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11306516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公开日期 | 2021-11-22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市政协五届 四次会议第0212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玉溪市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医共体建设运行管理的建议》(第021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9年以来,玉溪继续紧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烦心事和揪心事,聚焦医疗资源流动堵点,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全市城乡居民县域就诊率达94.4%,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达91.3%,基层医疗机构向县级医院转诊人次同比下降36.36%,县级医院向基层转诊人次同比增加12.45%,实现了县域医共体内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全省42个试点县参加2020年度医共体监测评价线下填报工作,我市新平县和峨山县的线下填报得分分别排名第2和第4。但是,医共体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探索、不断推进的试点工作,目前全国各地仍在积极探索、试点创建之中。我市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因多种因素,各县(市、区)医共体试点工作推进进度不一,我们还需在目前所开展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积极创新、大胆尝试,力争我市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一、市级统筹,高位推进医共体建设
(一)高位统筹,全面推进医共体试点工作。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具体抓医共体建设,多次率队深入基层调研,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并经市医改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以市政府文件出台了《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21项改革内容和要求,并明确了“六统一”的要求。各县(市、区)政府按照市级整体要求,出台了本辖区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实施方案。市卫生健康委制定出台了《2019年度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坚持目标导向,紧盯时间节点,确保重点任务清单“清零”。2020年11月,市卫生健康委制定下发《玉溪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规划》,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为基础,建立区域协同和分片包干的上下联运、分工协作机制,将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和专科联盟建设进行统筹规划。
(二)统筹管理医共体编制和人员使用。制定出台《县区医共体机构编制管理意见》和《玉溪市关于建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人员统筹使用机制的指导意见》,将机构编制和人员充分下放医共统筹管理和使用。县域医共体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将所有医共体成员单位视为一个整体统一设置岗位,统一公开招聘,统一人员使用,医共体人员由医共体统筹管理使用,推进人员有序合理流动,医共体内部人员交流,不受事业单位类别、财政保障比例的限制。推行“县管乡用”,建立医疗卫生人员“下沉、流动、共享”的用人机制,人员交流以“下沉”为主,乡镇卫生院人员抽调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原则上实行双向顶岗。
(三)强化医改政策延续。玉溪市率先在全省独家实行药品集中询价采购和医保资金清算抵扣,2017年以来,全市平均每年节约采购资金8350万元。继续推行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DRG付费病组覆盖了10家综合医院98%以上的出院病例。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2016年以来全市实施了三轮调价。全市2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率达98.43%。持续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公立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比达43.75%,较2016年改革之初提高4.25个百分点。
二、大胆创新,推行医保付费改革
为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玉溪市医保部门主动作为,大胆探索,按照“保基本、可持续、全覆盖、推改革、惠民生”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断推进改革攻坚,破解痛点堵点。目前全市已形成了医共体打包付费、DRG付费、总额预付、单病种付费、项目付费相结合的复合式支付方式,医保支付杠杆作用发挥明显。
(一)持续推进DRG 付费改革。作为第三批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玉溪市高度重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15年我市就在第三人民医院试点探索DRG付费改革,2016年在9家县区人民医院开展新农合DRG模拟付费,2017年起将全市10家人民医院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纳入DRG付费改革,成为了全国为数不多、最早全面实施DRG支付方式改革的地级城市之一。10家人民医院年度出院人次占市内出院人次的51%,医保基金支出占市内医保基金支出的53%。5年来,我市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不断健全完善DRG付费机制和调控机制,持续规范数据采集、病组范围、支付标准、结算流程、监督考核等内容。付费病组由2016年的493个扩大到2020年的577个,覆盖了10家人民医院90%以上的住院病例。费用方面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结合临床实际不断调整完善,有效促进分级诊疗。
(二)全面开展医共体打包付费改革。为促进分级诊疗,做强基层医疗机构,2018年我市以峨山县为试点组建县域医共体,并同步对峨山县医共体开展打包付费。2019年全市9 个县域医共体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打包付费,涵盖9个县域医共体内的25家二级医院,78家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80个村卫生室。2020年在总结前两年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全市所有县域医共体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人头打包付费。医保基金全部打包给医共体,由医共体牵头单位统一管理使用,鼓励医院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小病大医,提高基金使用效率。通过实施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按人头打包付费,充分发挥了医保支付在医改中的经济杠杆作用,最大限度地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激发医共体控制医疗费用的内生动力,基金运行在可控范围,医共体打包付费成效明显。
