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67078 | 文     号 | 玉文旅函〔2024〕111号 |
来   源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 | 公开日期 | 2024-11-12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 第0115号提案的答复
王溪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挖掘玉溪城市文化资源,打造玉溪特色文化品牌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的建议》已收悉,建议提出围绕澄江古生物、李家山青铜器、玉溪窑青花、聂耳和国歌“四大元素”打造玉溪特色文化品牌的工作建议,我们认为提的非常好。近年来,玉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品牌打造工作。2003年确定实施玉溪文化品牌战略;2005年,确定每年的7月17日为“聂耳纪念日”;2008年,把举办中国聂耳音乐周系列活动确定为打造聂耳文化品牌的重要抓手;2017年,市委、市政府印发《玉溪市建设“聂耳音乐之都”实施方案》;2021年,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打造“聂耳故乡 音乐之都”等工作。围绕澄江古生物、李家山青铜器、玉溪窑青花、聂耳和国歌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现答复如下:
一、围绕澄江古生物打造帽天山品牌
帽天山,也就是澄江寒武纪古生物化石地,是亚洲唯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化石产地。近年来,我们持续围绕帽天山开展工作。一是做好项目支撑。我们投资了6.3亿元建设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作为打造帽天山品牌的突破口,改变了帽天山原本“门可罗雀”的情况,累计接待人数突破260万余人次,并带动了帽天山周边文旅景区“火”起来。二是丰富产品业态。我们不断完善球幕影院、研学中心等设施,打造“源宇宙”奇幻探险乐园商业项目,开发文创产品300种,共46790个商品,解决旅游业态、产品不够丰富的问题,持续推进澄江帽天山寒武纪世界遗产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三是扩大品牌影响。成功举办了澄江生物群发现40周年系列活动之国际古生物学术论坛,为参会的各国专家学者搭建起开展深入学术探讨和合作交流的平台。四是联动周边资源。立足帽天山周围富集的资源,我们创新旅游业态,在湖畔掀起“运动潮”,在山间刮起“康养风”,推动观光经济向品质消费经济转变。
二、积极推进江川李家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近年来,玉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李家山大遗址的考古勘探及发掘工作,紧紧围绕“古滇青铜文化繁荣高峰”“青铜文化重要代表”“世界青铜文化重要区域”三个定位,按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标准,强化李家山考古研究和价值阐释,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深度挖掘李家山青铜文化资源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制定《李家山青铜文化考古研究课题初步设计方案(2021年-2025年)》。主要课题包括李家山青铜文化分期断代研究、李家山古墓群相邻区域城址专题考古调查、从李家山古墓群出土文物中的“舶来品”看滇青铜文化与西南亚文化的交流、李家山青铜文化在中国和世界青铜文化中的地位研究、李家山青铜文化与三湖区域贝丘遗址的关系研究、李家山青铜文化矿冶遗址专题调查六个方面。二是成功举办“纪念李家山考古发现5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的150余位国际国内知名专家齐聚玉溪,共话古滇文化、李家山考古文化内涵,发布了《李家山宣言》。成功举办玉溪考古成果展,集中展示了自2006年以来玉溪境内发现的史前时期及各个历史时期的考古成果。三是积极向上协调争取资金。争取到李家山出土文物保护资金477万元,其中: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获得馆藏珍贵文物防震预防性保护项目资金225万元、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资金252万元。项目于2023年10月启动,预计2024年10月完成。2024年6月,争取到2024年云南省旅游高质量发展资金500万元,用于李家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前期工作。四是持续推进李家山考古工作站建设。争取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资金800万元建设李家山考古工作站。工作站选址位于玉溪市江川区江城镇北门街13号(唐淮源故居),项目于2023年9月1日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10月1日前完工,按照“最小干预”的原则,对唐淮源故居本体进行修缮,并重建厢房、躲间、倒座、围墙及大门,建设面积共1815.56 平方米。五是完成李家山遗址调勘和测绘工作。为推进确定李家山遗址的分布范围,文化层结构,更好地弄清李家山遗址地下文物埋藏情况。2023年10月至2024年5月,省考古所、市文管所、区文管所完成李家山大遗址文物调勘和测绘,调勘和测绘面积16平方公里。
三、保护传承好玉溪千年古窑文化
玉溪古窑遗址,发现于1960年,考古判明其发源于元末明初,至今约有600年历史。1986年考古发掘龙窑3座,出土了大量瓷器、瓷片和窑具,形态生动别致。凭借质朴、飘逸、灵动的艺术风格,行销中国西南诸省以及东南亚诸国,成为了与江西景德镇、浙江江山齐名的中国元明时期三大青花瓷器产地。玉溪窑址的发现填补了云南古陶瓷研究的空白,为研究中国陶瓷史和中国美术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近年来,在玉溪青花窑的开发利用上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依托玉溪窑址保护利用项目提升改造。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历时一年半完工,完美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其中,新建成的玉溪窑址牌坊屹立在钱瓜山下,成为了彰显红塔区历史气息的又一文化地标,让古窑遗址焕发出一抹亮丽色彩。二是新建玉溪窑址博物馆。玉溪窑址博物馆位于红塔大道112号,于2024年8月8日正式开馆,玉溪窑址博物馆分为“序厅——何以青花”“泥与火之歌——玉溪古窑遗址”“青釉染青花——玉溪窑瓷器之美”“穿越古今——玉溪青花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四个部分,馆内共展出展品296件,其中123件来自收藏家的捐赠和借展,一件件精美的青花作品见证了一代代玉溪人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与精神,凝聚着无数玉溪匠人的智慧与奉献。馆内还通过“声、光、电”融合的形式,让观展者通过视觉、听觉、触摸等形式身临其境感受玉溪青花的艺术之美。
四、打造“聂耳”品牌。
玉溪是国歌曲作者、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的嘱托,努力将聂耳打造为玉溪最靓丽的名片。一是以项目建设做支撑。投资7.2亿元的聂耳和国歌传习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该项目将打造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内容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展示馆及聂耳集市、书院、驿站、剧社等主题场馆。二是以红色研学造产业。把聂耳文化元素融入景区等文旅产品及城市建设中,同时推出“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等多条红色、研学旅游路线,组织“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文创征集比赛,开发聂耳系列文创产品,促进文旅消费破局。三是以演艺旅游加活力。我们多部门合力,不断创新演出剧目,并继续培育好聂耳民乐团等社会表演团体,推动演艺旅游大众化、普及化。四是以展览活动促推广。推出“中国的声音——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主题展等展览在省内外展出,培育“聂耳读书节”文化品牌,持续配合开展“聂耳和国歌”音乐文化系列活动。
玉溪市坐拥帽天山、李家山、抚仙湖等独一无二的资源,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文旅资源丰富独特。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玉溪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12346”的总体思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挖掘培育更多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加快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我们将继续聚焦聂耳和帽天山两大文旅融合发展核心,“两翼齐飞、双轮驱动”,深入挖掘李家山青铜文化、玉溪青花窑等文化资源,加强玉溪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把它们从品牌做到名牌、从名牌做到王牌,全面提升玉溪旅游的辨识度、知名度和美誉度。让玉溪成为幸福、美丽、宜居、文化氛围浓厚的现代宜居城市。
2024年9月18日
(联系人及电话:王蕊 13577745566)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
- 玉溪市人民医院政务公开信息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