 | 内容及规模 |
1 | 个人防护措施 | 1、为辐射工作人员配备3套(2用1备)0.5mm铅当量的铅衣、铅围脖、铅眼镜、铅围裙、铅帽、铅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2、为患者配备2套(1用1备)0.5mm铅当量的铅围裙、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等个人防护用品。 3、手术室内配备0.5mm铅当量的铅悬挂防护屏、床侧防护帘各1件。 4、便携式辐射巡测仪1台,配备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 |
2 | 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 医院应对未来增加10个辐射工作人员配置20枚个人剂量计(每人2枚、一用一备),定期送检(不超过90天送检一次),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
3 | 时间防护及最优化制度 | 制定最优化的诊疗方案,选择合理可行尽量低的射线照射参数,以及尽量短的曝光时间,减少工作人员和相关公众的受照射时间,也避免病人受到额外的照射。 |
《报告表》分析,项目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中相关要求。
(2)介入室外剂量率评估
《报告表》预测,采取措施后,项目DSA机房外关注点处剂量率最大值为0.825µSv/h,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中“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剂量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μSv/h”的要求。
(3)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剂量评估
项目影像科、内科、骨科、妇产科开展介入手术。其中,每个科室成立1个医疗组,每个医疗组医师2人、护士1人,另配备技师2人,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共14人。项目辐射人员除4人为原有辐射工作人员外,其余人员均为其他科室调配,且均不操作院内其他射线装置。项目影像科年手术约150台,年受照(出束)时间为25h;内科年手术约200台,年受照(出束)时间为33.33h;骨科年手术均为150台,年受照(出束)时间均为30h;妇产科年手术均为200台,年受照(出束)时间均为50h。
《报告表》预测分析,正常工况下,影像科DSA脉冲透视对第一术者位医生年有效剂量约为1.0mSv/a,第二术者位医生年有效剂量约为1.53mSv/a;内科DSA脉冲透视对第一术者位医生年有效剂量约为1.34mSv/a,第二术者位医生年有效剂量约为2.04mSv/a;骨科DSA脉冲透视对第一术者位医生年有效剂量为1.21mSv/a,第二术者位医生年有效剂量为1.84mSv/a;妇产科DSA脉冲透视对第一术者位医生年有效剂量为2.01mSv/a,第二术者位医生年有效剂量为3.06mSv/a;项目各科室DSA脉冲透视对医生造成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职业年剂量管理限值5mSv/a的要求。
此外,项目除2名影像科介入医生和2名技师由原有辐射工作人员调配外,其余人员均为其他科室调配,且均不操作院内其他射线装置。《报告表》预测分析,项目影像科DSA脉冲透视时,叠加该2名介入医生中个人剂量最大现状值0.44mSv/a后,影像科第一术者位有效剂量最大为1.44mSv/a,第二术者位有效剂量最大为1.97mSv/a,低于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管理限值5mSv/a。项目DSA脉冲透视对介入室外操作技师及护士年有效剂量为0.133mSv/a,叠加原有技师现状最大值0.39mSv/a后,介入手术室外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最大约为0.523mSv,低于职业年剂量管理限值5mSv/a的要求。
同时,正常工况下,公众年有效剂量最大值为0.133mSv/a,低于本次评价的公众年有效剂量管理限值0.25mSv/a的要求。
(4)叠加辐射环境影响
《报告表》分析,与本项目拟建的DSA手术室实体屏蔽物边界外50m范围内有医院在用的2台Ⅲ类射线装置,分别为Xplorer 1600型DR、NeuViz16PLa tinum型CT。根据2023年度评估报告中的监测结果:医院在用DR机房外围的X、γ空气吸收剂量率值在135±3~1983±23nGy/h之间,CT机房外围的X、γ空气吸收剂量率值在122±4~592±13nGy/h之间,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中的相关标准要求,现有射线装置使用场所防护设施屏蔽效果良好。同时,现有2台Ⅲ类射线装置在门诊、住院综合楼1楼,本项目拟建位置在门诊、住院综合楼7楼,且本项目拟建场所及周围环境的X-γ辐射剂量率处于医院所在区域正常辐射水平范围内,因此本评价不再考虑与其他射线装置的相互叠加影响。在采取有效屏蔽措施后,本项目50m评价范围内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年有效剂量能够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相应标准限值要求。
同时,《报告表》提出:加强管理,运营单位在营运前建立健全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制,确保各项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并定期对辐射安全控制效果进行评议。从事辐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应急处理措施进行诊疗工作;对于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响应程序等制度应张贴于工作场所墙面醒目处。所有辐射工作人员均须持证方能上岗、配备个人剂量计,并建立个人剂量健康档案,防止个人剂量超过管理限值要求。《报告表》预测评价结果可信,项目所提出的电离辐射防范及管理措施可行。运营期电离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2、废气
DSA在曝光过程中会产生少量臭氧。《报告表》提出,项目新建DSA机房内设置一套通排风系统,废气经排风管道引至楼顶排放,经自然扩散后对环境影响不大。《报告表》提出的废气措施可行,运营期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3、废水
《报告表》分析,项目DSA采用数字成像,项目医护人员均由医院现有人员调配,不新增生活污水产生量。因此,项目新增废水主要为手术器械清洗产生的医疗废水。《报告表》提出,项目手术器械清洗产生的医疗废水依托医院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近期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城市绿化标准后,委托通海县房管园林绿化服务有限公司清运用于绿化用水,不外排;远期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预处理标准限值以及《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A级标准限值要求后,排入汉邑村污水管网。
4、噪声
本项目空调机组运行时会产生一定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振等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5、固体废物
《报告表》分析,项目DSA采用数字成像,项目无废显影液、定影液、洗片废液及废胶片产生。《报告表》提出,项目介入室产生的棉签、纱布、手套、器具等医疗废物,收集后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间内,定期委托玉溪兴洁垃圾处理有限公司清运处置。医护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依托医院现有生活垃圾收集设施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