三、多措并举,持续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一)增强县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发挥县域“龙头”作用。我市制定各县级人民医院第二阶段提质达标计划,有序推进进一步巩固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成果,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通过积极创建,2021年我市通海、新平、元江3个县人民医院已通过省级验收。
(二)抓好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一是完成36个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慢病管理中心、19个卫生院建设心脑血管救治站。2021年继续建设20个慢病管理中心、8个心脑血管救治站。二是完成19个中心卫生院开展重大疫情救治能力提升和人才培训项目工作。三是2019年、2020年先后为卫生院、村卫生室采购721台(件)设备,极大提升了基层的服务能力。四是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创建活动,经评价,玉溪市有2个卫生院达国家推荐标准,3个卫生院达到社区医院标准,11个卫生院达云南省甲级乡镇卫生院标准,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云南省甲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24个卫生院达国家基本标准。通过等级评审评价和社区医院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基层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进一步夯实了分级诊疗的基础。五是开展村卫生室提质达标建设,进一步夯实服务“网底”。2016年至2021年,市级补助960万元,对150个村卫生室进行提质达标建设,进一步改善基层就医环境。六是华宁县盘溪中心卫生院、新平县戛洒卫生院等7个乡镇卫生院经建设评估,成为全国胸痛救治单元单位。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一是制定下发《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玉政办通〔2018〕106号),围绕全面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建立健全全科医学服务体系、强化落实全科医生使用激励机制三个方面、13条措施,全面加强全科医生培养,着力建立健全全科医学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玉溪市2010到2020年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共招生270人。三是建立健全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制度。切实抓好我市五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立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2015年—2020年,住培基地共招收学员649人,助培基地共招收学员183人。四是通过积极组织实施基层在职在岗卫生人员学历教育、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训等各种项目,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今共有1560余人次参加各类能力提升培训项目,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自身服务能力。
(四)积极探索医共体信息化建设,促进医共体高效运行。我市于2012年启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目前实现了全市800多家市、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全覆盖,为打破信息孤岛奠定基础。医共体试点县也积极尝试,促进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峨山县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通过建设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区域医学影像中心、区域心电诊断中心等项目,实现了医共体内各医院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患者在乡镇(街道)卫生院采血、拍片、心电后上传至医共体平台,由县级专家在进行诊断出具报告后再将报告返回基层机构,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海县以通海县人民医院作为牵头医院,在本院建立了远程医疗中心,目前覆盖了8家乡镇卫生院,可通过PC端及移动端进行远程会诊及查房。同时,还建成了区域影像、检验、心电、消毒供应系统,紧密型医共体内成员单位均已投入使用区域各系统,目前效果良好。红塔区以医共体为中心,建设了医共体区域检查(影像)系统平台,通过该系统将辖区内3个社区服务中心、8个乡镇卫生院接入区域影像系统,各社区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的影像科医生在对患者进行CT、DR等影像检查后将影像信息通过网络专线传至医共体总院的影像中心,由总院影像中心的医生对影像信息进行分析审核并出具相应诊断报告,区域影像系统的建设整了和辖区内的医疗资源,在方便患者的同时使各医疗机构的资源更有效的利用起来。
(五)加大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2016年以来,将分级诊疗政策纳入宣传重点工作,配合玉溪日报社做好调研工作。2016年,就分级诊疗政策在玉溪日报进行了四次报道,分别是:全市公立医院开展8项重点改革—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4月1日起我市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一般小病请先到首诊医疗机构就诊市卫计委就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有关问题答记者问、“分级诊疗”要提升基层医疗水平。2017年,配合玉溪日报社完成《分级诊疗背景下探索我市如何补短板》一文。2018年,配合玉溪日报社完成《医共体玉溪解法透析》一文。2019年3月,为让广大群众了解医联体建设政策,促进分级诊疗,配合玉溪日报社完成《看得见的方便,享得了的实惠》一文。
我市全面推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两年多来,取得明显成效,县域内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因玉溪市整体推进的紧密型医共体成效明显,省级拟计划在我市召开全省医共体现场会。下一步,我市将以峨山县和新平县为模板,同时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不断推进我市各县(市、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整合县域医疗资源,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大人才引进、增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积极争取财政等多部门的协同配合、密切协作,医共体工作获得更多的资金、政策支持;加强宣传引导,让广大群众了解相关政策及健康知识,合理、就近就便在基层就医,真正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不出县”,先行敢试,综合施策,力争走出一条符合我市实际、卓有成效的紧密型医共体改革之路,更好地为我市广大群众健康服务。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4-08-28
- 玉溪市环境保护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适用主体清单 2023-09-04
- 玉溪市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2023-08-25
-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信息 2025-02-12
-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政务信息公开 2024-08-28
-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局基本情况介绍 2024-08-28