该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三)事故影响
项目使用1台Ⅱ类射线装置,对于X射线装置,当设备关机时不会产生X射线,不存在影响辐射环境质量的事故,只有当设备开机时才会产生X射线等危害因素。
《报告表》分析,项目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见下表:
序号 | 事故情形 | 潜在危害 | 事故分级 | 备注 |
1 | 公众误入或未撤离,在无防护的情况受DSA设备运行辐射影响,引发辐射事故。 | X射线事故情况下误照导致人员受超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 一般辐射事故 | 非主束方向 |
2 | DSA手术室防护门未关闭,防护门外经过的公众受到DSA设备运行辐射影响,引发辐射事故。 | |||
3 | 医护人员开展介入治疗时,未使用铅帘遮挡及未穿防护服进行手术操作受到超剂量照射,引发辐射事故。 |
《报告表》估算结果表明:(1)DSA室内第一术者位医生单台手术未进行辐射防护的情况下,不会造成超剂量辐射;第一术者位医生未穿防护服、使用铅帘遮挡情况下,受照时间达到45.95h时所致剂量为20mSv,达到职业年剂量限值,可造成职业人员超剂量照射;在未使用铅帘遮挡、未穿防护服情况下,受照时间达到35.84min时所致剂量为20mSv,达到职业年剂量限值,可造成职业人员超剂量照射;(2)DSA室内第二术者位医生单台手术未进行辐射防护的情况下,不会造成超剂量辐射;第二术者位医生在未使用铅帘遮挡、未穿防护服情况下,受照时间达到4.25h时所致剂量为20mSv,达到职业年剂量限值,可造成职业人员超剂量照射;(3)公众误入或未撤离机房无防护情况下,单台手术期间不会造成误入或未撤离公众人员超剂量辐射;在机房内与射线束侧向之间距离0.3m,受照射时间达到1.79min时所致剂量为1mSv,达到公众年剂量限值,可造成公众超剂量照射。
为防止X射线装置可能发生事故情况,《报告表》对辐射事故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为:①严格按各项管理制度要求执行,定期对防护设施的安全防护效果进行检测或者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立即进行整改;②应设置紧急止动装置、紧急开门按钮,当设备出现错误或故障时,能中断照射,及时撤离辐照范围,并有相应故障显示;③机房的防护门外近处设置醒目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工作指示灯;④必须按操作规程并经控制台确认验证设置无误时,才能由“启动”键启动照射;⑤操作台和治疗室机械操作面板上均安装有紧急停机开关;⑥接入手术时,操作医生需确认机房内无其他闲杂人等、防护铅门正常关闭之后才能开启曝光;⑦辐射工作人员在进行放射工作时必须穿戴防护用品,并佩带个人剂量和携带个人剂量报警仪,严禁在无任何防护措施情况下进行曝光。⑧辐射工作人员需参加生态环境部门组织的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并需取得合格证书,持证上岗,并建立个人剂量健康档案等。通过采取《报告表》提出的辐射事故防范措施,可减少或避免人员误入和超剂量照射事故的发生。
五、总量控制
本项目不设置总量控制指标。
六、使用射线装置能力评估
对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17年修订)》(生态环境部令第20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第18号令)、《云南省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和防护监督检查大纲(2021年版)》和《云南省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和防护监督检查技术程序(2021年版)》的通知(云环通[2021]227号)中相关使用射线装置应具备的条件要求,《报告表》分析建设单位严格落实辐射安全和防护措施及辐射安全管理措施,具备使用Ⅱ类射线装置的综合能力。
七、评估结论
(一)《报告表》编制质量
《报告表》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编制,总体规范,评价内容完整,工程概况及源项分析清楚,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与项目污染特征相符,所提对策措施有一定针对性,结论明确可信。《报告表》可作为通海华康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之一。
(二)产业政策
经查阅《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第十三项“医药”中第4款“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新型基因、蛋白和细胞诊断设备,新型医用诊断设备和试剂,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高端放射治疗设备,急危重症生命支持设备,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设备,移动与远程诊疗设备,高端康复辅助器具,高端植入介入产品,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外科设备及耗材,生物医用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于2023年5月11日取得通海县发展和改革局《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代码:2305-530423-04-03-664060。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的要求;同时符合《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21年版)等行业法规及技术规范要求。
(三)项目选址
项目位于通海县河西镇汉邑村106号通海华康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7楼内,不新增用地。本项目依托主体工程项目已履行了相应环保手续,符合相关规划要求。项目DSA射线装置机房利用原门诊、住院综合楼7楼部分用房进行改建,避开了人流量相对较多的门诊区域,周边无环境制约因素。平面布局控制区和监督区划分明确,医护通道、患者通道、污物通道单独设置,避免了不同人员交叉影响,通过采取相应屏蔽和防护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可接受,从辐射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项目选址和平面布局合理。
(四)辐射安全及污染物达标排放
在落实本报告提出的辐射环境保护措施前提下,DSA正常运行对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和周边公众所致有效剂量能够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对职业及公众照射的要求。在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加强环保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能达标排放,项目的建设不会降低和改变区域环境质量和功能。
综上所述,在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辐射安全防护、辐射安全管理及事故防范措施的条件下,项目运营的不利环境影响可以降到最低程度。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
- 玉溪市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中医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
- 玉溪市儿童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